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水性树脂黏度怎么测量

水性树脂黏度怎么测量

发布时间:2021-03-24 20:30:44

1. 如何计算黏度

一.粘度 计算

度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又称粘性系数、动力粘度,记为μ。牛顿粘性定律指出,在纯剪切流动中相邻两流体层之间的剪应力(或粘性摩擦应力)为式中dv/dy为垂直流动方向的法向速度梯度。粘度数值上等于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所受的剪应力。速度梯度也表示流体运动中的角变形率,故粘度也表示剪应力与角变形率之间比值关系。按国际单位制,粘度的单位为帕·秒。有时也用泊或厘泊(1泊=10-1帕·秒,1厘泊= 10-2泊)。粘度是流体的一种属性,不同流体的粘度数值不同。同种流体的粘度显著地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强几乎无关。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则减小。在温度T<2000开时,气体粘度可用萨特兰公式计算:μ/μ0=(T/T0)3/2(T0+B)/(T+B),式中T0、μ0为参考温度及相应粘度,B为与气体种类有关的常数,空气的B=110.4开;或用幂次公式 :μ/μ0=(T/T0)n,指数n随气体种类和温度而变,对于空气,在90开<T<300开范围可取为 8/ρ。水的粘度可按下式计算:μ=0.01779/(1+0.03368t+0.0002210t2),式中t为摄氏温度。粘度也可通过实验求得,如用粘度计测量。在流体力学的许多公式中,粘度常与密度ρ以μ/ρ的组合形式出现,故定义v=μ/ρ,由于v的单位米2/秒中只有运动学单位,故称运动粘度。

粘度是指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磨擦力的量度。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米2/秒表示。习惯用厘斯(cSt)为单位。1厘斯=10-6米2/秒=1毫米2/秒。

粘度
动态粘度
绝对粘度
粘度系数
流体内部抵抗流动的阻力,用对流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表示。单位为泊[帕。秒]
注:对于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为常数,称为牛顿粘度,对于非牛顿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随剪切应力而变化,所得的粘度称在相应剪切应力下的“表观粘度”。塑料属于后一种情况。

不同流体的粘度差别很大。在压强为101.325kPa、温度为20℃的条件下,空气、水和甘油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为:

空气 μ=17.9×10-6 Pa·s, v=14.8×10-6 m2/s

水 μ=1.01×10-3 Pa·s, v=1.01×10-6 m2/s

甘油 μ=1.499Pa·s, v=1.19×10-3 m2/s

二.空气密度计算
p=ρRT
p为气体的绝对压力(Pa),T为气体的温度(K), R为气体常数(干空气为R=287J/(Kg*K))
ρ为气体的密度(kg/m^3)
对于湿空气, 计算时应采用湿空气的R.
如果是粗略估算, 用干空气的R代替, 误差也不太大

2. 树脂的粘度测试怎么做

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材料
环氧树脂CYD128、EPG660,岳化树脂厂;气相二氧化硅,美国卡博特;偶联剂KH-550,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固化剂HD-MG、促进剂DMP-30,湖北大学化工厂。
1.2测试仪器
Inston电液伺服材料实验机,型号1341。
1.3性能测定
按GB/T7124-胶黏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测定钢-钢剪切强度;按GB/T94-1986测定钢-钢不均匀扯离强度;按GB/T2568-1981测定胶体抗拉强度、受拉弹性模量及伸长率;按GB/T2570-1981测定胶体抗弯强度;按GB/T2569-1测定胶体抗压强度。
1.4制样
按GB/T503676要求处理样片,制作模具,按要求进行养护固化、待测。

结果与讨论
2.1胶黏剂配方
配方中分甲、乙两组分,甲组分是CYD128/EPG660/气相二氧化硅/KH-550=100/10~15/适量/1。乙组分是HD-MG(含DMP-30适量)。甲:乙=100:33(质量份)。
2.2HD-MG基本性能
胺值,mgKOH/g:600±20;粘度,mpa.s(25℃):1200±200,29℃情况下,100g适用期1h50min,非常适于现场操作30~50min适用期的要求。(普通聚酰胺40℃以下粘度mpa.s,粘度太高,不利于操作)

