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做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带淡黄色,请问能不能把这个黄色去掉或者变得很淡。
加进去一些蓝紫色浆,一定要少加,比例合适的话,可以消除固化后的黄色,一定要用有机的颜料,酞菁蓝或酞菁紫就可以了。
如果偏红则考虑用绿色来消除就可以了,这可是技术秘密哦。
至于树脂的固化工艺特性,如果用复配引发剂无法解决的话,就只好在合成的时候来调整了,比如调整酯化程度或酸值或者改变各物料的摩尔比,
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核心的技术机密,只能是自己多多实验啦。
❷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线型不饱和树脂和活性单体(一般是苯乙烯版)两部分组成。两者权都含有不饱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加热、受紫外线照射等),就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和反应。这种反应实在按照链引发、键增长和链终止的历程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液体树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终变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体。
根据需要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也可以不加增强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钢,后者可以制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等制品或作为表面涂层使用。
(2)不饱和树脂交联反应变色扩展阅读
使用配比:100份树脂,加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5份。当温度低需用加速剂时,加量为0.2~0.5%份。添加顺序为:加速剂®促进剂®固化剂,并且每加一种时,都必须充分与树脂混合均匀后,才可加入第二种。
注意事项:过氧化甲乙酮是潜在性爆炸物必须远离火源、碰撞及避免阳光直射。储藏在阴凉、通风处。但决不可与促进剂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会引起燃烧及爆炸。
❸ 什么是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ABS,亚克力
不饱和树脂:人类最早发现的树脂是从树上分泌物中提炼出来的脂状物,如松香等,这是“脂”前有“树”的原因。直到1906年第一次用人工合成了酚醛树脂,才开辟了人工合成树脂的新纪元。1942年美国橡胶公司首先投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来把未经加工的任何高聚物都称作树脂。但是早就与“树”无关了。 树脂又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两大类。对于加热熔化冷却变固,而且可以反复进行的可熔的树脂叫做热塑性树脂,对于加热固化以后不再可逆,成为既不溶解,又不熔化的固体,叫做热固性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 ,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
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1] ,简称ABS。ABS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结晶性树脂。ABS为使用最广泛非通用塑料之一。
亚克力,又叫PMMA或亚加力,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在建筑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机玻璃产品通常可以分为浇注板、挤出板和模塑料。
❹ 不饱和聚酯树脂变质的原因
不饱和聚酯树脂变质的原因有:
1、不饱和聚酯树脂酯化合成过程中,由于高温引起的热老化导致变质。
2、树脂接触紫外线而引起的,主要因素是树脂中存在的苯环包括芳香族二元酸/酐和苯乙烯引入的苯环,原因是芳香族化合物在高温时发生热氧降解。
3、树脂生产过程中,因装置密封性不好等原因使原料接触氧气引起变质。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不饱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❺ 不饱和树脂用什么调色
不饱和树脂调色时,必须考虑调色材料与不饱和树脂的相容性。可以选用溶剂型射色精、超细染料粉或者不饱和树脂专用色浆。
❻ 透明树脂产品蓝水加多了怎样变回原来颜色
晚上好,如果说的是191不饱和树脂中的蓝紫色催化剂部份,由于环烷酸钴和异辛酸钴溶于邻苯二甲酸酯后就是这种颜色,加多了多余不反应的残留在聚酯中是无法分解的。建议以后做树脂手板时严格按照固定比例添加,有机钴催化剂超过比例并不能明显提高固化交联速率同时还会增加成本浪费。
❼ 不饱和树脂是什么
主链中含有-CH匉CH-双键的一种线型结构(见线型高分子)聚酯树脂,能与烯类单体,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混合后,在引发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于常温下聚合成不溶、不熔产物。不饱和聚酯的英文缩写为UP。
聚合 最早的工业产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典型产品是由1,2-丙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缩聚先得到不饱和聚酯,再加入苯乙烯单体(使单体含量为18%~40%),在引发剂作用下,苯乙烯与不饱和聚酯中的双键发生共聚交联反应,从原来的可流动的粘稠液体变为不溶、不熔热固性树脂。由于交联程度过高时树脂会变脆,在合成中常加入饱和的二元酸来控制交联程度。也可用己二酸代替邻苯二甲酸酐,可得韧性较好的制品。不饱和二元酸也可用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等。二元醇最常用的是1,2-丙二醇,有时也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但用乙二醇时,制得的不饱和聚酯与苯乙烯的混溶性能很差,因此要与其他的二元醇混合使用,以降低聚酯的结晶性,改进其与苯乙烯的混溶性。共聚单体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得耐候性较好的聚酯制品。
具体过程是将1,2-丙二醇、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三者以1.1:0.67:0.33的摩尔比混合,在氮或二氧化碳的气氛中,于 150~200℃
进行缩合聚合十几小时,直到生成低酸值的聚酯(分子量为1000~2500)。冷却至90℃左右,用含有对苯二酚阻聚剂(占树脂总量的0.01%)的苯乙烯稀释,其用量以摩尔计为不饱和酸的1.5~2.0倍。在室温下可贮存数月到一年以上。
固化 有室温固化和热固化两种:①室温固化,向上述制得的不饱和聚酯溶液中分别加入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环己酮过氧化物等)和促进剂(如N,N-二甲基苯胺、钴盐),使聚酯液在室温下先形成凝胶,再进行固化。②热固化,可以只加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加热至100℃左右而固化。无论是室温固化还是热固化,其反应都是首先由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引发苯乙烯聚合,形成低聚体的活性自由基,然后再连接到不饱和聚酯主链上的双键上,进行共聚交联反应。此外,也可用紫外线、电子束、γ射线等辐照固化。
应用 主要是制作玻璃钢制品,用于造船、建筑材料、运输器材、化工设备等。非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用于涂料、装饰铸塑件、电器铸塑、聚酯腻子和胶泥等。
❽ 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填料混合固化后,颜色变深,是怎么引起的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颜色都会有点变深,因为液体与固体给人的视回觉感是不同的;
加入填料混合答后变深,可能与填料有关,可能填料本身颜色较深,可能填料水分较多或填料碱性过高,也有可能是与固化剂和促进剂的质量有关系,要解决此问题要多方考虑,逐步排查。回答到此
❾ 196不饱和树脂颜色是怎么来的
由原材料及合成工艺决定。
原料含量多,合成时间长短,会造成颜色不一的。版
树脂通常是权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来制涂料(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该类树脂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涂料业相对旺盛的地区,如长兴化学、纽佩斯树脂、三盈树脂、帝斯曼先达树脂等)、黏合剂、绝缘材料等,合成树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中杂质的分离和纯化,有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一些专用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