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柑橘树脂病用药

柑橘树脂病用药

发布时间:2022-03-04 16:14:51

㈠ 柑橘树脂病怎么治啊有什么特效药吗

有啊。
1、喷雾:于春抄季萌芽期、花谢2/3及幼果期时,将《中药杀菌剂--靓果安》按500-8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枝、叶及主干)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树脂病、脚腐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2、涂抹: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用锐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深划至木质部,再用《溃腐灵》原液或者稀释5倍涂抹病部,3天涂1次,连涂2次。
农业防治:
1、剪除病枝,收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应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特别要注意防冻、旱涝、日灼,避免造成各种伤门,避免或减少病菌侵染。

㈡ 如何防治柑橘树脂病

柑橘树脂病的防治应采用加强田间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第一,预防树脂病重在加强管理,增强树势,特别是要做好防冻工作。在采收前后,要施足农家肥料,并在根部培土铺草;结果多的树要加大施肥量,在含盐量高的地区,要加强养淡措施;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减少果园病原菌来源。对枝叶稀疏的大橘树及幼树、苗木等,在盛夏高温时要涂白;涂白剂的配方:生石灰5千克,食盐250克,水20~25升。此外,还应注意排涝和防旱,防治其他病虫害。

第二,适时做好药剂防治。结合疮痂病等其他病害的防治,在春芽萌发期喷1次0.8∶0.8∶100波尔多液,花落2/3时及幼果期各喷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对已发病的枝干,采用纵刻病部,涂药治疗的方法。涂药时间为4~5月和8~9月,每周1次,共涂3~4次。涂药前先用利凿彻底挖去病部,用75%酒精消毒,再涂药。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25%甲霜灵(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8%代森锰锌·甲霜灵(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5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或80%三乙磷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100倍液、15%消病灵水剂100倍液、64%恶霉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1%硫酸铜、1%乙蒜素(抗菌剂402)、4%~10%冰醋酸液、1∶4食用碱水等。

㈢ 柑桔树脂病用什么药好

柑橘树脂病,果实受害:初期出现在果蒂附近呈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变深褐色扩大到回脐部,先烂果心,最答后致全果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病果皮坚韧,有革质感。新叶、嫩梢和幼果受害:表面有黄褐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成为“沙皮”,受害幼果上粒点边缘有裂痕,病健分界明显,影响果实生长停滞,发育不良。枝条受害:树枝抵制力较弱的枝条受害不形成沙皮,而形成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处有小滴树脂渗出,严重时整枝枯死。防治方法: ①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好防寒工作,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在气温下降前,对1~3年生的幼树进行培土或裹塑料袋防寒,对大树培土;剪除病枝梢,集中烧毁。②每年春芽萌发前可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一次。

㈣ 化学防治柑橘树脂病的方法是什么

对树脂病的药剂防治一般采取5次常规用药的方法,用药时间分别是专:30%春芽萌发达属0.3cm左右时、花落2/3时、幼果直径1.5~2.0cm时、梅雨季节过后和8月天气闷热潮湿时。果实自幼果期至膨大期应重点进行该病的防控,若遇上梅雨期超长或者梅雨季节过后持续降水应增加防病次数,具体防治指标为在4~9月中若遇持续5天以上降水即应抢降水间隙用药防治。

㈤ 柑橘树脂病的病原是什么

柑橘树脂病的病原为:有性阶段称柑橘间座壳,属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真菌。专无性阶段称柑属橘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

子囊壳球形,单生或群生,埋生于树皮下黑色子座中,具长喙,偶有分枝,基部略粗,先端渐细,突出于子座外,呈毛发状,肉眼可见。子囊无色,无柄,长棍棒状。内含子囊孢子8个。

子囊孢子无色,双胞,隔膜处缢缩,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内含油球4个。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具瘤状孔口。

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一为卵形,无色,单胞,内含1~4个油球,一般2个;另一种为丝状或钩状,无色,单胞。前者易萌发,后者则否。

㈥ 柑橘树脂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防治害虫,避免造成伤口。

(2)药剂防治参照柑橘疮痂病有关防治时间及使用药剂种类。

㈦ 柑橘树脂病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柑橘树脂病又叫流胶病,防止该病在早春前,锯除枯死枝,集中烧毁回,减少桔园菌源。若枝干答发病,则需将坏死腐烂组织清理一下,用刀片在枝干上纵划几道,用流胶病特效素涂刷枝干,以杀死木质部的残余病菌,连续涂抹3次左右,

