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
(1)小丽同学来设计的实验中,源A试管和B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证明淀粉的变化是由唾液引起的,在该组对照实验中,A试管起对照作用.
(2)收集唾液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凉开水漱口后,微张口,舌尖抵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3)比较A试管与B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B试管和C、D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高温和低温都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只有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才能发挥作用,促进淀粉的分解.
故答案为:(1)对照作用;
(2)先用清水漱口,再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3)在适宜温度下,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⑵ 淀粉酶加蒸馏水再加淀粉酶然后滴入碘液为什么变紫红色
古怪的干净啊具体化金额后
⑶ 淀粉酶的活性测定为什么要用麦芽糖制作还原糖的标准曲线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α-淀粉酶随机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作为淀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性糖;β-淀粉酶水解非还原端的第二个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并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本实验以萌发种子为材料,测定其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
【原理】
两种淀粉酶具有不同理化特性,α-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下15Min则被钝化.据此,在测定时钝化其中之一,就可以测定出另一种酶的活力,本实验采用加热钝化β-淀粉酶测出α-淀粉酶活力,再与非钝化条件下测得的总淀粉酶活力比较,求出β-淀粉酶活力.淀粉的水解产物麦芽糖及其他还原性糖能与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反应,使其还原生成红色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淀粉酶水解产物的浓度成正比,可用麦芽糖(或葡萄糖)浓度表示,用比色法测定淀粉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器;研钵;具塞刻度试管25Ml 13支,刻度吸管1ml、2ml、5Ml各1支;容量瓶50Ml 2支.
【试剂】
麦芽糖标准液(1Mg/Ml):称取100Mg麦芽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精确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溶于20Ml 1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钾钠,待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盖紧瓶塞,勿使CO2进入.若溶液混浊,可过滤后使用.
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0?1Mol/L柠檬酸):称取分析纯柠檬酸21?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B液(0?1Mol/L柠檬酸钠):称取柠檬酸钠29?4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匀,即为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
1%淀粉溶液:称取1g淀粉溶于100Ml 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⑷ 淀粉酶测定为什么用蒸馏水调零调一百
你是用的DNS法吧,是利用光密度法,当然要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效正啊!
⑸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
(1)在研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所进行的实验除了酸碱性不同版以外,权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从步骤一可以得知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还差的一个就是呈中性的物质,结合实验所给的材料,蒸馏水是呈中性的,所以C试管应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可以满足对照实验的要求,故答案为:l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
(2)要设置相同的实验条件,就必须控制温度相同,所以步骤二可以同时将三支试管放人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达到控制实验条件的目的,故答案为: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
(3)从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B试管中有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还有一滴碘液,所以我们猜测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者是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⑹ 唾液淀粉酶怎样制备
唾液淀粉酶应用液的制备:
1、每人取一个干净的饮水杯,装上蒸馏水。
2、先用蒸馏水漱口,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
3、口含约20ml蒸馏水,做咀嚼动作1~2min,以分泌较多的唾液。
1、称取0.5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预冷的蒸馏水,在研钵中调成糊状。
2、称取1.2g I2、2g KI,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200ml。
3、称取35.62g Na2HPO4·12H2O,将之溶于蒸馏水后定容至1000ml。
4、称取19.212g无水柠檬酸,将之溶于蒸馏水后定容至1000ml。
5、PH5.0缓冲液——取A液10.3ml、B液9.7ml混合而成。
6、PH6.8缓冲液——取A液14.55ml、B液5.45ml混合而成。
7、PH8.0缓冲液——取A液19.45ml、B液0.55ml混合而成。
(6)为什么淀粉酶用蒸馏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纱布或滤纸过滤一下收集滤液使用。
2. 加唾液时,只在第1穴中加入2滴新制备的唾液。
3. 在往白磁板的孔穴内依次加完蒸馏水、稀释好唾液并且加完淀粉溶液。
4. 为确保实验的效果,在加入试剂时宜在冰浴条件下进行,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
5. 加唾液时应从第1管开始依次进行,前后管之间大约相隔时间5~7s。
⑺ 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为什么不加生理盐水稀释而是加蒸馏水
(1)在研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所进行的实验除了酸碱性不同以专外,其它条件都应该属相同,从步骤一可以得知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还差的一个就是呈中性的物质,结合实验所给的材料,蒸馏水是呈中性的,所以C试管应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可以满足对照实验的要求,故答案为:l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2)要设置相同的实验条件,就必须控制温度相同,所以步骤二可以同时将三支试管放人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达到控制实验条件的目的,故答案为: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3)从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B试管中有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还有一滴碘液,所以我们猜测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者是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⑻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
(1)在研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所进版行的实验除了酸碱性不同以外,其它权条件都应该相同,从步骤一可以得知稀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还差的一个就是呈中性的物质,结合实验所给的材料,蒸馏水是呈中性的,所以C试管应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可以满足对照实验的要求,故答案为:l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 (2)要设置相同的实验条件,就必须控制温度相同,所以步骤二可以同时将三支试管放人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达到控制实验条件的目的,故答案为: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 (3)从试管B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B试管中有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还有一滴碘液,所以我们猜测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者是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⑼ 下列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一)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可
(1)本实验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pH为自变量;结合提供的实验材料,三支试管内pH的不同可通过分别加入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来实现,鉴定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
(2)本实验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pH为自变量;酶的活性(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与三支试管中的pH有关,是因变量;
(3)与2号和3号相比,1号试管条件较温和,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4)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先将酶置于不同的pH后再加入底物,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颠倒后会使酶在未调节到相应pH值时已将部分淀粉水解,导致三支试管最终均有砖红色;
(5)三支试管最终颜色不同是因各试管内酶的活性不同,而酶的活性与不同pH有关,说明pH影响酶的活性.
故答案为:(1)1mL氢氧化钠溶液1mL盐酸(①和②位置可换)斐林试剂
(2)pH酶的活性(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3)1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4)不能酶具有高效性,在未调节到相应pH值时已有部分淀粉被淀粉酶水解
(5)pH
⑽ 淀粉酶溶液与蒸馏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证明唾液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1.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中含有蛋白质,与硝酸反应生成黄色。
2.实验步骤
(1)制备唾液淀粉酶溶液:用冷开水嗽口,然后把小团消毒过的卫生棉放入口腔中含3分钟,把棉团取出,用手指把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100mL,稀释均匀,制成唾液淀粉酶溶液,备用。
(2)鸡蛋一个,两端各打一个小孔,把蛋白倒入小烧杯内,加蒸馏水300mL,稀释均匀,制成蛋白溶液,备用。
(3)用三支试管,编上A、B、C号。分别倒入:A管,蒸馏水5mL;B管,蛋白溶液5mL;C管,唾液淀粉酶溶液5mL。
(4)往三只试管中各滴入浓硝酸5滴,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
A(蒸馏水5mL)
B(蛋白溶液5mL)
C(淀粉酶溶液5mL)
颜色变化
无变化
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4.实验结论
唾液淀粉酶中含有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