① 晋江深沪镇有批发内衣的地方吗
做内衣的都集中在晋江市深沪镇....
到了那里随便问个人或者打个摩的都打得到集中的地带,有的是分片区的,但都不远,毕竟只是一个镇,有需要可以到那里找找
② 谁知道在福建除了晋江深沪镇和英林镇有泳装厂
晋江东石镇,金井镇,龙湖镇
③ 晋江市深沪镇都有哪些内衣厂/有泳装厂吗
晋江市深沪镇美名为
‘全国内衣名镇”,内衣行业为该镇支柱产业,故内衣厂大大小小,遍地开花。好多。有泳装厂的。比如:千航公司就是做泳装的。
④ 关于深沪的资料
【自然地理】
深沪镇位于东经118o39′,北纬24o37′,地处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南邻金井镇,西接龙湖镇,北临深沪湾。面积33.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有辽阔的海域和储量7500多万吨量多、质优、易采、易选的石英砂,海洋、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沿革】
深沪建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时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正式启用深沪。明洪武二十年置巡检司,设九品司官,并筑司城造烟墩(烽火台),驻防正七品武职把总及五品千总,此制一直沿袭至清。1940年深沪建镇,解放后为第19区,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拆出成立深沪公社,1984年复建镇制至今。现辖有19个行政村(居),面积33.4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多人。历史上深沪是一个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处在泉州湾“三湾十二港”之中。据《泉州府志》记载,唐代泉州港十八渡,深沪占两渡,是一个较大的商埠。明清时,海运业相当发达,据传有200—400吨位的“大福船”30多艘,碑载:清乾隆壬戊年发展到96艘之多,并在陈家渡设“里金局”(海关)。志载:“时深沪岛上万人烟,民财多至千万。”
【行政区划】
辖区有1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共51个自然村。
行政村名称:首峰村(坫头、竹脚、马厂、宜富、下新厝、西寮、圭庵寮);华峰村(土地寮、赤下、五七柱、三柱、大柱、雪上、黑土);群峰村(灰寮、长房寮、湖仔寮、二房寮、龙寮、大寮、宿困寮);东华村(东后);华山村(后山寮);浔光村(西旧房寮、王厝);华海村(海尾寮、雪上寮、东旧房、鲤鱼穴、南寮、后山寮、碧林);运伙村(吕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后);柳山村(柳山);东山村(东山);坑边村(坑边、颜厝、畲下);科任村(科任、科任新村)。
居委会名称:狮峰居委会(狮峰);金屿居委会(金屿);东垵居委会(东垵);南春居委会(南春);壁山居委会(壁山);后山居委会(后山);港阜居委会(港阜)。
【基础设施】
供水工程:拥有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污水处理:拥有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5万吨的晋江金泉环保污水处理厂一座,准备扩容至日处理污水4万吨。
供电工程:发电量3亿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一座,3.5万伏和11万伏供电线2条,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
交通工程:“一环三横三纵”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镇通车里程76.8公里,镇域水泥道路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陆路、海路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邮电通信:装机容量3万门的电讯模块局一座,已装机1.3万多门。
码头建设:现拥有商业码头、渔业码头各一个。万吨级商业码头总投资1.41亿元,年设计吞吐量为120万吨,2003年吞吐量已达102.58万吨。深沪渔业码头总投资5800多万元,顺岸码头443米,防波堤长300米。2003年深沪港晋升为国家开放口岸,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农业部批准,渔港扩建工程总投资概算6675万元。
【城镇规划】
深沪镇总体规划进入修编评审阶段,镇区规划用地5.55平方公里(不包括东海垵开发区),以建设“开放型的工业、港口、旅游型侨乡城镇”为目标,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从风景旅游、生态环境、港口建设、抗震防灾及交通、能源、电讯、科教文卫、商贸服务、园林绿化等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总体规划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9.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5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农业产值4.59亿元,财政收入162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9元。市级东海垵开发区,现有落户企业34家,年产值超过13亿元。市级晋南工业园区首期1028亩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镇级两个开发区已完成规划会审,即将开发建设。全镇现有乡镇企业622家,产值41亿元,三资企业93家,产值17.8亿元。工业以漂染织造、内衣服装、五金拉链、冷冻加工等为主。全镇规模染织企业14家,是全市最大的漂染产业基地;内衣服装是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年产值30亿元,仅短裤业产值就超13亿元,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被授予 “中国内衣名镇”称号,浩沙、通亿2个内衣品牌获福建省著名商标;浔兴集团公司是“中国拉链中心”,是中国拉链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SBS”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有粮食、水产、畜禽、蔬菜、水果和农副产品的保鲜深加工等六大生产工具基地。渔业产值3.91亿元,产量12.8万吨,有渔船347艘,总吨位2.2万,马力9.3万匹。冷冻加工公司12家,日制冰1495吨,冷藏能力3000吨/次。是福建省“渔业十强镇”。
