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滤芯资讯 > 过滤丙烯腈用什么非金属滤芯

过滤丙烯腈用什么非金属滤芯

发布时间:2023-04-06 20:35:39

『壹』 丙烯腈的作用

丙烯腈 【名称】:丙烯腈
【化学式】:CH2═CHCN
三维模型【化学性质】:分子量 53.06
辛辣气味的无色液体。熔点-82℃。密度0.806g/cm3。闪点-1.1℃(开杯)。自燃点48l℃。折射率1.388。溶于水、乙醚、乙醇、丙酮、苯和四氯化碳。与水形成共沸物。易挥发,有腐蚀性。有氧存在下,遇光和热能自行聚合.易燃,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极毒!不仅蒸气有毒,而且经皮肤吸入也能中毒。生气中的容许浓度为20ppm。
【物理性质】:为无色液体,沸点77.3℃,属大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应用】: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
wangjiaqiwjq补充:
丙烯腈,别名,氰基乙烯;结构式, CH2=CH-CN ;为无色易燃液体,剧毒、有刺激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3.1%-17% (体积百分比);沸点为 77.3oC ,闪点 -5 ° C ,自燃点为 481oC 。
赛科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丙烯腈主要用作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染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化学名称: 丙烯腈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Vinyl cyanide
化学别名: 乙烯基氰
化学分子式: CH2:CHCN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原料;也用作谷物烟熏剂
毒性防护: 本品极毒,对温血动物的毒性约为氰化氢的1/30。丙烯腈不仅蒸气有毒,而且附着于皮肤上也易经皮肤中毒。对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5mg/kg,大鼠LD50为93mg/kg。长时间吸入稀丙烯腈蒸气,则能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疲倦和不适等症状。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45mg/m3。 生产设备要密闭,操作时要戴防护用具。丙烯腈若溅到衣服上应立即脱下衣服,溅及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溅入眼内,需用流水冲洗15分钟以上。不慎吞入时,则用温盐水洗胃。如果中毒,应立即用硫代硫酸钠、亚硝酸钠进行静脉注射,并请医生诊治。
CAS号: 107-13-1
包装储运: 采用铁桶包装。贮存容器要密封,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止日晒,要远离硫酸、硝酸等强酸性物质。按“危险品规定”贮运。
物化性质: 无色易挥发的透明液体,味甜,微臭。能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相对密度0.8060(20/4℃)。冰点-83~-84℃。沸点77.3℃。闪点-5℃。折射率nD(20℃)1.3888。粘度(25℃)0.34mPa·s。蒸气压(20℃)11.07kPa。本品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5℃)为3.05%~17.0%±0.5%(体积)。纯品易自聚,特别是在缺氧或暴露在可见光情况下,更易聚合,在浓碱存在下能强烈聚合。
质量标准: GB 7717.1-87
分子量:
结构式:
消耗定额: 原料名称 规格 消耗,kg/t
Montedison-UOP法 O.S.W.法
丙烯 100% 1180 1250
液氨 100% 480 500
硫酸 100% 200
专业法定编号:
制备方法:
国际储运号:
丙烯腈中毒
--------------------------------------------------------------------------------
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微溶于水,其低浓度水溶液很不稳定,易溶于一般溶剂。水解时生成丙烯酸,还原时生成丙腈。易聚合,也能与醋酸乙烯、氯乙烯等单体共聚。工业上丙烯腈主要用于:腈纶纤维、丁腈橡胶、ABS工程塑料及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的制造等。
丙烯腈属于高毒类,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丙烯腈所致急性中毒的临床症状:轻度中毒时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并伴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可有胸闷、心悸、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紫绀、抽搐、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呼吸停止。丙烯腈对人体的慢性毒性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证,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易怒等。此外,丙烯腈可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疱疹及脱屑,愈后可有色素沉着。