3. 怎么查流体粘度值

常用流体材料的粘度值

不同温度下水的粘度 单位:cP厘泊
水20℃ 1
水50℃ 0.55
水75℃ 0.39
水100℃ 0.29
水125℃ 0.25
水150℃ 0.21
水175℃ 0.18
水200℃ 0.15
水225℃ 0.14
水250℃ 0.12

常用流体材料在常温(20°C)下的近似粘度(单位:cP)
材料名称 粘度 材料名称 粘度
乙醚 0.233 10号汽车机油 65
甲基酮 0.4 20号汽车机油 125
苯 0.652 30号汽车机油 200
甲苯 0.69 60号汽车机油 1000
汽油 0.8 马达油 2500
三氯乙烯 0.82 清漆 420
四氯化碳 0.969 洗发水 900-11000
水 1 环氧树脂 1,200
酒精 1.2 甘油 1,180
水银 1.55 蜂蜜 3000
煤油 2.3 墨汁 45000
柴油 2.28~6.08 凡士林油 100000
浓硫酸(98%) 4
牛奶 3
花生油 10
原油 1-100
乙烯 16
蓖麻油 23
植物油 72~500

4. 怎样检测腻子粉中的粘度和保水性

砂浆用的工业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这里指的是纯纤维素,不包括改性产品)以粘度区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个牌号(单位为黏度)

低黏度:400 主要用于自流平砂浆,不过一般以进口为主.
理由:黏度低,虽然保水差一些,但是流平性好, 砂浆密实度高.

中低黏度:20000-40000主要用于瓷砖胶,填缝剂,抗裂砂浆,保温黏结砂浆等.
理由:施工性好,加水量少,砂浆密实度高.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HPMC广泛用于建筑材料、涂料、合成树脂、陶瓷、医药、食品、纺织、农业、化妆品、烟草等行业。HPMC按用途可以分为:建筑级、食品级和医药级。目前国产的大多是建筑级,在建筑级中,腻子粉的用量很大,大约90%是用来做腻子粉,其余是用做水泥砂浆和胶水。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为几种,其用途有什么区别?

——答:HPMC可分为速溶型和热溶型,速溶型产品,遇冷水迅速分散,消失在水里面,此时液体没有粘度,因为HPMC只是分散在水中,没有真正的溶解。大概2分钟,液体的粘度慢慢变大,形成透明的粘稠状胶体。热溶型产品,遇冷水抱团,能在热水中,迅速分散,消失在热水中,待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我公司产品为65摄氏度),粘度慢慢出现,直到形成透明的粘稠胶体。 热溶型只能用在腻子粉和砂浆里,在液体胶水和涂料中,会出现抱团现象,不能用。速溶型,应用范围广一些,在腻子粉和砂浆里,以及液体胶水和涂料里,均可使用,没有什么禁忌。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溶解方法有那些?

——答:热水溶解法:由于HPMC不在热水里溶解,所以初期HPMC能够均匀的在热水中分散,随后冷却时快速溶解,两种典型的方法描述如下:
1)、在容器内放入需要量的热水,并加热到大约70℃。在慢慢搅拌下逐渐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开始HPMC浮在水的表面,然后逐渐形成一种淤浆,在搅拌下冷却该淤浆。
2)、在容器内加入所需量1/3或2/3的水,并加热到70℃,按1)的方法,分散HPMC,制备热水淤浆;然后加入剩余量的冷水至热水淤浆中,搅拌之后冷却该混合物。

粉末混合法:将HPMC粉末与大量的其它粉状的物质配料,用搅拌机充分混合,之后加水溶解,则此时HPMC可以溶解,而不抱团凝聚,因为每个细微的小角落,只有一点点HPMC粉末,遇水就会马上溶解。——腻子粉和砂浆生产企业正是使用这种方法。[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腻子粉砂浆中用作增稠剂、保水剂。]

4、如何简单直观的 判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质量好坏?

——答:(1)白度:白度虽然不能决定HPMC是否好用,并且如果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增白剂,会影响其质量。但是,好的产品大多白度好。(2)细度:HPMC的细度一般有80目和100目,120目的较少,河北产HPMC大多80目,细度越细的,一般来说越好些。(3)透光度: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放到水里,形成透明的胶体后,看其透光度,透光度越大的越好,说明里面不溶物少些。立式反应釜的透过度普遍都好,卧式反应釜的要差些,但不能说明立釜生产的质量就比卧釜生产的好,产品质量还有很多因素决定。(4)比重:比重越大,越重的要好些。比重大,一般是因为里面的羟丙基含量高,羟丙基含量高,则保水要好些。

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腻子粉中的放量?

