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多种阳离子与氢型树脂交换过程时的出水水质曲线是怎样的
多种阳离子与氢复型树脂交换过程时制的出水水质变化情况可见其水质曲线图。 1)因为H型树脂对Na+的选择性最小,所以Na+首先漏入出水中,当树脂层中的Na+和H+的交换层接触到树脂层底后,出水中的Na+的浓度迅速增加,但同时进水中的Ca2+仍不断的从钠型树脂层中交换出Na+,因此出水中Na+的浓度会超过进水中Na+的浓度,直至树脂层中的Ca2+和Na+的交换层消失,出水中的Na+浓度才会与进水的Na+浓度保持相等。 2)当钠型树脂层消失时,Ca2+和Na+的交换层也开始接触树脂层底,因此同时会有Ca2+漏入出水中,同样随着树脂层中的钙型树脂层的下移和消失,出水中Ca2+的浓度也会超过进水中的浓度而最终保持与进水浓度相等。
B. 为什么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要采用H型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使用时,阳阴树脂在混床设备中相当于形成无数级的复床,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软化水钠床因为只须对原水中的硬度(即钙、镁离子)进行处理,所以阳树脂以Na型即可使用。反应原理为:
2NaR + Ca2- → CaR2 +2Na
混床设备中的阳树脂为H型,阴树脂为OH型,这样阳树脂交换了水中的阳离子,释放出H根离子,阴树脂交换了水中的阴离子,释放出OH根离子,阳树脂释放出的H+ 与阴树脂释放出的OH-结合生成水,反应原理为:
HR + Na+ → NaR + H+
ROH + Cl- → RCl + OH-
H+ + OH- → H2O
C. 钠型树脂转为氢型树脂体积如何变化
钠型树脂(相当于失效型)转为氢型(相当于工作型)体积是会增大的,大概4-5%左右。具体的要看树脂的类型
D. 树脂Na型如何转化成H型
加HCL
E. 请问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钠型)怎么转换成氢型急用。谢谢!
离子交换树脂能够转为哪些类型?
1、阳离子树脂可以使用氯化钠,进行转化成为钠型树专脂,属可以更好的对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进行吸附,且树脂反应时不会释放出氢离子,再生时不需要使用强酸,而是使用食盐水进行再生,更加的安全。
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转化为氯型树脂,也可以转变为碳酸氢型,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阴离子吸附,而且不再具有强碱性,但是却仍然具有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能力。
3、树脂还可以使用氯化氢(HCl)转化,将树脂转化成为氢型树脂,其官能团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氢型树脂的大小一般在0.3-1.2mm之间,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硬水软化,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氢型树脂中的氢离子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离子吸附、替换,将硬水软化成为软水,氢型树脂能够和纳型树脂相互转换。
详情点击:网页链接
F. 水处理中树脂一般是钠树脂还是氢树脂
水处理树脂分抄为阳离子树脂袭和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又细分为钠型和氢型,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某些阳离子(如H+或Na+),钠型树脂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钠离子,使水变软;氢型树脂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氢离子使水软化,
G. 钠型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过程是怎样的
1、大孔吸附树脂简单再生的方法是用不同浓度的溶剂按极性从大到小剃度洗脱,再用2~3BV的稀专酸、稀碱溶液浸泡属洗脱,水洗至PH值中性即可使用。
2、钠型强酸性阳树脂可用10%NaCl 溶液再生,用药量为其交换容量的2倍 (用NaCl量为117g/ l 树脂);氢型强酸性树脂用强酸再生,用硫酸时要防止被树脂吸附的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物。为此,宜先通入1~2%的稀硫酸再生。
3、氯型强碱性树脂,主要以NaCl 溶液来再生,但加入少量碱有助于将树脂吸附的色素和有机物溶解洗出,故通常使用含10%NaCl + 0.2%NaOH 的碱盐液再生,常规用量为每升树脂用150~200g NaCl ,及3~4g NaOH。OH型强碱阴树脂则用4%NaOH溶液再生。
4、一些脱色树脂 (特别是弱碱性树脂) 宜在微酸性下工作。此时可通入稀盐酸,使树脂 pH值下降至6左右,再用水正洗,反洗各一次。
H. 为什么强碱性树脂氢氧型使用温度要低于60度
一般来讲,强碱阴树脂使用温度建议为:氯型≤ 80℃,氢氧型 ≤ 60℃,我公司在热电专联产凝结水回收项目中,属与华电集团成功合作开发了运行温度大概在80℃的耐高温凝结水精处理混床树脂,目前该项目运行2年后,已进入验收程序。
另外,大孔型强碱阴树脂相比于凝胶型强碱阴树脂,耐热稳定性相对更好,因为大孔结构更稳定。
I. 强酸性阳树脂由h型变成na型,树脂体积会增加吗
不会改变,就算改变也是微观上的改变,但是在我们看到的那个树脂颗粒的大小是不会变的。
J. 钠型树脂和氢型树脂 在外观上如何区分
对同一秕树脂面言,钠型树脂的颜色要浅一些,
但不是同一批的树脂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这一批的氢型树脂也许比另一批的钠型树脂颜色要浅。要想分辩就要通过试验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