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含硒地区详细情况
1、湖北恩施
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还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获取“世界硒都”殊荣当之无愧,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获得“世界硒都”称号的城市。
2. 含硒的水在中国什么地方
中国境内富硒地区有:湖北恩施、贵州开阳、陕西紫阳、湖南桃源、湖南新田、广西永福、青海平安等富硒地区。
湖北恩施:土壤硒均值3.958mg/kg,检出范围0.23-8.66mg/kg
1980年前后,地质部门进一步证实,恩施市含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850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的硒矿被称为“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恩施富硒生物资源种类之多、含硒量之高世界罕见,是“世界生物硒库”。2011年9月19日,在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上,恩施被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贵州开阳:土壤硒均值0.58mg/kg,检出范围0.12-2.43mg/kg
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壤分布面广,其动植物硒含量在0.05mg/kg-0.28 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品含硒量标准。 陕西紫阳:土壤硒均值0.49mg/kg 1ppm=1mg/kg
紫阳县是全国著名的富硒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全县各地土壤含硒平均为0.49ppm,高富硒区双安乡土壤含硒平均为16.515ppm,紫阳境内生长的动植物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开发富硒食饮品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湖南桃源:土壤硒均值0.733mg/kg
桃源县土壤硒资源丰富,硒含量平均值0.733mg/kg,高于世界土壤中位值(0.4mg/kg),高于中国土壤平均值(0.29mg/kg),高于原生态富硒食品基地县新田平均值(0.49mg/kg)。
湖南新田:土壤硒均值0.49mg/kg
发现硒含量适量指标(≥0.2mg/kg)面积达430平方公里,占43.23%,含量丰富指标(≥0.4mg/kg)面积达565平方公里,占56.77%,具有富硒面积较大、富硒地层较厚、富硒品质好等特点。 广西永福:土壤硒均值1.1mg/kg
研究显示永福县的水富含硒,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的美誉,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耕地富硒代表地块有2589个,代表面积25万亩,其中硒含量最高的地块为7.5毫克/千克。
青海平安:土壤硒均值0.44mg/kg,检出范围0.23-1.50mg/kg 四川万源市:土壤硒均值0.32mg/kg,检出范围0.05-1.74mg/kg 江西丰城:土壤硒均值0.538mg/kg,检出范围0.40-0.99mg/kg 江苏宜兴:土壤硒均值1.01mg/kg,检出范围0.30-2.28mg/kg。
3. 矿泉水含硒国家标准
GB8537-2008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界限指标要求,富硒矿泉水,硒应大于等于0.01mg/L。
其限量指标规定,硒的含量不得高于0.05mg/L,否则不能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综上,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硒含量不得高于0.05mg/L,另饮用富硒矿泉水中硒应介于0.01~0.05mg/L之间。
4. 废水中的硒怎么处理
具体是硒的哪种形式?单质还是盐,还是含氧酸盐?研究一下,弄清楚才能入手
5. 什么样的水中富含硒元素
自然界含硒的食物很多,含量较高的有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包括河虾、海米、大小虾、黄花鱼、牡蛎、鲍鱼、海参、金枪鱼等,其中以大红虾、龙虾、虎爪鱼、金枪鱼含量最高;
其次为动物的心、肾、肝等内脏;
蔬菜中含硒较多的是金花菜、、大蒜、蘑菇,其中富硒大蒜(不是普通大蒜)的硒含量为全球之冠,其次为豌豆、南瓜、大白菜、洋葱、萝卜、韭菜、番茄、莴笋、芦荟等。
蛋类:研究表明, 100克鸭蛋含硒30.7微克、100克鹅蛋含硒33.6微克,蛋类的硒含量比肉类高,家家必备,是补硒的首选;
猪肉:每100克猪肉含有10.6微克硒,多吃猪肉也能补硒;
其它含硒丰富的食物还有富硒大米、杂粮、蜂蜜、胚芽粉等,这些生物利用率比较高,比较好吸收,湖南亲硒元的就不错。
6. 正常水中的含硒量是多少
正常水的含量那是微乎其微的
央视报道的无癌村温汤的水含硒量是0.015毫克每升
所以说世界都公认硒是抗癌之王
但我国就江西 湖北 陕西不缺硒 其他地方都普遍缺硒
所以靠食补 很难啊。。。去查查网络你就知道了
7. 水质指标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色度
天然水经常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水的色度通常来自植物界。工业废水的污染,可使水体产生多种颜色。地面水的色度变化很大,它与汇水的土嚷、植被情况有关。
水色可分为真色和外表色两种。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它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腐植质和水生物。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杂质,如植物的落叶,树根及泥土中的一些物质、泥沙、矿物质等,称为外表色,或称虚色、假色。
