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余氯对超滤膜的损害
余氯对超滤膜产生氧化作用,出现明显的脱盐率下降的现象。
大约1PPM的余氯在200~1000小时就可能使膜元件发生降解。余氯对膜的攻击速度取决于水质环境,在碱性条件下的速度比中型和酸性快的多。所以为了防止余氯的氧化作用对膜产生的降解作用,建议进行脱氯。
药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当系统既加入酸又加入SBS时,SBS的注入点应该位于加酸点之后。这是因为加入亚硫酸氢钠后再加酸,会使得SBS生成亚硫酸钠。
2、预处理系统之中,一定要防止余氯进入反渗透和纳滤系统,如果发现余氯超标,必须用SBS对其进行还原。一般用量为余氯的1.8-3倍(须是食品级的)。
㈡ 自来水余氯的危害有多大
1.目前自来水消毒杀菌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中国目前自来水净化方式:氯气杀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来水净化方式:紫外线和臭氧技术杀菌。
2.什么是氯?
答: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窒息性异味、有毒的气体。它是很强的氧化剂,与二氧化碳接触能形成光气,在高压下可液化为液氯,密度为2.48kg/m3,熔点-102℃,沸点-34.6℃,在空气中呈白色烟雾,极易溶于水、醇和醚,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3.自来水中为什么要添加氯?
答: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但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为了要抑制和杀灭水中的细菌,在处理水过程中加入氯。
4.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氯气对人体有严重危害,它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肿及肺炎,浓度高时可麻痹呼吸中枢、出现“闪击性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加速人体衰老速度。主要病症为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癌症。
氯加入水中后,会让您的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叉,也让您的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
5.含余氯的水对清洗蔬菜、水果、谷物等有何影响?
答:氯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6.余氯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答:用于自来水中的氯,对任何有毛细孔如皮肤、鼻孔对、口腔、肺部、毛发、眼睛、肉类蔬果菜等氧化表层,都很容易快速被吸收。
7.余氯为什么容易通过人体皮肤被吸收?
答:因为人体皮肤表层遍布毛孔和汗腺,在与自来水接触的瞬间,余氯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细微的毛孔进入被人体皮肤所吸收。
8.长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么危害?
答:用含有余氯的自来水洗澡,浴室内氯气的总量中有四成是经由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肤吸收,是平常通过饮用进入人体体内氯的6——8倍,轻者产生瘙痒,日积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会增加30%;
9.为什么说自来水烧开后危害更大?
答:将自来水加以煮沸,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三氯甲烷将比自来水增加3——4倍,如果余氯不能去除,我们每日所饮用的咖啡、茶或汤,经加温煮沸饮用后;我们的体内即增加了3——4倍的致癌物。
10.长期饮用含余氯的水会导致什么疾病?
答: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贫血症、膀胱癌、肝癌、直肠癌、高血压和过敏等症状。
11.余氯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答:用自来水在给儿童洗澡时,氯会使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岔,也会使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当氯和有机物,比如汗液相互作用的时候,容易造成周围空气中形成三氯化氮,这非常容易损害眼睛和嗓子;氯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后,会损害呼吸细胞(Clara细胞),进而导致哮喘和肺气肿。
12.余氯对孕妇有什么危害?
答:孕妇长期饮用含有氯的自来水,会对胎儿心、肺的生长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新生儿心律不齐、心力衰竭,以及肺部功能性障碍。
13.余氯对老人有什么危害?
