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聚氯乙烯树脂编码

聚氯乙烯树脂编码

发布时间:2022-12-25 21:50:51

A. 请问氯化聚氯乙烯的HS编码是多少

氯化聚氯乙烯 TEMPRITE 88628 TAN 309A,粉状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大小头 CPVC REDUCER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16箱,颗粒状,100%氯化聚氯乙烯,单体: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外观:浅灰色粉状/未塑化) 含量:85%聚氯乙烯,15%添加剂 3904900000
玻璃纤维增强氯化聚氯乙烯盲法兰 CPVC/FRP BLIND FLANGE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制漆用,粉状. 乙烯基树脂97%酮类溶剂1%酯类溶剂2%.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CPVC88618GRAY245 3904900000
玻璃纤维增强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FRP PIPE 3917290000
氯化聚氯乙烯 13箱,颗粒状,100%氯化聚氯乙烯,单体: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8件,颗粒状,100%氯化聚氯乙烯,单体: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弯头 CPVC ELBOW 3917400000
玻璃纤维增强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FRP SPOOL 391729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外观:粉状/未塑化,含有添加剂/浅灰色) 含量:85%氯化聚氯乙烯树脂,15%添加剂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管,输送液体用,空心,硬管 92%聚氯乙烯,8%增塑剂 3917230000
氯化聚氯乙烯 氯化聚氯乙烯100%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CORZAN 3118 GRAY 245,粉状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CPVC RESIN 白色粉末状氯化聚氯乙烯含量百分之百 3904900000
玻璃纤维增强氯化聚氯乙烯活套法兰 CPVC/FRP VAN FLANGE WITH BACK RING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 PIPE 3917230000
氯化-聚氯乙烯板,工业用,板状 92%聚氯乙烯,8%增塑剂,规格:2440*1220*6MM 3920430090
氯化聚氯乙烯 2件,颗粒状,100%氯化聚氯乙烯,单体: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EH-352F) 氯化聚氯乙烯95%,铅化物5%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氯28-32%,乙烯72-68% 3901909000
氯化-聚氯乙烯焊条,工业用,扁条状, 92%聚氯乙烯,8%增塑剂,厚:4MM 3920430090
氯化聚氯乙烯 CORZAN 3212 GRAY 245,粒状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TEMPRITE 88096 TAN 309,粒状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三通 CPVC TEE 3917400000

B. PVC型号分类有哪些

PVC型号分类有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与引发剂聚合而成;氯乙烯单体的高度聚合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扩链剂而合成的一种树脂;交联型聚氯乙烯树脂是由含有交联剂的交联剂合成的一种树脂。聚二烯和聚烯进入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

(2)聚氯乙烯树脂编码扩展阅读:

PVC特性有:

一、迁移性

流动性只发生在增塑聚氯乙烯产品和染料或有机颜料的使用中。所谓的迁移是指在周围的溶剂中存在一些可溶性染料或有机颜料,它们通过增塑剂渗透到聚氯乙烯制品的表面,这些可溶性染料(颜料)颗粒也被带到制品的表面,导致拼接和漂白、溶剂漂白或磨砂。

二、耐候性

颜料抵抗各种气候的能力。这些包括可见光和紫外线、水分、温度、大气氯化和产品使用中遇到的化学品。最重要的耐候性,包括不褪色、抗粉性和物理耐久性。

三、电性能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极性聚合物,对水和其他导电材料有很高的亲和力。其电阻比非极性聚烯烃小,但仍具有较高的体积负电压和击穿电压。聚氯乙烯的极性基团直接附着在主链上。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下,偶极链受到冻结结构主链原子的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PVC