凡患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活动性肝、肾疾病的患者均不宜从事丙烯腈作业。
对于生产丙烯腈的场所应尽量采用露天框架建筑,便于毒物扩散稀释,进入反应器内进行清洗作业必须进行充分排风,以排除残留的毒物,此外应佩带使用防毒面具进行作业。
实例1 1984年3月28日上午9时,上海某石化厂装卸区黄某等7位民工,在火车铁栅车皮内装卸桶装丙烯腈,这批由沈阳大宫屯车站发往上海的丙烯腈中,有一铁桶已完全漏尽,由于火车车厢内密不透风,泄漏的丙烯腈气体全部积聚在车厢内,黄某等七人在作业1.5小时后出现2人中毒、5人吸入反应的丙烯腈集体中毒事故,中毒病人出现头昏、胸闷、心慌、呕吐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经医院全力救治才先后痊愈。
从事化学品的存储、运输、装卸等作业的工人应掌握化学品安全、卫生、洗消等方面的知识。这起因容器渗漏造成的事故,如果工人了解丙烯腈的危害,对漏桶所致的污染及时洗消并进行充分通风后再进行装卸,并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则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影响程度和波及面。
生产厂家: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溶解性: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中。也易溶于硫氰酸钠、氯化锌等无机盐水溶液。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1-17%(体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0ppm。易燃易爆,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引起爆炸燃烧的危险,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使容器爆裂,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有氧存在下,遇光和热能自行反应。
毒性:属高毒性类物质,丙烯腈蒸汽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的丙烯腈蒸汽抢救不及时可造成伤亡。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会议(ACGIH)指出,丙烯腈为对人类可疑的潜在致癌物质。
贮运须知: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宜在30℃以下。不得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共贮混运。商品必须随时检查阻聚剂的含量,以便采取措施,搬运时,轻拿轻放,严防容器受损。 一旦泄漏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胶手套,用水冲洗,污水排入废水系统。火灾时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caoxinli163补充,能满足专业操作人员需要--------------------------------------------------------------------------------------------------------------------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中文名称2:乙烯基氰
英文名称2:cyanoeth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55
CAS No.:107-13-1
分子式:C3H3N
分子量:53.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丙烯腈(抑制了的) ≥99% 107-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慢性中毒:尚无定
论。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2[皮]
前苏联MAC(mg/m3):0.5
TLVTN:OSHA 2ppm,4.3mg/m3; ACGIH 2ppm,4.3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一级≥99%;二级 98%。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pH:
熔点(℃):-83.6
沸点(℃):77.3
相对密度(水=1):0.8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83
饱和蒸气压(kPa):13.33(22.8℃)
燃烧热(kJ/mol):1757.7
临界温度(℃):263
临界压力(MPa):3.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92
闪点(℃):-5
引燃温度(℃):480
爆炸上限%(V/V):28.0
爆炸下限%(V/V):2.8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78 mg/kg(大鼠经口);25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 500mg,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162
UN编号:109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O51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四类 B级有机剧毒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贰』 丙烯腈简介