——答:HPMC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量,受气候环境、温度、当地灰钙质量、腻子粉的配方以及"客户所要求的质量"的不同,而各有差别。笼统的来说是,4公斤—5公斤之间。比如:北京的腻子粉,大多放5公斤;贵州的大多是夏天5公斤,冬天4.5公斤;云南的放量较小,一般3公斤-4公斤等等。

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粘度多大为宜?

——答:腻子粉一般十万就可以了,砂浆里要求的高些,要十五万的才好用。而且,HPMC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水,其次才是增稠。在腻子粉中,只要保水性好,粘度低些(7-8万),也是可以的,当然,粘度大些,相对的保水要好些,当粘度超过10万时,粘度对保水性的影响就不大了。

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有什么主要的技术指标?

——答:羟丙基含量和粘度,大多数用户关心的是这两个指标。羟丙基含量高的,保水一般要好些。粘度大的,保水性,相对(而不是绝对)也好些,而且粘度大的,在水泥砂浆里更好用一些。

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 答: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主要原料:精制棉、氯甲烷、环氧丙烷,别的原料还有,片碱、酸、甲苯、异丙醇等。

9、HPMC在腻子粉中的应用,主要起什么作用,是否发生化学吗?

——答:HPMC在腻子粉的中,起增稠、保水和施工三个作用。增稠:纤维素可以增稠起到悬浮、使溶液保持均匀上下一致的作用,抗流挂。保水:使腻子粉干的慢些,辅助灰钙在水的作用下反应。施工:纤维素有润滑作用,可以让腻子粉有良好的施工性。HPMC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只起辅助作用。腻子粉加水,上墙,是化学反应,因为有新物质的生成,把上墙的腻子粉从墙上弄下来,磨成粉,再用,就不行了,因为已经形成新的物质(碳酸钙)了。灰钙粉的主要成分是:Ca(OH)2、CaO和少量CaCO3的混合物,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灰钙在水和空气中CO2的作用下,生成碳酸钙,而HPMC只是保水,辅助灰钙更好的反应,其本身没有参与任何反应。

10、HPMC是非离子型纤维素醚,那么何谓非离子呢?

——答:通俗的讲,非离子就是在水中,不会电离的物质。电离是指电解质在特定的溶剂(如水,酒精)中被离解成可以自由运动的带电离子的过程。例如,每天吃的盐—氯化钠(NaCl)溶于水后电离产生可自由运动的钠离子(Na+)带正电和氯离子(Cl)带负电。 也就是说,HPMC放在水里,不会离解成带电的离子,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1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凝胶温度和什么有关?

——答:HPMC的凝胶温度与其甲氧基含量有关,甲氧基含量越低↓,凝胶温度越高↑ 。

12、腻子粉的掉粉和HPMC有没有关系?

——答:腻子粉的掉粉主要和灰钙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和HPMC没有太大的关系。灰钙的含钙量低和灰钙中的CaO、Ca(OH)2比例不合适,都会造成掉粉。如果说和HPMC有点关系的话,那么就是HPMC的保水性差的话,也会造成掉粉,具体原因,请参看问题9。

1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冷水速溶型和热溶型在生产工艺中有什么区别?

——答:HPMC的冷水速溶型是经过 乙二醛 表面处理的,放在冷水里迅速分散,但不是真正的溶解,粘度上来了,才是溶解。热溶型没有经过 乙二醛 的表面处理。乙二醛放量大,则分散的快,但粘度上来的就慢,放量小,则相反。

14、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有气味是怎么回事呢?

——答:溶剂法生产的HPMC,是用甲苯、异丙醇做溶剂的,如果洗涤的不是很好,会有些残留的味道。

15、 不同的用途,如何选择合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答:腻子粉的应用:要求较低,粘度10万,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保水要好。砂浆的应用:要求较高,要求高粘度,15万的要好些。胶水的应用:需要速溶型产品,粘度要高。

1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有什么别名呢?