答: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心脏病、膀胱癌、肝癌、直肠癌、高血压。
㈢ 余氯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对皮肤细胞及细胞间质造成伤害,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老化,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因为自来水净化一般是使用氯气,而残留的余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致癌物,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尤其是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所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烧开后的水也不是健康的选择,对自来水进行再净化是关键。经过净水设备净化后的自来水称为直饮水,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基础上吸附自来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有害物质,是真正健康的水。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
㈣ 余氯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 余氯的概念
resi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2. 余氯的分类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
余氯对人体的危害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预氯化物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
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
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
3、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
因为自来水净化一般是使用氯气,而残留的余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致癌物,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所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烧的开水也不是健康的选择,对自来水进行再净化是关键。经过净水设备净化后的自来水称为直饮水,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基础上吸附自来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有害物质,是真正健康的水。
㈤ 自来水中的余氯 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自来水中的余氯指标是最基本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其来源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氯消毒剂后的残留,它是自来水中唯一人为添加并允许残留下来物质,简单的说自来水中必须 含有一定的量的余氯,但是又不能超出标准。在 GB5749-2006 版中,余氯含量标准定义如 下:
出厂水限值是 4mg/L
出厂水余量是不小于 0.3mg/L
管网末端余量不小于 0.05mg/L
从标准本身看,管网末端余氯值在 0.05-4mg/L 都符合国家标准。
余氯超标有什么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余氯超标最直接的表现是水有氯味,过高的余氯还可能对部分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另外,虽然余氯本身是无害,但是如果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有可能生成有害的含氯有机物,影响人体健康。
㈥ 余氯的危害以及怎么检测水中是否有余氯俗称
你是要检测浓度还是看是否存在余氯,在所取水样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或有混浊现象,且向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即证明所取水样中含有余氯。DPD余氯测定试剂盒(自来水专用),一般用来检测自来水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后氯的残留量,环凯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一直有用。目前市场上比较通用去余氯的方法是用活性炭滤芯,没有加装活性炭滤芯的超滤净水器一般是无法完整过滤水中的余氯的。但是活性炭滤芯也有质量好坏,好的活性炭都比较疏松,孔径也比较小,过滤效果会比较好一些。
㈦ 什么是余氯,余氯有哪种几种余氯作用是什么
1.自来水中的余氯从何而来?
A:自来水中的余氯是自来水厂在出水之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剂之后的剩余量。
2.自来水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A:目前世界上用于饮用水消毒的主要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君研究过100多个国家的水安全标准,95%全部选用氯作为消毒剂。“氯在自来水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水体致病菌传播,防止疟疾、痢疾、伤寒等疾病集中爆发。”
3.自来水中的余氯是必须的吗?
A:“不用氯消毒是绝对不行的。”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总工程师顾军农科普到:“在水厂,可以使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可自来水从出厂到用户家的水龙头,还要经过市政管网、小区管网、高层水箱等很多环节,无法通过紫外线杀菌,必须通过水中自带一定浓度的余氯‘震慑’致病菌,控制供水输配过程中微生物的再生长。”
4.如何理解闻到的自来水中氯味?
A:对于闻到的氯味,首先验证了自来水是有消毒措施的。而如果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比平时稍高一点的话,就会出现味道比平时稍浓的情况,从而可能就会闻到氯味。
5.自来水中的余氯存在于哪几种形式?
A:水中的余氯形态包括游离余氯和化合氯。游离余氯包括的形式有氯、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化合氯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
6.自来水中余氯的国标是多少?
A: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于消毒剂指标的要求为:若采用氯气或游离氯制剂为消毒方式,那么出厂水中余量应不低于0.3mg/L,不高于4mg/L,同时管网末梢的余量不低于0.05mg/L;若采用一氯胺消毒,那么出厂水中总氯应不低于0.5mg/L,不高于3mg/L,同时管网末梢的余量不低于0.05mg/L。
7.余氯与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A:对水中余氯加热后与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反应,产生三氯甲烷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君坦言理论上的确有可能。氯的确会破坏果蔬、谷物中的营养成分,但只能破坏表皮含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的量很少。
净水机小常识
超滤机和纯水机可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高效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漂浮物、细菌、病毒、余氯等,同时改善饮用水口感,让你享受每一天的新鲜干净。
㈧ 余氯对人体有什么坏处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对人危害编辑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余氯化物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ldquo漂白粉味&rdquo。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