目录

1 拼音

bǐng xī jīng

2 英文参考

acrylonitrile

cyanoethylene

3 国标编号

32162

4 CAS号

107131

5 中文名称

丙烯腈

6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7 丙烯腈的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

8 分子式

C3H3N;CH2CHCN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10 分子量

53.06

11 蒸汽压

13.33kPa/22.8℃

12 闪点

5℃

13 熔点

83.6℃

14 沸点

77.3℃

1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1.83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丙烯腈为中闪点液体,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毒,能被皮肤吸收;遇强酸、强堿、胺类反应猛烈。

18.1 爆炸极限

2.8%28.0%,

18.2 最小点火能

0.16mj;

18.3 引燃温度

480℃,

18.4 燃烧热

1757kj/mol

18.5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

19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碰碰闹药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 *** 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 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 *** 。家兔经皮:500mg,轻度 *** 。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μL/皿。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吵核淋巴细胞25mg/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650mg/kg(孕6~15天),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可引起胚胎笑罩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700mg/kg(37周)胃癌。

污染来源: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橡胶合成(如丁腈橡胶)、塑料合成(如ABS,AS树脂、聚丙烯酰胺等)、有机合成、制造腈纶、尼龙66等膈成纤维、杀虫剂、抗水剂、粘合剂等;还用合适谷物烟薰剂。从事丙烯腈生产及以丙烯腈为原料合成和制造上述物质的企业均是丙烯腈污染的主要来源。腈纶纤维燃烧时可释放也丙烯腈。

丙烯腈在水中是不稳定的,水中浓度1mg/L以下时不影响生物降解。当水中丙烯腈的浓度为10mg/L时,经过一昼夜剩下46%,二昼夜只剩下19%,四昼夜剩下5%,六昼夜只剩下3.6%当水中丙烯脯的浓度为75mg/L时,经过二昼夜剩下30.5%,六昼夜时为起初数量的4.5%。空气中嗅觉阈值浓度为1.7~23ppm,水中嗅觉阈值浓度为0.0031~50.4mg/L。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堿、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HJ/T37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 吡啶苯胺比色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空气 纳氏试剂比色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纳氏试剂比色法 《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等编 水质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24 环境标准:

中国 (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皮] 中国 (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5mg/m3(日均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2mg/m3(表2);26mg/m3(表1)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二级0.77~16(表2);0.91~19(表1);三级1.2~25(表2);1.4~29(表1)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0.60(表2);0.75(表1)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mg/L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0.5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000058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2.0mg/L

二级:5.0mg/L

三级:5.0mg/L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焚烧炉要有后燃烧室,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化学法,用乙醇氢氧化钠处理,将其产物同大量水一起排入下水道。另外,从废水中回收丙烯腈也是一种可考虑的处理办法。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叁』 丙烯腈系纤维的制备

由丙烯、液氨以及氧气在400~500℃下发生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方法称丙烯氨氧化法。丙烯腈的聚合大多采用溶液法,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均相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既能溶解单体,又能溶解反应所生成的聚合体,反应完毕后,聚合液可直接用于纺丝,故又称腈纶生产一步法。如以浓硫氰酸钠水溶液、浓氯化锌水溶液、硝酸、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 (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合,则可采用均相溶液聚合。非均相聚合所用的介质只能溶解或部分溶解单体,而不能溶解聚合体,在聚合过程中聚合体不断地呈絮状沉淀析出,经分离再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称为腈纶生产二步法。因非均相聚合介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使用水,又称为水相聚合法。聚合时根据溶剂不同选用不同的引发剂尘腊,例如使用硫氰酸钠和二甲基亚砜溶剂时常用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中兄局在水相聚合时则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防止聚合体产生颜色,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的还原剂或其他添加剂,如二氧化碳脲、氯化亚锡等,以提高纤维的白度。
世界各国生产的聚丙烯腈纤维大多由三元共聚物制得,丙烯腈占90~94%,第二单体加入量为5~8%,第三单体为0.3~2.0%。加入第二单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的机械强度、弹性和手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染色性能。使用的第二单体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和丙烯酰胺等。加入第三单体的目的是引入一定数量的亲染料基团,增加纤维对染料的亲和力,可制得色谱齐全、颜色鲜艳、染色牢度好的纤维。第三单体分两大类:一类是对阳离子染料有亲和力,含有羧基或磺酸基团的单体,如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甲义丁二酸(又名衣康酸)、对-乙烯基苯磺酸钠等;另一类是对酸性染料有亲和力,含有胺基、酰胺基、吡啶等的单体,如乙烯吡啶、甲基乙烯吡啶等。
硫氰酸钠法均相溶液聚合的工艺流程是:将原料丙烯腈(AN)、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MA)、异丙醇 (IPA)和48.8%硫氰酸钠溶液分别用计量桶计量后放入调配桶。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和浅色剂二氧化硫脲(TUD)经称重后也加入调配桶。第三单体衣康酸 (ITA)则被调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经计量桶加入调配桶,经充分混合和调温后,用计量泵连续地送入聚合釜进行聚合反应。全部物料逐渐形成粘稠浆液。聚合完成后的浆液由釜顶出料,输往脱单体塔脱去单体,然后输入贮液槽,经混卖让合后用齿轮泵送往真空脱泡塔脱除留在浆液中的空气泡。浆液再被送往热交换器进行调温,同时添加消光剂,对浆液过滤以除去杂质,再以稳定的压力送去纺丝。

