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设备事故和设备故障的区别
设备故障是设备不能正常启动或不能正常运行。设备事故是设备因操作不当或是故障引起的,能造成设备损坏,不能运行必须要更换主要部件。
❷ 设备事故与设备故障各是什么意思两者有什么联系有区别吗求解
设备事故
指工业企业设备(包括各类生产设备、管道、厂房、建筑物、构筑物、仪器、电讯、动力、运输等设备或设施)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行为或事件。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其目的是对所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度发生。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重演,达到消灭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设备故障,
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或效率降低而影响生产。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擦、外力、应力及化学反应的作用,零件总会逐渐磨损和腐蚀、断裂导致因故障而停机。加强设备保养维修,及时掌握零件磨损情况,在零件进入剧烈磨损阶段前,进行修理更换,就可防止故障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故障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时常常与异常、事故等词语混淆。所谓异常,意思是指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那么,正常状态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如果连判断正常的标准都没有,那么就不能给异常下定义。对故障来说,必须明确对象设备应该保持的规定性能是什么,以及规定的性能现在达到什么程度,否则,同样不能明确故障的具体内容。假如某对象设备的状态和所规定的性能范围不相同,则要认为该设备的异常即为故障。反之,假如对象设备的状态,在规定性能的许可水平以内,此时,即使出现异常现象,也还不能算作是故障。总之,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把设备的正常状态、规定性能范围,明确地制订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异常和故障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什么是异常,什么是故障。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免除混乱。
事故也是一种故障,是侧重安全与费用上的考虑而建立的术语,通常是指设备失去了安全的状态或设备受到非正常损坏等。
1、事故:已经发生,造成损失损害,
如短路电弧造成断路器脱扣、烧坏、报废。
2、故障:运行不正常,简单检查处理可以及时恢复,
如因用电端漏电、过载造成漏电断路器脱扣。
3、障碍:不清楚,大概指不正常并须作修改方可正常,
如断路器参数不合适,须更改参数规格。
4、异常:可能是事故前兆,尚未造成损失,原因未明,
如常规运行中电缆过热,有烧塑料味道。
❸ 什么是设备故障,都有哪些种类类型
所谓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或效率降低而影响生产。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擦、外力、应力及化学反应的作用,零件总会逐渐磨损和腐蚀、断裂导致因故障而停机。加强设备保养维修,及时掌握零件磨损情况,在零件进入剧烈磨损阶段前,进行修理更换,就可防止故障停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故障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时常常与异常、事故等词语混淆。所谓异常,意思是指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那么,正常状态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如果连判断正常的标准都没有,那么就不能给异常下定义。对故障来说,必须明确对象设备应该保持的规定性能是什么,以及规定的性能现在达到什么程度,否则,同样不能明确故障的具体内容。假如某对象设备的状态和所规定的性能范围不相同,则要认为该设备的异常即为故障。反之,假如对象设备的状态,在规定性能的许可水平以内,此时,即使出现异常现象,也还不能算作是故障。总之,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把设备的正常状态、规定性能范围,明确地制订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异常和故障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什么是异常,什么是故障。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免除混乱。
事故也是一种故障,是侧重安全与费用上的考虑而建立的术语,通常是指设备失去了安全的状态或设备受到非正常损坏等。
设备故障按技术性原因,可分为四大类:即磨损性故障、腐蚀性故障、断裂性故障及老化性故障。
1、磨损性故障
由于运动部件磨损,在某一时刻超过极限值所引起的故障。所谓磨损是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互相接触做相互运动的对偶表面,在摩擦作用下发生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按其形成机理又分为粘附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微振磨损等4种类型。
2、腐蚀性故障
按腐蚀机理不同又可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3类。
化学腐蚀:金属和周围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所造成的腐蚀。反应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金属与电介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所造成的腐蚀。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物理腐蚀:金属与熔融盐、熔碱、液态金属相接触,使金属某一区域不断熔解,另一区域不断形成的物质转移现象,即物理腐蚀。
在实际生产中,常以金属腐蚀不同形式来分类。常见的有8种腐蚀形式,即均匀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小孔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磨损性腐蚀、应力腐蚀。
3、断裂性故障
可分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塑性断裂等。
脆性断裂:可由于材料性质不均匀引起;或由于加工工艺处理不当所引起(如在锻、铸、焊、磨、热处理等工艺过程中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脆性断裂);也可由于恶劣环境所引起;如温度过低,使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主要是指冲击韧性降低,因此低温容器(-20℃以下)必须选用冲击值大于一定值的材料。再如放射线辐射也能引起材料脆化,从而引起脆性断裂。
疲劳断裂:由于热疲劳(如高温疲劳等)、机械疲劳(又分为弯曲疲劳、扭转疲劳、接触疲劳、复合载荷疲劳等)以及复杂环境下的疲劳等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断裂。
应力腐蚀断裂:一个有热应力、焊接应力、残余应力或其他外加拉应力的设备,如果同时存在与金属材料相匹配的腐蚀介质,则将使材料产生裂纹,并以显著速度发展的一种开裂。如不锈钢在氯化物介质中的开裂,黄铜在含氨介质中的开裂,都是应力腐蚀断裂。又如所谓氢脆和碱脆现象造成的破坏,也是应力腐蚀断裂。
塑性断裂:塑性断裂是由过载断裂和撞击断裂所引起。
4、老化性故障
上述综合因素作用于设备,使其性能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❹ 设备事故有哪些分类
设备事故是指工业企业设备(包括各类生产设备、管道、厂房、建筑物、构筑物、仪器、电讯、动力、运输等设备或设施)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直接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行为或事件。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其目的是对所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再度发生。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重演,达到消灭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设备事故的分类:
