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
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1)污水井现场事故处置措施扩展阅读
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征兆。这是从每次透水事故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因此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如遇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1、巷道壁和煤壁“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
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辨别真伪,其方法是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2、煤层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凉爽感,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但是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
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取处理措施。
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如出水混浊,说明水源很近;如出水清则说明水源稍远。
『贰』 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有哪些
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如下:
1、坍塌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报警,同时向本单位领导报警,单位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
2、有人员被埋,事故现场人员主动积极抢救被埋人员。
3、单位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出命令,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4、现场指挥人员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5、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现场指挥人员调集吊车进行吊运,在接近被埋人员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误伤被埋人员。
6、被埋人员被救出后,应搬运到安全地方,进行现场抢救。
预防坍塌事故的方法
1、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应了解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和地下管网布置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深坑、深井内作业时,应采取通风换气的措施。
2、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即挖神仙土),挖基坑、沟槽、井坑时,应视土的性质、湿度和挖的深度,选择安全边坡或设置固壁支撑。在沟、坑边堆泥土、材料、机具等,至少要距离沟、坑边沿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3、土方放坡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开挖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按技术交底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选用。
『叁』 污水处理厂溢洪口出现事故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暂停污水的排放
2、对已经排除的污水采取措施,让污染降低至最小
3、组织抢修
『肆』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2、立即向领导和相关机构报告事故
『伍』 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最详细的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上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并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便于事故原因的调查。重大事故要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各级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果断处理。当事故发生后,与公司应急小组组成临时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抢救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积极落实抢险救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向左转|向右转
(5)污水井现场事故处置措施扩展阅读
应急组织职能 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发生后,有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事故单位一把手组成,负责组织、指挥抢险工作。救援指挥中心的职责如下:
⑴分析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
⑵为救援提供物质保障及其它保障条件。
⑶负责内外信息的收发和发布。
⑷组织处理方案的学习、演练、改进。
⑸负责向上级部门做事故及救援报告。
应急救援专业队由工程抢险人员、消防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⑴抢救事故现场人员,抢救被事故破坏的设备、设施。
⑵修复用电设施,或者铺设临时线路,保证事故应急用电。
⑶扑灭已发生的火灾,及时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质。
⑷控制重大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
⑸维修各种因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
后勤保卫及主要职责:
⑴维持现场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⑵进行人员疏散,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⑶保证救援物资顺利抵达目的地。
⑷保证各种抢险工具,机械设备,随叫随到。
『陆』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现场人员:立即报告调度室;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或升井。
调度人员:立即启动水害应急预案;确定人员撤离路径;向上级汇报;通知周边矿井;通知做好关闭防水闸门的准备等。
来源桂林律师网页链接
通风技术人员:根据水患情况及影响范围调整井下通风系统。
地质技术人员:一路人员找出图纸分析原因;马上派人到现场(若有可能)查看,找出原因。
矿领导: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