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tdi改性醇酸树脂与自干型醇酸树脂是一样的吗
醇酸磁漆和调和漆的区别
一、组成上的区别:醇酸磁漆和醇酸调和漆的主要区别应该在所用的基料上。
醇酸调和漆一般是指以松香改性醇酸树脂为漆基的油漆,也有使用冷拼法,用松香改性树脂与一般长油度醇酸树脂合用制漆的。
松香改性的醇酸树脂制漆,涂膜快干,增加了硬度 和附着力,但降低了耐候性,易黄变。成本有所降低。
调和漆,是以干性油或干性油加改性松香、石油树脂等,以很多的体质颜料(如立德粉等)制成的低档次油漆(色泽不纯正);
磁漆,又叫面漆,是以醇酸树脂、或醇酸改性其它合成树脂等,以主要着色颜料如钛白粉等加少量体质颜料制成的油漆(色泽很纯正);,
二、性能上的区别
磁漆相比调和漆其漆膜硬度高、遮盖力好,耐候性等综合技术性能比较优异。
三、更详细的区别可参考其各自的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不一样。调和漆的标准是HG/T2455-1993,磁漆的标准是HG/T2576-1994.标准不同,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不一样,导致配方,用途等等都会有所区别。
总的的来说,醇酸磁漆相比调和漆来讲,色泽纯正,户外耐候、耐久性能提高。光泽及鲜映度也有提升。
几点建议:
1、磁漆和调和漆的区别:主要是质量和用途的区别:调和漆加入了填料,磁漆一般不加。执行的标准不一样的。调和漆的树脂一般是经过松香等硬树脂改性的醇酸树脂(高光可以加入更多填料)。调和漆是民用漆 质量一般。
2、关于加水的问题。在油性涂料中,加入助溶剂后,只是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水,而不是全部加水,如果全部加水,那可以做成水性漆或 乳胶漆了。经试验 方法是可行的,只是在自干漆中由于油水的互溶,可能影响到干燥性能,干燥较慢,控制好量的问题。在氨基烤漆中注意外观,会起雾。在底漆中一般需加入防闪锈剂,防止钢铁底材出现闪锈现象。在聚氨酯油漆中尽量不要加入,会影响储存稳定性。
② 求一款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做通用自干光油,底材为金(铁,铝,不锈钢,电镀件等)
能达化学的4060热塑性丙抄烯袭酸树脂,对铝材、各种电镀、不锈钢、PEI、PET、尼龙、尼龙加玻纤、各种合金、各种有色金属及塑料有很好的附着力。用于特殊底材上的涂装,也可用于UV底、PU底、橡胶底,值得推荐。
③ 想找个热塑性的丙烯酸树脂,用来做不锈钢的底涂,单组份自干,要求和uv面漆结合力好
能达化学的2703和2701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用于软质PVC,TPU,TPR等材质的涂装,2703干燥速度快,2701柔韧性好,建议根据实际要求拼用来平衡最终的硬度和柔韧性。
④ 自干树脂添加什么东西就成底漆了
底漆――Primer:涂料、清漆等的最初两三层涂层。底漆可以提高底材的粘合力、耐腐蚀性,或者提高面漆的相容性。自干树脂添加溶剂、填料、助剂就可制成底漆。
⑤ 喷涂UV漆产生的流挂不良会完全固化吗
这是我搜到的,希望有点帮助1、流挂:流挂现象是在喷涂后烘烤均化阶段最容易出现的一类弊病,在垂直涂装中最易流挂,它的形状像小水珠一样沿着边角垂直流淌,形成的表面缺陷。 @原因分析:原漆的粘度太低、工件离喷枪距离太近涂膜过厚,线速度太慢是造成流挂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提高涂装粘度、增加固含量,提高溶剂挥发速度:调整喷枪距离和出油量、调整线速度、降低涂装膜厚和烘烤温度。 2、针孔:面漆上的气泡形如麻点、中间有小孔、象针扎一样密密麻麻的凹于涂层表面。 @原因分析:面漆喷得太厚(特别是施工粘度偏高,更易造成面漆喷得太厚),气温急剧下降,助剂、或溶剂配比不合理是造成针孔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增加开油比例以降低粘度,降低涂装膜厚、调整溶剂挥发速率,提高红外流平温度或者给UV漆加热,放慢UV流水线速度都可以解决针孔问题。 3、雾光:高光UV面漆固化后有一层像雾一样的表面缺陷,这种问题在单液黑底上最容易出现。 @原因分析: A、溶剂挥发太快、温度和湿度偏高是造成雾光的主要原因,溶剂挥发太快使UV表面吸水、油水不混容。如果UV漆溶解力太强或底漆耐溶剂性偏差,底漆未干透,也易使UV漆咬底漆,也容易造成失光。 @ 解决方法: A、调整溶剂挥发速率。 B、调整UV漆和底漆,将底漆烘干且适当降低涂膜厚度,使底漆在短时间烘烤时相对会干得透一点。 4、鱼眼:鱼眼又称凹陷,它一般呈现出圆形凹痕、边缘凸起、看上去就像鱼的眼睛。 @原因分析工件表面和环境不干净,压缩空气不干净所造成。 @ 解决方法重新清洁待涂装的工件和环境、检查压缩空气过滤系统是否正常。塑胶UV涂料常见问题 1、附着力不佳机理:单液型底漆与UV面漆之间不存在化学交联,基本上底漆、面漆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以及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相互溶解,渗透所带来的物理锚合作用,因此要求底漆和面漆之间的配套。底漆太硬面漆难以咬入,UV面漆溶解力太弱,不能形成良好的层间结合,底漆太软容易咬底、发花、发雾,同样面漆太厚,自由基聚合时体积收缩太大对附着力也有影响。 @影响附着力的可能原因: 1、底漆硬度高:涂装后放置时间太长,干得太透;铝粉漆的铝粉含量偏高都是影响层间附着力的重要因素。 2、UV面漆原因: 树脂和单体自身的粘附性不高;或设计时官能度偏高造成自由基聚合反应时体积收缩太大(特别是涂膜太厚时体积收缩影响附着力的现象更明显);或UV固化不彻底,没有形成足够长的分子链。溶剂偏弱或挥发太快、导致对底漆及塑料底材的二次溶解力不够。表面张力太高,不能对底漆充分润湿和流平,设计不合理。 @解决方案: 1、调整底漆的硬度,提高底漆烘烤温度延长烘烤时间。铝粉含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用和UV配套的底漆系统。 2、控制好UV涂膜的体积收缩,调整溶剂的溶解力和挥发速率,调整膜厚、引发剂用量和灯功率,重新选择原材料和调整。 2、硬度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 硬度的定义:涂层的硬度一般是指涂膜表层的铅笔测试硬度,其测试结果主要取决于涂层自身的硬度,同时也与涂膜的韧性和表面滑爽有关。 @ 影响硬度的可能原因:底漆硬度和涂膜厚度; 所选用主体UV树脂的结构和官能度,单体官能度越高硬度越高体积收缩越大,厚涂时附着力易差;的最终UV固化转化率要求UV固化时能量不小于800mj/cm2;涂层中丙稀酸双键的交联密度; UV线红外流平温度和时间、UV曝光能量以及干膜厚度。 @可行的解决方案:调整底漆硬度;调整面漆增加交联密度,但不能太高,以硬度大于H为好;增加涂膜厚度,控制在30-40um;增加曝光强度,但不宜太高,否则官能团太多,交联点太多,体积收缩太大,厚涂时附着力会变差; 调整红外流平温度和时间,使UV漆中溶剂在红外流平时要充分释放后再进行紫外光固化,但红外流平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也会造成UV漆咬底漆而降低整个涂层硬度。 3、针孔和麻点形成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外界因素:环境中灰尘太多;物件表面没有处理干净 (灰尘、油污、静电等);底漆涂装工艺缺陷、细度不够或反粗。涂装因素:体系中过滤不干净或搭配不合理,体积收缩太大,涂膜的润湿铺展性不佳,易形成局部团聚,导致麻点产生;稀释剂的溶解力不够,溶剂挥发后期有不相容物析出; 喷涂粘度过高,一次涂膜太厚引起的针孔,或者是助剂使用不当,底面的微小气泡上升而没有破裂。 @ 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喷涂车间的无尘级别;对素材除油除蜡,用静电枪除尘;保证底漆的细度,色漆控制在15微米以下,银粉漆控制在30微米以下,平衡底漆的膜厚、平整性和遮盖力;调整的相容性、固化速率和体积收缩,引入大分子量的体积收缩小伸展性较好的树脂;控制稀释剂的溶解力和挥发梯度,做到溶解力、挥发速率和咬底性的三方平衡;调整助剂的合理搭配,做到润湿、流平、消泡性能三者平衡。 4、涂膜泛白原因与分析 @ 可能原因: 1、光固化涂装环境湿度太高,曝光时表面凝结有水份; 2、底漆线温度太高,底漆线稀释剂挥发太快,挥发时水份落在底漆表面而泛白。 @ 解决方案: 1、涂装环境的湿度尽量控制在不高于80%;应在40%-70%,温度20℃-30 ℃ ; 2、降低溶剂的挥发速度,降低涂膜厚度。 5、手印的形成原因与分析手印来源于人体的汗液和小分子迁移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UV涂料固化过程中残留的小分子丙烯酸酯单体; 2、引发剂分解后产生的小分子; 3、有机硅助剂迁移到表面的作用; 4、总体来说人体汗液没法解决,只能从上去想办法;单体的选择很重要,尤其是单官能团单体;注意涂层曝光的固化程度和转化率;引发剂的搭配用量合理选择表面张力低和耐污性好的助剂。 @缩孔的形成原因与分析 1、被涂物表面有油污或表面有蜡和灰尘,涂装时局部表面张力过低容易产生缩孔; 2、涂装时空压机有油或水混进了油漆中,引起缩孔; 3、涂料的表面张力过高,被涂物的表面能过低在涂装时也容易引起缩孔; 4、被涂物表面被有机硅污染或是涂料中使用了过量的短波有机硅油也容易引起缩孔。 @解决方案:检查空压机中的油水是否长时间未放;检查油水过滤系统是否运转正常,最好加装空气干燥过滤器;涂装前用白电油或IPA清洁被涂物的表面,除去表面油质,蜡和其它污渍; 涂料的表面张力要尽量调整到和被涂物的表面能接近,涂装湿润不好可以用溶剂调整,涂装以后产生缩孔可以用低表面张力的助剂调整;表面被有机硅污染过的物件要特别做好清洁,涂料中使用的助剂要仔细筛选和评估。 6、不耐水煮的 @原因分析 1、涂层偏薄或涂层固化不彻底; 2、中选用的主体树脂或单体含有亲水性基团; 3、涂层的交联密度偏低 4、固化后残留有小分子; 5、底面配套的密着性差。 @解决方案: 1、选择疏水性较好的单体和树脂; 2、涂层的固化程度和膜厚要控制适当; 3、交联密度和转化率越高越好; 4、控制好固化速率,减少小分子的残留; 5、调整好底面配套的密着性,达到素材和涂层的应力平衡。 7、流平不良 @ 原因分析稀释剂溶解力不够或挥发速率过快;开油比例偏低,涂装粘度偏高导致流平不佳;涂料分子量高或涂装固含量偏低中使用了短波助剂;树脂相容性不良。 @ 解决方案调整溶解力或挥发速率;控制好开油比例和涂装粘度;的分子量和涂装固含要控制的合理;短波助剂少用或不用;选择相容性好的树脂搭配组合 8、开裂 @原因分析配套底漆干燥时间不够;面漆稀释剂太强或挥发太慢曝光能量太高固化收缩率太大;交联密度高或转化率太低;涂膜太厚或曝光过程的温度偏高。 @解决方案: 底漆喷涂后要有足够的温度和干燥时间;面漆稀释剂不能太强和挥发太慢;控制好曝光能量,添加低官能团树脂及单体调整体积收缩;降低交联密度提高转化率;控制涂膜厚度和曝光过程的温度。 9、起皱 @罩光后漆膜出现起皱现象主要原因 1、底漆烘烤时间过短,漆膜喷的过厚; 2、底漆干燥速度太慢; 3、光固化溶解力太强。 @解决方案: 1、提高烘烤温度或者延长烘烤时间,控制漆膜; 2、提高底漆干燥速度; 3、降低光固化溶解力。
⑥ 做金属底漆有单组份自干的环氧树脂吗
我有金属底漆单组份自干的环氧树脂
⑦ 如何使水性UV树脂在涂到玻璃上自干后能再用水重复溶解
如完全固化后是不能重复溶解的
⑧ 三防漆有UV类型的吗,是不是也要用UV灯照射才能固化,能不能放在那里,让它自干
三防漆是按主来要成分来分的自,有丙烯酸酯三防漆,聚氨酯三防漆,环氧树脂三防漆,有机硅三防漆,水溶性三防漆,UV三防漆。
其中丙烯酸酯三防漆的优点是固化速度比较快,有机硅三防漆的特点是耐高温,阻燃,固化后弹性比较好
要用UV灯照射才能固化====对的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使用微波无电极紫外UV固化设备及装置能在几秒至几分钟完全固化,大大提高生产工作效率。
⑨ uv漆跟自干漆哪个表面张力大
如果是镀锌板铁皮适合使用环氧富锌低、面漆耐久性要好,漆液属性也匹配;如果版是一般冷轧板或权热轧板,可经过磷化处理后使用金属漆或醇酸磁漆、环氧树脂漆均可,它们都属于溶剂型涂料,和稀释剂、固化剂配合使用后都可以完成自干过程,不需要经过烘烤程序!
⑩ 自己做的树脂工艺品,喷什么漆好
1.工业漆用啥好呢?关键看底材和要求,
有用于玻璃的,铁的,不锈钢专的,塑料的,木属头的,
有的要求自干的,烤的,uv光固化的,水性的,
有的要求耐高温的,有的要求可剥离的,有的要求不沾的,有的要求高弹性的,有的要高硬度。
2.工业漆的分类?搜索一下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3.无毒的水性漆用啥好呢?关键看乳液,纯丙,苯丙,醋丙,硅丙,叔丙都可以
4.工业底漆是啥呢?一般是PE的,不饱和聚酯,还有PU,聚氨酯,还有环氧底漆,热塑性丙烯酸,等等,
5.硝基漆也含甲醛,苯这样的毒性添加剂吗?一般不刻意添加甲醛,会有二甲苯,可能加甲苯,一般不加苯
6.自己做的树脂工艺品,喷什么漆好?不太好判断,估计你是用不饱和聚酯倒模做的,如果是的话,用油性的PU是没问题的,如果你觉得味道受不了要用水性的,要用水性工业漆,不要用乳胶漆
如果要调色,还要控制钛白粉的含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