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滤膜分离实验中,什么是浓度极差有什么危害有哪些消除方法
浓差极化,从理论上说,超滤膜是纯物理的过滤方式,它的分离后的效果应该是,版无相变,无权质变
如果浓差极化产生,那么超滤膜的分离效果就会有 质变的可能,其主要危害,就是让超滤膜分离的效果 不稳定了。
消除浓差极化,一般是2步骤,已经出现了。那么就清洗,用化学药剂清洗膜
最主要的是预防,主要是体现在,超滤膜之前工艺上,和超滤系统设计的。
反洗时间,反洗流量,反洗药剂,反洗药剂浓度,加药的时间,这些设计可以影响,超滤膜浓差极化的形成。也许有错字,,不我也不检查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超滤膜技术 问题,解决者
膜术师
❷ 超滤膜的常见污染是什么清洗方法是什么
超滤膜的清洗,又可分为物理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两种。
一、物理清洗法:
在这方面用的最多最普遍的就是水力冲洗法。它又可因水力冲洗方向的不同,分为逆向冲洗、反冲洗和正洗冲洗。
酸性清洗剂常用的有0.1N盐酸溶液,0.1M草酸溶液,1~3%柠檬酸、柠檬酸胺、EDTA等。这类清洗剂在去除钙离子、镁离子、氟离子等金属离子及其氢氧化物,无机盐凝胶层是较为有效的。
碱性清洗剂主要是0.1~0.5%的NaOH水溶液。它对去除蛋白质,油脂类的污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氧化性清洗剂如1~1.5%双氧水、0.5~1%NaOCl、0.05~0.1%叠氮酸钠等,对去除有机物质的污染有显著效果。
生物酶制剂如1%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对去除蛋白质、多糖、油脂类的污染是有效的。对去除有机物污染也有一定效果。应用酶清洗剂时,如能在55~60℃下进行清洗效果更佳。清洗时间的长短与酶浓度的高低有关。
超滤膜在特定条件下采用化学清洗方法虽是必要,但使用时须慎重。要避免化学清洗剂破坏膜的分离性能;不能使污染物发生变形,加重膜的污染;不应破坏污染物的胶体性质,使它变硬僵化。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产中,不能让清洗剂的残留物影响产品质量等。
❸ pvc超滤膜对人体有害吗
所谓PVC有毒一说,来实际是自PVC在热成型时会降解,所以必须添加抗氧化剂,常规抗氧化剂为铅盐知居多,效果好低成本,近年来有机抗氧化剂出现,但效果稍差,成本高,所以水管类应该用有机助剂代替铅盐道,但国内生产商保不准会挂羊头卖狗肉。立升的PVC超滤膜是用溶纺的,应该不会添加抗氧剂,但专别的助剂是否安全就得看厂家添加别的助剂是什么了,PVC超滤膜属和PVDF超滤膜多是近年出现的新品种,一种概念炒作,个人认为经过几十年风雨的PAN膜还是不错的选择!
❹ 浸没式超滤膜反洗压力过高的后果
反正压力大超过3公斤了。并且长期这样运行,会导致膜丝断裂风险,导致产水水质不达标!
❺ 中空纤维超滤膜有什么缺点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缺点
1、需要严格的预过滤。
2、清洗困难。
3、换膜费用高。一旦损坏,整只报废。
4、纤维管内流动阻力很大,压力损失较大,不宜处理黏稠液体。
❻ 净水器里的超滤膜滤芯有什么用需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超滤膜净水器是常用的一种设备,它的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滤芯过滤,把水中的泥沙、细菌、重金属等物质去除掉,从而得到干净健康的水质。目前家庭用水的主要污染来源都是部分工厂废水的排放,从而污染当地水源,形成化工性污染。而净水器的超滤膜,能够有效的排除这类物质,把重金属、抗生素、细菌等分离出来。所有对于任何家庭来说,安装一台净水器是非常之有用的。
在净水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为保证水质净化质量,我们需要对净水器的滤芯,定期清洗及更换,净水器滤芯一般多久更换一次?
