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洗车废水处理方案谁有,能给我看下不,主要洗小车的
洗车废水的水质特征为:1、泥沙多,且含油。2、 洗涤剂较多。
常用工艺
传统常用工艺“ 沉淀-除油-过滤”的处理工艺。运输车辆场的洗车废水多为修车后的含油废水和洗车废水的混合水,一般水量比较大。
在这个处理工艺中,沉砂槽、格栅的作用主要是对客车洗刷的污水进行初次沉淀,将大颗粒物质沉于沉砂槽中,水中大的悬浮物则被格栅拦截。斜板隔油池则用来处理漂浮油和沉淀较大颗粒物,可用集油器收集漂浮油,输送至贮油池中。通过调节沉淀池对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后,在气浮池中除去污水中的乳化油和悬浮物。整个处理工艺所产生的污泥则被输送至污泥干化场中干化。 这种传统的处理工艺适用于普通的洗车废水处理,但由于该流程有专门的除砂、除油工艺,占地面积较大,出水可满足废水排放标准但却在总大肠杆菌、浊度等指标上不一定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89)的回用洗车用水要求。因此,若需回用则还要有更为严格的深度处理工艺。
电解法处理洗车废水
除了采用上述的传统处理工艺外,还有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膜过滤等技术,也不乏采用电解的方法来对洗车废水进行处理。采用重力分离法和吸附聚结法,
膜生物反应器
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冲洗汽车的污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入污水沉砂隔油池,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砂粒和浮油有利于后续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反应器中膜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对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滤出处理后的水。此法可以采用较高的污泥浓度(≥10g/L),剩余污泥排放量可达到最低限度,从而泥龄很长,可使世代周期长的细菌(如硝化菌)在反应器内得以截留和繁殖,并使出水被代谢物含量很低,水质稳定;占地小,运行管理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但是必须采用连续的运行方式以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如间断了较长时间后,罐体内的活性污泥会失去活性。且当膜生物反应器进水水温低于8℃时,活性污泥的活性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必将导致出水的恶化。并且,该工艺需注意避免对微生物新陈代谢有抑制作用的消毒剂混入系统中,否则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将受到破坏,也会使出水恶化。
因此,该工艺虽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但运行时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且色度去除效果不甚理想,可考虑添加活性炭工艺,不但脱色,对洗涤剂及有机物的去除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物理处理法-膜滤法
物理处理法-膜滤法,适用于水量小而水质变化大的情况。一般是让污水经过一系列的过滤介质,使得污水中含有的泥砂等大颗粒物质与一部分有机物质通过过滤机理得以去除。其过滤介质通常采用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其中,多介质过滤器中可装有石英砂等滤料以滤除水中的泥、砂、铁锈、油污等;活性炭用来将水中的各种气味、颜色、洗涤剂、肥皂等吸附去除;精密过滤器
㈡ 新能源汽车污水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表调磷化废液通过废水管排入磷化废液池而后由泵限量提升进入磷化废水调节池,与磷化废水管排入的磷化废水进行混合,混合后由泵提升进入PH调节反应槽,首先向PH调节反应槽内投加Ca(OH)2,调节废水pH
10.5~11左右,废水中磷酸盐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随着pH的增高,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急剧下降,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磷。在碱性条件下,磷化、钝化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较小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从而将重金属离子去除。再依次向反应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助凝剂PAM,搅拌反应,固体微粒间的相互引力增大,足以克服相互间的斥力,使分散的微粒迅速聚集,形成絮凝体后流入斜板沉降槽。依靠重力进行固液分离,污泥下沉由泵排入磷化污泥浓缩槽进行待后续污泥处理。
定期排放的电泳废液、脱脂废液,喷漆废水各自通过排水管进入综合废液池,由泵限流提升进入综合废水池,与电泳、脱脂、喷漆废水稀水进行充分混合,由泵提升至PH调节反应槽。向其中投加碱,再加入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进行絮凝、助凝反应。反应后废水自流进入斜管沉降槽和全自动气浮装置,经过气浮装置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均和池进一步处理。
生活污水自流进入调节池,与磷化预处理后废水、综合预处理后废水进行混合调节。混合调节后的废水由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发酵细菌将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有机酸、醇类。在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代谢为乙酸和氢,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使难生化的固体物降解为易生化的可溶性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水解酸化处理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向废水中输送空气进行曝气。水中碳水化合物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加快了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在其作用下水中有机物得以有效降解。生物接触氧化池排出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池的出水达标排放。