沼泽水由于含腐植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成为淡兰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化物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水色的的存在,使饮用者有外观不快的感觉。色度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但会使工业尤其对一些轻工业品如食品、造纸、纺织、饮料工业等产品质量降低。色度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之一,一些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的色度都在5~20度之间,现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铂钴单位,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优质水最好在10度以内。
2、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它和水中杂质含量,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有关。测定浊度的方法比较简便,一般都用来间接反映水中悬浮和胶体杂质的数量。1升水中含有1毫克白陶土(或高岭土)时产生的浑浊程度,称为1度或1毫克/升。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河岸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动。
低浊度的水,对限制某些有害物质有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水的浑浊度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消毒剂用量。根据各地反映,浑浊度达10毫克/升时已使人感到水质浑浊,因此水厂应尽最大努力,以求出厂水的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新标准要求不超过1度,条件或技术限制时不超过3度。
3、嗅和味
洁净的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染的水才会产生嗅和味。藻类的某些浮游生物、有机物、溶解气体、矿物质、工业废水的污染,加氯消毒、水温、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等等都会使水中带有嗅和味。水温越低,河水越浑浊,常有泥腥土臭、味涩;溶解氧较多,味略甜;兰绿藻类原生动物会发出草腥臭等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资料库http://www.ep360.cn/qita/。
溶解于水中的化合物,一般要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引起味觉。含氯化物在150毫克/升以上带苦咸味,含铁在0.3毫克/升以上带涩味,含过量的矿物质的水味涩或咸。含有嗅和味的水,饮用者产生不愿饮的感觉,对很多种工业生产用水也不利,使工业产品质量降低,因此标准规定自来水应保证无异嗅和异味。
4、肉眼可见物
饮用水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
5、PH值
PH值表示水中所含活性氢离子的浓度,以代替氢离子的活度。水的PH值是描述水呈酸碱性的一个指标,凡水中PH值低于7.0时,水呈酸性,而PH值高于7.0则水带碱性,当PH值为7.0时水为中性。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混凝剂和石灰等,可使水的PH值下降或升高,但过低可腐蚀管道,影响水质,过高又可析出溶解性盐类并降低氯消毒的效果。标准规定在6.5~8.5之间。
6、总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沉淀肥皂的程度,使肥皂沉淀的原因,主要由于天然水中含有钙盐和镁盐。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地面水的硬度一般不会太高。
硬水不宜于工业方面使用,锅炉用水切忌硬水,否则会生成锅垢,浪费燃料。硬水也不宜于生产饮用,洗衣服会浪费肥皂,衣服染成斑点或不均匀的颜色;对健康不利,能引起暂时性的胃肠功能紊乱。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毫克/升(CaCO3计)的水,第二天人们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开始好转,20天后恢复正常。显然,人们对硬度的接受程度相差很大。
根据我国各地的调查,饮用水的硬度都不超过425毫克/升(CaCO3计),人们对该硬度的水反应也不大。
此外,水的硬度过高,可在配水系统中形成水垢,并需消耗过量的肥皂。
至于高硬度地区的水是否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可的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要求,由供水单位与卫生部门协商决定。为与多数国家取得一致,将原来按氧化钙计的总硬度单位,改为按碳酸钙计,经折算,并考虑其它因素将原来的硬度不应超过250毫克/升(以氧化钙计)改为不应超过450毫克/升(按碳酸钙计)。
7、铁
铁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是人类必需营养素,人体组织中含铁达3~5克,是合成血液中血红蛋白和氧化酶等所必需的元素,每人每日所需的铁质约6~12毫克。因此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铁并无害处,食物中可以摄入。水中含量在0.3~0.5毫克/升时无任何异味,当达到1毫克/升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含铁量为0.3毫克/升时色度约为20度,在0.5毫克/升时色度可大于30度。为了防止衣服、器皿的染色和形成令人反感的沉淀或异味,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铁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升。
8、锰
