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渗透膜性能下降的原因通常有哪些呀
反渗透膜在投入使用抄后,就要受到水中杂物的污染,由于各地水源水质不同,所采取的预处理工艺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反渗透的污染物各不相同,污堵的速度差别很大。加快了污堵速率和污染的复杂性,增加了清洗难度,因此造成膜污堵原因具备以下几种情况。
胶体污堵是一种普遍现象,不管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总含有铁铝胶体、硅胶体、有机质胶体,预处理时加入的混凝剂,助凝剂,阻垢剂等形成的胶体,这些都可能沉积在膜表面形成胶体污染。
生物污堵主要发生在地表水处理系统和频繁启停操作的系统。单一的杀菌剂是不能将水中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全部杀死,系统设在死角区,或停用时间过长造成细菌微生物生长繁殖,粘附在膜表面形成生物粘膜。化水结垢往往发生在二段,被浓缩盐水中过量的溶解盐沉淀而结垢。表现为原段压降升高,脱盐率下降,出力降低。
颗粒污堵往往发生在前端。主要原因是新系统投运时冲洗不彻底,细砂等腐蚀碎片通过。或是微米滤芯采用缠绕型号,绒毛脱落,还有是运行压差高,使膜边上的膜片脱落堵在下一个膜的前端。造成压降升高、出力减小。这些是机械性污堵,是可以预防的。膜污堵后的通性就是压差升高,出力降低,脱盐率降低。
2. 酸碱对反渗透膜有无影响
对于正常运行时,pH值应呈中性,即pH值7左右。反渗透膜在pH值7.5-7.8时脱盐率最高,碳酸盐内休系的平衡关系,容这个平衡随着pH值的变化而移动,当pH值小于8时,水中的C032-和HCO3-开始部分转化为CO2,当pH值小于4时,水中全部C032-和HCO3-都有转化为CO2。
pH高对反渗透膜有影响吗?
反渗透膜元件对溶解在水中的CO2是不能脱除的,这些CO2透过膜元件到达产水侧后会重新在水中转化为HCO3-,使产水电导率升高,因此反渗透元件在低pH值条件下运行时表现出的脱盐率不高.但是,也不能为了排除CO2的干扰而不加限制地提高pH值,这是因为pH值的升高会降低碳酸盐的溶解度,导致结垢。
因此控制适当的pH值范围才能确保反渗透的正常运行。
3. 硫酸铵的用途及性质
用途:
一种优良的氮肥,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能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制造氯化铵,与硫酸铝作用生成铵明矾,与硼酸等一起制造耐火材料。加入电镀液中能增加导电性。也是食品酱色的催化剂,鲜酵母生产中培养酵母菌的氮源,酸性染料染色助染剂,皮革脱灰剂。此外,还用于啤酒酿造,化学试剂和蓄电池生产等。还有一重要作用就是开采稀土,开采以硫酸铵作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形式把矿土中的稀土元素交换出来,再收集浸出液简单过滤分离后晒干成稀土原矿,每开采生产1吨稀土原矿约需5吨硫酸铵。
性质
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280℃以上分解。水中溶解度:0℃时41.22g,25℃时43.47g,100℃时50.42g。不溶于乙醇和丙酮。0.1mol/L水溶液的pH为5.5。相对密度1.77。折光率1.521。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000mG/kG。有刺激性。
化学性质
有吸湿性,吸湿后固结成块。加热到513℃以上完全分解成氨气、氮气、二氧化硫及水。与碱类作用则放出氨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也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4. 反渗透膜清洗酸碱用量
你说的应该是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吧。
1、柠檬酸溶液,在高压或低压下,用1%-2%的柠檬酸水溶液对陶氏膜进行连续或循环冲洗,这种方法对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本文介绍了陶氏反渗透膜化学清洗方法。
2、柠檬酸铵溶液,柠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柠檬酸铵的溶液中加HCL,调节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离子水中,溶解277g柠檬酸胺,用HCL调节溶液PH值为2.5,用这种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清洗6小时,效果很好,若将该溶液加温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该溶液对无机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时间较长。
3、加酶洗涤剂,用加酶洗涤剂处理膜,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是对蛋白质,油类等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一般的在运行10天或半个月后用1%的加酶洗涤剂在低压下对膜进行一次清洗,由于所用加酶洗涤剂浓度较低,所以要求浸渍时间长一些。
4、浓盐水,对肢体污染严惩的膜采用浓盐水清洗是有效的,这是由于高浓度盐水能减弱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胶体凝聚形成胶团。