磷化废水中因含有重金属离子。处理产生的污泥必须进行单独处理,单独按危废处置。
02
系统设备功能描述
磷化废水PH调节、混凝反应槽
磷化废水调整
PH、混凝反应采用一体式反应槽,分为三格,配置三台搅拌机,槽体底部设置排空阀。主体材料采用 Q235-A,厚度不得小于
6mm,槽体内外表面均需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强肋重合。槽体顶部配置
NaOH 溶液、石灰水 、PAC 溶液、PAM 溶液加药系统的管路接口,第一格调节 PH,控制碱的加入,PH 控制范围:10-11。
功能与原理:
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用溶解度表示,一个化合物在它的饱和溶液中的浓度叫饱和浓度习惯上称作溶解度。例如硫化锌的饱和浓度是3.47×10-12mol/L,它的溶解度也就是3.47×10-12mol/L。如果化合物在溶液中浓度超过饱和浓度,该化学物就会从溶液中析出,称此过程为沉淀过程。在化学中把在100g水中最大溶解量在1g以上的,列为“可溶”物质;在0.1g以下的列为“难溶”物质,介于两者之间的,列为“微溶”物质。
使用氢氧化物沉淀法,能有效去除P、Zn、Ni、Pb,使预处理后废水中的P、Zn、Ni、Pb均较可靠地达到排放标准所要求的排放浓度。
许多金属的氢氧化物是难溶于水的,铜、镉、铬、铅等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一般都很小,因此可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沉淀剂有石灰、碳酸钠、苛性钠等。由于此法采用的沉淀剂来源甚广,价格较低,因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
金属离子与OH-离子能否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取决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和OH-离子浓度。据金属氢氧化物的M(OH)N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以及水的离子积Kw=[H+][OH-],可计算使氢氧物沉淀的pH值:
注:①如表中未指出其他温度,均为25℃。
②表中数据摘自丘星初编《化学分析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年。
化学沉淀法按照使用沉淀剂的不同可分为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和铁氧体沉淀法等。
磷化废水斜板沉降槽
沉淀槽为矩形立式箱体,主体材料采用 Q235-A,厚度不得小于
6mm,槽体内外表面均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槽体内部安装填料。
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强肋重合。槽体内部填料采用斜管组装,采用聚丙烯或者玻璃钢材质。
槽体下方设置 V 型污泥集中槽,便于沉淀污泥的收集,
综合废水PH调节混凝反应槽
综合废水调整 PH、混凝反应采用一体式反应槽,分为三格,配置三台搅拌机,槽体底 部设置排空阀。主体材料采用 Q235-A,厚度不得小于
6mm,槽体内外表面均需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
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强肋重合。槽体顶部配置 NaOH 溶液、石灰水 、PAC
溶液、PAM 溶液加药系统的管路接口,第一格调节 PH,控制碱的加入, PH控制范围:10-11。
综合废水斜板沉降槽
淀槽为矩形立式箱体,主体材料采用
Q235-A。得小于6mm,槽体内外表面均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内部安装填料。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强肋重合。槽体内部填料采用斜管组装,采用聚丙烯或者玻璃钢材质。槽体下方设置
V 型污泥集中槽,便于沉淀污泥的收集。
全自动气浮装置
气浮反应槽为矩形立式箱体,共分为三格,混凝反应区两格,排水区一格,排水口在排水区下方,与气浮装置溶气释放区相连。槽体主体材料采用
Q235-A,不得小于
6mm,槽体内外表面均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槽体底部设置排空阀。混凝反应区配置两台机械搅拌机,一格一台,搅拌叶片和搅拌杆均为不锈钢材质。混凝反应区每格槽体顶部分别配置
PAC溶液、PAM溶液加药系统的管路接口。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
强肋重合。
综合污水全自动气浮装置由气浮槽体、释放器、高效溶气系统、气液分离罐
、刮渣机、管路、阀门、压力表、流量计等组成。
气浮槽分溶气释放区(接触区)、气浮分离区,分离区设排渣口和管道、出水口、供溶气设备的污水回流口,主体材料采用
Q235-A,不得小于6mm,槽体内外表面均做防腐处理,槽体内部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和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槽体底部设置
V 型污泥集中槽,便于收集部分沉渣。槽体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不得漏
焊。槽壁、槽底的钢板拼接均采用对接焊缝,焊缝之间没有十字交叉现象,且不与肋条、加强肋重合。设备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盛水试验及煤油渗透试验。
污泥浓缩槽
污泥浓缩采用间歇竖流式重力浓缩池,主要设备有槽体、搅拌机、上层清液出水堰、管道、阀门、液位计等。
浓缩槽体采用 Q235-A 材质,不得小于 6mm,内表面涂覆玻璃钢防腐,外表面做除锈处 理后涂覆防锈底漆加面漆,面漆颜色由甲方决定,乙方施工。外部用槽钢加强结构。
槽体采用上部圆柱体结构加下部锥体结构,污泥室的截锥体斜壁与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应不小于