1、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
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
3、对皮肤细胞及细胞间质造成伤害,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老化,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4、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不良作用,如用其生产黄酒产品时,对发酵环节的酵母菌有杀菌作用,影响酒质。
因为自来水净化一般是使用氯气,而残留的余氯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生成三氯甲烷这种致癌物,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水源污染越发的严重,直接导致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增加。所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烧开后的水也不是健康的选择,对自来水进行再净化是关键。经过净水设备净化后的自来水称为直饮水,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基础上吸附自来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有害物质,是真正健康的水。
5氯的危害编辑
1、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
3、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等。有时呈头重感、定向障碍、性情改变、四肢酸痛、手掌多汗,手指、舌和眼睑震颤等。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腹胀、便秘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5、皮肤改变:有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6、肢端溶骨症:聚氯乙烯制造的清釜工多见。表现为手指发麻,指尖有刺痛或酸痛感。手部x线拍片显示,末节指骨的一个或多个粗隆边缘有半月形缺损,甚至骨干有溶骨性缺损。有时指关节排列不齐。
7、致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已列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单。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来自网络文库
㈨ 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的危害
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现在,大多数的专家达成共识,使用氯化水和饮用水中有氯化物的确和得癌几率有一定的关系。
美国威斯康辛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据报道,水中余氯及其有毒有害物,80%以上是从皮肤进人体。因此,水中余氯、杂质及管道、水箱等对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预氯化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氯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氯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美国健康学、营养学专家马丁博士说过:人类如果能够免遭含氯水的侵害,其寿命可以延长20-30年,每一个家庭都应奉行吃水、用水同一标准,吃水重要,用水同样重要,有条件的家庭都应具备一套家庭中央净水机(系统)。
用含氯的消毒药剂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价廉、效果好、操作方便,深受欢迎,全世界通用。但是氯对细菌细胞杀灭效果好,同样,对其他生物体细胞、人体细胞也有严重影响。
将自来水加以煮沸,一种致癌物质的三氯甲烷将比冷水增加3-4倍,因此我们每日所饮用的咖啡、茶或汤,经加温沸饮用后;我们的体内既增加了3-4倍的致癌物。
自来水中氯对人体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自来水,必需先将其水中残留的毒素(自来水中余氯)予以完全清除。
氯是一种无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用来当做毒气使用,会直接对皮肤及毛发的蛋白质黏结,破坏其自然的电解质反应 ; 在自来水加氯,对洗衣服来说适合,但绝对不适合当饮用水或是洗澡。
氯加於水中后,会让您的头发产生乾涩断裂分岔,也让您的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及产生奇痒无比的皮癣过敏症。研究证明,为了健康理由,对於小孩及老人家或是对氯产生过敏的人会有直接性的负面影响,就算使用在再多的护发护肤的保养品或是药物擦拭过敏皮肤,效果是没有直接除掉水中根源""氯"",来的直接有效。
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饮用水,为了要抑制水中之细菌,在处理水过程中加入氯。但,最近科学家已发现证实加氯於水中后,氯与水中之有机物化合产生三氯甲烷之致癌物质。水愈脏,加氯愈多,产生之三氯甲烷也愈多,此种化合物用煮沸后不能去除。
我们每日饮用自来水,即是将其中可能含有之有害物质一起饮入体内,而最近肠病毒肆虐,癌症每10分钟就有一个,全台湾每年超过5万个癌症感染,这些不只有用自来水饮用水的问题。
外用自来水中的氯,对任何有毛细孔如皮肤、鼻孔、口腔、肺部、毛发、眼睛、肉类蔬果菜等氧化表层,有更直接性的危害 ; 因为氯很容易快速被上述物体快速吸收。儿童幼嫩的皮肤和毛发对此最为敏感,科学研究证明:氯不仅可经由食物的摄取,也经皮肤吸收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包括膀胱癌、肝癌、直肠癌、心脏疾病、动脉硬化、贫血症、高血压和过敏等症状,这都是和氯有关。既然氯普遍使用於消毒公共水,而其最佳的解决途径就是:选择能去除氯和杂质的洗澡专用净水器来保护您的健康。
氯对身体的伤害: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腹胀、便秘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皮肤改变:有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致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已列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单
氯是一种具有强刺激性的黄绿色气体,比空气重倍,易溶于水(水氯体积比为1:2.5),易为活性炭所吸收。常温及六个大气上液化为液氯,比重为水的倍。氯的用途相当广泛,多用于自水消毒,纸浆漂白,制溴、漂白粉(次氯酸钙),六六六,橡胶,油墨颜料,油脂,聚氯乙烯和盐酸、农药,等等。冶金工业的氯化处理、氯碱工业等也有大量氯气排出。如每生产一吨液氯,隔膜电解法会有公斤、水银电解法有18-72.5公斤氯排出。
人们胃中含有千分之五的盐酸,以帮助消化、杀死病菌。氯是很活泼的元素,几乎能与一切普通金属以及碳、氮、氧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直接化合(在无水情况下不与铁作用,故用钢瓶装液氯)。大气中低浓度的氯(氯化氢)能刺激眼、鼻、喉;空气中含有万分之一的氯就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人体吸入氯气会使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中毒。轻度中毒时有灼烧、压迫感,喉炎发痒,呼吸困难,眼刺痛流泪。高浓度的氯气(氯化氢)会引起人慢性中毒,产生鼻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有的还会过敏,出现皮炎、湿疹等。氯挥发性极强,空气中的水蒸汽即可与之反应生成盐酸雾及次氯酸,而于所到之处腐蚀物品、危害人体和动植物。所以,生产和使用氯的地方要严格管理,改进工艺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并大搞氯的综合利用。对于含氯废气,在浓度超过1%时,可以四氯化碳或一氯化硫等作为吸收剂吸收浓缩后解吸予以回收;稀浓度的氯可用水、碱液和亚铁化合物等吸收处理,但要注意二次污染问题
氯为何导致癌症?