『肆』 丙烯腈用几号滤毒罐

丙烯腈用3M6001CN型号滤毒罐。配合3M6000/6500/7500系列橡胶或硅胶半面罩面罩使用。请注意丙烯腈有宏正剧毒,建销斗议滤毒罐每天使用完毕后蔽斗悔即废弃。

『伍』 丙烯腈废气怎么处理

胶州富田:

丙烯腈废弃处理:

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岁则做通过洗涤器除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乎衡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盯巧(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陆』 超滤膜哪种材质的过滤效果更好

聚砜(PS)材质超滤膜典型特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能优良(PH2-13),透水性能较好,强度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中最高,(爆破压力>0.6Mpa),使用寿命长,正常使用在3年以上。聚砜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截留分子量6000-20000),尤其适用于特种行业(如生化、医药、化工等)的浓缩、分离、提纯,截留性能稳定。聚丙烯腈(PAN)材质超滤膜典型特性:亲水性材料,透水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耐光和耐气侯性,截留分子量稳定,耐酸碱程度适中(PH2-10),尤其适用于水中有机物含量低,水质较差的场合,截留分子量5万。

『柒』 如何区别滤芯的材料是PAN和PVC

这就要看经验了,我做这行一年多了,还是不能准确区分

『捌』 莱卡和碧然德两个牌子的滤水壶,哪个更好

碧然德Marella型家用滤水壶
产品类别:涉水产品进口 水质处理器

生产企业:布利塔有限公司

生产国(地区):德国

批准文号:卫水进字(2011)第0061号

批件有效期:截止2015-08-18


型:小型水质处理器(A类系列产品)
主要参数:净水流量 0.25L/min
额定总净水量 50L

工作压力 常压
主要成份 或部件:
聚丙烯壳体(口杯、盖子) 1只
复合滤芯(丙烯酸钾型离子交换树脂,430-530μm,36.4g +

丙烯酸氢型载银离子交换树脂,430-530μm,6g +
颗粒活性炭,18-40目,48g) 1支
ABS过滤器盖
1个
ABS过滤器漏斗、水壶各1个

莱卡J703型未查到批件,可向销售商索要。

比较接近的如下:
产品名称:莱卡牌JA06H 型滤水壶
产品类别:涉水产品进口 水质处理器
生产国(地区):意大利

批准文号:卫水进字(2011)第0016号

批件有效期:截止2015-03-28

产品说明:

型:小型水质处理器

主要参数:净水流量 0.1L/min
额定总净水量 40L

工作压力 常压

主要成份 或部件:
滤水壶塑件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1套
复合滤芯 (颗粒活性炭 20-40目 28g + 阳离子交换树脂
45g)1支
复合滤芯壳体:聚丙烯壳体 1支

阅读全文

与过滤丙烯腈用什么非金属滤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卡罗拉滤芯怎么召回 浏览:336
福特野马空调滤芯装在哪里 浏览:520
小厨宝放废水 浏览:400
软水过滤后再用反渗透怎么样 浏览:145
新阳树脂活化 浏览:439
科林贝思反渗透净水器怎么安装 浏览:462
反渗透塞密度指数的测定方法 浏览:983
污水处理项目合作意向书 浏览:484
让我们死时树脂的英文 浏览:275
环氧树脂滴胶标本 浏览:531
ro膜不能接自来水吗 浏览:902
小米2空气净化器怎么链接手机 浏览:117
污水处理站脱氨是什么 浏览:299
电瓶电解质污水处理 浏览:603
饮水机自带热水壶怎么取下来 浏览:467
提纯二硫化碳的蒸馏温度 浏览:868
家用净水器的水怎么消毒 浏览:319
宝宝吃了洗衣机快速除垢剂 浏览:349
金科伟净水器为什么成为标杆品牌 浏览:767
性价比高超滤净水器 浏览: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