例如空压机曲轴有砂眼,在长期交变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裂缝,导致曲轴断裂,并造成缸体、活塞等零件同时损坏的,属于设备事故。如因操作人员在启动空压机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打开空压机出口阀门,以致设备超压造成设备损坏或爆炸,也属于设备事故。
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设备事故可分为三类:
1、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严重,多系统企业影响日产量25%或修复费用达4000元以上的;单系统企业影响日产量50%或修复费用达4000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条件,但性质恶劣,影响大,经单位讨论,领导同意,也可认为是重大事故。
2、普通设备事故
设备零部件损坏,以致影响到一种成品或半成品减产;多系统企业占日产量5%或修复费用达800元以上的;单系统企业占日产量10%或修复费用达800元以上的。
3、微小事故
损失小于普通设备事故的,均为微小事故。事故损失金额是修复费、减产损失费和成品、半成品损失费之和。其中:
1)修复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备品配件费以及各种附加费。
2)减产损失费是以减产数量乘以工厂年度计划单位利润。设备修复后,因能力降低而减产的部分可不计算。
3)成品或半成品损失费是以损失的成品或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工厂年度计划单位成本进行计算。
❺ 设备事故分那几类 内容是什么
分为三类,分别是:重大设备事故、普通设备事故、微小事故。
具体内容:
1、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严重,多系统企业影响日产量25%或修复费用达4000元以上的;单系统企业影响日产量50%或修复费用达4000元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条件,但性质恶劣,影响大,经单位讨论,领导同意,也可认为是重大事故。
2、普通设备事故
设备零部件损坏,以致影响到一种成品或半成品减产;多系统企业占日产量5%或修复费用达800元以上的;单系统企业占日产量10%或修复费用达800元以上的。
3、微小事故
损失小于普通设备事故的,均为微小事故。事故损失金额是修复费、减产损失费和成品、半成品损失费之和。其中:修复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备品配件费以及各种附加费。减产损失费是以减产数量乘以工厂年度计划单位利润。设备修复后,因能力降低而减产的部分可不计算。
设备事故的预防:
1、选购合格设备。
2、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3、为设备运行提供优异的环境。
4、为设备运行提供人的素质保证。
5、直立法规,保证设备运行。
6、做好设备定期补缀。
7、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8、做好设备运行中的搜检。
9、汲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10、做好设备的更新改造。
❻ 特种设备事故分为四类
特种设备事故分为四类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2、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
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
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法律依据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❼ 事故类型主要分四类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
:1.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原因;
2.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_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等。
3.管理上的缺陷。例如: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等。
4.环境上的原因。1.物体打击
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本类事故适用于落下物、飞来物、滚石、
崩块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等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内由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机动车辆包括:汽车类:载重汽车、货卸汽车、大客车、小汽车客货两用汽车、内燃叉车等。电瓶车类:平板电瓶车、电瓶叉车等。拖拉机类: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操纵杆式拖拉机等。有轨车类:有轨电动车、电瓶机车等。施工设施:挖掘机、推土机、电铲等。 凡在上述机动车辆的行驶中,发生挤、压、坠落、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发生行驶中上、下车事故;发生因搭承矿车或放飞车事故;发生车辆运输摘挂钩事故、跑车事故等均属本类别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适用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
切屑伤人;被设备的转动机构缠住等造成的伤害。已列入其他项事故类别的机械设备造成
的机械伤害除外,如车辆、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设备。
4.起重伤害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 6事故。蒸汽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蒸汽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蒸汽锅炉。
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目前建筑施工事故主要类型有: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坍塌事故、车辆伤害、起重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灼烫、其他伤害。
❽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
法律分析:《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规定中,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其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法律依据:《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第七条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第八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一)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发的; (二)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保护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等情形的。
❾ 设备异常、设备障碍、设备故障、设备事故的定义是什么出自哪个电力标准
1、事故:已经发生,造成损失损害,
如短路电弧造成断路器脱扣、烧坏、报废。
2、故障:运行不正常,简单检查处理可以及时恢复,
如因用电端漏电、过载造成漏电断路器脱扣。
3、障碍:不清楚,大概指不正常并须作修改方可正常,
如断路器参数不合适,须更改参数规格。
4、异常:可能是事故前兆,尚未造成损失,原因未明,
如常规运行中电缆过热,有烧塑料味道。
出自: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