——答: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英文: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简称:HPMC或MHPC 别名:羟丙甲纤维素; 纤维素羟丙基甲基醚; Hypromellose,Cellulose, 2-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ether. Cellulose hydroxypropyl methyl ether Hyprolose。

17、HPMC在腻子粉中的应用,腻子粉出气泡什么原因?

——答:HPMC在腻子粉的中,起增稠、保水和施工三个作用。不参与任何反应。出气泡的原因:1、水放的太多。2、底层未干,就在上面又刮一层,也容易起泡。

18、内外墙腻子粉配方?

——答:内墙腻子粉: 重钙 800KG 灰钙 150KG (淀粉醚、纯青 、彭润土、柠檬酸、聚丙烯酰胺 等 可以适当选择添加)

外墙腻子粉:水泥350KG 重钙500KG 石英砂150KG 乳胶粉 8-12KG 纤维素醚3KG 淀粉醚0.5KG 木质纤维 2KG

19、HPMC和MC有什么区别?

——答:MC为甲基纤维素,是将精制棉经碱处理后,以氯化甲烷作为醚化剂,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纤维素醚。一般取代度为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醚。
(1)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颗粒细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细度小,粘度大,则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对保水率影响最大,粘度的高低与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关系。溶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素颗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颗粒细度。在以上几种纤维素醚中,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保水率较高。
(2)甲基纤维素可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其水溶液在pH=3~12范围内非常稳定。与淀粉、胍尔胶等以及许多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较好。当温度达到凝胶化温度时,会出现凝胶现象。
(3)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甲基纤维素的保水率。一般温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浆温度超过40℃,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会明显变差,严重影响砂浆的施工性。
(4)甲基纤维素对砂浆的施工性和粘着性有明显影响。这里的“粘着性”是指工人涂抹工具与墙体基材之间感到的粘着力,即砂浆的剪切阻力。粘着性大,砂浆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浆的施工性就差。在纤维素醚产品中甲基纤维素粘着力处于中等水平。

HPMC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由精制棉经碱化处理后,用环氧丙烷和氯甲烷作为醚化剂,通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的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取代度一般为1.2~2.0。其性质受甲氧基含量和羟丙基含量的比例不同,而有差别。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易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但它在热水中的凝胶化温度要明显高于甲基纤维素。在冷水中的溶解情况,较甲基纤维素也有大的改善。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与其分子量的大小有关,分子量大则粘度高。温度同样会影响其粘度,温度升高,粘度下降。但其粘度高温度的影响比甲基纤维素低。其溶液在室温下储存是稳定的。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酸、碱具有稳定性,其水溶液在pH=2~12范围内非常稳定。苛性钠和石灰水,对其性能也没有太大影响,但碱能加快其溶解速度,并对粘度销有提高。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一般盐类具有稳定性,但盐溶液浓度高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粘度有增高的倾向。
(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等,其相同添量下的保水率高于甲基纤维素。
(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与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混用而成为均匀、粘度更高的溶液。如聚乙烯醇、淀粉醚、植物胶等。
(6)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砂浆施工的粘着性要高于甲基纤维素。
(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甲基纤维素具有更好的抗酶性,其溶液酶降解的可能性低于甲基纤维素。

20、HPMC的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哪些?

——答:HPMC的粘度与温度成反比,也就是说,粘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高。我们通常说的某产品的粘度,指的是,其2%水溶液在20摄氏度的温度下,检测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夏季和冬季温差大的地区,应该注意,推荐在冬季的时候用相对低些的粘度,这样更有利于施工。否则,温度低的时候,纤维素的粘度会增高,批刮的时候,手感会重。

中黏度:75000-100000 主要用于腻子
理由:保水性好

高黏度:150000-200000 主要用于聚苯颗粒保温砂浆胶粉料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理由:粘稠度高,砂浆不易掉会,流挂,改善了施工.

但是一般来说,黏度越高,保水性会好一些,所以说很多干粉砂浆厂考虑到成本,用中黏度纤维素(75000-100000)替代中低黏度纤维素(20000-40000)以减少添加量.

