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空纤维管式超滤膜冒气泡是什么原因
中空纤维膜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冒气泡的现象,但是如何判断冒气泡是膜丝专扩散还是泄露属呢?今天就教教大家分辨方法。
一根真正发生泄漏的膜丝会:
从某一个点上显示出大量无法计数的稳定的气泡,泄漏大则气泡也大,泄漏小则气泡中等。加压开始的1-2分钟内就可发现,通常压力不会超过7PSI,可以用指尖感觉到气泡。
中空纤维膜扩散:
扩散是一个慢性的、间断的过程;
气泡一个接一个地形成,一般可以数得清楚;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膜丝都会有扩散气泡出现。
B. 外压式超滤膜安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1、如果是外压超滤膜安装反了,那么膜的截流的效果比较差,会导致产水水质回,有问题
2、还对膜造成答比较严重污染,并且不容易清洗
3、其次,如果您的外压膜,如果是单皮层的结构,以上的状况都有可能会出现
4、如果是双皮层的,对产水水质影响不大
C. 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区别分析
内压式和外压式超滤膜原理和区别:一支超滤膜由成百到上千根细小的中空纤维丝内组成,一容般将中空纤维膜内径在0.6-6mm之间的超滤膜称为毛细管式超滤膜,毛细管式超滤膜因内径较大,不易被大颗粒物质堵塞。按进水方式的不同,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
1、内压式
即原液先进入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丝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
2、外压式
中空纤维超滤膜则是原液经压力差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而截留的物质则汇集在中空丝的外部。
D. 外压与内压超滤有什么区别
外压式超滤膜元件的进水是在中空膜丝的外相走,也就是说压力在膜的外侧,过滤液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从容中空超滤膜丝的中间渗透出来 ;内压式的进水是从中空膜的内相走,也是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液渗出中空膜丝的外侧来。在选用外压式、还是选用内式?一要看膜的种类。二要看被处理的对象。
E. 内压式超滤膜和外压式超滤膜区别
内压式超滤是指:原水从膜丝的中心孔进入膜丝内腔横向流动,通过膜丝内腔表面均匀分布微米级的孔径,纵向流出到膜的外表面形成产水,过滤后的杂质随水流横向流出,形成浓水的过程。内压式超滤是指:原水从膜丝的中心孔进入膜丝内腔横向流动,通过膜丝内腔表面均匀分布微米级的孔径,纵向流出到膜的外表面形成产水,过滤后的杂质随水流横向流出,形成浓水的过程。据我所知立升家是做超滤膜非常牛X的企业,其内压式PVC超滤膜过滤孔径为0.01微米,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回答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吗?采纳一下
F. 平压式超滤膜比外压式超滤膜优势大吗
平压式超滤膜与外压式超滤膜
1.可去除各种原水中污染物的外压超滤膜。它回还具有极强答的物理耐久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2.采用特殊的制造方法制成,可提供高过滤通量,并能针对不同水源稳定运行,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确保高完整性和耐用性。
3.超滤膜元件具有盘管结构,中空结构,独特的排气端盖设计,较宽的通道网格,确保膜元件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抗污染性能。
超滤膜过滤的优点如此之多,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G. 超滤膜的净水原理是什么
超滤膜的过复滤原理是什制么?