55°,进泥管设在槽体中心处,由中心进泥,排泥口设在下锥体最底部区域。上层清液经由管道回流至均和池。
槽内配置搅拌机,防止搅动下层沉降污泥。搅拌机叶片和搅拌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排泥管道采用碳钢管,泵体采用气动隔膜泵,将浓缩槽内污泥提升至污泥压滤机。槽体顶部配置石灰水加药系统的管道接口。
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池体采用半地上钢砼结构,表面做防腐、防渗处理。池体底部配置新型脉冲布水器,大阻力配水混合搅拌,代替潜水搅拌机,无机械设备故障,性能优越。入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墙体上部区域。
水解—好氧生化处理是处理有机污水的新技术,并已有十多年较为成熟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从水解机理,水解工艺的特点,水解工艺的设计要点,水解工艺性能指标,以及水解工艺适用范围内容,对水解工艺作一简介。
(A)水解机理
从化学角度来说,水解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普遍存在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接触后,都会发生反应。我们讨论水解反应,就是讨论化合物与水的反应,也就是讨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分布及其电荷与水发生的反应。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是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水解反应可致共价键发生变化和断裂,即使化合物在分子结构,形态上发生变化。研究水解反应,就是研究化合物的水解经路、反应产物,以及影响水解程度和速率的诸因素。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化学(生化)处理法,是处理有机污水的主要方法。水解工艺是其中的一种新开发出来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水解工艺,是有别于化学反应的生物化学反应。
化学水解的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化合物自身的分子结构、水的PH值(即酸、碱度)和温度影响。在这里,酸和碱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而生物化学领域中的水解,则是依靠生物酶起催化作用、加速水解反应。酶的催化反应效率要比相应无酶反应高106—1013倍,这是生物酶的特殊作用。
概括说,我们这里讨论的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在水解酶参与下加以水分子分解为简单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1)水解工艺与厌氧工艺的区别
要区别水解工艺与厌氧工艺的概念,必须先了解厌氧工艺的反应经路。
通常,我们把厌氧反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第二阶段酸化;第三阶段酸性衰退;第四阶段甲烷化。
在水解阶段,固体物质溶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物质。在酸化阶段,有机物降解为各种有机酸。水解和产酸进行得较快,难以把它们分开。起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菌和产酸菌。
我们所说的水解工艺,就是利用厌氧工艺的前两段,即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不进入第三阶段。为区别厌氧工艺,定名为水解(Hydrolization)工艺。水解反应器中实际上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但为了简化称呼,简称为“水解”。
水解工艺系统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兼性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数量较多,繁殖速度较快。而厌氧工艺系统中的产甲烷菌则是严格的专性厌氧菌,它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如PH值、碱度、重金属离子、洗涤剂、氨、硫化物和温度等的变化,比水解菌和产酸菌要敏感得多,并且生长缓慢(世代期长)。
最重要的是水解工艺和厌氧工艺中的两类不同菌种的生态条件差异很大。水解工艺是在缺氧条件下反应,而厌氧工艺则是在厌氧条件下反应。这里说的“缺氧”(anoxic)有别于“厌氧”,所谓厌氧(annaerobic)作用是指绝对的无氧(溶解氧DO=0),而缺氧(anoxic)作用是指无氧或微氧(DO<0.3-0.5mg/l)
。
正因为水解工艺是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因而在工程实施中,可将工艺后续好氧工艺串连组合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实现水解-好氧工艺。为区别厌氧-好氧工艺,把水解(H)-好氧(O)工艺,暂定名为H/O法。
2)常见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水解反应经路
(1)糖类(碳水化合物)物质的水解。糖类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是多羟醛或羟酮及其缩合物的某些衍生物的总称。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
低聚糖中,由两个分子单糖结合而成的称二糖,三个分子单糖结合的称三糖。庶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二糖;棉子糖属三糖。低聚糖通过水解,生成单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琼胶、果胶等属多糖物质。多糖通过水解,生成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
在有机污水中,一般以水解形式存在的物质为较多,例如淀粉。水解淀粉的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a一淀粉酶,b一淀粉酶,淀粉1-6糊精酶和葡萄糖淀粉酶。淀粉在上述水解酶作用下的水解经路为:
淀粉 → 糊精 → 麦芽糖 → 葡萄糖
