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隧道施工过程中处置漏水的方法有几种
一、衬表面渗、漏水处理
1.渗水处理(1)对麻面渗水采用梅花型针孔注浆法压注低粘度耐水耐潮湿型改性环氧灌浆料,然后涂刷两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2mm。(2)对无法注浆的微细缝隙渗漏部位,可涂刷两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2mm。
2.漏水处理(1)首先疏通纵向排水管,使防水板背后的排水畅通,然后进行加固修复处理。(2)先对漏水范围进行钻眼,钻眼深度25~30cm,使用水泥浆和改性聚氨酯进行深层堵水,然后进行浅层混泥土加固,灌注低粘度耐水耐潮湿型改性环氧灌浆料,最后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刮涂两层,增强结构的抗渗效果。
二、边墙部位施工缝、变形缝渗水处理
1、渗水一般地段,采用在衬砌内凿楔形槽填充“渗克宝”等瞬间堵漏剂进行堵水,表面喷涂两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2mm。
2、渗水严重地段,采用沿施工缝从渗水源头将衬砌凿开6cm(宽)×10cm(深)倒梯形沟槽,埋设φ50半圆形PVC管引排至侧沟,埋管以后采用“渗克宝”等瞬间堵漏剂进行封堵处理,两侧打设水泥钉铺设钢丝网、采用抗渗强度高的砂浆回填密实,再刮涂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两层。
3、渗水的部位在边墙底部,用A80钻杆打孔至二衬背后,埋设φ50盲管将衬砌背后积水引出,排放至侧沟内,盲管周围采用抗渗性能高的水泥砂浆充填密实。
三、隧道仰拱或找平层渗、冒水处理
1、先按照裂缝针孔法堵漏工艺,向施工缝渗水部位两侧进行灌注1:1水泥浆及丙烯酸盐灌浆,钻孔深度0.3~1.0m。
2、在渗水、冒水范围内进行开槽处理,将仰拱或铺底顶面凿开15cm(宽)×15cm(深)倒梯形沟槽接通至隧道中心排水沟内,槽内坡度≥2%,槽内清理干净,安装土工布及直径50mm透水盲管,出水部位采用PVC管形成圆口,沟槽内部设支撑点、沟槽表面安设槽钢(增强结构刚度)、两侧铺设钢丝网、采用抗渗强度高的砂浆回填密实,再在表面涂刷一层改性聚胺酯。
㈡ 电缆洞漏水,怎么堵
施工缝和沉降裂缝口堵漏水(背水反压堵漏法):
1、堵漏水缝口嵌缝法和注浆法二种方法配套施工,先剔出原漏水缝内松动杂物,清洗冲洗干净后,即使用速凝止水材料进行抽管、埋管、引水减流作业,凹槽不要一次填满。以便为嵌缝留出余地,每隔一定的距离埋设一个竹节(注浆嘴),止凝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就可通过竹节反压灌注弾速凝,然后在过水的变形缝凹槽上部用浇注材料嵌填压实表面层,采用材料防水和结合防水相结合,即刚柔相结合的长效防水堵漏工艺。探查漏水部分,按甲方要求指定工程量,先堵明显漏水裂缝。(gjdlswpt com)
2、清理漏水部分,将漏水缝凿出成3.5cm′6.5cm的U型缝口。
3、漏水缝口,预埋竹节,清洗漏水缝口,填埋堵料,安装抽管和竹节(注浆嘴);另加止水条,在注浆缝上口2cm左右将3.5cm′6.5cm的U型缝口全部填平。
4、导流减压缩小流水量,控制漏水点,大水流改小水流,使小水流从安装好的导流管流出。
5、配料:将几种化学高分子试剂配兑成二组混合浆液,根据漏水量的大小,确定配料的凝固时间。
6、压注浆:注浆的压力必须大于漏水的压力,这样才能将水流推回,并渗透进漏水的砼毛细缝内。遇水膨胀速凝,达到深层止水的效果。
7、挖出竹节(也可不挖出),直接用堵料填平。
8、表面处理,经自查无渗漏现象后,将表面套浆填平。
㈢ 电缆沟裂缝漏水应该怎样处理
建议在电缆沟外侧进行开挖,并使用防水卷材对电缆沟外壁进行防水处理。
㈣ 电缆隧道墙面伸缩缝渗水漏水怎么处理
这个是非常专业的变形缝渗漏处理,根据渗漏的大小,处理方式又有不同,基本都要用到堵漏剂,堵漏王,密封胶
㈤ 怎样处理分隔缝漏水
通常是按当下实际情况而定。过往方案只可参考而已!