5. 黏度的测定

方法提要

所谓黏度即内摩擦系数。两个相对移动的液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称为内摩擦力) f,与该两液层间垂直于层面的速度梯度 和液层的面积 S 有如下关系: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 η 为内摩擦系数 (Pa·s) ,为比例常数,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动力黏度。

将上式移项,则得: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通常采用旋转式高温黏度计测定煤灰黏度,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黏度计的高温炉中放一坩埚,将煤样放入坩埚中加热熔融。在熔体中插入一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圆柱体,用马达带动圆柱体或坩埚旋转(一般多采用静止坩埚的方式),使熔体和圆柱体间产生相对运动,以下述两种方式之一测定黏度:一种是由带动圆柱体做匀速转动的直流马达所消耗的电流来确定黏度;另一种由悬挂圆柱体的弹性金属丝产生的扭转角来确定黏度。

本法采用后一种方式。马达通过一弹性金属丝带动一圆柱体做匀速转动,圆柱体浸没在黏滞介质中,在介质黏滞力的作用下,弹性金属丝产生扭转,在金属丝的弹性形变范围内和转速恒定的条件下,扭转角φ正比于介质的黏滞力,亦即正比于液体的黏度:η=Kφ。

以已知黏度的标准物质标定黏度计,即求出K值,即可根据实际测定中的扭转角!求出待测熔体的黏度。在实际分析中,一般是作出校准曲线(η-φ关系曲线),然后根据煤样测定时的扭转角φ值,从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黏度。

方法适于测定煤灰的动力黏度,也可用来测定炉渣、玻璃等物质的动力黏度。

仪器装置

高温黏度计煤灰渣黏度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能测定牛顿流体和塑性流体的黏度;②能在600~1700℃范围内连续调节温度,并使任一指定温度长时间稳定在±2℃;③黏度测量范围为1~100Pa·s,分辨率0.1Pa·s;④有足够长的恒温带;⑤煤样周围的气氛性质(氧化-还原性)可以控制。钢丝扭矩式黏度计由供气系统、高温炉、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黏度测量范围l~103Pa·s,最高工作温度为1700℃。

钢丝直径0.25~0.30mm。

测杆钼制品,直径4mm,长320mm,一端带直径10mm、长10mm的圆柱体。

坩埚刚玉制品,内径30mm,外径36mm,高50mm,耐火度1900℃以上。

试剂

氢气。

氮气。

标准黏度物质硅油:黏度约为1Pa·s、5Pa·s、10Pa·s、25Pa·s、50Pa·s和100Pa·s,用于常温下标定黏度计,其黏度用罕泊黏度计在(20±1)℃下测定。硼酐:用于高温下标定黏度计,其黏度已用硅油或其他常温标准黏度物质标定过的黏度计,在600~1200℃下测定。

试验准备

1)钨-铼热电偶的焊接和安装。钨-铼热电偶的热端应用电弧焊接;如无条件焊接,用砂纸擦净电偶丝后拧紧也可。钨-铼热电偶应装在耐火度在1900℃以上的双孔刚玉管内,然后将之从炉底插入炉膛,并使其热端位于炉膛高温恒温带下部并距其边缘约5mm处。电偶安装好后尽量避免挪动,以免损坏。高温下插入高温炉内的热电偶可能会出现漏电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高温时耐火材料电阻降低的缘故,如Al2O3含量65%~95%的耐火砖在室温下的电阻率为1.33×108Ω·cm,但1500℃时的电阻率为1.1×103Ω·cm。因此在安装电偶时,其热端应避免和坩埚底及炉膛壁接触,如仍发生漏电现象,可在钨-铼电偶热端再绕上一根负极材料如钼丝,并将之引出接地。钨-铼电偶的冷端应放在冰水中,以保持0℃,然后通过普通金属导线与电位差计相接。

2)高温恒温带的确定。从炉子下部插入一热电偶,其热端位于炉膛中央,作为基准电偶;然后从炉子上部插入另一热电偶,其热端与基准电偶热端紧邻但不接触。按照测定黏度的操作步骤以基准电偶为准。将炉温升到1700℃并恒温5~10min,读取上电偶指示温度。然后将上电偶上移或下移10mm,恒温5~10rnin,读取该点温度,再将上电偶上移或下移10mm,恒温5~10rnin,再读取温度。如是测定数个温度点,直至最高温度点与最低温度点的温差超过5℃为止,根据测定结果确定温差在5℃范围内的区域。然后逐渐降低温度,按上述方法再测定2~3个温度下的恒温区。最后以各温度下各点温度差都在5℃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炉子高温恒温区,该区的长度应在40mm以上。或高温炉首次使用,加热元件更换和炉子使用较长时间后都应测定和重新测定高温恒温区。