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每人每日需锰4毫克,主要从食物中摄入。水中锰可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锰在水中不易被氧化,在净化处理过程中较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黄褐色。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一些地区曾发生过这种情况。
锰和铁对水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两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当水中锰浓度超过0.5毫克/升时,能使衣服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锰的毒性较小,在饮水中引起中毒的事例未见记载。
为防止对衣服、食具及白瓷器等产生色斑和满足水质感官性方面的要求,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含锰量不应超过0.1毫克/升。
9、铜
铜是人体中需要的主要微量元素之一,在新陈代谢中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化过程。成年人每天需铜约2毫克,小孩需铜量比成年人高,婴儿缺乏铜可发生营养性贫血。天然水中含铜量较少,而工业废水的污染可大大增加地面水的含铜量。
铜的毒性小,但过多则对人体有害。如口服1000毫克/日,则可引起恶心、腹痛,长期摄入引起肝硬化。
根据现有资料,水中含铜量达 1.5毫克/升时,即有明显的金属味;含铜量超过1.0毫克/升时,可使衣服及白瓷器染成绿色。根据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含铜量不超过1.0毫克/升。
10、锌
天然水中的锌含量很少,锌主要来源于工矿废水和镀锌金属管道。锌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锌约为0.3毫克/公斤,成年人每天摄取量平均为10~15毫克。但摄入过多,则能刺激胃肠道和产生恶心,口服1克的硫酸锌可引起严重中毒。调查表明,饮水中含锌23.8~40.8毫克/升或泉水含锌50毫克/升均未见有害作用。但据报道,饮水中含锌30毫克/升,会引起恶心。水中含锌10毫克/升时呈现浑浊,5毫克/升有金属涩味。我国各地水中含锌量一般都很低。根据感官性状要求,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锌含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11、挥发酚类(发苯酚计)
酚类化合物中能与氯结合形成氯酚臭的,主要是苯酚、甲酚苯、苯二酚等在水质检验中能被蒸馏出和检出的酚类化合物。水中含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特别是炼焦和石油工业废水,其中以苯酚为主要成分。挥发酚类有蓄积性,对人体和渔业生产的危害均很大,并且是缓慢而持久的。苯酚能使细胞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小剂量时有类似水杨酸的作用,能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其口服致死量约2~15克。当水体含酚量达9~15毫克/升时,鱼类不能生存。苯的的中毒症状为苯醉、昏睡、刺激眼和呼吸道,而主要危害在神经系统。酚的中毒表现为胃肠炎、呼吸道病变,能引起血压降低、体温下降、呼吸中枢麻痹。
酚具有恶臭,对饮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强烈的氯酚,往往引起饮用者的反感。根据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含量不应超过0.002毫克/升。
1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目前,国产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和消除。人体摄入少量洗涤剂,很少表现有害作用。但是,当水中浓渡为0.5毫克/升时要产生泡沫,超过0.5毫克/升时有异味,进入肠胃后有刺激粘膜的作用,甚至引起腹泻、腹痛。根据嗅觉阈及泡沫形成的阈限度和大剂量的毒理作用,标准规定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升,而作为优质水,则不能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13、硫酸盐
硫酸盐是人体需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并作为主要矿化成份之一。硫酸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坚硬的锅垢,加剧锅炉的腐蚀,当水中硫酸盐含量达到400毫克/升时,使人产生饥饿感,水具有苦涩味。
硫酸盐是泻药,当含量超过750毫克/升时,可刺激肠胃引起腹痛、腹泻,含量再高,可招致便血,当水中硫酸盐与镁共存时,作用加剧,而低于600毫克/升则无此作用。基于硫酸盐对水味的影响和具有轻泻作用,标准规定饮用水硫酸盐含量不超过250毫克/升。
14、氯化物
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通常都含有氯化物,它主要以钠、钙、镁的盐类存在于水中,氯化物在水中含量不多,对人体无害。饮用水中氯化物浓度过高(当为上千毫克/升)时,饮用后人体感到全身无力,口腔无味,水呈咸味或苦涩味,有时可引起腹泻。
水中存在氯化物,其钙、镁离子对锅炉有腐蚀作用,含量超过200毫克/升时,可加速金属管道的腐蚀。人摄入氯化物的主要来源为含盐食品,每天平均摄入量约为6克(氯离子)。根据味觉考虑,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应超过250毫克/升。
15、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主要包括无机物,主要成份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当其浓度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
据国外报道,浓度低于600毫克/升时,一般认为水味尚好,而高于1200毫克/升,会影响水味,但是长期饮用可能适应。基于对水味的影响,标准规定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不应超过1000毫克/升。
