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联剂的分类
1、DCP。即过氧化二异丙苯,最为常用,密度1.08克/立方厘米,熔点42℃,分解温度120~125℃,折光率1.54,117℃时半衰期为10小时,常与氧化锌并用,提高强度及耐老化性。
2、BPO。即过氧化苯甲酰,白色粉末,熔点103~106℃,极不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
3、DTBP。即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微黄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沸点110℃,燃点183℃,折光率1.4,126℃时半衰期为10小时。
4、DBHP。即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浅黄色液体,受热或与酸碱接触容易分解。
5、双25。即2,5-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简称双25,其商品有两种。
交联剂的特性:
交联剂常是分子中含多个官能团的物质,如有机二元酸、多元醇等;或是分子内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如二乙烯基苯和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等。
可同单体一起投料,待缩聚(或聚合)到一定程度发生交联,使产物变为不溶的交联聚合物;也可在线型分子中保留一定数量的官能团(或双键),再加入特定物质进行交联,如酚醛树脂的固化和橡胶的硫化等。
『贰』 请教各位,做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固化的涂料需要用胺酯级
异氰酸酯固化剂 一般而言,电泳涂料的基料树脂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热固性树脂,其单独成膜时的漆膜性能很差,因此需采用交联剂。交联剂有封闭型异氰酸酯、氨基树脂等。若用酚醛作为交联剂,其耐侯性差。氨基树脂是由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甲醛经缩聚而成的树脂的总称,根据采用的氨基化合物的不同可分为四类: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代三聚氰胺树脂、共聚树脂。通常用脲醛树脂、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等作为交联剂。三聚氰胺树脂的固化反应是按照酸催化机理进行的,在阴极电泳涂料涂膜固化过程中,由于涂膜内尚有未中和的氨基存在,涂膜处在碱性条件下,其固化的速率将受到严重阻碍,固化时所需的烘烤温度多在180度以上。利用异氰酸酯固化剂时,封闭剂常是醇、氨基化合物以及肟等,多异氰酸酯与阳极电泳涂料固化剂的情况相同。式中异辛醇为一种封闭剂,据报道效果较好;此外,还可以为丁醇等,封闭剂可与其它多异氰酸进行半封闭。在进行半封闭时,通过调整二异氰酸酯与封闭剂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半封闭。新的电泳涂料要求节省原料与减少环境排放,烘烤后释放的溶剂与封闭都越少越好。据报道,选用3,5-二甲基吡唑(DMP)封闭HDI缩二脲制得的交联剂的解封温度为120度。将此交联剂加入环氧聚酯胺体系中,可较好的电泳涂料。封闭的异氰酸酯裂解生成异氰酸酯基团,常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如微量的催化剂二桂酸二丁锡。据报道,催化固化的催化剂为总重的0.4%0.5%时固化效果最好。阴极电泳涂料,如环氧体系,其固化催化剂可用铅等金属;少量铅阳离子随涂料树脂沉积到涂膜上,加热固化时发生催化作用。按交联剂的加入方式分为自交联和外交联型。外交联型采用外加三聚氰胺或封闭的异氰酸酯单体等方法,制备成双组分的阴极电泳涂料。涂膜后,在加热作用下封闭剂解封放出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基体树脂上的羟基、氨基等含有活泼氢的基团发生反应固化交联。阴极电泳涂料应用最多的类型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树脂中的正电基团主是要季胺盐基。作为底漆使用时,主要还是采用采环氧季胺系。
『叁』 氯醋树脂含羟基和羧基的区别
含羟基和含羧基的两种氯醋树脂的区别:含羟基和含羧基的两种氯醋树脂在特性、溶解性、技术指标、应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含羟基氯醋树脂是白色微黄粉末,因含有羟基官能团,它可以与成膜物质有很好的相容性,充分让涂料的附着力、柔韧性、坚韧性、硬度和耐化学等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其中最大的特性是与固性树脂进行交联,具有较强的耐水性和耐化学性。使用含羟基氯醋选用溶剂最佳拍档是酮类、酯类、苯内,常用于油墨、木器漆、粘连剂等起到黏合作用。含羧基氯醋树脂是没有任何气味的透明体,具有较高的耐潮性,存放时间相对比较长性能且稳定,用于提高涂料粘附性能,兼容性强性能不受酸碱环境或溶剂影响,同含羟基氯醋树脂相比对颜料有优良的分散性能。
『肆』 交联剂是啥!哪位大侠给解解祸!!