3)熔体温度的标定。在实际测定中,熔体的温度与熔体容器外部电偶的指示温度有一定的差异,故应进行熔体温度的标定。

图73.32 测定熔体实际温度的装置

图73.32为熔体温度标定示意图。标定的具体步骤如下:在一刚玉坩埚中插入一根一端封闭的刚玉管,刚玉管四周放置已熔融过的熔渣碎块。将带刚玉管的坩埚放入高温炉,并固定在坩埚底部与电偶热端相距2~3mm处。在刚玉管中插入另一支电偶并使其热端触及管底。按照黏度测定步骤,将炉子逐渐加热到1700℃,灰渣全部熔融后恒温10min,测出上下电偶指示温度。然后以50℃的间隔降低温度,并测出该温度下的上下电偶指示温度,直至温度降到1200℃。以基准电偶指示温度为横坐标,上电偶指示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标定曲线。温度600~1200℃范围内的熔体温度标定,可使用硼酐或玻璃作熔融介质。

4)黏度计标定。

a.常温标定法。用黏度约为1Pa·s、5Pa·s、10Pa·s、25Pa·s、50Pa·s和100Pa·s的硅油为测定介质,在20±1℃下,用钢丝扭矩式黏度计测定相应的扭转角。以硅油黏度值为纵坐标,扭转角为横坐标,绘制黏度-扭转角(或毫秒计读数)曲线。所用硅油应为经检定的黏度已知的标准物质,在无标准硅油情况下,可用罕泊黏度计(即落球式黏度计)测定所用硅油黏度。

b.高温标定法。用硼酐或玻璃为测定介质,在黏度为1~100Pa·s相应温度范围内,用钢丝扭矩式黏度计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扭转角。以硼酐或玻璃黏度值为纵坐标,扭转角为横坐标,绘制黏度-扭转角(或毫秒计读数)曲线。所用硼酐或玻璃应为经检定的黏度和温度关系已知的标准物质,在无标准硼酐或标准玻璃的情况下,可用已经在常温下标定过的钢丝扭矩式黏度计测定硼酐或玻璃的黏度。硼酐黏度测定方法:取破碎成5~15mm的小块硼酐50g左右,按煤灰黏度测定步骤,从1200℃开始,每降温50℃测定一个黏度值,直至600℃。黏度计应定期标定,特别是在更换钢丝后应该标定。黏度计标定的试验条件,特别是电动机转速、钢丝材料、直径和长度、测杆材料尺寸及插入熔体的深度应与煤灰黏度测定时相同。

5)灰样的制备。将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在大灰皿中铺成薄层,将带样灰皿放入冷高温炉中,按灰分测定标准程序由室温加热到815℃,并在此温度下灼烧至完全灰化。每个煤灰样至少为150~200g。取灰样100~120g,用50g/L糊精溶液湿润成泥状,做成直径约10mm的小球,在室温下晾干或低温下烤干。

分析步骤

将一坩埚捆紧在用直径1.5~2mm的钼丝制作的、长度与坩埚底部至炉口距离相等、两端弯成90°的挂钩上,然后稳定地吊在炉膛中。坩埚应位于炉膛高温恒温带,其底部距钨钼电偶热端2~3mm处。

转动黏度计悬臂,使测杆对准高温炉炉口中央。开动黏度计,观察测杆是否同心旋转,如有明显摆动,应更换测杆或将其调直,并调节测量系统各接头,使电动机轴、钢丝和测杆在同一轴线上。慢慢降下黏度计悬臂至测杆刚好触及坩埚底部,记下高度标尺读数H1(mm),然后提起测杆。将测杆插入带水的坩埚中,开动黏度计,测定并记录零点读数。