二、毒理学标准
16、氟化物 F
氟化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又是人体正常组织成分之一,人每日自食物及饮水中摄取一定量的氟。摄入量过多对人体有害,可致急、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牙斑釉或氟骨症)。饮用水中氟含量达3~6毫克/升时出现氟骨症,超过10毫克/升时会引起残废。
综合考虑水中氟含量为1.0毫克/升时对牙齿的轻度影响,以及对我国广大的高氟区饮水进行除氟或更换水源所付的经济代价,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氟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升。原《标准》中规定适宜浓度0.5~1.0毫克/升,根据各地意见,以不订下限值为宜。因为许多地区饮用水中氟含量低于0.5毫克/升,而关于"加氟"措施,国内外均有争议,尚无法定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很不一致,各地的特殊问题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具体商定解决。特别是高氟地区,从饮用水以外其他途径摄入的氟较高,故应尽量使用低氟水源。
17、氰化物过 CN
氰是水中主要的有毒物质之一,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有剧毒。作用于某些呼吸酶,引起组织内窒息。首先影响呼吸中枢及血管舒缩中枢。慢性氰中毒时,甲状腺激素生成量减少。
氰化物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浓渡为0.1毫克/升,口服氰化氢0.06克即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0.15~0.2克,口服苦杏仁40~60粒则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水体中含氰化物0.03毫克/升时,对鱼类有中毒作用,到0.3毫克/升时影响水体生物净化的作用。
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采用较大安全系数,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氰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0.05毫克/升(以游离氰根计)。
18、砷 AS
天然水中含微量的砷;水中含砷量高,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药的污染。国内现场调查表明,某地深井水含砷量为1.0-2.5毫克/升,自1930年至1961年中发生慢性中毒病例多起,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后逐步变黑。角化肥厚呈橡皮状;发生龟裂性溃疡。国内调查表明,在供水中砷含量为0.05毫克/升,未见任何有害影响。饮用含砷量大于0.12毫克/升的饮用水,相当一部分居民发生砷增高,但未见任何中毒表现。一些国家报道,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时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基于上述资料将,原标准中规定的饮用水砷含量不得超过0.04毫克/升,改为0.05毫克/升。
19、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但硒的化合物在人体内积蓄过量就会引起急性中毒,它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出现黄胆贫血症。水中含硒除地质因素外,大都来自工业废水的污染,应从食物中限制摄入硒的含量。
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硒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
20、汞
汞即水银,是银白色发光液体。有机汞的毒物主要由有机汞农药造成,它是农业杀菌剂的一种,我国已规定不准使用有机汞农药。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较高,小鼠口服氯化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81~0.88毫克。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小鼠口服氯化乙基汞的最小致死量为0.60~0.65毫克。
水中的汞主要来自工业用水和废渣。地面水中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在水生生物(如鱼、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用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的公害,即是无机汞毒害所致。 据报道,长期每天摄入约0.25毫克甲基汞,可导致神经损伤。但是,饮用水中汞浓度几乎均低于0.001毫克/升。基于汞的毒性,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汞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
21、镉
镉是银白色的金属,耐腐蚀。镉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含镉废水是危害最严重的重金属用水之一。镉是累积性毒物,能蓄积于体内软细胞组织中,镉在肾脏中可经肾排出,但持续时间很长,使人生病潜伏期可达10~40年,病程也长,引起肾脏病变,并导致镉污染的骨痛病。内服硫酸镉30毫克可致死;镀锌管中会溶解出镉,鱼类可以测出镉,含镉0.2毫克/升的水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含镉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
22、铬
六价铬化合物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二价铬和金属铬的毒性最小,它们都能溶解于水。天然水中铬含量较少,地面水含量一般为2~2.6微克/升,由于工业用水的污染,使水体中含铬量增加。