【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领域成绩斐然。浔兴公司成为拉链行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浔兴紧密模具有限公司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该公司研制的“防止阻燃拉链技术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其世界首创的30#塑钢拉链纳米技术应用和拉链计算机仿真填补了国内空白;福成良种畜牧场获得“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作奖”,该场复合预混合饲料获省级实施项目。
教育:全镇有首峰、深沪2所中学,11所小学,7所幼儿独立园,其中首峰中学为省三级达标中学,中心小学、华峰小学为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及晋江市一级达标学校,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98%以上。2003年9月深沪中学顺利完成新址搬迁,成功合并华海、浔光、华山三所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体: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投资500多万元的镇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体育馆一座,村级文体活动中心10个。有 370年历史的深沪御宾南音社、深沪音乐爱好者协会、太极拳协会、乒乓球协会、沪江灯谜社、沪江书画社、深沪民乐社、等各种文艺社团组织。日常性及节庆性的群团组织活动常年不断。
卫生:全镇有一级乙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41家。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验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数5735户,入户率58.9%。
计划生育: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严格执行计生法律法规,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计生责任指标。2003年度全镇出生386人,出生率7.98‰,政策内出生370人,政策符合率95.85%,计生合格村(居)和基本合格村(居)率达94.74%,晚婚晚育蔚然成风,晚婚率达70.90%,没有出现早婚现象。
小康建设:宽裕型小康建设成绩斐然,18个村(居)通过晋江市宽裕型小康村验收。东华、群峰、运伙为晋江市文明精品村。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科学文明已成新风尚。几年来,我镇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等荣誉。
【旅游景点】
深沪镇地理位置独特,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的美誉,濒临泉州十八景之一深沪湾,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区内有至今7500—8000多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和至今9000-25000多年的古牡砺礁;有至今80—50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市级文保单位崇真殿、保泉庵、烽火台、汪公墓、壁山崖刻、节孝流芳坊等7处。深沪湾省级地质公园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公园面积68平方公里,正着手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
【地方特产】
深沪水丸,又称鱼丸,以佐料讲究,搭配严格,精工制作而驰名中外。享有“触壁如球,质脆而不硬,肉嫩而非烂,味鲜又不腥味之汤点佳肴”之美称。
马鲛羹,以新鲜马鲛鱼为原料,生抽、白清、蒜泥和蛋清为佐料。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生津、百吃不腻。
野生紫菜,其质细嫩,色泽棕黑,清甜可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有降压祛瘀之功效。
石花糕,采摘生长在礁石上的石花,再经洗涤、暴晒、提炼,使之结冻成品。具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驱油腥、降虚火之功效,是夏季极佳饮品。
⑤ 哪位大神可以介绍我到晋江市深沪镇石圳火电厂工作吗
好,油水很多,很肥的部门。里面基本上都年新百万。
⑥ 深沪在哪里
深沪镇地处福建省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 ;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地理位置独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之美称。镇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 ,辖19个行政村(居),本地人口4.8万多人。海外侨胞4万多人,外来人口4.2万多人。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至今7500-8000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有距今1万多年的古牡蛎礁及至今80多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宋朝建成的崇真殿、明朝建成的烟墩山烽火台;还有大道公宫、镇海宫、龙泉宫等文物古迹,自然名胜。并被泉州列为十八景之一。
