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滤膜分离实验中,什么是浓度极差有什么危害有哪些消除方法
浓差极化,从理论上说,超滤膜是纯物理的过滤方式,它的分离后的效果应该是,版无相变,无权质变
如果浓差极化产生,那么超滤膜的分离效果就会有 质变的可能,其主要危害,就是让超滤膜分离的效果 不稳定了。
消除浓差极化,一般是2步骤,已经出现了。那么就清洗,用化学药剂清洗膜
最主要的是预防,主要是体现在,超滤膜之前工艺上,和超滤系统设计的。
反洗时间,反洗流量,反洗药剂,反洗药剂浓度,加药的时间,这些设计可以影响,超滤膜浓差极化的形成。也许有错字,,不我也不检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超滤膜技术 问题,解决者
膜术师
⑵ 超滤膜分离实验中,什么是浓度极差
随着超滤膜抄使用时间的袭增加,膜的通量会逐渐减小,浓差极化现象就是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掌握其发生机理和降低这种现象发生的具体措施,对超滤膜膜分离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超滤膜浓差极化有哪些危害呢?
1.浓差极化使膜表面溶质浓度增高,引起渗透压的增大,从而减小传质驱动力。
2.当膜表面溶质浓度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会在膜表面形成沉积或凝胶层,增加透过阻力。
3.膜表面沉积层或凝胶层的形成会改变膜的分离特性。
4.当有机溶质在膜表面达到一定浓度时有可能对膜发生溶胀或溶解,恶化膜的性能。
5.严重的浓差极化导致结晶析出,阻塞流道,运行恶化。
⑶ 超滤净水器的特点超滤净水器的原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为了家热你的安全用水都按上净水器,下面是我们为大家介绍超滤净水器的特点和原理,希望大家参考。
一:超滤净水器的特点。
1、食品级材料,安全可靠,绿色环保.
2、韩国新一代滤芯,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其水锤、耐压等测试均通过NSF测试标准.
3、美国进口M6活性炭,高效吸附能力(碘吸附值达1100mg/g)超过国家一级活性炭标准(1000mg/g)能有效吸附水中余氯、重金属、有机物等,去除水中异味和异色:活性碳的微孔能吸附并去除水中由于腐殖质汪运引起的异色、异味,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4、韩国进口超滤膜通量大去除率高膜丝强度高抗污染性强,国家卫生级材料,去除病菌及悬浮微粒,保留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
5、纯物理法处理,无二次污染.
6、韩国快接管路技术,安装、使用、维护方便。
7、产水可直接饮用.
二;超滤净水器的原理。
1、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乎陵悉,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岁乎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
2、超滤原理并不复杂。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
3、过滤膜根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过滤、超滤和反渗透三种。微孔过滤所用的操作压通常小于4×10^4Pa,膜的平均孔径为500埃~14微米,用于分离较大的微粒、细菌和污染物等。超滤所用操作压为4×10^4Pa~7×10^5Pa,膜的平均孔径为10-100埃,用于分离大分子溶质。反渗透所用的操作压比超滤更大,常达到35×10^5Pa~140×10^5Pa,膜的平均孔径最小,一般为10埃以下,用于分离小分子溶质,如海水脱盐,制高纯水等。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在生活中,怎样选净水器,接下来小编说超滤净水器的特点和原理。
⑷ 浓差极化是如何影响膜分离的减小浓差极化的措施是什么
浓差极化是膜分离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会降低透水率,是一个可逆过程内.是指在超滤过程中,由于水容透过膜而使膜表面的溶质浓度增加,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与水以相反方向向本体溶液扩散,在达到平衡状态时,膜表面形成一溶质浓度分布边界层,它对水的透过起着阻碍作用.浓差极化会使实际的产水通量和脱盐率低于理论估算值.
防止浓差极化主要是控制回收率!单支膜元件的浓差极化系数一般控制在1.2以下,即回收率控制在18%以下.这是单支膜元件,如果系统流程长的话回收率就会提高.
⑸ 超滤膜的净水原理是什么
超滤膜的过复滤原理是什制么?
超滤膜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较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在单位膜丝面积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滤芯装填的膜面积越大,则滤芯的总产水量越多。
你所问的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这两种都有,因为超滤膜有两种分别是:内压式和外压式
内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内到外。
外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外到内。
⑹ 浓差极化现象该怎么解决
你的问题太模糊了。
这是摘自其他文献的解决办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增高流速
首先可以采用化工上常用的增加骚动的措施。也就是说设法加大流体流过膜面的线速度,其中也包括采用层流薄层流道法。
二、填料法
如将29~100us的水球放入被处理的液体中,令其共同流经反渗透(借助于半透过膜的膜分离技术)器以减不膜边界层的厚度而增大透过速度。不球的材质可用玻璃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此外,对管形反渗透(借助于半透过膜的膜分离技术)器来说,也可向进料液中填加微形海绵球操作温度造成超滤浓差极化.不过,对板式和卷式组件而言,加填料的方法是不适宜的,主要是因有将流道堵塞的危险。
三、装设湍流促进器
所谓湍流促进器一般是指可强化流态的多种障碍物。例如对管式组件而言,内部可安装螺旋挡板。对板式或卷式的膜组件可内衬网栅等物以促进湍流。实验表明,这些湍流促进器的效果很好。
四、脉冲法
主要作法是在流程中增设一脉冲发生装置,使液流在脉冲条件下通过膜(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装置。脉冲的振幅和频率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对流速而言,振幅越大或频率越高,透过速度也越大。
虽然动力增加了25%~50%,但是,换来了透过速度提高了70%的得益,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五、搅拌法
是目前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测试装置中必定使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作法是在膜面附近增设搅拌器,也可以把装置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回转使用。试验表明,传质系数与搅拌器的转数成直线关系水处理公司。
六、加分散阻垢剂(hindersthedirtyagent)
为防止反渗透(借助于半透过膜的膜分离技术)膜结垢(是水中溶解的钙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碳酸盐而沉积的产物),某厂过去曾以加硫酸或盐酸来调节PH值,但因酸系统的腐蚀和泄露使操作者很感麻烦,并使水处理(通过物化方法去除水中一些物质的过程)系统运行正常。
⑺ 比较电渗析和超滤工艺中浓差极化的异同点是什么
比较电渗析和超滤工艺中浓差极化的异同点是什么
1.超滤过程中内的浓差极化
在膜分离过程中,大分子溶质容被膜所截留并不断累积在膜表面上,使溶质在膜面处的浓度Cm高于主体溶液中的浓度Cb,从而形成浓度差Cm-Cb,并促使溶质的反向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2.电渗析
电渗析法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强行将离子向电极处吸引,致使电极中间部位的离子浓度大为下降,从而制得淡水的。
⑻ 反渗透系统出现浓差极化现象怎么解决
由于浓差极化现象增大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在同等工作压力作用下,系统的纯内驱动压减小,与纯驱动压成正比容的水通量将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浓差极化现象增大了膜两侧的盐浓度差,
与盐浓度差成正比的盐通量将上升。因此,浓差极化现象将使反渗透系统的水通量下降及透盐率上升。
对超滤的影响没有反渗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