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超滤膜能去除水中有机物吗
超滤膜能否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答案是否定的。超滤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是一种误解。
1、关于水中有机物的形态
按形态来分,水中有机物也和水中无机物一样,可以分为悬浮态、胶态和溶解态三大类。
对溶解态有机物的定义,是依据测定方法来理解。目前普遍应用的测定方法是将水样通过0.45μm(或0.15μm)滤膜过滤,通过滤膜后的水中有机物作为溶解态有机物,没有通过滤膜的有机物作为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有人选用0.15μm滤膜,这是因为在无浊度水制备中将透过0.15μm滤膜的水作为零浊度水。试验表明,水通过0.45μm或0.15μm滤膜后,对水中有机物量影响不大,所以目前一般均将通过0.45μm滤膜的水中有机物作为溶解态有机物。
根据这种观点,水分析中测定的COD,也可以分为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的COD和溶解态有机物的COD二部分。原水都是先经过混凝、澄清、过滤之后才作为离子交换的进水,反渗透的进水在过滤之后还要再经过二次混凝或细砂过滤,这样的水,应该说其中的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已大部分去除,水的COD中大部分是溶解态有机物的COD。试验表明,原水在混凝、澄清、过滤阶段,对水中溶解态有机物去除甚微,有时甚至为0,而对水中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所以,我们笼统讲某种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多少有机物,即COD去除率为多少是不确切的,也不全面的。水处理中面临的困难不是总的有机物(COD)的去除率能提高到多少,因为在悬浮态和胶态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中,应用一般的混凝、澄清、过滤的方法,就可以把总有机物(COD)去除率提高到很高的数值。
因此,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溶解态有机物,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的COD指标也主要是指溶解态有机物的COD。要使反渗透(或离子交换)进水的COD达到标准,其主要任务也是降低水中溶解态有机物的量。
『贰』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万等于多少um
超滤膜截留的分子量 10000 30000 50000 60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500000 1000000..
对应超滤膜孔径(μm)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1..
摘自专业做膜的公司提供的关于切割版分子量与膜孔大小关系的权可靠数据。
当然,上述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对于不同的大分子及其结构,肯定有一定的误差,但基本相差不大。
期望你满意,谢谢给分!
『叁』 超滤膜100nm和分子量300k哪个大
两个不一样的概来念,不能混为一谈源,nm是长度单位-纳米,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100纳米是0.1微米,一根头发的直径大约是40微米这样子,你有概念了吧;然后到分子量这东西,一个分子的分子量为300K,意思就是30万分子量的物质,其形状体积直径等数据不可知道,没有可比性,这个分子量一般就高分子材料了,像塑料等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还有纤维素,橡胶等天然物质。
『肆』 名词解释:超滤膜截留分子量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专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属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
『伍』 超滤膜的分子量为16-17万,相当于这个膜是多少μm的孔径 RT
超滤膜切割分子量在16-17万DALTON,相当于孔径0.01μm,悬浮物,胶体,病毒,细菌,蛋白质都能过滤去了.
www.china-membrane.com
『陆』 微滤 超滤 能截留多大以上的分子量
超滤(一万膜)能截留10000D的分子量物质,截留率>90%,微滤(0.5微米)大约能截留500万D分子量直径>0.5微米的物质
『柒』 超滤离心管能够通过最小的分子量是多少
离心管就是一来个简单的可以承受高转速自压力的管子,比如离一些样品,分离出上清沉淀. 离心超滤管会有一个类似于内管和外管的两个部分,内管中是带有一定分子量的膜,当高速离心时,分子量比它小的就漏到下面的管子(即外管)中了,分子量比它大的就截留在上面(即内管中),就是超滤的原理.常用于浓缩样品.
『捌』 用超滤过滤0.02μm以上的颗粒用多大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效果比较好
超滤膜膜的分子量一般在1000-100000左右,如果你需要把0.02以上的颗粒全部去除
那么我建议你采用1万分量左右的超滤膜
『玖』 如何根据分子量选择合适的超滤膜
做浓缩的话,分子量除以2或3,就是你要选择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做脱盐的话,超滤膜截留分子量越接近目标物的分子量越好
『拾』 超滤、微滤、纳滤的过滤标准是多少
1.超滤膜(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2.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3.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4.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