C. 聚氯乙烯pvc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PV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相关国家标准介绍
发布人:佚名 信息来源:环球塑化网
GB3806-83 聚氯乙烯塑料凉鞋
GB3807-83 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拖鞋
GB3830-83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片)
GB4085--83 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
GB4219--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4220--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GB4454--84 硬聚氯乙烯板材
GB5836--8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
GB6668--86 聚氯乙烯针织布基发泡人造革
ZBY28001--85 硬聚氯乙烯楼梯扶手
ZBY28003--85 食品包装用压延聚氯乙烯硬片
SG8--67 聚氯乙烯塑料鞋底
SG22--73 电缆工业用办聚氯乙烯塑料
SG78--74 硬聚氯乙烯管材
SG79--74 软聚氯乙烯管材
SG83--75 聚氯乙烯人造革
SG212--80 硬质聚氯乙烯泡沫板材
SG214--80 混凝土轨枕用聚氯乙烯垫片
SG244--81 聚氯乙烯塑料泡沫凉鞋
SG245--81 软质聚氯乙烯挤出板材
SG260--82 蓄电池用聚氯乙烯烧结微孔隔板
SG311--83 软聚氯乙烯印花薄膜
SG81--84 软聚氯乙烯吹塑薄膜
SG384--84 聚氯乙烯夹芯发泡组装凉鞋
GB8814--88 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
GB8815--88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8945--88 聚氯乙烯壁纸
GB8948--88 聚氯乙烯人造革
GB9681--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10002 1--88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10002 2--88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GB10010--88 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材
GB10804--89 硬聚氯乙烯(PVC)内门
GB10805--89 食品包装用硬质聚氯乙烯薄膜
GB11982 1--89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GB13527 1/T--92 流体输送用软聚氯乙烯管
GB13527 2/T--92 电线绝缘用软聚氯乙烯套管
GB13020--91 硬聚氯乙烯(PVC
ZGY28006--88 硬聚氯乙烯(PVC·U)踢脚板
ZBY28007--88 低发泡聚氯乙烯(PVC)挂镜线
ZBG33008--89 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
ZBG33009--89 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
QB1127--91 软聚氯乙烯印花薄膜

D. PE、PP、PS、PVC、PET、NY、PC、PF、UF分别代表什么塑料

常用塑料英文缩写

英文简称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A 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CA Cellulose acetate 醋酸纤维塑料

CE "Cellulose plastics, general" 通用纤维素塑料

CF Cresol-formaldehyde 甲酚-甲醛树脂

CMC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羧甲基纤维素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

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氯化聚乙烯

CPV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氯化聚氯乙烯

EP "Epoxy, epoxide" 环氧树脂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发性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冲聚苯乙烯

IPS 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 ne 耐冲击聚苯乙烯

K树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低密聚乙烯

LMDPE Linear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中密聚乙烯

MBS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C Methyl cellulose 甲基纤维素

MDPE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中密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

MPF Melamine/phenol-formaldehyde 密胺/酚醛树脂

PA Polyamide (nylon) 聚酰胺(尼龙)

PAE Polyarylether 聚芳醚

PAEK Polyaryletherketone 聚芳醚酮

PAI Polyamide-imide 聚酰胺-酰亚胺

PAK Polyester alkyd 聚酯树脂

PAN Polyacrylonitrile 聚丙烯腈

PASU Polyarylsulfone 聚芳砜

PAT Polyarylate 聚芳酯

PAUR Poly(ester urethane) 聚酯型聚氨酯

PB Polybutene-1 聚丁烯-[1]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酸丁二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 聚醚醚酮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酰亚胺

PEK Polyether ketone 聚醚酮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砜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UR Poly(ether urethane) 聚醚型聚氨酯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树脂

PI Polyimide 聚酰亚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S Poly(alpha-methylstyrene) 聚α-甲基苯乙烯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无规共聚聚丙烯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PPSU Poly(phenylene sulfone) 聚苯砜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砜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PU(或PUR)Polyurethane 聚氨酯

PVAL 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PVC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CPVC) 氯化聚氯乙烯

RP reinforced plastics 增强塑料

RTP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 增强热塑性塑料

S/AN styrene-acryonitrile copolymer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S 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 片状模塑料

S/MS styrene-α-methylstyrene copolymer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MC thick molding compound 厚片模塑料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TPU thermoplastic urethanes 热塑性聚氨酯

PVDC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聚(偏二氯乙烯)

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聚(偏二氟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 Styrene-butadiene plastic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i Silicone plastics 有机硅塑料

SMS Styrene/alpha-methylstyrene plastic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树脂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P Unsaturated polyester 不饱和聚酯

常用塑料的缩写代号、英文全称、中文全称及别名对照表

缩写代号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别名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树脂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树脂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树脂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 赛璐璐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丙树脂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发性聚苯乙烯 发泡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树脂

GPPS Generral polystyrene 通用聚苯乙烯 透明聚苯乙烯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冲聚苯乙烯 改性聚苯乙烯

K树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K胶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低密聚乙烯 线型高压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 密胺塑料