当多糖类物质水解成葡萄糖后不能再水解了。如果反应条件仍处于缺氧条件,则葡萄糖会通过糖的酵解过程分解成2个丙酮酸(即1×C6→2C3)。至此,多糖类的水解(酸化)过程全部完成。进一步的彻底降解,只能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即在有氧条件下丙酸酮进入三羧酸循环,达到完全的氧化:
2CH3COCOOH + 4H+6O2 → 6CO2 + 6H2O。
(2)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复杂有机物。它由C、H、O、N等主要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Fe、I、P、S等元素。蛋白质与糖类、脂肪类物质分子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的组分含有N素。在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平均约为16%。
蛋白质不能直接被微生物利用,在进入细胞组织之前,需经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使其水解成氨基酸。其水解经路为:蛋白质 →多肽 →二肽 → 氨基酸。至此。蛋白质的水解过程完成。实际上蛋白质水解到二肽阶段就可作为底物,被微生物细胞所利用。
(3)脂肪(类脂肪)物质的水解。脂肪是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由C、H、O等元素组成。
脂肪的降解也是首先在细胞外,通过脂肪水解酶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相应的脂肪酸。甘油的进一步降解类似于糖解过程的一部分,转化为丙酮酸。至此,水解反应完成。水解产物脂肪酸丙酮酸的进一步降解,则需在有氧下进入三羧酸循环,达到完全的氧化。
(4)芳香族化合物的水解。尽管苯环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但大部分苯环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
水解酸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在水解酸化池中,发酵细菌将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有机酸、醇类。在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代谢为乙酸和氢,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使难生化的固体物降解为易生化的可溶性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向废水中输送空气进行曝气,曝气装置采用D=215的膜片式微孔曝气器。水中碳水化合物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加快了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在其作用下水中有机物得以有效降解。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污泥排至污泥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整个处理系统由生物接触氧化池体、生化填料、曝气装置、管道、阀门等组成。
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半地上钢砼结构,表面做防腐、防渗处理。池体底部设置排泥阀和排空阀。接触氧化法池的长宽比取 2:1~1:1,有效水深取
3m~6m,超高不小于 0.5m。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布置曝气区、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曝气区高采用 1.0m~1.5m,填料层高取
2.0m,稳水层高取 0.4m~0.5m。 接触氧化池进水应防止短流,进水端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小于 0.8m。导流槽与接触氧化池
之间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为 0.3m~0.5m,至池底的距离不小于0.4m。
生化填料采用弹性填料,采用片状填料。悬挂式填料的组装需两端固定,采用横拉梅花式和直拉均匀式,设置两层悬挂支架,将填料两端固定在支架 上,底层支架高于曝气头 200mm 以上,固定支架采用角钢、槽钢及绷紧绳等材料。
曝气装置采用鼓风式 EPDM 微孔曝气器,鼓风机采用罗茨鼓风机。鼓风机配置两台,一 用一备。
曝气管路系统采用主管和支管相结合结构,池底主管宜采用环形、一字型、十字型、王字型等,支管采用一点、两点或多点进气入主管。一字型、十字型、王字型等主管端口作封闭处理。水平误差每根不大于±2mm,全池不大于±3mm。
曝气管路系统主管和支管选用 UPVC 材质。
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印染、毛纺针织、啤酒食品、石油化工化肥废水、医药及生活污水等处理,并获得了明显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给水需量地增加,加上河水、湖泊水等地表水不同程度地受到大面积有机污染,采用接触氧化法进行供水微污染预处理亦取得了显著效果。凡有机污染的废水、污水,几乎均可采用接触氧化法工艺进行处理。多年来,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独特优点而被设计部门广泛采用,深受用户的欢迎和青睐。
生物膜载体填料是接触氧化法工艺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处理效果、充氧性能、基建投资、运行周期和费用。本公司生产推出的立体弹性填料是我公司经各种条件的大量试验和长时间生产性运行结果表明为理想的载体填料。由于该填料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优良的材质工艺选择,使其具有使用寿命长、充电性能好、耗电小、启动挂膜快、脱膜更新容易、耐高负荷冲击,处理效果显著、运行管理简便、不堵塞、不结团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该填料在不同的工艺水质条件应用时,可调节丝条粗细密度及不同的组装形式,完全适用各种废水的厌氧、兼氧、好氧等处理工艺。该填料属国内外首创,其结构、性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㈢ 汽车拆解废水处理设计《使用初步油水分离,破乳,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混凝+沉淀?