根据美国南加州阿那罕市1986年9月所召开美国化学协会会议中指出:长时间冲洗热水澡对健康而言是一种伤害。沐浴时人体直接曝露在有毒的化学物质(氯)中,有毒的化学物质从水中蒸发并直接皮肤吸收。然而洗澡时所吸入的氯高达6到100倍,其含量比喝入人体多得多。
自来水中余氯结合水中有机物时,产生四氯化碳、二氯乙醇、以及三氯甲烷等,三氯(氯.溴.碘),加上甲烷(氢),所以称三氯甲烷,其主要的生成物包括CHCl3(氯仿)、CHBrCl2(一溴二氯甲烷),CHBr2Cl(二溴一氯甲烷)、CHBr3(溴仿)等,此四者合称总三卤甲烷(TTHM)。
水中的三氯甲烷:
三卤甲烷进入人体会立即被吸收,产生二氧化碳、氯离子、碳醯氯(毒瓦斯)等伤害中枢机能、肝、肾、致畸以及致癌。
若自来水煮沸后,再打开盖子连续沸腾15分钟可降低三卤甲烷,但沸点100度时,对其他致癌物则完全无效,甚至浓度提高,而其它致癌物约在60种以上,所以无论『饮』或『用』;必须先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才能维护您的健康。
也许你会问,就算是氯是由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的,可是人体的肝脏本身就具备有排毒功能,吸入又会如何呢?当然,这个说法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只是试问一下,水分占有人体体重比例的七成,我们的肝脏何年何月才得以有喘息的机会呢?
其实水中含氯就相当等于糖果纸包着糖果一般,我们都知道吃糖果时必须把糖果纸给撕去,那么用水的时候当然要把氯给去除。事实上科学研究也证明指出,氯不仅可经由食物的摄取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包括膀胱癌、肝癌、直肠癌、心脏疾病、动脉硬化、贫血症、高血压和过敏等症状也都和氯相关。既然氯普遍使用于消毒公共用水,而其最佳的解决途径就是,选择能去除氯和杂质的专用净水器来保护您的健康。
从多篇报导证明,氯是百病之源,试想,全球这么多的国家他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甚至居住环境都不一定相同,可是发生癌症的情况却都一样,想想看除了饮用水中都因为自来水厂同时放入氯来消毒之外,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人类同时都必须面对文明病的伤害呢?
使用活氧产品就是要把水中的余氯给完全去除,同时如果我们提不出一个更好、更适合人类使用的水的话,那么它的价值与一般市售的其它滤水器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我们提出了小分子水,因为小分子水将会是未来水市场的产品主流,也是为被现代文明病所普遍困扰的人们,开出的另一扇光明健康之窗
什麽样的水才是健康的水:
1、不含任何对人体(或生命)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2、容易被人体(或生命)吸收的水
3、水的软硬度适度,介于30-200mg/L之间
4、人体(或生命)所需矿物质适中
5、PH值呈弱碱性(PH值在7.0-8.0之间)
6、水中溶解氧低于7mg/L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健康水的七项国际标准:
1、干净没有污染对人体无害。水中没有杂质、细菌、病毒、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在我国城市管道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并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上所有的有害污染。
2、小分子团(5-6个水分子组成)。人体细胞吸收和生理活动需要的必须是小分子团水,2003年诺贝乐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用特殊的显微摄影拍到了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立体照片,证实了只有小分子团水才能被细胞吸收,才能起到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代谢的载体功能,否则饮用大分子团水,首先造成细胞的脱水,使之功能减退,过早的衰老死亡,其次造成体液载体功能的下降,产生“吃药不灵、进补补不进的现象”。因为药物并没有被完全吸收,反而成为体内垃圾,经络不通堵塞代谢道等现象,长期以往造成脏腑功能的全面下降,引发各种疾病。自来水因污染使之成为大分子团水,亦不符合人体细胞及生理活动的需要,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水机时,要十分注意该水机是否能把自来水变成小分子团水。
3、水的PH值必须在7.0-8.0之间呈弱碱性。饮水是为了补充人体的体液,健康人的体液是弱碱性的,它可将细胞代谢的酸性废物和体内酸性沉积废物及毒素中和排出体外。人体的弱碱性体液随着代谢废物的排出,也随时在流失,所以会出现体质酸化的现象,同时会大量消耗人本身十分宝贵的碱性营养物质:钾、钠、钙、镁,导致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儿童发育不良,老人骨质疏松、亚健康体质酸化的人,体内会有大量自由基产生并侵蚀人体健康细胞,继而导致人体经络的堵塞。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关节炎、心脏病、肥胖症、长斑、长痘、便秘等各种疾病,因此,饮用弱碱性水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
