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实验中的减压蒸馏用到的安全瓶是什么原理
安全瓶的作用是停止加热后,反应容器中气体压强会减小,防止水倒吸到反应容器中专.
注意事项:
1.蒸馏瓶内属液体不可超过其体积的一半,因为减压下蒸汽的体积比常压下大得多.
2.正式蒸馏前的关键步骤:空试.以保证真空度能达标.装好仪器后首先检查气密性.
3.加料后,先向空试操作一样,是真空泵稳定在所需数值上,在开始加热.因为减压下物质熔沸点会降低,加热的过程中抽真空的话可能会引起液体暴沸.
4.加热过程中,避免蒸汽过热,仪器不能有裂缝,不能使用薄壁及不耐压的仪器.
5.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一走热源,再稍微抽片刻,是蒸馏瓶以及残留液冷却,慢开活塞,带压力回复后,停泵,移走热源.
⑵ 化学实验 蒸馏 的实验中,有一个仪器叫收集器,它有什么用途是什么样子的最好有图
收集器就是锥形瓶(一般收集器)~也可能会是具塞锥形瓶(针对易挥发,有毒的馏出液)~
⑶ 化学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当水蒸气从冷凝管中间通过时,会遇到冷凝管外层不断流过的冷却水,水蒸气遇冷回于是液化成水。答
爆沸简单来说就是剧烈的沸腾。
因为在液体中被融解的气体,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体积膨胀,突然迸出
通过碎瓷片断面的许多含有空气小孔,容易形成汽化中心使这些气体逐步释放,防止突然迸发。
⑷ 化学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都用什么仪器
应该用到铁架台,冷凝管,酒精灯,实木块,石棉网,锥形瓶和温度计。对了再买一些软木塞和软导管。就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化学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都用什么仪器
很多啊~
用量少的可以用烧瓶加冷凝管.
也有专门的蒸馏水装置,可以加多一套,成双蒸.
或者买石英亚沸蒸馏.
再或者买离子交换的纯净水机,直接通自来水,出高纯水~
⑹ 关于“蒸馏”的化学实验
【问题思考】
1.蒸馏水可看作纯净的水,自来水是混合物有很多杂质。
2.用硝酸酸化的内硝酸银,有白色容沉淀生成。
3.蒸馏,利用了水的沸点。
【交流与讨论】
1.蒸发:加热使溶剂挥发,析出溶质固体。蒸馏:利用沸点不同把液体逐一分离。
都要加热,蒸馏中有蒸发,但蒸发中无蒸馏。实验对象和装置都不一样。
2.碎瓷片:防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冷凝水下进上出。
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仍有杂质。
3.自来水中常含有Na+、Ca2+、Mg2+等阳离子;
这些阳离子会形成水垢;
自来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多。
⑺ 请问化学实验中蒸馏的两套装置叫什么啊蒸馏的原理是什么
蒸馏水和石油
编辑本段蒸馏的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内体混合物部分汽容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⑻ 怎样用化学实验蒸馏装置制作纯露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内分进容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9.4﹪;SCDE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1.8﹪.
⑼ 化学实验--蒸馏
1.
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的性质.
----杂质沸点高,难挥发,水沸点低,易挥发.
2.
蒸发:
----在蒸发皿中进版行.
----让溶剂变成气权体挥发掉,不再收集.
蒸馏:
----在蒸馏烧瓶中进行.
----让液体变成蒸汽,再冷凝成液体,液体最后被重新收集起来.
3.
碎瓷片:
----防止爆沸.
----不加碎瓷片,加热时会形成大气泡,溶液剧烈振动,叫爆沸.
----加碎瓷片,以均匀小气泡形式冒出.
温度计
----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到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
----下口进,上口出,与蒸汽流向相反(逆流原理),冷却效率高.
弃去开始馏出得部分液体
----按沸点范围收集馏出物.
----开始那部分不再收集的沸点范围内.
4.
自来水中阳离子:
----Na+,Ca2+,Mg2+
----Ca2+,Mg2+含量高的水叫硬水,对人体健康有害;和肥皂结合生成沉淀,降低洗涤效果.
两试管中各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和蒸馏水,往其中分别滴加几滴洗涤剂,震荡,观察现象
----盛自来水的试管中有沉淀生成,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无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