PA Polyamide (nylon) 聚酰胺 尼龙、锦纶

PAI Polyamide-imide 聚酰胺-酰亚胺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酸丁二酯 聚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酰亚胺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砜 聚苯醚砜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涤纶(线型)树脂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树脂 电木粉、胶木粉

PI Polyimide 聚酰亚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玻璃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无规共聚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聚苯撑氧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聚次苯基硫醚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砜

PTFE(F4)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四氟、塑料王

PUR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酯

PU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乙酯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N树脂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树脂 电玉粉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E. 聚氯乙烯树脂粉规格型号分类问题

聚氯乙烯的规格型号是根据聚合度来定的。给你复制个标准,你对照一下: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ASTMD 1755:1992(2001年确认)《聚氯乙烯树脂规范》,与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5761-19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本标准与GB 5761-1993的技术差异为: ——对范围进行了调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标(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检验项目中抽检项目的检验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样品保存期限 ——删除了附录B“白度(160℃,10min)试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B“聚氯乙烯树脂干筛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wiki]石油[/wiki]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 15/SC 7)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孙丽娟、赵阳、姜军、张英民、谌绍铜、方向阳、孙文育。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悬浮法生产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本体法生产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亦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0 极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试验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发出氯化[wiki]氢[/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wiki]测试[/wiki]方法 GB/T 4615

