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厂的事故池容积一般怎么确定
现在污水处理厂遇到的问题不是COD去除不掉,而是COD 不够用,因为现在水体富营养版化状况太严重,怎权样去除磷和氮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举个例子,用厌氧/好氧工艺去除磷的时候,BOD:P要大于10,出水中的磷才可以降至1.0左右。现在的生活污水磷跟氨氮都很高,COD不是很高。所以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初沉池,因为COD不够用啊。甚至,有些地方需要外加碳源。成本很高啊....
❷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各池体容积怎么计算
调节池的最小有效容积应能够容纳水质水量变化一个周期所排放的全部废水量。为版了获得充分的均质效果,池权容可按日排全部废水量设计。为同时获得要求的某种预处理效果,池容按同时达到均质和某种预处理效果(如生物水解酸化、脱除某种气体等)所须容积计算,计算值为最小有效均质调节池容,设计时应增加无效池容。无效池容是指不能起水量调节作用的池容,如不能排出池外的水所占池容、保护高度所占池容、生化预处理生物污泥保有量所占他容、隔墙立柱所占池容等。
❸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和 Q 该如何版确定?!权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❹ 急!急!请问污水处理站(只有生活污水)二沉池容积怎么计算
http://wenku..com/link?url=2_wIcwmd1j-1f59DQmzOTriF3BokSryC2i9481-oQTk33-1krAC5KBOsZk4-kCfTJ2PD5nKNgQt9iU1w_Nz6dSsSgCXmR7QtCT0ZFhZJ0xW
这里有相关,好好看专看属
❺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抄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袭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和
Q
该如何确定?!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❻ 请问各位大神,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池容积具体怎么计算啊。
以Q=10t/h为例
1原水SS产生的10x0.25x20=50kgDS/d
2剩余污泥10x0.4x0.15x20=12kgDS/d
合计DS=62kg/d
含水率99%
体积6200L/d
设计污泥池容纳一天污泥量
有效容积就是6.5立方
❼ 水处理的容积负荷 怎么算的
volume loading 每立方米池容积每日负担的有机物量,一般指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内公斤数(曝气池,生物容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滤池)或挥发性悬浮固体公斤数(污泥消化池)。其计量单位通常以kg/(m3·d)表示。 容积负荷Fr 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 Fr=Fww×NW ,kgBOD5/(m3·d)或 kgCOD/(m3·d) 式中: FW——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NW——混合液污泥浓度(即MLSS),g/L或kg/m3 FW=(Lq/NW)×T 式中: Lq——单位体积污水中拟去除的污染物,kgBOD5/m3 T——曝气时间(按进水量计),d 简化后可按下式计算: Fr=[(q1-q2)×24]/1000V 式中: q1——进水浓度,mg/L q2——出水浓度,mg/L V——曝气池池容,m3 用容积负荷来评价生化装置的实际处理负荷及在相同条件下的操作管理的优劣是比较简便而直观的。在焦化系统中,采用容易检测的COD容积负荷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尤其如此。
❽ 询污水处理各池设计时有效容积及停留时间的计算方法!!!
有效容积:运行液位下的总容积,按容器形状计算。
停留时间:用有效容积除以额定水量,额定水量单位T/h,容积单位M3,
则停留时间为小时。
❾ 污水处理时,好氧池体积计算是怎么计算的
每种污水抄进出水指标都是不一样袭的,不能完全按照停留时间来确定,可能对与像生活污水这类的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可以采用停留时间8小时或10小时来进行设计,但是像印染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话利用停留时间就不再试用了;你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方法,我没看明白为什么是先计算需氧量再计算池子的容积??我们都是先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池子的容积再计算曝气量;对于较难处理的废水需要在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的结果上依据实际经验进行倍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