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体喝水后,水分都被什么部位吸收
人喝水后,人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吸收水份。因为人体的组织70%都是由水组成的。膀胱和血液里都会有水份。
『贰』 喝水后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这种水在体内的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消化道的自身循环
经口进入消化道的水分,由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同时各消化腺每天又分泌约8200ml的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在完成消化任务后,大部分在回肠和升结肠又被吸收入血液,只有100~150ml的水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2
血浆和组织间液之交流
水的这种交流在毛细血管部位进行,其动力为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为半透膜,它将血浆与组织间液分开,电解质、水、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和其他小分子有机物可以自由通过,相互交换,维持动态平衡。而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故组织间液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蛋白质浓度,因而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前者为2.00kPa。后者为3.33kPa。这是血浆与组织间液交流的动力,由于毛细血管分布广泛,而且组成了巨大的滤过面和吸收面(约有6300m2),故能迅速而频繁地进行着水的交流,其结果,保证了血浆与组织间液的容量与渗透压的恒定。
3
细胞内外水的交流
水在细胞内、外的转移,决定于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细胞膜也是一种半透膜,在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氨基酸、尿素、肌酐、CO2、O2、CIˉ和HCO3ˉ等通过,而蛋白质、K+、Na+、Ca2+、Mg2+等不易通过,所以细胞内、外液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相差很大。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时,主要靠水的移动来维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当组织间液晶体渗透压增高时,水由细胞内移至细胞外在组织间液储存起来。当组织间液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水由组织间液进入细胞内。
END
『叁』 人体喝进去的水会经过哪些器官最终排出体外
经过胃肠吸收后剩下的经过肾形成尿液储存到膀胱
『肆』 人喝水.水是经过哪个器官排出体外
经过,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废物容,如尿素,尿酸,多余的无机盐和水分等,随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再经尿道排出体外.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伍』 人喝水有什么用
喝水对人的好处:
白开水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白开水就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专煮沸而来的),白开水里面属含有钙、镁等微量元素,正是这些元素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并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和淡盐水会对身体造成益处,但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早上起来我们身体内滴水未饮,加上呼吸、排汗、泌尿、这些生理功能还会消耗很多身体内的水分,所以在早上起来之后喝一些白开水才会使血液得到稀释。
尽量不要去喝冰水,因为喝过冷的水会对人的胃产生刺激,会引起人的肠胃不适,所以要多喝一些与室内温度相近的水,这样会减少对我们肠胃的刺激,从而会保护肠胃。
生活中每天最少要喝7到8杯水,也就是2.5升左右,在运动量很大或者天气很热的情况下要增加一些水量,在早上起床之后先给身体内补充300毫升的水,因为清晨是补水最关键的时刻。
『陆』 水在人体内的消化需要多长时间多长时间排出体外
5-10分钟。
通常情况下水喝进去之后,在胃里排空的时间大概在5分钟左右,但是因为回每个人消化吸收的答功能有强有弱,所以具体的时间会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15分钟。
因为水里面不含有任何的养料成分,所以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只要被进行逐步吸收即可。所以需要的时间很短。再者如果在饮水之后进行了适当的锻炼,水还会以汗液的方式排出体外,胃被完全排空的时间会更短。
(6)人体喝水处理过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常饮蒸馏水(一般蒸馏水的水性太酸,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士则更为不利),可选择优质的矿泉水。饮用碱性水对人体最有利,否则在家用滤水器过滤后煮熟再喝亦无不可。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会选择饮冰水,但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饮温开水更为有益,因为这特别有助身体吸收使用,更有助肠胃消化。
饮水随时都可以,口渴时才饮用往往只能解渴。有效的饮水方法是在空腹时饮用,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