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肾小球的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通过滤过膜滤到肾小囊的囊腔内形成超滤液(原尿),这就是所谓的肾小球滤过作用。
❷ 肾小球.肾小管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处理原尿时候的过程是什么
肾小球复的滤过:循环血制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通过滤过膜滤到肾小囊的囊腔内形成超滤液(原尿),这就是所谓的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肾小管的近曲小管.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氯化钠都被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吸收,并转移到附近的血管中去.重吸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是耗能的.肾小管的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很多,可以保证ATP的供应. 肾小管分泌作用主要是指肾小管在重吸收过程中的"保钠排钾"作用.因为经过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后形成原尿,原尿里钠含量很高.
❸ 人体的尿液里面的无机盐和尿酸和尿素是怎样形成的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尿液中含少量尿酸,含有的无机盐主要是尿素。尿液一般在肾脏中形成,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如下:
1、滤过:进入到肾脏中的血液,即动脉血,经过肾小球时,通过半透膜将其中的水分以及小分子物质过滤出来形成原尿。
2、重吸收:超滤液的量大于每天真正形成的最终尿液量,所以大部分超滤液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重新回到血液中,只有真正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才会最终形成尿液。3、分泌:部分上皮细胞将某些物质主动分泌至尿液中。
经过滤过、重吸收以及分泌的过程,才能最终形成尿液。尿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中95%~97%都是水,其他的成分主要是溶解于水里面的固体物质和非含氮的蛋白质。从含量最高到最低的排序,含量最高的是尿素,其次是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肌酐,都是人体代谢的产物,是一个正常的尿液成分。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您满意,谢谢!
❹ 为什么血液循环一圈只需要23秒 而每天经过肾小球的原尿只有180L
决定肾小球原尿量的一个决定因素是 肾小球率过滤(GFR)。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内管时,除蛋白质容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而形成超滤液,也就是原尿,这是尿生成的第一步。
每分钟两肾生成超滤液的量成为GFR。据测定,正常成年人的GFR是125ml/min,故每天两肾生成的肾小球滤过液总量可达180L。这里还有一个滤过分数(FF)的概念,就是GFR与肾血浆流量(RPF)的比值。从GFR和红细胞比容可计算RPF。RPF的正常值是600~800ml/min。若RPF为660ml,GFR为125ml/min,则FF约为19%。这说明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只有约为19%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即原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有不懂得再问我吧
❺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应该有什么物质 A。葡萄糖和无机盐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
原尿是血液的超滤液,指的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后的液体,除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外,尿素、葡萄糖、无机盐都和血浆相同。因为只有血细胞和蛋白质是不能过肾小球的膜的。在肾小管中葡萄糖和无机盐会被重吸收,否则就成糖尿病了~血细胞要是出现在原尿里就麻烦了,那就是大把大把的丢红细胞啊=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