那么多的油脂,沉淀肯定不行啊,我怎么觉得最好用气浮啊?推荐用溶气气浮DAF工艺。
我觉得你应该从实践的角度考虑一下这个工艺流程是否靠谱。
现在不是论文的问题了,而是这个东西弄出来就算是论文交了,建设方可能也不干啊。
我还没见过乳化油能沉淀弄出来的,加石灰吗?
找到以后顺道给我发一下我也学习一下。
㈣ 洗车废水处理方法是什么
1)分类处理:将汽车厂废水分类为磷化废水、喷漆电泳废水和脱脂废水,并对磷化废水和喷漆电泳废水进行预处理;
2)综合处理:将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磷化废水和喷漆电泳废水与脱脂废水混合,加入石灰乳调节pH至9-10后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并搅拌;取搅拌后的上清液,加入稀酸调节pH至8-9后再次加入所述混凝剂和絮凝剂,继续搅拌后进行气浮;
气浮后的废液,加入稀酸调节pH至6-8后使用菌类进行生化处理。
㈤ 汽车报废拆解与材料回收利用的目录
第1章绪论
1.1 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与汽车工业
1.1.2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与公共安全
1.1.3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
1.1.4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与资源节约
1.1.5报废汽车材料的回收利用
1.2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现状
1.2.1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概况
1.2.2世界发达国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的概况
1.2.3中外报废汽车拆解业情况比较
思考题
第2章我国汽车报废标准
2.1我国汽车报废标准的制定内容
2.1.1制定汽车报废标准的原因
2.1.2《汽车报废标准》的内容
2.2关于现行汽车报废标准执行的若干说明
2.3回收实施汽车报废标准的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3章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规程
3.1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标准
3.1.1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1.2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规范要求
3.2报废汽车定价影响因素
3.2.1影响报废汽车收购价格的因素
3.2.2报废汽车收购价定价原则
3.3报废机动车后的拖运
3.3.1报废机动车的回收流程
3.3.2报废机动车拖运方法
3.4报废机动车回收中的若干问题
3.4.1关于机动车所有人的交车问题
3.4.2机动车所有人交售报废机动车规程
思考题
第4章报废汽车技术状况及性能检查鉴定
4.1静态检查
4.1.1常用工具和物品
4.1.2静态检查主要内容
4.2动态检查
4.2.1动态检查准备
4.2.2发动机动态检查
4.2.3尾气检查
4.2.4汽车路试检查
4.2.5路试后检查
思考题
第5章报废汽车发动机拆解技术工艺
5.1电喷发动机主要结构
5.1.1汽油供给系统主要零部件
5.1.2空气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2常用工量具及专用拆解设备
5.2.1常用工具
5.2.2常用量具
5.2.3拆装专用工具
5.3电喷发动机拆解工艺
5.3.1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5.3.2发动机外层构件的拆卸
5.3.3发动机本体大件拆卸
5.4典型发动机零件检验及分类方法
5.4.1汽缸体检验
5.4.2活塞连杆组检验
5.4.3曲轴飞轮组检验
5.4.4气门组零件的检验
5.4.5气门传动组检验
5.4.6冷却系统主要零部件检验
5.4.7润滑系统主要零部件检验
5.4.8燃油供给主要元件检验
思考题
第6章报废汽车底盘及车身拆解工艺
6.1汽车底盘及车身结构
6.1.1汽车底盘
6.1.2汽车车身
6.2底盘拆装专用拆解设备
6.2.1汽车举升机
6.2.2轻便吊车
6.2.3叉车
6.2.4等离子切割机
6.2.5轮胎拆装机
6.2.6气割设备
6.2.7离合器拆装专用工具
6.2.8千斤顶
6.2.9轮胎螺母拆装机
6.2.10主减速器翻转拆装台
6.2.11翻转设备
6.2.12大型拆解机
6.2.13辅助拆解机
6.3汽车底盘系统拆解工艺
6.3.1万向传动装置及传动轴拆解
6.3.2变速器拆解
