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滤膜问题
一般的超滤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分子量300~300000的大分子以及细菌、病毒、回胶体等微粒,超滤膜孔径答5纳米~0.1微米,操作压力0.1~1.0 MPa。超滤可在低压下进行。水和溶质的通量分别为:
Jw=(Pw/dm)dP
Js=(Ps/dm)(Cb-Cf)
式中:Jw——水透过超滤膜的通量,cm^3/(m^2.s);Pw——膜对水的透过特性,cm^2(s.Pa);dm——膜厚度,cm;dP——膜两侧的压差。Js——溶质透过超滤膜的通量,mg/cm^2.s);Ps——膜对溶质的的透过手性,cm^2/s;Cb——主体溶液(进水)的溶质浓度,mg/cm^3;Cf——滤过液(出水)的溶质浓度,mg/cm^3;
B. 超滤膜能不能处理过滤重金属
超滤膜孔径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而重金属离子的直径一般小于1纳米,因此不能过滤,同样,比重金属离子直径还要小的氢离子等都可以通过,所以PH不会改变,离子状态的重金属超滤膜不能去除,超滤膜净化除去的是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
超滤膜及纳滤和反渗透的区别
一、超滤膜
超滤膜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家用 工业用 都可以。
超滤技术的关键是膜。膜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规格,可根据工作的需要来选用。
二、纳滤
纳滤,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现在主要用作水厂或工业脱盐。脱盐率达百分之90以上。反渗透脱盐率达99%以上 但,若对水质要求不是特别高,利用纳滤可以节约很大的成本。
三、反渗透
反渗透,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用作太空水、纯净水、蒸馏水等制备; 酒类制造及降度用水; 医药、电子等行业用水的前期制备; 化工工艺的浓缩、分离、提纯及配水制备; 锅炉补给水除盐软水; 海水、苦咸水淡化; 造纸、电镀、印染等行业用水及废水处理。
D. 水处理中超滤膜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呢
超滤膜是什么?
超滤(UF)基本上是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的压力驱动膜过程。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100nm之间,能够截留分子量在300—500,000道尔顿的物质,包括多糖、生物分子、聚合物和胶体物质等。大多数超滤膜所标称的切割分子量一般定义为膜具有90%以上截留率的最小分子量。
超滤膜具有哪些特点?
1. 亲水性膜丝,通量大
超滤膜通过降低膜表面张力,大幅改善了膜的亲水性,使水通量大幅增加,膜表面涂覆牢度强,衰减慢,经过相对高温的水洗和碱洗不易脱落,膜丝抗污染能力提高,耐化学腐蚀性增强。
2. 过滤精度高
超滤膜丝空隙分布均匀,膜孔数量繁多,结构稳定,过滤精度高达0.01微米,彻底滤除原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铁锈等各种杂质,出水稳定,水质可达国家饮用水标准,真正实现优质净化水效果。
3. 截留高,抗污染性强
超滤膜的膜丝分布狭窄,且微孔形状呈倒喇叭状,起稳定截留作用的表皮层孔径小,支撑层孔径大,污染物不能进入到支撑层,避免不可恢复的堵塞,使膜丝抗污染性强,在原水水质波动频繁,水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运行仍能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
4. 膜丝强度高
超滤膜膜丝拥有的机械强度大,每一根超滤膜丝在各种复杂的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不易出现断丝,保证超滤出水水质优良。
5. 易清洗,易恢复,使用寿命长
膜公司独特的制膜工艺,使超滤膜膜丝内外壁平整光滑,具有永久亲水性的特质,从而使超滤膜在过滤介质中:胶体、油、蛋白质与污染物质在膜的表面聚结成球状,这种聚结物很容易从膜表面脱离,通过简单的反洗就可以清洗干净,不易污堵,可有效减少化学清洗频率,延长超滤膜使用寿命。
E. 0.01微米的超滤膜相当于多少分子量
10万至50万。闭哗尺
0.01微米的超滤膜相当于10万至50万分子量,0.01微米-0.1微米属于共同交叉范围,轿高把0.01-0.1微米精度的膜叫做超滤膜,对应芦橡截流分子量大致为10万至50万。
超滤膜是一种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是一种具有超级筛分分离功能的多孔膜,膜孔径为1-100纳米,属非对称性膜类型。
F. 超纯水机的超滤膜
超滤膜材质是一种具有超级“筛分”分离功能的多孔膜。它的孔径只有几纳米到回几十纳米,也就是说只有答一根头发丝的1‰!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
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工业使用的超滤膜一般为非对称膜。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
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超滤膜的工业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之一。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在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超滤膜进行了中草药的浓缩提纯。超滤膜随着技术的进步,其筛选功能必将得到改进和加强,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G. 超滤截留的粒径范围
超滤膜一般从10-200nm孔隙不等,越小适合截留真溶液中的大分子量无机盐,越大适合截留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杂份固形物。超滤截留分子越小,压力越大。
H.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孔径是多少
中空纤维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比较大,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
I. 何谓超滤膜有哪些先进之处原理是什麽
超滤膜
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
粒径
的
混合物
在通过超滤膜时,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和筛分
原理
,实现
选择性
分离的技术
超滤
过程
多采用错流操作,在小批量中也采用死端操作。
超滤
基本上
是按物质
大小
而去除的压力驱动膜过程,超滤膜孔径一般在3-100NM之间,能够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0DALTON的物质;所能去除的物质包括糖、
生物分子
、
高分子聚合物
、
胶体
物质等。超滤膜以其标准“切割分子量(MWCO)”来描述其孔径的大小,膜的标称切割分子量通常定义为膜具有90%以上截留的最小分子量物质。
由于其高效节能的
特点
,因此广泛用于
矿泉水设备
、
饮用水
净化、
工业用水
处理、食品、饮料用
水净化
、除菌、反渗透预处理等方面。
超滤膜原理:
超滤是一种与
RO膜
孔径大小相似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
驱动力
,以超滤膜为
过滤介质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
原液
流过膜
表面
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
微孔
只允许水及
小分子
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
体积
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
目的
。
超滤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在
常温
和
低压
下进行分离,不用电,因而
能耗
低,从而使设备的运行费用低。
2、设备体积小、
结构
简单,故投资费用低。
3、超滤
分离过程
只是简单的加压输送
液体
,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管理。
4、超滤膜是由
高分子材料
制成的均匀连续体,纯
物理方法
过滤,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质的变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
杂质
脱落,保证超
滤液
的纯净。
超滤膜用途:
超滤过程是最广泛使用的膜过程之一,超滤能完成下列一种或多种功能:
①溶液澄清;
②溶质的浓缩;
③溶质的分离;
J. 超滤膜的超滤设备
超滤概念
超滤设备公司生产超滤膜净水设备,超滤膜设备被大量用于水处理净回水设备工程;超滤膜设备技术答在反渗透预处理,饮用水处理,中水回用,酒类和饮料的除菌与除浊,药品的除热原以及食品及制药物浓缩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滤过滤孔径和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一直以来定义较为模糊,一般认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1微米,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 cut-off, MWCO)为1,000-1,000,000 Dalton。严格意义上来说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01微米,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00 Dalton。若过滤孔径大于0.01微米,或截留分子量大于300,000 Dalton的微孔膜就应该定义为微滤膜或精滤膜。
一般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标称截留分子量为30,000-300,000 Dalton,而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Dalton 的超滤膜大多用于物料的分离、浓缩、除菌和除热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