㈧ 柑橘树脂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柑橘树脂病又称沙皮病,为害柑橘枝、干、叶和果实。枝干受害,常发生于主干分叉专处或主属干部。病部皮层组织松软、坏死,呈灰褐色或红褐色,渗出褐色的胶液,具恶臭。在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干枯下陷,微有裂缝,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四周隆起的疤痕,有的皮层不剥落,但病、健交界处,有明显隆起的界线。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粒点。叶与未成熟果实受害,病部表面生有许多紫黑色胶质状小粒点,略隆起,表面粗糙,状若沙粒,故又称沙皮病。贮运期间侵害果实,常自蒂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革质,并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状,褐色。果心腐烂较果皮快,当果皮变色延及果面1/3~1/2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病果味酸苦,病菌可穿透种皮,种子变褐色。

㈨ 老师,柑橘树脂病用什么药比较好同时还有好严重菁苔,芥壳虫。

柑橘树脂病,先用利刀将胶状物刮除干净后,再用辛菌胺乙酸盐加萘乙版酸,或甲基硫菌灵加权吲哚乙酸,或多菌灵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树干伤口,每5~6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柑橘树上的青苔,用乙蒜素,或氯溴异氰脲酸,或波尔多液,或氢氧化铜,或春雷王铜等叶面喷洒防治效果很好,毎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将其除去。
柑橘蚧壳虫。用噻嗪酮或噻虫嗪或苯氧威或啶虫脒或毒死蜱或藜芦碱或苦参碱等叶面喷洒,只要喷洒到蚧壳虫上,就能将蚧壳虫杀死。防治蚧壳虫时必须要注意,不要用高毒剧毒的杀扑磷(速扑杀)防治,以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㈩ 柑橘树脂病怎么防治。

柑橘树脂病又叫砂皮病、蒂腐病,是我国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橘区均有分布。本病原菌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侵染果实使其在储藏时腐烂叫蒂腐病;侵染叶片、枝及幼果,使之发生黑斑,叫砂皮病。3种病均属同一病原,可以互相感染。
柑橘树脂病又可分为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种。流胶型症状在发病部位有褐色胶液流出,皮层呈褐色,组织松软,病斑干枯后下陷,死皮开裂脱落,露出木质部。多在甜橙类、温州蜜柑和槾橘等品种上发生。干枯型症状与流胶型的不同之处,在病部干枯下陷后,皮层开裂不严重,被害层保持较长时间不脱落,病斑四周有明显的隆起疤痕。这种症状多在本地早、早橘、朱红、乳橘和南丰蜜橘等宽皮柑橘上发生。两种类型症状的病原菌,均能很深地侵入木质部,使木质部变为浅灰褐色,在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1条很明显的褐色带痕;将患病木质部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到大量的褐色胶液和菌丝体,使植物输导组织功能丧失,引起病株死亡。
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砂皮病,主要为害新叶、嫩枝和未成熟的果实。在患病组织表面有许多散生或密集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硬质胶点,略突起,如砂粒附着。病菌仅为害表皮及表皮下的5~6层细胞。因此,发病迟的对果树影响不大,发病早的则使患病组织发育不良;有时在果皮表面还会出现龟纹状或流泪状症状。另一种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蒂腐病,本书在果实病害部分已经叙述。

阅读全文

与柑橘树脂病用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介绍 浏览:646
波托菲诺纯水岸附近怎么样 浏览:481
兰州盐场污水厂什么时候建 浏览:6
污水处理厂水力发电 浏览:188
电镀废水治理方案 浏览:999
污水进入雨水井有什么后果 浏览:365
化粪污水池用什么防腐涂料吗 浏览:130
去除染料废水 浏览:867
污水厂污水含盐处理 浏览:12
污水处理厂碳源每年用多少 浏览:737
pp材质超滤膜截留分子量 浏览:401
84消毒液为何能够除垢 浏览:784
沁园净水机过滤器多少钱 浏览:862
瓶子怎么简单的做一个饮水机 浏览:937
净水器产多少废水 浏览:432
深井水拿水垢 浏览:250
蒸馏出来的精油有杂质 浏览:347
风扇出口过滤器 浏览:994
水处理生产厂家排行 浏览:947
吕梁购净化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