4、水的溶氧量要达到。人体内代谢出来的酸性废物是产生的,因而活性氧自由基也随之而生成,要及时清除自由基,饮用的水必须具有溶解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这取决于小分子团水外围是否有高能负电荷的存在,因为这些负电荷可以与带正电的自由基结合,使之丧失侵蚀正常细胞的能力,与此同时水的溶氧量充足可使血液中的红血球对全身细胞供氧充分。
5、水的软硬度适中,以碳酸钙含量计(50mg/l-200mg/l)。人体体液中的碳酸钙含量过高(水质太硬),会导致结石大量形成,碳酸钙含量过低(水质太软),又会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所以饮用水软硬要适中。
6、水中必须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人体体内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细胞的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所含的成份和比例与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水相一致,人们平时从食物和营养品中能够摄取的营养种类最多只有80%——95%,并且对每个人来说不能完全摄取到,所以只有饮用健康水,才能保证人体营养的均衡和完整。
7、符合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人体生理活动对水的功能需求总合起来就是渗透力、乳化力、溶解力、代谢力、扩散力等,小分子团水具有高能负电荷,它的渗透力、扩散力、溶解力都很强,而大分子团水就没有这些功能;弱碱性水的溶解力、乳化力、洗涤力、代谢力很强,而酸性水则没有这些功能。
家用净水器怎么选?
打开水龙头就直接饮用自来水,听起来会觉得不卫生,“在水龙头上安装一个净水器,其水质一点也不亚于日常饮用的纯净水。”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主 任马放教授的一句话,打消了想尝试净水器人们的顾虑。
家用净水器采用类似纯净水生产过滤的方式,去除自来水中的大量颗粒杂质、重金属(如铅、铁、汞、铜等)、余氯,同时抑制细菌,防止硬垢,水质一点也不亚于桶装纯净水,性价比很划算,扭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喝
家用净水器一般分为如下类型:一级过滤净水器,以活性炭为主,过滤的水最好加热烧开饮用,价格一般在100元左右。多级过滤净水器,它的精滤多采用中空纤维滤芯,过滤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价格一般在300元左右。反渗透纯水机,它有三级前置过滤,过滤的水无细菌、病毒、重金属、有机物、矿物质,是一种纯水,可以直接饮用。属于高档净水产品,每台售价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量子加能技术活化水机,是一种以物理化学技术(氧化还原法)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水质活化过滤装置。其滤芯采用由美国Active Spring Tech Corp. 研发、能有效实现量子能量转化的专利材料。而拥有专利、精巧实用的外观连接设计使本产品更具适用性和普及性。这个设备中,内置滤芯所使用的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的材料,通称为AST处理介质。即:金属离子转换材料和白金离子活化材料。使过滤的水实现了1净化(除氯,除重金属)2弱碱化(PH值拉动)3矿化(补充有益矿物质)4活化(给水加能,小分子团水)。过滤的水可直接饮用,例如“锌水博士活氧水机”,扣:57陆8酒6久79
此外,选择哪种净水器还应考虑水质状况,我国北方地区为高硬度水质,南方的石灰岩地区,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容易结垢,应选购带离子交换树脂滤芯的高级过滤净水器。而水中含氯、异味较重、有机物含量较多的自来水,可选购活性炭载量较多的家用净水器。因为活性炭对水中的余氯、异味有强力吸附作用,对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同时,购买时别忘了查看厂家有无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和技术监督部门鉴定
专家提醒,因为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处理时需要一定的步骤和时间,在开启水龙头时尽量不要让水流量太大。净水器的滤芯要注意保养,应不定期地拿出来清洗,以防杂物堵塞虑芯,虑芯最好每年更换一次
附:
相关事件回放:
事件回放一:2002年2月15日,西班牙泳池消毒氯气放多导致近百儿童入院
西班牙东北部城市萨瓦德尔15日发生游泳池意外,由于用于消毒的氯气施放过多,导致至少89名儿童和6名成人因氯中毒入院。
事发时,这近百名2岁到8岁的儿童正在上游泳课,他们突然感到喉咙、眼睛和皮肤刺痛,并出现恶心、红眼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被赶来的警察和医护人员送往医院。目前,大部分儿童已经出院,但仍有至少18名儿童和6名成人被留院治疗,其中1名5岁的儿童病情较重。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原因是游泳池管理人员在池水中加入了过量清洁消毒氯剂,结果导致形成有毒氯气雾团,并通过通风系统扩散到游泳池、更衣室和其它区域。
事件二:2003年7月14日,福州台江4名市民泳池游泳“游”出氯中毒
本想游泳健身,不想却遭遇“氯中毒”。昨日,福州台江游泳池内,4名游泳的市民出现轻微氯中毒症状,其中成人2名,儿童2名。随后他们被送往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人已无恙,2名儿童正接受观察。