深沪又是福建省著名的工贸港口城镇。依托国家一类口岸深沪港的优势,临海工业群发展迅猛。现有各类生产企业4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6家,内衣生产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3.2万人。另有内衣产业配套企业——织布厂62家,印花厂23 家,织带厂25家,包装厂21家,漂染厂13家,拉链厂13家;SBS浔兴拉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4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1亿元,镇财政总收入1.62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9元,列福建省综合实力第21强。几年来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省渔业十强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荣誉称号。
内衣行业是深沪镇最大的支柱产业,约占深沪镇经济总量的60%,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深沪镇内衣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独领风骚。现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是公认的“中国内衣名镇”。2004年1月9日,全国纺织行业发展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授牌。授予晋江市深沪镇为“中国内衣名镇”荣誉称号。
深沪镇人才倍出,华侨多,是一个侨乡。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还有少数回族,畲族。
⑦ 烽火台或海底古森林
【自然地理】 深沪镇位于东经118039′,北纬24037′,地处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南邻金井镇,西接龙湖镇,北临深沪湾。面积33.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有辽阔的海域和储量7500多万吨量多、质优、易采、易选的石英砂,海洋、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沿革】深沪建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时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正式启用深沪。明洪武二十年置巡检司,设九品司官,并筑司城造烟墩(烽火台),驻防正七品武职把总及五品千总,此制一直沿袭至清。1940年深沪建镇,解放后为第19区,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拆出成立深沪公社,1984年复建镇制至今。现辖有19个行政村(居),面积33.4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多人。历史上深沪是一个海上运输的重要港口,处在泉州湾“三湾十二港”之中。据《泉州府志》记载,唐代泉州港十八渡,深沪占两渡,是一个较大的商埠。明清时,海运业相当发达,据传有200—400吨位的“大福船”30多艘,碑载:清乾隆壬戊年发展到96艘之多,并在陈家渡设“里金局”(海关)。志载:“时深沪岛上万人烟,民财多至千万。”
辖区有1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共51个自然村。
行政村名称:首峰村(坫头、竹脚、马厂、宜富、下新厝、西寮、圭庵寮);华峰村(土地寮、赤下、五七柱、三柱、大柱、雪上、黑土);群峰村(灰寮、长房寮、湖仔寮、二房寮、龙寮、大寮、宿困寮);东华村(东后);华山村(后山寮);浔光村(西旧房寮、王厝);华海村(海尾寮、雪上寮、东旧房、鲤鱼穴、南寮、后山寮、碧林);运伙村(吕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后);柳山村(柳山);东山村(东山);坑边村(坑边、颜厝、畲下);科任村(科任、科任新村)。
居委会名称:狮峰居委会(狮峰);金屿居委会(金屿);东垵居委会(东垵);南春居委会(南春);壁山居委会(壁山);后山居委会(后山);港阜居委会(港阜)。
基础设施】供水工程:拥有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污水处理:拥有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5万吨的晋江金泉环保污水处理厂一座,准备扩容至日处理污水4万吨。
供电工程:发电量3亿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一座,3.5万伏和11万伏供电线2条,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
交通工程:“一环三横三纵”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镇通车里程76.8公里,镇域水泥道路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陆路、海路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邮电通信:装机容量3万门的电讯模块局一座,已装机1.3万多门。
码头建设:现拥有商业码头、渔业码头各一个。万吨级商业码头总投资1.41亿元,年设计吞吐量为120万吨,2003年吞吐量已达102.58万吨。深沪渔业码头总投资5800多万元,顺岸码头443米,防波堤长300米。2003年深沪港晋升为国家开放口岸,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农业部批准,渔港扩建工程总投资概算6675万元。