㈥ 电缆沟漏水堵漏应该怎样处理
首先铲除原有防水层,然后修补基层,用防水涂料进行基层处理,把电缆沟易出现漏水渗水的地方进行防水堵漏处理!具体施工可找防水单位出方案
㈦ 电缆沟渗漏水堵漏维修怎么处理
施工缝和沉降裂缝口堵漏水(背水反压堵漏法):
1、堵漏水缝口嵌缝法和注浆法二种方法配套施工,先剔出原漏水缝内松动杂物,清洗冲洗干净后,即使用速凝止水材料进行抽管、埋管、引水减流作业,凹槽不要一次填满。以便为嵌缝留出余地,每隔一定的距离埋设一个竹节(注浆嘴),止凝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就可通过竹节反压灌注弾速凝,然后在过水的变形缝凹槽上部用浇注材料嵌填压实表面层,采用材料防水和结合防水相结合,即刚柔相结合的长效防水堵漏工艺。探查漏水部分,按甲方要求指定工程量,先堵明显漏水裂缝。
2、清理漏水部分,将漏水缝凿出成3.5cm′6.5cm的U型缝口。
3、漏水缝口,预埋竹节,清洗漏水缝口,填埋堵料,安装抽管和竹节(注浆嘴);另加止水条,在注浆缝上口2cm左右将3.5cm′6.5cm的U型缝口全部填平。
4、导流减压缩小流水量,控制漏水点,大水流改小水流,使小水流从安装好的导流管流出。
5、配料:将几种化学高分子试剂配兑成二组混合浆液,根据漏水量的大小,确定配料的凝固时间。
6、压注浆:注浆的压力必须大于漏水的压力,这样才能将水流推回,并渗透进漏水的砼毛细缝内。遇水膨胀速凝,达到深层止水的效果。
7、挖出竹节(也可不挖出),直接用堵料填平。
8、表面处理,经自查无渗漏现象后,将表面套浆填平。
㈧ 隧道内壁渗水漏水怎么防水施工
。下面就介绍防止隧道渗漏水七大招,如何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
一、采取光面爆破方案,确保开挖面圆顺
这是搞好隧道不渗不漏的基础,光面爆破搞不好,极易带来:
①拱部回填困难,一旦不密实,易形成水囊;
②岩面凹凸不平,喷射砼难以找平;
③铺设防水板困难等问题,因而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光面爆破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二、严把注浆止水、防水关
需要进行注浆加固的止水地段,特别是富水地段、破碎围岩地段,严格按照注浆设计进行施工,贯彻“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注浆防水的质量达到止水效果,基本实现注浆段无线流,初步形成初期支护外的止水环,为安全开挖创造条件,为隧道防水创造条件。
三、严把小导管注浆关
采用短台阶法施工时,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施工原则,认真做好初期支护,特别是初期支护背后的回填注浆,做到渗漏水无线流,否则在严重渗漏水处打孔、下管补充注浆,直至符合要求。该项工作务必做到平行作业,分段进行,做好一段,初验一段,否则,将不允许做二次衬砌。
⑴施工前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验后,再进行注浆。
⑵根据预注浆范围、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为确保注浆加固堵水效果,选择合理的注浆参数和浆液配比。
⑶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等现象。
⑷注浆结束后,采用径向钻孔的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
四、把住喷射混凝土防水关
⑴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⑵喷射混凝土采用复喷方式,第一次喷射封面,支立格栅,挂网后再复喷,并埋入检测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识钢筋,以检查喷设混凝土的厚度。
⑶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前28天,把场地布置图、机具、混合料配合比资料报监理审批,审批后再实施。
⑷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按重量比):水泥、速凝剂±2%,砂石±3%。
⑸搅拌时间:喷射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拌合机分次投料,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⑹运输及存放时间,当不掺加速凝剂时不得超过2小时,掺加速凝剂时不宜超过20min,混合料随拌随用。
⑺按照规范要求,取样试验。
完成喷射混凝土后,隧道基本实现干燥。局部有渗流处,一是可以插管补注浆,二是较大渗流可以插管接排水盲管固定引至侧沟排走。
五、把住防水层施工质量关
⑴防水层施工必须由专业化队伍施工。
⑵必须处理好基面。
⑶必须采用无钉铺设、双焊缝焊接的施工工艺。
⑷把好防水层施工接缝质量关。
⑸加强防水层成品的保护措施。
严格按照结构防水设计要求,先设置纵向、环向软透水管,再铺设防水板。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接封焊接质量,避免创伤产生孔洞。
防水板铺设前,喷混凝土表面处的钢筋头和锚杆头先切除,再用手持砂轮机磨平,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有局部渗水处,应进行处理。
⑹防水板按环向铺设,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应紧密配合,一般先焊接,后固定。
⑺防水板铺设的搭接宽度为10厘米,焊接宽不小于2厘米,漏焊、假焊处应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应用同样的防水板焊贴覆盖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办理。
⑻固定防水板采用胶热焊接,胶垫与胶垫之间防水层不得绷紧,要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密贴。
⑼铺设防水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得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离,二次衬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层。
⑽在二次衬砌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板面和底层密贴情况,搭接焊缝质量,填写质量检查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继续施工。
六、严把二次衬砌混凝土防水关
二次衬砌的混凝土在灌注和养生过程中,绝不能改变其水灰比,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降低其防水性能。
⑴防水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
⑵防水混凝土使用的砂、石技术指标除符合规范外,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⑶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资的洁净水;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掺加的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技术资料。
⑷混凝土必须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滑槽。
⑸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因施工需要留设施工缝,必须征得设计凝土的抗渗性而掺加的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和产品技术资料。
⑹混凝土必须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滑槽。
⑺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因施工需要留设施工缝,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并得到监理认可。允许间歇时间具体见下表;捣固选用的振捣器,其频率、振幅、振动速度等参数视混凝土的塌落度及骨料颗径而定。
⑻灌注施工采用整环灌注施工,当混凝土灌至墙拱交界处时,间歇约1小时,以便于边墙混凝土沉实。拱圈封顶时,随拱圈灌注及时捣实。
⑼振捣时,振捣器不得接触防水层及模板,且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一半。
⑽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严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前拆模。
⑾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七、把住混凝土施工缝防水关
⑴做好施工缝的清理,凿处表面浮粒和杂物,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并用水冲刷干净。
⑵严格控制施工缝间距确保环向施工缝在8~12m之间。
⑶严格控制止水条的质量,确保最终膨胀率≥200%。
⑷在施工缝设遇水膨胀止水条、分段灌注的变形缝(沉降缝)设止水带,并在内外缘进行嵌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