超滤膜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较小细菌的体积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在单位膜丝面积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滤芯装填的膜面积越大,则滤芯的总产水量越多。
你所问的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这两种都有,因为超滤膜有两种分别是:内压式和外压式
内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内到外。
外压式的超滤膜就是从外到内。
H. 请问内压式和外压式超滤膜是否只是使用方式上的不同
内压式超滤膜
即原液先进入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丝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内压膜由于管径平均统一,水流速度均衡,适用于各种水质,但对预处理有一定的要求:内压膜一般由聚醚、聚醚砜为主要组成,内压式膜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为防止堵塞,对进水的颗粒粒径和含量都有较严格的限制,适合原水水质好的工况。
外压式超滤膜
中空纤维超滤膜则是原液经压力差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而截留的物质则汇集在中空丝的外部,外压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之间,膜丝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材质主要以pvdf为主,一般可以以气体冲洗,因而更适合原水水质较差、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两者的区别:
1. 外压式大多是采用PVDF材质制成,内压式膜一般采用PS、PES材质制成。众所周知,PVDF抗氧化性能力及机械强度远比PS、PES等材质强。
2. PVDF膜材质的亲水性略低于PS、PES,但大部分PVDF膜厂家都已对PVDF膜进行过亲水性处理;绝大多数外压式膜和内压式膜都是不对称单皮层膜结构,生产工艺为湿法。
3. 由于中空纤维的内径通常在1mm左右,因此当处理具有高污染度的源水时,内压型膜可能导致内径堵塞。尤其是MBR项目,在全球的浸没式MBR中,基本都是采用外压式MBR膜,而且趋势采用PVDF膜;
4. 由于内压式超滤膜内径较小,易堵塞,所以膜的运行膜通量较低;内压式膜对自清洗过滤器的要求高于外压式。
两者之间有各自不同的性能特性,因而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为了致使运行过程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用户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来确认应用哪一种膜元件。
I. 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有何区别
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膜的区别从常压,原水净水和独立内壁支撑层这三个方面来看。
一、超滤膜位置不同
1、外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外表面。
2、内压式常压,超滤膜帖在管内表面。
二、内外原水净水不同
1、外压式:外部原水,高压;内部净水。
2、内压式:内部原水,高压;外部净水
三、独立内壁支撑层不同
(9)外压式超滤膜丝为什么会扁扩展阅读:
1、超滤膜过滤原理
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每米长的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而已知世界最小细菌的体积在0.2微米,因此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从而实现了净化过程。
2、计算公式
S内=πdL×n
S外=πDL×n
其中:S内为膜丝总内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内径;
S外为膜丝总外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外径;
L为超滤膜丝的长度;
n为超滤膜丝的根数。
J. 万能的度友 有谁能帮帮我谈谈 对超滤膜的认识和了解。(越多越好) 谁能谈谈啊 100分奖励
超滤膜是一种用于超滤过程能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高分子半透膜。 以压力为驱动力,膜孔径为1~100nm,属非对称性膜类型。孔密度约10/cm,操作压力差为100~1000kPa,适用于脱除胶体级微粒和大分子,能分离浓度小于10%的溶液。
1. 超滤膜结构
这种高分子聚合膜具有不对称的微孔结构,分为两层:上层为功能层,具有致密微孔和拦截大分子的功能,其孔径为1~20nm;下层具有大通孔结构的支撑层,起增大膜强度的作用。
功能层较薄,透水通量大。一般先制成管式、板面式、卷式、毛细管式等各种型的组件,然后组装多个组件在一起应用,以增大过滤面积。膜的超滤过程在本质上是机械筛滤过程,膜表面孔隙的大小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超过滤膜能分离的溶质(高分子或溶体)为1~30nm大小的分子,它排斥的物质除膜的特性外,还与物质分子的形状、大小、柔度及操作条件等有关。早期的超滤膜用玻璃纸、硝酸纤维膜等。
2. 超滤膜制作材料
通常由各种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以及芳香族聚合物类等。
3. 超滤膜性能表征
性能用纯水透水率平方米·小时和截留分子量和截留百分率表示。纯水透过率越大越好,截留率一般要求>99%。高质量的超滤膜孔密度很大,孔径分布很窄。
4. 超滤膜应用领域
超滤膜已广泛用于工业废水和工艺水的深度处理,如化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大分子物质的浓缩、纯化和分离,生物溶液的除菌,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分离,石油化工废水中回收甘油,照相化学废水中回收银以及超纯水的制备等。此外,还可用于污泥浓缩脱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