F.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第二大通用树脂,1998年世界PVC树脂生产能力约为2980万吨,产量大约为2350万吨,次于聚乙烯树脂(生产能力5680万吨,产量4370万吨),与聚丙烯树脂(生产能力2994万吨,产量2550万吨)相差不多。
PVC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VCM)经悬浮、乳液、本体或溶液法工艺聚合而成,其中悬浮工艺在世界PVC生产装置中大约占90%的比例。在世界PVC总产量中均聚物也占大约90%的比例。PVC 是应用最广泛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制造强度和硬度很大的硬质制品如管材和管件、门窗和包装片材,也可以加入增塑剂制造非常柔软的制品如薄膜、片材、电线电缆、地板、合成革、涂层和其它消费性产品。硬质制品目前占PVC总消费量的65~70%,今后PVC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的机会主要是在硬质制品应用领域。目前PVC在建筑领域中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2.国内生产状况
1998年我国PVC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分别为160万吨和317万吨。在世界上产量仅次于美国(639万吨)、日本(263万吨)居第三位。2000年前后,计划新建和扩建PVC能力至少为88万吨/年,估计此期间大量没有竞争能力的电石法小厂将闲置,所以总产能有可能达220万吨/年水平,其中乙烯法将达134.6万吨/年,从目前占31%上升到61%。报道的项目有万县市6万吨/年本体法PVC装置,天津渤海公司同韩国乐喜公司、美国西方化学公司合资的10万吨/年 PVC装置,(其中引进的8万吨/年乙烯法VCM装置于1997年建成、投产),上海天原化工厂同伊滕忠商事、旭硝子公司合资的24万吨/年VCM和20万吨/年 PVC装置,泰国正大集团在宁波的12万吨/年 PVC装置,辽河集团与乐喜金星公司合资的8万吨/年 PVC装置,上海氯碱化学公司已使VCM产能增大到30万吨/年,计划到40万吨/年,这意味PVC产能将由目前的22万吨/年增加到36万吨/年,北京化工二厂将增加PVC能力7.6万吨/年,齐鲁公司将增加PVC能力10万吨/年,广州化工厂8万吨/年乙烯法VCM/PVC项目已通过评审。
3.生产工艺简述
PVC树脂可以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种基本工艺生产。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PVC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影响很大。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一直是生产PVC树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的PVC树脂 (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 都是出自悬浮法生产装置。美国悬浮法均聚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87年占84%,1996年为90%。
PVC树脂生产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近年来主要是针对已经基本定型的工艺技术进行一些改进。90年代中期以来有关PVC树脂工艺技术的专利集中在改进防结焦涂层、改进引发剂体系、改进乳化剂以及减少残留单体含量等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包括先进的悬浮法、本体法和生产糊树脂的乳液法、微悬浮法等在内的工艺齐全的PVC树脂生产装置。但是, 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生产装置规模普遍较小,国外先进国家悬浮法装置生产规模一般在10~20万吨/年,在我国70余生产厂只有3套装置达到这样的规模;目前国外乙烯氧氯化法路线生产的PVC树脂已占90%以上的比例,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电石乙炔法路线,我国采用乙烯路线的PVC树脂仅占PVC树脂总能力的1/3。
3.1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通过不断进行搅拌使单体液滴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聚合反应在单体小液滴中进行。通常悬浮聚合反应为间歇聚合。
近年来各公司对PVC树脂间歇悬浮聚合工艺的配方、聚合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断研究和改进, 开发出各具特点的工艺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术、日本信越公司技术、欧洲EVC公司技术, 这三大公司的技术在1990年以来世界新增的PVC树脂生产能力中各占大约21%的比例。
3.2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基本类似,只是要采用更为大量的乳化剂,并且不是溶于水中而是溶于单体中。这种聚合体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从而得到粒径很小的聚合物树脂,一般乳液法生产的PVC树脂的粒径为0.1—0.2mm,悬浮法为20―200mm。引发剂体系与悬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体系。干燥方法也设计成可以保持较小的粒径的方式, 常常采用一些喷雾干燥剂。由于不可能将乳化剂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产的树脂不能用于生产需要高透明性的制品如包装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制品如电线绝缘层。一般来说乳液聚合PVC树脂的价格高于悬浮聚合的树脂,然而需要以液体形式配料的用户使用这种树脂,如糊树脂。在美国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树脂产品都是糊树脂(又叫分散型树脂),少量用于乳胶。在欧洲,各种乳液工艺也用于生产通用树脂,尤其是压延和挤出用树脂。
3.3本体聚合
本体法生产工艺在无水、无分散剂,只加入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聚合,不需要后处理设备,投资小、节能、成本低。用本体法PVC树脂生产的制品透明度高、电绝缘性好、易加工,用来加工悬浮法树脂的设备均可用于加工本体法树脂。PVC本体工艺在8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尽管从理论上说悬浮和本体聚合反应工艺生产的树脂可以用于相同的领域,实际上加工厂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为悬浮和本体树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合也会因静电效应导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动性降低,而悬浮聚合树脂更易得到的,因此大多数加工厂放弃了本体树脂,近年来本体工艺出现了止步不前或衰退的状态。
3.4溶液聚合
在溶液聚合中,单体溶解在一种有机溶剂(如n-丁烷或环己烷)中引发聚合,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沉淀下来。溶液聚合反应专门用于生产特种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这种溶液聚合反应生产的共聚物纯净、均匀,具有独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4.国内需求量和年均增长率
我国1998年聚氯乙烯产量为160万吨,净进口量约157万吨,表观需求量为317万吨。考虑到进口产品中有相当部分不属于一般贸易方式(如1998年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保税仓库等方式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9.7%),但由于来、进料加工等贸易方式进口的树脂并未能全部复出口,粗估国内的需求大约为248万吨。15年来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的表观满足率和满足率分别为80.6%和87.5%,高于其它通用树脂。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9.8%,是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3%)的0.95倍,低于其它通用树脂。然而,从1983-1998年我国聚氯乙烯树脂需求增长趋势看,90年代的需求增长率明显高于80年代,90年代国内需求满足率明显低于80年代。
5.国内价格变化
下表和图列出近年来我国PVC的价格变化趋势,其变化趋势与其它通用树脂基本相同,1995年第二季度通用牌号价格达每吨1万元左右,1998年2季度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价格明显下跌,最低降至5500元左右,1999年3季度后少有回升。1999年4季度价格大体相当于1996年3季到1997年1季度的水平,距历史上的高价位尚远。
表1 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的价格变化