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一般用于净水机的第三级。过滤精度达0.01μm。超滤膜滤芯更换周期:一般在三年或三年以上。
出现以下现象,就说明滤芯需要更换了:
一般来说滤芯都是有更换周期的,但具体滤芯更换时间,仍需要依据用户的水源水质及使用的净水量而变化,但遇到下面四种情况滤芯基本就该换了。
1、出水流量明显变小。说明滤芯堵塞,应清洗滤芯以便恢复正常流量,经清洗后流量仍然很小,就需要给净水器更换新的滤芯;更换排查方法,从初级PP棉滤芯依次向后逐级,直到出水量正常为止;
2、出水口感下降,口感与自来水接近,不能去除自来水的余氯味道,说明活性炭滤芯已经吸附饱和,活性炭滤芯该换了。
3、RO膜反渗透净水器造水太快。净水器出现出水明显加快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RO膜损坏导致的,这时我们必须要更换新的RO膜,否则反渗透净水器将失去最核心的重金属离子过滤功能。
4、净水器滤芯按时间推算已到使用寿命的80%。滤芯的使用寿命是理想情况下的使用期限,针对水质污染严重的小区,滤芯根本没办法用这么长时间,一般在滤芯使用时间达到其理想寿命的80%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更换了。
❼ 反渗透设备中的超滤膜选用要注意什么
反正都是伪装的一些超墨绿,他的选择方向非常注意。
❽ 影响超滤膜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温度对超滤膜系统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强,粘滞性减小,故产水量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滤膜系统在冬天和夏天的产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温度与产水量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许的温度条件下,温度系统约为0.0215/1°C,即温度每上升一度,则相应的产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调节水温的方法来实现超滤系统的产水量的稳定一致。
水质变化:
一方面,进水水质经由10μ过滤后,保证浊度小于1NTV,浓度不大于百分之五,且水温应在5至40摄氏度之间,压力应不大于0.2MPa,在此基础上,保证进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碱度为2至13之间。另一方面,水质异常也是影响超滤出水量的重要条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蕴含的颗粒物、悬浮物会增多,使浊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加之进水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水,所蕴含的有机物较多,在压力不均衡和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会混入一定质量的生水,被截留于超滤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洁难以维持,直接导致超滤出水量降低。
操作压力对产水量的影响:
在低压时超滤膜的产水量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产水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升高,但当压力值超过0.3mpa时,即使压力再升高,其产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于在高压下超滤膜被压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滤系统设计应注意;
超滤过程:
原水在管道内或管道外流动,小分子溶质及溶剂穿过膜逐渐形成超滤液,并降低浓度,成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离和浓缩。超滤过程具有动态性,且膜不易堵塞,但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产生吸附作用,使超滤膜表面形成残渣等物质。因此,超滤的各项特征是保证出水量的必要条件。
进水浑浊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进水浊度越大时,超滤膜受到影响的产水量越少,而且进水浊度大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在确定超滤膜产生量时也应考虑进水浊度的影响,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浊度的影响;
A、 增加前级预处理降低原水浊度;
B、 使用错流过滤方式,并降低系统回收率;
流速对产水量的影响:
流速的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虽不像温度和压力那样明显,流速过大时反而会导致膜组件的产水量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流速加快增加了组件压力损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设计超滤系统流速时,一定要控制在给定的流速范围内,流速太慢影响超滤分离质量,容易形成浓差极化,太快则影响产水量。
❾ 臭氧水通过超滤膜有什么影响吗
臭氧其之所以能杀菌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从而达到破坏生命体的结构或影响其正内常生理功能容,致使细菌死亡以达到杀菌除菌作用。所以使用臭氧水是可以达到预期杀菌的效果的。
而你所使用的超滤膜是否会被臭氧影响,关键是看你的膜是什么材质的,一般超滤膜是有机聚合物所成,如聚乙烯、聚丙烯、GHP等,一般是不会被臭氧水所氧化影响其本身材质性质的,除非聚合物上还绑定有一些特殊的可能会被氧化的侧链。
❿ 废旧盐酸进入超滤膜丝有什么影响
对超滤是没啥大问题的,主要是对反渗透膜有伤害,盐酸只要是考察进水的专氧化性物质的属,因为在进水前投加次氯酸钠做杀菌剂,这样会在RO的进水处形成余氯,氧化性物质会对RO膜产生不可逆损伤,故要在RO进水管上加ORP表,根据表上的读数,投加还原剂,一般是亚硝酸钠。主要是对反渗透膜元件的伤害,反渗透进水余氯超过1PPM200小时以上,反渗透膜会发生降解,这是不可逆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