城镇规划】深沪镇总体规划进入修编评审阶段,镇区规划用地5.55平方公里(不包括东海垵开发区),以建设“开放型的工业、港口、旅游型侨乡城镇”为目标,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从风景旅游、生态环境、港口建设、抗震防灾及交通、能源、电讯、科教文卫、商贸服务、园林绿化等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总体规划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9.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5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农业产值4.59亿元,财政收入162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9元。市级东海垵开发区,现有落户企业34家,年产值超过13亿元。市级晋南工业园区首期1028亩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镇级两个开发区已完成规划会审,即将开发建设。全镇现有乡镇企业622家,产值41亿元,三资企业93家,产值17.8亿元。工业以漂染织造、内衣服装、五金拉链、冷冻加工等为主。全镇规模染织企业14家,是全市最大的漂染产业基地;内衣服装是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年产值30亿元,仅短裤业产值就超13亿元,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被授予 “中国内衣名镇”称号,浩沙、通亿2个内衣品牌获福建省著名商标;浔兴集团公司是“中国拉链中心”,是中国拉链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SBS”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农业有粮食、水产、畜禽、蔬菜、水果和农副产品的保鲜深加工等六大生产工具基地。渔业产值3.91亿元,产量12.8万吨,有渔船347艘,总吨位2.2万,马力9.3万匹。冷冻加工公司12家,日制冰1495吨,冷藏能力3000吨/次。是福建省“渔业十强镇”。
社会事业】科技:科技领域成绩斐然。浔兴公司成为拉链行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浔兴紧密模具有限公司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该公司研制的“防止阻燃拉链技术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其世界首创的30#塑钢拉链纳米技术应用和拉链计算机仿真填补了国内空白;福成良种畜牧场获得“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作奖”,该场复合预混合饲料获省级实施项目。
教育:全镇有首峰、深沪2所中学,11所小学,7所幼儿独立园,其中首峰中学为省三级达标中学,中心小学、华峰小学为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及晋江市一级达标学校,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98%以上。2003年9月深沪中学顺利完成新址搬迁,成功合并华海、浔光、华山三所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体: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投资500多万元的镇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体育馆一座,村级文体活动中心10个。有 370年历史的深沪御宾南音社、深沪音乐爱好者协会、太极拳协会、乒乓球协会、沪江灯谜社、沪江书画社、深沪民乐社、等各种文艺社团组织。日常性及节庆性的群团组织活动常年不断。
卫生:全镇有一级乙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41家。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验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数5735户,入户率58.9%。
计划生育: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严格执行计生法律法规,强化督查、落实责任,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计生责任指标。2003年度全镇出生386人,出生率7.98‰,政策内出生370人,政策符合率95.85%,计生合格村(居)和基本合格村(居)率达94.74%,晚婚晚育蔚然成风,晚婚率达70.90%,没有出现早婚现象。
小康建设:宽裕型小康建设成绩斐然,18个村(居)通过晋江市宽裕型小康村验收。东华、群峰、运伙为晋江市文明精品村。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科学文明已成新风尚。几年来,我镇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等荣誉。
旅游景点】深沪镇地理位置独特,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的美誉,濒临泉州十八景之一深沪湾,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区内有至今7500—8000多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和至今9000-25000多年的古牡砺礁;有至今80—50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市级文保单位崇真殿、保泉庵、烽火台、汪公墓、壁山崖刻、节孝流芳坊等7处。深沪湾省级地质公园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公园面积68平方公里,正着手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
地方特产】深沪水丸,又称鱼丸,以佐料讲究,搭配严格,精工制作而驰名中外。享有“触壁如球,质脆而不硬,肉嫩而非烂,味鲜又不腥味之汤点佳肴”之美称。 马鲛羹,以新鲜马鲛鱼为原料,生抽、白清、蒜泥和蛋清为佐料。味道鲜美清香、可口生津、百吃不腻。
野生紫菜,其质细嫩,色泽棕黑,清甜可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有降压祛瘀之功效。
石花糕,采摘生长在礁石上的石花,再经洗涤、暴晒、提炼,使之结冻成品。具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驱油腥、降虚火之功效,是夏季极佳饮品。
⑧ 晋江深沪镇有哪些服装厂
福建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工业区光明服装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浔兴工业园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市嘉兴服装有限公司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