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处理系统生化池培养微生物菌种需要注意什么
进水的PH,T:N:P的比例,进水水量,进水COD浓度,温度,进水不含重金属、有毒物质
PH控制在7-9,如果进水PH低于7,一定要严格控制进水量不能过大,间歇进水来缓冲进水PH过低的影响。T:N:P的营养比例要大于100:5:1,开始进水时水量适当加大,控制出水溶解氧在2左右,不要长时间不仅水,闷曝气。生化池水温大于20度,25度以上可以加快培养时间。
⑵ 污水处理站厌氧菌的培养对水的温度有没有要求
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有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
⑶ 生化处理污水时,水池的水温需要调节吗如何用温度保证生化速度
又是复制党.
厌氧处理的话,最好还是要有一个恒温的环境,一般的厌氧都是使用中温厌氧,温度在30~40度之间,温度高,微生物活性肯定也相对的要高些
如果是好氧,好氧一般都是露天的池子,很少看到有室内的,在冬季温度经常会比较低,不过池内水温一般会高于气温的,如果是北方温度很低的地区,一般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保温事项,比如,好氧池建成地埋式的
总体来说,好氧不会刻意加热保温,因为实施起来难度大,成本高,厌氧的话保温还是很好的.好氧在气温低得季节一般都是靠调节工艺参数
⑷ 污水进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时)的水温是多少比如说夏季的水温和冬季的水温各是多少
夏季的水温控制在40以下,因为,C/N不适应高于40度。若高的话可以加清水稀释。
冬季的水温控制在20度以上即可。过低的温度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
⑸ 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温度是多少呢
污水处理设计温度一般是采用常温设计(20摄氏度),但有些工艺温度影响反应速度等,如厌氧装置受温度影响非常大。
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污水处理厂,又称污水处理站。
⑹ 污水处理厂排出的费水温度是多少
是污水处理厂出水吧,一般现在污水处理厂都是二级的,因为生化处理对温度有要求,一般运行温度冬季平均温度不低于10°C,夏季不高于40°C。出水则最低温度比10°C略低些,最高比40°C高些,一般相差不会超过4°C
⑺ 污水处理厂,臭氧氧化池cod的正常温度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臭氧氧化池COD的正常温度,这个大概是在七八十度这样
⑻ 污水处理过程中(就是最简单的好氧厌氧处理中) 硝化池跟反硝化池的温度 怎么控制在最佳温度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规定污水厂内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水温“宜”为10-37℃。专硝化反应的属最佳温度一般为20-30℃,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下降,5℃以下停止;反硝化最佳温度为20-40℃,15℃以下反硝化菌活性下降;普通好氧菌最佳温度一般为15-30℃。
但污水处理构筑物一般不刻意去为实现最佳温度而采取额外技术措施提高水温,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只有冬季特别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采取保温等措施,而不是增温。另外,罗茨风机曝气,会压缩后的发热空气带入水中,但对水温影响较小。无法维持最佳温度。
⑼ 生化处理污水时,水池的水温需要调节吗如何用温度保证生化速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以下是参考资料:
污水生化处理、如何处理污水问题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
一、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二、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
(1)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3)溶解氧。对好氧生物反应来说,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至关重要。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基质类因素和PH值决定于进水水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监测和有关条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一般城市污水而言,这些因素大都不会构成太大的影响,各参数基本能维持在适当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水处理设备有关,对于万吨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时,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
实现对生物反应系统的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控制对象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这又与处理工艺或处理目标密切相关。
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参数,它能直观且比较迅速地反映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管理方便,仪器、仪表的安装及维护也较简单,这也是近十年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实现了溶解氧现场和在线监测的原因。
⑽ 污水处理厂排出的费水温度是多少
污水处理设计温度一般是采用常温设计(20摄氏度),但有些工艺温度影响反应速度等,如厌氧装置受温度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