往炉内以500mL/min的流量通入氢气;往冷却水套中通入冷水。接通高温炉电源,按以下升温速度升温:<1200℃,10~15℃/min;1200~1500℃,5~7℃/min;(>1500)~1700℃,3~5℃/min。温度升至1500~1700℃时,通入氮气,并调节氮气和氢气的流量,使氢气在混合气体中占20%(体积百分数),混合气体总流量为1000mL/min。然后将灰球逐个投入坩埚中熔融,直到熔体高度达到25~30mm(一般约需50~60g煤灰)为止。熔融过程中应防止熔体起泡溢出。全部灰球熔完后,保温10min以上,待熔体中气泡完全消失后,用一根直径1.5mm的钼丝插入熔体至坩埚底,然后立即抽出,于冷水中急冷,由钼丝上的熔体迹量出熔体高度D(mm)。

将测杆小心放入炉内坩埚中央,并调节它的高度使其插入熔体15mm,即黏度计高度标尺读数H2满足以下要求:H2=H1+D-15。

图73.33 煤灰黏度曲线图

开动黏度计进行降温测定,根据黏度变化情况每隔20~50℃测定一点。每点测定时应先恒温(Δt=±2℃)10~15min,待温度和毫秒计读数都稳定后开始测定,每5min读取一次温度和毫秒数,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为该点温度和毫秒数。当黏度大于50Pa·s(或100Pa·s)时停止试验,并迅速将测杆提升至炉外,取下,浸入冷水中冷却。炉温降至1000℃以下时,断电、停止通氮气,温度降至400℃以下时停止通氢气。

根据各测定点的毫秒计读数(减去零点读数)从黏度计标定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黏度。以温度为横坐标,黏度为纵坐标,绘制温度-黏度曲线(图73.33)。

每个灰样进行两次重复测定,同一温度下的黏度相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20%。

注意事项

1)灰黏度和灰成分的关系。煤灰成分中,影响黏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和三价铁,以及氧化钙与氧化镁的含量。其中SiO2和Al2O3能提高灰的黏度;Fe2O3、CaO和MgO能降低灰的黏度;三价铁百分率增加时,灰黏度增加,临界黏度温度升高。当Fe2O3含量高、SiO2含量低时,增加SiO2含量反而会降低黏度。此外,Na2O也能降低黏度。

灰渣的流动性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也取决于它的矿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相同但矿物组成不同的灰渣,完全可能有不同的流动性。只有在真液范围内灰渣的黏度才完全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而与各成分的来源(即矿物质组成)无关。因此,有关灰黏度和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多数都局限于真液范围内。

用灰成分预测其流动性的方法,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是当量二氧化硅百分率和碱酸比法。在真液状态下,当量二氧化硅百分率或碱酸比相同的灰渣,具有相同的流动性。该两参数的定义如下: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以上两公式中各化学式代表该成分在煤灰中的质量分数。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2)煤灰的临界黏度温度(TCV)和软化温度(TST)的关系某些煤灰渣从真液状态冷却时,其黏度沿着对数曲线下降,到一定温度后,黏度变化即偏离此曲线,该偏离点的温度就是临界黏度温度。它的出现是由于液渣在冷却过程中逐渐析出固体晶粒,使之由牛顿流动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所至。

临界黏度温度(℃)和软化温度(℃)间有较好的下列线性关系: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6. 胶水的粘度怎么测量

有专门的察恩杯、或者叫粘度杯测试!我公司是做化工品(聚氨酯胶黏剂)的,经常要测胶水的粘度值,配合秒表就可以测出来了!

7.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粘度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绝对粘度。
1 试样
1.1 均匀、无气泡、无杂质。
1.2 数量能满足粘度计测定需要。
2 仪器和设备
2.1 旋转粘度计:转筒型或转子型。
2.2 恒温水浴:控制温度精度为±5℃。
2.3 温度计:测量范围0~50℃,最小分度值为2℃。
2.4 容器:应符合粘度计的要求。
2.5 秒表。
3 试验步骤
3.1 选择粘度计的转筒(子)及转速,使测定读数落在满刻度值的20%~90%,尽可能落在45 %~90%之间。
3.2 把试样装入容器,将温度调到25℃左右,然后把容器放入温度为25±5℃的恒温水浴中(或将试样倒入粘度计的测定容器),水浴面应比试样面略高。
3.3 将粘度计转筒(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浸入深度应符合粘度计的规定,与此同时开始计时。
3.4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应将试样温度控制在25±5℃,当转筒(子)浸入试样中达8min时,开启马达,转筒旋转2min后第一次读数。读数后,关闭马达,停留1min后再开启马达,旋转1min后第二次读数。
3.5 每测定一个试样后,应将粘度计转筒(子)等用溶剂清洗干净。
4 试验结果
4.1 每个试样测定二次,将读数按粘度计规定进行计算,以算术平均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
4.2 测定结果以帕·秒为单位。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试样名称、牌号、编号;
b. 试样来源、送样日期;
c. 粘度计名称、型号规格、使用的转筒(子)号数及转速;
d. 测试结果;
e. 测试人员、测试日期。