时间 元/吨 时间 元/吨
922季 4300 962季 7200
923季 4250 963季 7100
924季 4400 964季 6800
931季 4600 971季 6700
932季 5800 972季 7600
933季 7000 973季 7500
934季 7000 974季 7400
941季 6800 981季 7400
942季 7050 982季 6600
943季 7500 983季 5600
944季 7600 984季 5500
951季 8700 991季 5600
952季 9900 992季 5600
953季 8600 993季 6500
954季 7100 994季 6900
961季 6900
6.应用状况
PVC树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加工成制品,悬浮聚合的PVC树脂可以挤出成型、压延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粉末成型或压塑成型。分散型树脂或糊树脂通常只采用糊料涂布成型,用于织物的涂布和生产地板革。糊树脂也可以用于搪塑成型、滚塑成型、蘸塑成型和热喷成型。
发达国家PVC树脂的消费结构中主要是硬制品,美国和西欧硬质品占大约2/3的比例,日本占55%;硬质品中主要是管材和型材,占大约70~80%。PVC软制品市场大约占全部PVC市场的30%,软制品主要包括织物的压延和涂层、电线电缆、薄膜片材、地面材料等。硬质品PVC树脂近年来增长比软制品快。
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PVC树脂用于与建筑有关的市场,使PVC行业容易受到经济的波动影响。建筑领域是PVC树脂增长最快的市场,1986~1996年美国PVC树脂在建筑市场的增长率为6%/年, 在其它市场中的增长率仅为1.4%/年。1986年美国PVC树脂在建筑市场中的分额为64%,1996年增加到73%,预计2001年将增加到76%, 增长最快的用途是管材、板壁、和门窗等。
近几年我国聚氯乙烯硬制品应用份额也有增长趋势,管材、型材和瓶类所占份额由1996年25%增长到1998年的40%,但至今我国聚氯乙烯的应用还是软制品的份额较多。1998年软制品占PVC总用量的51%(其中薄膜为20%,塑料鞋10%,电缆料5%,革制品11%,泡沫和单板等5%),硬制品占40%(其中板材16%,管材9%,异型材8%,瓶3%,其它4%),地板墙纸等占9%。

G. 聚氯乙烯树脂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聚氯乙烯树脂属于商标分类第1类0108群组,小项号为:C010230;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聚氯乙烯树脂的商标达5344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未加工合成树脂,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455)类别的商标有2324件,注册占比率达43.49%
2.选择注册(聚丙烯,群组号:0108,小项号:C010224)类别的商标有2106件,注册占比率达39.41%
3.选择注册(未加工塑料,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438)类别的商标有2059件,注册占比率达38.53%
4.选择注册(未加工人造树脂,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455)类别的商标有1813件,注册占比率达33.93%
5.选择注册(合成树脂塑料,群组号:0108,小项号:无)类别的商标有1784件,注册占比率达33.38%
6.选择注册(增塑剂,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143)类别的商标有1449件,注册占比率达27.11%
7.选择注册(工业用粘合剂,群组号:0115,小项号:010002)类别的商标有1433件,注册占比率达26.82%
8.选择注册(未加工丙烯酸树脂,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461)类别的商标有1234件,注册占比率达23.09%
9.选择注册(有机硅树脂,群组号:0108,小项号:C010239)类别的商标有1134件,注册占比率达21.22%
10.选择注册(未加工环氧树脂,群组号:0108,小项号:010274)类别的商标有1030件,注册占比率达19.27%

H. PVC树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编码和使用范围。

一是按国家标准GB/T5761,从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数字,800、1000等);

三是用专K值表示,如K60,K55等,是根属据粘数换算出来的一个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术交流或资料上都习惯用K值,比较简单明了。

PVC分类对照表

I. PVC/CPP(聚氯乙烯/丙烯)报关应该用什么HS编码

39041000 90 其他初级形状的纯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a
39041000 10 聚氯乙烯纯粉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a
39042100 初级形状未塑化的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
39042200 初级形状已塑化的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
39204300 90 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条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300 10 农用软质聚氯乙烯薄膜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900 90 其他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条 9.0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900 10 其他农用软质聚氯乙烯薄膜 9.0 45.0 0.0 13.0 0.0 千克
39211210 泡沫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合成革 9.0 70.0 0.0 17.0 0.0 千克
39211290 泡沫聚氯乙烯板,片,带,箔,扁条 6.5 45.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9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绝缘布或带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30 聚氯乙烯浸渍其他化纤绝缘布或带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20 聚氯乙烯浸渍涤棉混纺绝缘布或带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9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4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棉织物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3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化纤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2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涤棉织物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90 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纺织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40 用聚氯乙烯浸渍的精梳毛织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30 聚氯乙烯浸渍的棉织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29 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化纤织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21 聚氯乙烯浸渍的其他涤棉混纺织物

J. 聚氯乙烯树脂的型号,用途以及区别(列表表示)

PVC (聚氯乙烯)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185~205℃

模具温度:20~50℃

注射压力:可大到1500bar

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地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浇口: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如果加工较小的部件,最好使用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对于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浇口。针尖型浇口或潜入式浇口的最小直径应为1mm;扇形浇口的厚度不能小于1mm。