铬是人体内需要的极微量元素,而六价铬却是水中的主要有毒物质之一。六价铬有很大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人的致死量为5克。当六价铬含量超过0.1毫克/升时,就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害,引起皮肤、粘膜、肝脏、胃肠、口腔、血液的疾患,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六价铬在体内有沉积作用。优质水的六价铬含量最好为零,标准规定不超过0.05毫克/升。
23、铅
铅并非机体所必须的元素,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高可引起中毒。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2年确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3毫克。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敏感,在确定饮用水中铅的标准值时应将该组人群考虑在内。
研究证实,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毫克/升时,可能引起大量儿童血铅浓渡超过30毫克/100毫升,这是推荐儿童血铅上限值。因此,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毫克/升,对儿童来讲是过高的。对成人而言,如果每日从食物中摄入铅量大于230微克,则每周从食物和水中摄入的铅量就会超过总耐受量。考虑到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毫克/升时,能引起儿童血铅含量增高,以及我国饮用水中现有的铅浓渡水平,故将原《标准》中规定的铅浓渡不得超过0.1毫克/升改为0.05毫克/升。
24、银
在天然水或制成水中发现微量的银,是由自然来源和工业废水引起的。如银是照相底片感光层的主要原料。吸入大剂量的胶体银(500毫升以上)可以致死,死因是肺水肿。
一般在地面上水和井水中查得范围只有0.1~40微克/升,在卫生标准0.05毫克/升以下。因此,可以不予考虑。
25、硝酸盐
天然水中所有含氮物质都可转化成硝酸盐。饮用水中存在硝酸盐会使婴儿血液失调,诱发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甚至可能形成致癌的亚硝酸,标准规定不得大于20微克/升。
26、氯仿(即三氯甲烷)
用于致冷剂和烟雾剂的发射剂以及合成氟化树脂,也可作为杀虫剂。通过实验,对人的急性毒性表现为肝和肾的硬化和破坏。标准规定不得大于60微克/升。
27、四氯化碳(即四氯甲烷)
主要用于制造氯氟甲烷、灭火剂、清洁剂、熔剂等。美国环保局对自来水企业进行调查,证明四氯化碳并非加氯处理时的产物,而是来自工业废水。四氯化碳可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和通过肺部吸入,对儿童的致死剂量低达3毫升,但随各人的易感性有很大的变化,肠的吸收可因脂肪、油类和酒精而增大。慢性接触一般会使胃肠道不适,造成呕吐,神经系统会觉得头痛、困倦。急性中毒可能发生肝癌,标准规定不得大于3微克/升。
28、苯并(a)蓖
苯并(a)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多环芳香烃,是煤、石油、页岩和煤油中的成分,是一种致癌物质。标准规定不得大于0.01微克/升。
29、滴滴涕(DDT)
滴滴涕(DDT),化学名氯苯乙烷,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不溶于水,能溶于煤油、苯等有机溶剂。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标准规定不得大于1微克/升。
30、六六六
六六六化学名为六氯环乙烷,或叫六氯化苯,也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由苯和氯气在光的作用下合成,杀虫力极强。据国外研究报告,口服量2~10克使人致死。标准规定不得大于5微克/升。
三、细菌学指标
31、细菌总数
指1毫升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在37℃温度下,经过24小时培养后生长的所有菌菌落的总数。被污染的水,每毫升中细菌可达几十万个。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病原菌被杀灭,普通的细菌也大为减少。一般认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不超过100个的水已基本良好。水质标准规定每毫升水中不超过100个(<100个/mL)。
32、大肠菌群
指一群在37℃,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牙孢杆菌,普遍存在于人畜粪便严重污染过的水中,大肠菌群每升可达几万个。大肠菌群本身不一定致病,但它同致病的肠道病菌,如伤寒、痢疾等杆菌是同属。大肠菌群抗氯的能力要比肠道致病菌大(如伤寒、痢疾)。因此,通过氯消毒,大肠菌群指数达到饮用水质要求时,则致病菌基本杀死。水质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三个(<3个/L)。
33、游离性余氯
指生活饮用水在加氯消毒、经过30分钟接触时间、留在水中的游离性余氯。它具有持续杀菌能力,可防止管道中污染,保证供水质量。当出厂水游离氯在0.3毫克/升以上时,不仅对伤寒、痢疾等肠道致病菌有完全杀灭的效果,而且对传染性肝炎、小儿麻弊症等肠道病毒也有一定的灭活作用,故水质标准中规定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0.3毫克/升;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毫克/升。
四、放射性指标(决α、总β放射性各一项)
放射性射线能使人及生物组织由于电离而受到损伤,引起放射病。远期效应主要包括: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白内障。放射性污染来自核工业及其它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应用。
34、总α放射性不得大于0.1贝柯/升。(Bq/L)
35、总β放射性不得大于1贝柯/升。
8. 中国哪些城市富硒或含硒
中国有哪些富硒地区?