一股刺鼻的气味
昨日中午12时,庄先生一行7人到台江游泳池游泳。据庄先生介绍,当时泳池内有20多人,他们下水游了10分钟左右,进来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将一包东西倒在一个桶内,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充满整个泳池,游泳的人纷纷跑到泳池的另一头,许多人咳嗽不止。“闻了那味道后,我胸闷,肺部很痒,一呼吸就咳嗽,嘴巴苦苦的。”12岁的辉辉(化名)躺在病床上告诉记者。之后,4名身体不适的游泳者被送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
该院小儿科杨庆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院根据患者的症状,怀疑患者是氯中毒。医院已根据一般中毒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2名儿童正接受进一步观察。记者见到2名大人,他们告诉记者,胸口尚有些闷,担心会有后遗症。
一桶消毒液
昨日,在台江区体育局办公室,记者见到那名工作人员陈建波。据他介绍,那包东西是漂白粉精。
该泳池主管单位为台江区体育局,昨日下午,该局林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按照规定,游泳池每天消毒两次,为此,泳池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供调配消毒液,但没想到陈建波贪图方便,直接在泳池旁调配消毒液。”林局长当场向记者承诺,已派员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如果4名患者出现的症状确因调配消毒液造成,他们将承担责任,同时将从中吸取教训,严格规范调配消毒液的程序。
一次违规操作
据事后赶到现场的福州市防疫站二科调查人员陈晋华介绍,“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调配消毒液时,操作不当引起的。漂白粉精含氯高,有60%左右,刚接触水时,会挥发出强烈的氯气。氯气有毒,有刺激性,严重的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黏膜造成损害。但像上述情况,吸入的氯气不多,好了就没事了,不会有后遗症。”
陈晋华告诉记者,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室外或专门的房间内调配消毒液。调配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和手套,先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放入桶内,加入少许水,搅拌成泥浆状,经沉淀,将上层的“上清液”取出就可以了。如果该泳池的工作人员按规定操作,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
㈩ 什么叫余氯,为什么泳池要控制余氯
余氯是指用氯消毒,当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
水中余氯有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存在形式。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异味,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安全标准:
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游离余氯项目的限值(0.05mg/L管网末梢处)大于GB17324-2003《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限量值(也就是0.005毫克/升)。
用于泳池消毒:
中国在游泳池水指标中把余氯量定为0.4~0.6mg/L(0.4~0.6ppm)之间。如果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些容易在水中传播的疾病,例如红眼、砂眼、中耳炎等,基本上就能够预防了。
(10)超滤余氯指标超标影响什么扩展阅读
专家建议:
通过“五看”选择游泳池 。
(一)、看有没有卫生许可证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游泳场所经营者应把卫生许可证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有卫生许可证才说明这个场馆是经过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审查、检测和监督之后,从卫生方面准入游泳行业。
(二)、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等级
如果等级是A,就说明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良好,管理措施到位。如果是B,就表示一般。如果是C就证明存在卫生方面的隐患。等级越高,证明管理相对比较到位,而且卫生环境也比较可靠。
(三)、看水质检测公示情况
要求游泳场馆经营者每四个小时自测,每年请机构来进行检测。自测的数据和每年定期请机构进行的实验室检测报告,要在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游泳者可以去翻一翻。
(四)、看更衣间的环境是否整洁、干净
如果干净整洁证明管理比较到位,反之说明管理存在问题。
(五)、看水质
进到游泳场所后,首先看水是否清澈,是不是能够一眼到底,水上有无漂浮物及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