6.3.3离合器拆解
6.3.4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拆解
6.3.5后桥与后悬架拆解
6.4自动变速器拆解工艺
6.5汽车车身拆解工艺
6.5.1小客车非承载式车身
6.5.2小客车承载式车身
6.5.3货车车身
6.5.4大客车车身
6.6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拆解工艺
6.6.1转向柱拆卸
6.6.2动力转向器拆卸
6.6.3转向油泵拆卸
6.6.4贮油罐拆卸
6.7汽车悬架和减振器拆解工艺
6.7.1独立悬架拆卸
6.7.2后桥与后悬架拆卸
思考题
第7章报废汽车电气系统拆解技术工艺
7.1汽车电气系统构成
7.2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启动机拆解与检修
7.2.1蓄电池快速检修
7.2.2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拆解与检修
7.2.3启动机拆解与检修
7.3汽车照明、信号系统及报警装置拆解与检修
7.3.1汽车照明、信号系统拆解与检修
7.3.2报警装置拆解与检修
7.4汽车仪表及辅助电器拆解与检修
7.4.1仪表板结构
7.4.2仪表板拆解与检修
7.4.3辅助电器检修
7.5汽车空调系统拆解与检修
7.5.1汽车空调组成和工作原理
7.5.2空调系统主要部件拆解
7.5.3t空调系统检修
思考题
第8章报废汽车材料分类检验与利用
8.1报废汽车黑色金属材料的分类检验与利用
8.1.1黑色金属材料的分类
8.1.2黑色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8.1.3黑色金属的简易鉴别检验
8.2报废汽车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检验与利用
8.2.1铝及铝合金
8.2.2铜及铜合金
8.2.3滑动轴承合金
8.2.4新型合金材料
8.3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检验与利用
8.3.1塑料
8.3.2橡胶
8.3.3其他非金属材料
思考题
第9章报废汽车整车拆解作业与整车破碎工艺流程
9.1报废汽车整车拆解作业
9.1.1汽车拆解作业方式
9.1.2拆解工艺流程
9.1.3汽车拆解作业劳动组织形式
9.1.4汽车拆解作业方法和组织形式选择
9.2报废汽车整车破碎工艺流程
9.2.1报废汽车整车破碎工艺
9.2.2整车破碎材料分离方法
9.3拆解企业实例
9.3.1宝马汽车公司再循环和拆解中心
9.3.2上海宝钢钢铁资源有限公司拆解生产线
思考题
第10章报废汽车拆解场地设计与管理
10.1报废汽车拆解场地基本要求
10.1.1汽车拆解场地选择原则
10.1.2报废汽车拆解场地布局原则与要求
10.1.3汽车拆解场地布置应考虑的因素
10.2报废汽车拆解场地设计
10.2.1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10.2.2报废汽车拆解场地设计一般程序
10.3报废汽车拆解场地现场管理基本要求
10.3.1现场管理综述
10.3.2报废汽车拆解场地现场管理方法
10.3.3汽车拆解企业现场管理具体工作内容与管理范围
10.4设备和工量具维护与管理
10.4.1概述
10.4.2汽车拆解设备
10.4.3拆解设备、工量具、仪器的配置
10.4.4拆解设备使用与维护
10.4.5汽车拆解设备更新与报废
10.5拆解及回收拆解设备的开发
思考题
11.1拆解场地的环境保护
11.1.1废水的危害与处理
11.1.2有毒气体的危害与处理
11.1.3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与处理
11.2制冷剂回收与利用
11.2.1汽车空调组成与原理
11.2.2汽车空调制冷剂
11.2.3制冷剂的判断
11.2.4回收技术
11.2.5回收设备
11.2.6国外车用制冷剂回收利用情况
11.2.7我国车用制冷剂回收利用情况
11.3安全气囊(SRS)拆解与处置
11.3.1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11.3.2安全气囊拆卸工艺
11.3.3安全气囊处置
11.3.4安全气囊回收与环保
11.4污染、危险废物及垃圾(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规定
11.4.1有毒有害物质及危险品的管理和处理
11.4.2垃圾(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
11.4.3对污染、危险废物处理监管
思考题
第12章报废汽车零部件修复与再制造
12.1表面技术概述
12.1.1表面技术应用重要性
12.1.2表面技术主要目的
12.1.3表面技术提高途径
12.1.4表面技术基础和应用理论
12.1.5表面技术应用
12.2表面涂覆技术及表面改性技术
