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处理场回流比为多少
污泥回流是指二沉池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构筑物里(比方说活性污泥曝气池)污泥回流比为污泥回流的流量比进水流量,而混合液回流指的是曝气池出水回流至进水口与进水一起再次进入曝气池反应,混合液回流比为混合液流量比进水流量。
1、污泥回流比是为了维持生化池内污泥的数量(浓度)而从二沉池沉淀污泥回流的,回流比是根据你生化池要维持的浓度和二沉池底泥浓度确定的,经验数据是50%-100%。 污泥回流比计算 是指沉淀池回流到生化池A池的污泥流量与进入A池污水流量的比例。
2、混合液回流比由曝气池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或者是缺氧池,主要作用是脱氮除磷。回流比大约是100%-400%。
❷ 污水处理AO工艺内回流一半多长时间
24小时,内回流的话,这个根据你的回流流速和工艺内的水量。一般内回流控制在200~500%,具体看脱氮效果。了解更多可以找环保通。
❸ 污水的回流比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
回流水量或泥量除以进水量
回流比与分离所需理论板数的关系(见图回[理论板数与答回流比的关系])表明:回流比从最小值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所需理论板数起初急剧减少,设备费用亦明显下降,足以补偿能耗费用的增加;但当回流比继续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少趋势缓慢 (其极限值是全回流所需要的最少理论板数),此时设备费用的减少将不能补偿能耗费用的增加。
在污水处理中,下列几种情况为回流:
1、利用污水厂的出水,或生物处理单元的出水稀释进水的做法;
2、利用沉淀池的污泥来补充生物处理单元内活性污泥浓度(即微生物浓度)的做法。
若选取的回流比太大,不仅使加热蒸汽及冷却水的消耗量增大,操作费增大,还可能影响塔径,使设备投资费用也增大。而且回流比太大使塔在操作时改变的难度加大,调节塔的分离能力的作用也大大减小。因此,无论从经济上考虑,还是操作上考虑,在精馏设计或操作时都应选取适宜的回流比。因而找到最佳回流比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
❹ 废水处理工艺的回流比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来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Q——流量
为了实现污泥回流浓度及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相对稳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回流的方式有三种:
1、保持回流量恒定。
2、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
3、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随时调整。
(4)污水厂ao工艺回流泵的计算扩展阅读
一、当回流水质水量变化时,希望能随时调整回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回流比进行某种调节后,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显现,需要在几小时之后才能反应出来。
因此,通过调节回流比,无法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随时变化,一般保持回流比恒定。但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通过调整回流比作为应付突发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手段。
❺ 如何计算AO工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总量。
1、粗略计算是用池子中污泥浓度乘以池子中总水量
2、污泥中有部分不是微生物,要精确计算的话可根据微生物占污泥中的比例计算得力,这个比例一般都是经验数据,在网上查文献看一下,或者看一下《水污染控制工程》或者是废水生物处理之类的书籍。
❻ 为什么在AO工艺计算有效容积式不考虑回流的污水量
你好!
硝化液回流是进入反硝化用来处理氨氮,污泥回流是保持池水内污泥量平衡。专
回流水量的大小不影响容属积,只影响水的停留时间,间接地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
说俗点就是你哪怕池水回流变成水轮车,但总是那么多水没变啊。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❼ 请问在生物脱氮AO法工艺中,进水氨氮350,设计出水50,硝化液的回流比如何计算,谢谢,请列出算式
一般消化液回流比控制在100%—400%
❽ 污水处理三级AOO处理工艺,怎么运行只有污泥回流,没有消化液回流可以么回流比,污泥浓度等,请详解
你能不能把各单位构筑物处理后出水指标,比如进水COD NH3-N TP PH等,单位构筑物处理后的指标值都列出来,才能具体调试啊,这只有构筑物是没法说的
❾ 污泥回流比的计算
二沉池
回流的是污泥,因此污泥
回流比
为200%
一般来说AO法的污泥回流比控制在50~100%,而混合液的回流比一般控制在100~400%
❿ 有关A/O工艺处理废水问题(做水处理的进)
1 A如果是控制缺氧条件就有脱氮作用,如果控制成厌氧条件加上好氧就可以有除磷作用,如果控制成厌氧同时将水利停留时间控制在2.5小时的话就变成了水解酸化池。
所以技术顾问说的灵活性是有道理的。
2 对于生活废水而言,B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0%作用。
3 污泥回流比是24h内二沉池污泥泵的回流总量(不管是间隙的还是连续的)与进水流量(不包括各种回流量)的比。100%就是相当了!
可以间隙抽泥的,不用24小时一直抽的;管材我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