常是分子中含多个官能团的物质,如有机二元酸、多元醇等;或是分子内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如二乙烯基苯和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等。可同单体一起投料,待缩聚(或聚合)到一定程度发生交联,使产物变为不溶的交联聚合物;也可在线型分子中保留一定数量的官能团(或双键),再加入特定物质进行交联,如酚醛树脂的固化和橡胶的硫化等。 另外还有聚氮丙啶交联剂如XR-100,聚碳化二亚胺类交联剂,末端封闭型交联剂如UN-8196等。
编辑本段交联剂的作用
交联剂主要用在高分子材料(橡胶与热固性树脂)中。因为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就象一条条长的线,没交联时强度低,易拉断,且没有弹性,交联剂的作用就是在线型的分子之间产生化学键,使线型分子相互连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这样提高橡胶的强度和弹性,橡胶中用的交联剂主要是硫磺,另外要加促进剂。
编辑本段常见的交联剂
交联剂也叫固化剂、硬化剂、熟化剂,它能使线型或轻度支链型的大分子转变成三维网状结构,以此提高强度、耐热性、耐磨性、耐溶剂性等性能,可用于发泡或不发泡制品. 常见的交联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最为常用,密度1.08克/立方厘米,熔点42℃,分解温度120~125℃,折光率1.54,117℃时半衰期为10小时,常与氧化锌并用,提高强度及耐老化性。
②过氧化苯甲酰(BPO)
白色粉末,熔点103~106℃,极不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
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
微黄色透明液体,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沸点110℃,燃点183℃,折光率1.4,126℃时半衰期为10小时。
④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浅黄色液体,受热或与酸碱接触容易分解。 还有二亚乙基三胺(DTA)又称二乙三胺,无色液体,沸点207℃,密度0.954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5,闪点94℃,常用于环氧树脂,一般添加量5 %~10%。
⑤2,5-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
简称双25,其商品有两种,一种为纯度90%的淡黄色液体,密度为0.85克/立方厘米;另一种为纯度50%的白色粉末,分解温度179℃(半衰期1分钟)、118℃(半衰期为10小时)。 双25是一种高温交联剂,常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氯化聚乙烯等,能提高制品的强度、硬度等。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异丙基咪唑、四气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三亚乙基四胺、二甲胺基丙胺、二乙胺基丙胺等也都是交联剂,大部分用于热固性塑料,作为固化剂使用。
编辑本段使用交联剂
在使用交联剂时,要尽量避免添加酸性填料,添加抗氧剂时也要慎重,其他芳烃油类助剂等对交联效果都会起到不良影响,一定要注意这点。 目前,聚乙烯(PE)电缆、管材等产品经过交联后,产品性能大大提高,如机械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ES-CR均得到了很大提高,用于这类产品的交联剂品种除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外,也有用硅烷类接枝交联的。 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烧(A151),其硅含量为14.5%~15.5%,就是一种交联剂。 实例 交联聚乙烯材料 HDPE 50 LLDPE 50 A151 0.5~2 DCP 0.5~1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5 这里A151为交联剂,DCP为接枝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接枝催化剂。生产工艺采用二步法或一步法均可以得到交联产品。交联PE管材可用于输送热水、煤气、化工腐蚀性液体等。
编辑本段交联剂的分类
交联剂分为外交联剂和内交联剂。 1、外交联剂[1] 所谓外交联剂就是在使用前加入,然后在室温、加热或辐照下发生交联反应。外加交联剂又分为以下类别: (1)多异氰酸酯(JQ-1、JQ-1E、JQ-2E、JQ-3E、JQ-4、JQ-5、JQ-6、PAPI、可乳化MDI、四异氰酸酯)。 (2)多元胺类(丙二胺、MOCA)。 (3)多元醇类(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 (4)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 (5)无机物(氧化锌、氯化铝、硫酸铝、硫黄、硼酸、硼砂、硝酸铬)。 (6)有机物(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醛、氮丙啶)。 (7)有机硅类(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三甲氧基硅烷)。 (8)苯磺酸类(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酰氯)。 (9)丙烯酸酯类(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TAC、丙烯酸丁酯、HEA、HPA、HEMA、HPMA、MMA)。 (10)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双2,4一二氯苯甲酰)。 (11)金属有机化合物(异丙醇铝、醋酸锌、乙酰丙酮钛)。 2、内交联剂 所谓内交联剂[2]意指作为一种单体在聚合时进人大分子结构链内,或者作为一个组分加入到胶黏剂中,能够稳定储存,只有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或辐射条件才能发生交联反应。常用的内交联剂有烯类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二乙烯基苯、N-羟甲基丙烯酰胺、氮丙啶、碳化二亚胺。
对于不同的胶黏剂,应当选择适其所用的交联剂,对交联剂则有如下一些要求:[3] (1)交联剂的活性基团能与胶黏剂中组分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2)交联效率高,只要加入少量便可获得稳定的交联结构。 (3)交联速度适宜,过快过慢都不利。 (4)几种交联剂混合使用,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5)交联剂在工艺处理和储存期内稳定,不发生有害反应和凝聚作用。无毒害、无刺激性、不污染环境。