12.2.1表面涂覆技术
12.2.2表面改性技术
12.3表面微细加工技术及表面复合处理技术
12.3.1表面微细加工技术简介
12.3.2表面复合处理技术
12.4其他修复技术
12.4.1埋弧自动堆焊
12.4.2等离子喷焊
12.4.3特种电镀技术
12.5汽车零件的修复和修理工艺选择
12.5.1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简介
12.5.2焊接和堆焊修复法
12.5.3喷涂与喷焊修复法
12.5.4电镀和电刷镀修复法
12.5.5粘接修复法
12.5.6汽车零件修复工艺选择
12.6报废汽车零部件循环利用和再制造概述
12.6.1循环经济呼唤汽车回收和零部件再制造现代化
12.6.2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程
12.6.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12.7再制造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
12.7.1汽车零部件常见缺陷
12.7.2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检测方法
12.8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及总成再制造工艺
12.8.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
12.8.2发动机总成再制造工艺
12.8.3发动机总成再制造关键工艺
12.8.4发动机零部件及总成再制造工艺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㈥ 汽车行驶产生的废水有什么
主要是以下三种:
1、翻砂类清洗废水。
2、机加工类润滑剂冷却剂废液。
3、喷漆生产线水帘废水。
㈦ 洗车污水怎么处理,洗车污水怎么处理知识
1.按清洗的车辆类型不同分类
按照清洗的车辆类型不同,大致分为两类:专
(1)清洗小型车辆的洗车属废水。由于此类车辆多跑短途,车辆上沾染的灰尘和泥砂较多,而油类物质相对较少,因此这类废水污染物较为单一,主要是泥砂类物质、清洗汽车时耗用的洗涤剂类物质和少量的油。
(2)清洗运输类大型车辆的洗车废水。这类车辆大多跑远途,车辆上沾染的煤焦油或燃料油较多,且承载的物品也会给车体带来污染,此类废水污染物较为复杂,需设有除油的处理单元。
2.按洗车行功能不同分类
按照洗车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纯洗车行的洗车废水和兼具有修车功能洗车行的洗车废水。前者的洗车废水水质中泥砂、洗涤剂类物质较多,油类物质相对较少,而后者由于在修车时采用润滑油类物质,使水中的含油量大大增加,同时水中其他污染物质的浓度也明显增加。
3.按清洗方式不同分类
按清洗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洗的洗车废水和人工清洗的洗车废水。
㈧ 汽车维修厂废水处理 可以用聚铁吗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为车间产生的脱脂、磷化、电泳和喷漆废水,采用回物理化学法工艺-加药混答凝、气浮、过滤处理,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及油类物质.此类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COD及石油类)、高悬浮物、含油、含P、Zn等重金属酸碱废水。
目前对该类废水的治理均采用以物化法为主的处理工艺,包括气浮、沉淀、过滤吸附等系统。要使排放水的重金属、油类等指标达到排放要求,应该加强对废水的重金属的沉淀分离、酸碱中和及含油污染物的分离系统的处理,以确保后续分离单元对油类、悬浮物、重金属、COD等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㈨ 废旧汽车拆理厂对环境有没有污染
严格说来,不管建设地址怎么选择,都会有污染,问题是如何控制,减少二次污染,固体垃圾一般选择深度填埋,其实下雨造成的垃圾渗液同样会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无害化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废水处理产生的大量污泥也会造成二次污染,依法咱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应该控制垃圾的产生,从工业生产的源头控制总量,其实产生垃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就像有医院,并不能排除人的死亡一样,如何减少垃圾污染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