5、水溶性乳化液,用于清洗被油和氧化铁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钟。
6、双氧水溶液,例如将0.5L,30%的H2O2用12L去离子水稀释,然后清洗膜表面,这种方法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
7、次氯酸钠和甲醛溶液,对于细菌的污染,要视不同的陶氏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芳香聚酰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时要经常分析反渗透浓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细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 对于膜上的金属氧化物沉淀,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为好。
5. 反渗透膜能除氯离子吗
氯离子是可以透过反渗透膜的,而且对于反渗透膜没有影响。但是余氯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网络
具有氧化性会对聚酰胺膜造成巨大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控制。
RO及NF进水中的游离氯要降到0.05ppm以下,才能达到聚酰胺复合膜的要求。
【除氯的预处理方法有两种,粒状活性炭吸附和使用还原性药剂如亚硫酸钠。在小系统(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过滤器,投资成本比较合理。推荐使用酸洗处理过的优质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属离子,细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则会造成对膜的污染。新安装的碳滤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为止,一般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我们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过滤器来保护反渗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
碳过滤器的好处是可以除去会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对于所有进水的处理比添加药剂更为可靠。但其缺点是碳会成为微生物的饲料,在碳过滤器中孳生细菌,其结果是造成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
亚硫酸氢钠(SBS)是较大型RO装置选用的典型还原剂。
将固体偏亚硫酸氢钠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商品偏亚硫酸氢钠的纯度为97.5-99%,干燥储存期6个月。BS
溶液在空气中不稳定,会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推荐2%的溶液的使用期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为7-14天。从理论上讲,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亚硫酸氢钠)能够还原1.0ppm的氯。
设计时考虑到工业苦咸水系统的安全系数,设定SBS的添加量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设置距离要保证在进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应时间。推荐使用适当的在线搅拌装置(静态搅拌器)。
SBS脱氯反应:
Na2S2O5 (偏亚硫酸钠)+ H2O =2 NaHSO3 (亚硫酸氢钠) ·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氢钠) + HCl (盐酸)·
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
采用SBS脱氯的好处是在大系统中比碳过滤器的投资较少,反应副产物及残余SBS易于被RO脱除。
SBS
脱氯的缺点是需要人工混合小体积的药剂,在脱氯系统没有设计足够的监测控制仪器时增加了氯对膜的威胁,而且在少数情况下进水中存在硫还原菌(SBR),亚硫酸会成为细菌营养帮助细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浅层井水厌氧环境下有发现,硫化氢(H2S)作为SBR的代谢产物会同时存在。
6. 有没有选择性使铵离子通过的膜
没有这样的膜
7. RO反渗透膜用什么方法清洗比较好
清洗反渗透膜rightleder`前应当确认反渗透膜的污染物,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清洗方案。如果不能确认污染物,可以采用下面的清洗方案。该方案针对污染不是很严重的情况,对垢类、有机物、胶体均有去除作用。方案采取先酸洗再碱洗。酸洗主要去除无机盐垢类,碱洗主要去除有机物、胶体等污染物。
连接好管路,形成密闭循环。 用产品水清洗管路与清洗罐。