有奖励写回答共12个回答
网络网友ded708b
高粉答主
2019-08-10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聊聊
关注
成为第774位粉丝
中国的富硒地区有:
1、湖北恩施
1980年前后,地质部门进一步证实,恩施市含硒碳质页岩出露面积850平方公里,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新塘乡双河鱼塘坝的硒矿被称为“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恩施富硒生物资源种类之多、含硒量之高世界罕见,是“世界生物硒库”。
2、安徽石台
被誉为中国三大富硒村之一,安徽石台仙寓山中的大山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授专家曾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发现大山村所在地的土壤含硒量,介于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之间,为全国罕见。
3、陕西紫阳
紫阳县是全国著名的富硒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基地。紫阳境内生长的动植物是有机硒的天然载体,开发富硒食饮品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4、江西宜春
明月山的温泉为国内外罕见的富硒温泉。分布在明月山下的温汤集镇0.8平方公里范围内,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无色无味,可饮可浴,水质细腻,不含硫,含有近20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
5、浙江奉化
尚田镇东南冷西村,该村地处长寿山脉下,土壤含有丰富硒元素,温和湿润的气候与山清水秀的景色,造就了其生态宜居的特色。
6、四川万源
万源市是四川省产茶大县,土壤富含硒,具有高山茶特殊品质。
7、青海平安
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硒含量平均在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地层较厚,硒含量深度适中,具有宜于开发利用特点,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
8、湖南桃源
桃源县境内硒含量<0.4mg/kg的贫硒土壤仅占总面积的10%,约66万亩;>0.4mg/kg的富硒土壤占总面积的50%,达330万亩;>1mg/kg的高硒土壤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约占总面积的3-5%,约20多万亩。
9、广西永福
永福县的水富含硒,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
9. 江苏镇江地下水含硒吗
这问题因地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知道,水质,我们这些外地的人员无法帮助你了!
如果手头资金充裕,可以取点饮用水,送到当地的水质化验部门,一般都是在省会或者当地的大城市!
看你检测哪种水质?
首先可以考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水检中心、水质化验中心 不对外。
要不你就考虑一下社会上的检测机构。社会上的,资质是个问题,需要注意!
如果详细分类的话,
生活用水,属于省会疾控中心负责
废水污水,属于省会环境监测站负责
锅炉用水,属于劳动局下属的安全部门负责
工业用水,属于各行业自行负责
望采纳!!!!
10. 生化全套中含不含硒
不知道,
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身体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研究证明适量补充硒元素可以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病、延缓衰老、帮助睡眠,促进脑力发育,保护肝脏、肾、心脏、前列腺等,还可以美容养颜,临床上用来治疗肿瘤、癌症等,对提高精子的活力也有一定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每天摄入200微克硒元素,但同时也不能过量,服用过量会中毒,导致指甲变厚、毛发脱落,肢端麻木,偏瘫。平时可以通过富硒食品来补硒,如富硒大米、杂粮等,可以网络了解一下湖南亲硒元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