化学和物理特性
刚性PVC是使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种非结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PVC在加工时熔化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果此参数不当将导致材料分解的问题。

PVC的流动特性相当差,其工艺范围很窄。特别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难于加工(这种材料通常要加入润滑剂改善流动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缩率相当低,一般为0.2~0.6%。
PVC在成型过程中易释放出有毒气体

典型用途
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

pvc 就是聚氯乙烯 ,真正的聚氯乙烯是无毒的。有毒的是氯乙烯 ,高分子都存在有聚合度高低的问题,当聚合度足够高,氯乙烯的含量下降到一定值时,就是无毒的PVC了!
PVC是没有毒的,只是添加了热稳定剂,增塑剂等各种有毒的助剂才有毒!有些PVC的缩水是很大的达到2%!
PVC 料过一段时间会变色;PVC对光 氧 热都不好,很容易发生降解,引起PVC制品颜色的变化,变化顺序为:白色----粉红色----淡黄色----褐色----红棕色-----红黑色----黑色.

PVC:做成成品后,会发出很臭的味。确实我所见过的PVC气味都很差,且带静电易吸尘
PVC在电线\电缆\插头及透明包装类产品也极其常用!

PVC (聚氯乙烯) -(CH2- CH2)- | CH3

一般以为含15%以下增塑剂的PVC称为硬PVC, 而含15%以上增塑剂的PVC称为软PVC, 玩具所用PVC多为软PVC, 35~90度

@ 塑胶主要性能:
a) 非结晶性塑胶, 透明, 著色容易:
b) 材料中增塑剂含量决定软硬程度(一般在55-90度)及力学性能.

@ 注塑工艺要点:
a) 原料必须乾燥(氯乙烯极性分子易吸水), 乾燥温度85℃左右, 时间2小时以上;
b) 材料的成型温度接近分解温度, 故须控制尽可能用较低的温度注射, 同时亦应尽可能缩短啤塑周期, 以减少熔料在料筒内的滞留时间;

料温参数: 前160-170℃, 中160-165℃, 后140-150℃. 由於PVC本身耐热 性差, 料在料筒内长时间受热, 会降解析出氯化氢(HCL)使胶件变黄甚至产生 黑点, 并且氯化氢对模腔有腐蚀作用, 所以要经常清洗模腔及机头死角位;

c) 流动性很差, 故注塑模的浇口` 流道尽可能粗` 短` 厚且制件壁厚应在1.5mm以上, 以减少压力损失使料流尽快充满型腔, 总之宜采用高压底温(注射压力200Mpa以上, 背压取0.5-1.5Mpa, 保压取注压力的20-30%);
d) 模具温度尽可能低(通常运冻水, 控制模温在30-45℃), 以缩短成型周期以及减小胶件出模后变形, 必要时借助定型模` 缩水模来较正控制变形;
e) 水口料: 清洁良好的水口料可百分之百回用;
f) 关机: 早10啤前关电掣, 停机后用PE过机.

用於唱片,瓶子,人造皮,地板材料,薄板,胶膜,热索套馆,鞋子,线材,给排水管(UPVC),摥胶.

共混改性塑胶:
a) PVC + EVA→提高冲击强度(长效增塑作用);
b) PVC + ABS→增加韧性, 提高冲击强度.

阅读全文

与聚氯乙烯树脂编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饮水机水碱除垢 浏览:240
每人一天污水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79
暖气片滤芯在什么位置 浏览:218
美国用不用RO膜净水器 浏览:555
冰河世纪纯水机不通电什么问题 浏览:949
有什么完全纯水湿巾 浏览:797
发动机没有了空气滤芯会怎么样 浏览:275
为什么污水泵需要注水 浏览:686
高分子液体过滤布 浏览:650
纯净水水表换电池口在什么地方 浏览:457
树脂眼镜怎样正确的保养 浏览:830
甘肃污水处理现状 浏览:995
吸顶式空气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301
污水提升泵可以调水位吗 浏览:585
常减压蒸馏所获得的馏分有哪些 浏览:817
核污水有哪些害处 浏览:191
高频电子除垢原理 浏览:121
金华污水环保装备多少钱 浏览:764
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主要污染源 浏览:187
水处理压力容器供应商 浏览: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