上海西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21-67651289
『伍』 丙酮法做聚氨酯交联的原因是什么
提高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硬度,可通过引入三官能度单体形成适当的分支或外加交联剂。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1)内交联法为提高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可直接合成具有适度交联度的水性聚氨酯,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实现:①在合成预聚物时,引入适量的多官能度(通常为三官能度)的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常用的物质为TMP、HDI三聚体、IPDI三聚体等。②族水性聚氨酯可以采用适量多元胺进行扩链,使形成的大分子具有微交联结构,常用的多元胺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③同时采用(1)和(2)两种方法。
对水性聚氨酯进行内交联改性,关键要掌握好内交联度,内交联度太低,改性效果不明显,若太高将影响其成膜性能。
(2)自交联法所谓自交联法是指在水性聚氨酯成膜后,能自动进行化学反应实现交联,提高涂膜的交联度,改善涂膜的性能。因此必须对水性聚氨酯的大分子结构进行改性。例如可以引入干性油酸(双键结构)以及多烷氧基硅单元等方法加以实现,使得其在成膜后能发生自动氧化交联反应和水解缩合反应,提高综合性能。该法应用较广,市场上已有相关产品应市。
(3)外加交联剂法采用自乳化法制备的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成膜后仍含有大量的羧基,使涂膜的耐水性变差。同溶剂型双组分PU一样,水性聚氨酯在施工前可添加外交联剂,成膜后与涂膜中的羧基和外交联剂的可反应基团反应,消除涂膜的亲水基团,可大幅度提高涂膜的耐水性,同时也对涂膜的力学性能有一定改善。常用的交联剂有多氮丙啶、碳化二亚胺,以及水可分散多异氰酸酯、环氧树脂、氨基树脂、环氧硅氧烷等。
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工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逐步聚合,即由低聚物二醇、扩链剂、水性单体、二异氰酸酯通过溶液(或本体)逐步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3量级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第二阶段为中和后预聚体在水中的分散和扩链。
早期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采用强制乳化法。即先制备一定分子量的聚氨酯聚合物,然后在强力搅拌下将其分散于加有一定乳化剂的水中。该法需要外加乳化剂,乳化剂用量大,而且乳液粒径大、分布宽、稳定性差,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现在,水性聚氨酯的乳化主要采用内乳化法。该法利于水性单体在聚氨酯大分子链上引入亲水的离子化基团或亲水嵌段:-COO- +NHEt3、SO3- +Na、-N+ -Ac,-OCH2CH2-等,在搅拌下自乳化而成乳液(或分散体)。这种乳液稳定性好,质量稳定。根据扩链反应的不同,自乳化法主要有丙酮法和预聚体分散法。丙酮法
丙酮法在预聚中期、后期用丙酮或丁酮降低黏度,经过中和,高速搅拌下加水分散,减压脱除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该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缺点是溶剂需要回收,回收率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目前,我国主要使用该法合成普通型芳香族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分散法即先合成带有-NCO端基的预聚体,通常加入少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调整黏度,高速搅拌下将其分散于溶有二(或多)元胺的水中,同时扩链得高分子量得水性聚氨酯。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利用该法合成高档族水性聚氨酯。
『陆』 氯醋树脂的作用和特性是什么
作用:氯醋树脂在涂料中可以起到耐化学腐蚀性,耐酒精性,增加对基材的附着力,有利于银粉排列。
特性:
1、采用溶剂聚合工艺生产,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如酮,酯,溶解度非常好。
2、拥有氯乙烯之高韧性和抗腐蚀性以及乙酸乙烯之强粘性和可塑性。
3、可溶于纯乙酯中。
3、高化学稳定性,不受酸和碱的影响。
4、不易然及不助燃。
5、树脂之热塑性令其涂层容易热封。羟基改性树脂可以使具有快干的特性。
7、兼容性强,能与其他涂布树脂如脲醛树脂,聚氨脂和三聚氰胺树脂兼容。
8、对有机颜料及无机颜料如偶氮染料有优良的分散性,增强银粉排列。
9、树脂如含有羟基和羧基,其特性可因与异氰酸等架桥剂作用而改良。羟基的官能团使树脂可以和热固性树脂进行交联从而获得超卓的耐化学性(耐醇性)和耐水性。
(6)氯醋树脂用什么做交联剂扩展阅读:
氯醋树脂的制备方法
1、本体聚合法
本体聚合是单体在引发剂或热、光、辐射的作用下,不加其他介质进行的聚合过程。特点是产品纯洁,不需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较简单,生产设备利用率高。可以直接生产管材、板材等质品,故又称块状聚合。
2、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是指单体在机械搅拌或振荡和分散剂的作用下,单体分散成液滴,悬浮于水中进行的聚合过程,故又称珠状聚合。特点是:反应器内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传热和控制;聚合后只需经过简单的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得树脂产品,可直接用于成型加工;产品较纯净、均匀。
3、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是指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在机械搅拌或振荡下,单体在水中形成乳液而进行的聚合。乳液聚合反应产物为胶乳,可直接应用,也可以把胶乳破坏,经洗涤、干燥等后处理工序,得粉状或针状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