在清洗罐中注入所需产品水并形成自循环。慢慢加入固体柠檬酸(分析级):1%至清洗罐中。加入氨水,调节pH值至2.5。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能超过40℃。转移配置好的清洗液至反渗透系统中,如果刚进入反渗透系统的清洗液颜色变深,可排放掉一部分。总清洗循环时间可控制在4-6小时左右。每隔半小时测量pH值,PH超过5.0重新配置清洗液。清洗结束后,用产品水冲洗系统。
开启高压泵,系统运行,记录压差、流量、脱盐率等参数。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 用产品水清洗管路与清洗罐。在清洗罐中注入所需产品水并形成自循环。
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分批溶解EDTA-2Na,转移至清洗罐中。溶解EDTA-2Na时加入一定量的NaOH(总量不超过0.1%),可加速EDTA-2Na的溶解,在加入NaOH溶解时会有大量的热放出,注意安全,没有完全溶解的少量EDTA-2Na不要转移至清洗罐中。
8. 哪些农作物需要氨氮
可以用氮肥,根据果树不用生长阶段施肥
一、果树施氮肥的作用果树的细胞增殖、器官建造,主要依靠氮素营养。氮素营养又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对果树进行光合作用起着主要作用。氮素营养充足,有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营养,可使枝条健壮生长,叶片肥大色浓;可以提高叶片光合效能,增加有机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形成,开花坐果率高,结果增产质优。
二、果树体内氮素过多与缺少都不宜果树体内氮素过多,则会引起树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素间失去平衡或与其他元素间的关系失调,造成营养生长过旺,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夏季苹果叶片中含氮量超过2.5%~3.0%时,则推迟果实成熟,果实着色差,果肉质粗;含糖量和果实硬度降低,不耐贮藏,生理病害多,树的越冬能力降低。
果树缺少氮素营养,则影响果树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形成,树的春梢生长迟缓,枝条生长细弱,叶片薄小而色淡,会使枝条基部老叶老化变黄和引发秋季早落叶,引起大量落果。缺氮时,花小,坐果率低、果实色淡质差。长期缺氮会降低果树抗逆性,树寿命短。
三、各种营养素应保持平衡与协调果树施肥,应注意保持各种营养的平衡与协调。各种营养素彼此间有着促进与制约作用,如缺磷会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钾与氮的吸收及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的关系,施用氮肥时,与磷、钾肥同时进行,施肥效果良好。
四、根外追施氮肥效果也好根外追施氮肥,效果显着。苹果树萌芽前根外追施氮肥,能改善叶片的质量,提高叶片光合强度。矮砧苹果树,在萌芽期内根系含氮较低,对矮砧苹果树应注意在生长前期追施氮肥,补充根系对氮吸收的不足。
花期叶面喷施0.3%尿素,对提高坐果率有良好效果。在晚秋向叶面喷施高浓度的尿素,能增加贮藏营养,有益果树翌年生长发育。于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的2~4周,叶面喷施尿素,不仅有助翌年树体生长发育,增加开花量,还可提高坐果率,使树高产结果质优。因此应重视在晚秋追施氮肥。
五、氮肥施用量的确定由于树的生长期不同、树势强弱不同,需要氮肥的数量各异,确定施肥量要根据树势强弱,调整氮与磷、钾的比例,确定氮肥施用量。
9. 使用硫酸铵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将硫酸铵肥料与其他碱性肥料或碱性物质接触或混合
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2)不宜在同一块耕地上长期施用硫酸铵,否则土壤会变酸造成板结。
如确需施用时,可适量配合施用一些石灰或有机肥。但必须注意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以防止硫酸铵分解,造成氮素损失。一般两者的配合施用要相隔3~5 天。
(3)硫酸铵不适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10. 硫酸铵和氯化铵的性质怎样
硫酸铵简称硫铵,白色结晶,含氮21%,易溶于水,,不易吸湿,便于贮存和施用,但潮湿多雨季节也常吸湿结块,所以贮存时,也就注意通风干燥。氯化铵也是白色结晶,含氮24-25%,吸湿性稍大于硫铵,易溶于水,肥效迅速。两者都属生理酸性肥料。所以经常施用硫铵或氯化铵会提高土壤酸度。氯化铵使用权土壤变酸的程度比硫铵严重,长期单施氯化铵还会引起土壤板结。因此,在酸性土上施用硫铵或氯化铵,应配合有机肥和石灰施用,以便中和酸性,补充钙素和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
硫铵和氯化铵可作基肥和追肥,硫铵还可作种肥,而氯化铵不宜作种肥和幼苗施肥,因它的渗透压力大,又含有很多氯离子,会影响种子发芽和造成烧苗现象。施用量要根据作物产量及土壤含氮量多少而定,硫铵每亩施肥量一般为20-30公斤,氯化铵为15-25公斤。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这两种肥料进应深施和立即盖土,否则会造成氨的挥发而大量损失氮素。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