8. 检测黏度的常用方法

1、 GB 2794—81 胶粘剂黏度测定方法(旋转黏度计法)本测定方法在环氧树脂生产及应用中已使用多年。多采用同济大学机电厂生产的NDJ-97型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测量各种牛顿液体的绝对黏度和非牛顿液体的旋转表观黏度。它有三种单元测定器,每单元包括一个测定容器。附有若干只转子。根据试样黏度大小选用某单元测定容器和配套转子及转速,使读数在刻度盘的20%—85%范围内,将转子垂直浸入试样中心。使液面至转子液位标线。在(25±0.5)℃下测定。记录转子旋转(60±2)s时的指示数值。对高黏度试样记录(120±2)s时的读数。试验结果按仪器要求计算。应表明旋转黏度计的型号,转子编号,转速和测定温度。

2、 杯式黏度计法(GB 1723—79涂料黏度测定法)杯式黏度计又称涂—1杯和涂—4杯黏度计,是一类构造简单的黏度计。多用于黏度小的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液。其原理是从杯内通过规定的尺寸的底孔流出等体积的恒温液体的时间长短来判断黏度的大小,时间长黏度大,时间短则黏度小。所测数据不能互换。应表明杯号。涂—杯规定流体的体积为50ml。底孔孔径为φ5.6mm。孔长14.0mm;涂-4杯规定杯内流体流完断线为止,(约100ml),底孔孔径为φ4.0mm,孔长4.0mm。涂—1杯有水浴套,涂—4杯只测室温黏度。

操作要点:黏度杯和树脂试样,应在测试温度下恒温处理。堵好孔底,将恒温树脂试样倒入杯内至满并刮平。静置片刻使试样中的气泡逸出。抽开底孔时应立即用秒表计时。涂-1杯底孔下用量筒接收流出物,当刚达到50ml时,停秒表,记录时间。涂-4杯底孔下用150ml烧杯接收流出物。当流出物连续线中断成滴状时,停止秒表,记录时间,黏度以s表示。

9. 树脂的粘度测试 怎么做

常用的旋转粘度计,如bookfield粘度计,测试后的单位是cps或mpa.s

涂4#杯,测试后的单位是秒

10. 如何测量贵重液体的黏度

我是做胶粘剂的,常用的近似测量法是:
1、准备干净玻璃板,然后找几种估计与被测胶液粘度差不多的液体,分别滴到玻璃板上,排列整齐。
2、把被测胶液也滴到玻璃板上,高度与样品对齐。
3、立起玻璃板使胶液自然下流,观察被测胶液和哪种样品流速接近,这样就测出粘度值了。
备注:胶液和样品的温度必须一致。

阅读全文

与水性树脂黏度怎么测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宁波污水回收企业 浏览:964
环氧丙烯酸树脂固化 浏览:533
车空滤芯掉了怎么办 浏览:829
染色污水处理硫酸 浏览:585
超滤反洗加药的目的 浏览:885
鱼竿碳纤维的好还是环氧树脂的好 浏览:72
净水机快接头pom是什么材料 浏览:436
封闭的污水池怎么降低水温 浏览:415
污水管道合槽施工 浏览:132
什么产生氰化物废水 浏览:605
净水盒哪个牌子好 浏览:66
edi系统在企业中如何实现的 浏览:488
沁园净水器的复合滤芯是什么滤芯 浏览:680
上海思源水处理 浏览:523
不要排放废水用英文怎么讲 浏览:147
网络污水渠 浏览:593
饮水机有啤酒味怎么办 浏览:825
石油后的污水 浏览:15
雪佛兰汽滤芯卡子怎么拆 浏览:673
XRV15T怎么换空气滤芯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