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 什么样子的
非极性分子之间构成的分子晶体熔化克服的只有色散力,色散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
K是金属,没有分子,K熔化克服的是金属键,不是分子间作用力。
⑵ 影响色散力的大小的因素
色散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瞬间偶极的作用,瞬间偶极是因为分子中核内时刻在震动,电子时刻在运动、容跃迁,在它们运动的时候,即使是非极性分子偶尔也会产生极性,只不过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很短,故称瞬间偶极.极性的实质可以说是电子偏移。所以距离对色散力是起重要作用的。当两原子彼此紧密靠近电子云相互重叠时,会发生强烈排斥,排斥力与距离12 次方成反比。分子引力与距离6次方成反比,所以只有在范德华半径的时候才能获得大的范德华力。而色散力是范德华力的一种,主要存在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⑶ 求解,伦敦力(色散力)与范德华力之间的区别,详细解释一下~~谢谢了
色散力(dispersion force 也称“伦敦力”)所有分子或原子间都存在。是分子的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即由于电子的运动,瞬间电子的位置对原子核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发生瞬时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偶极。色散力和相互作用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变形性越大(一般分子量愈大,变形性愈大)色散力越大。色散力和相互作用分子的电离势有关,分子的电离势越低(分子内所含的电子数愈多),色散力越大。色散力的相互作用随着1/r6 而变化。
诱导力(inction force)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诱导力与极性分子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诱导力与被诱导分子的变形性成正比,通常分子中各原子核的外层电子壳越大(含重原子越多)它在外来静电力作用下越容易变形。相互作用随着1/r6 而变化,诱导力与温度无关。
取向力(orientation force)发生在极性和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与分子的偶极矩平方成正比,即分子的极性越大,取向力越大。取向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取向力就越弱关相互作用随着1/r6 而变化。
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子(如水),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
⑷ 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 什么样子的晶体熔化时只需
对于分子晶体(如干冰),其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
离子晶体(如NaCl),其熔化时需专克服正负离子属间的离子键
金属晶体(如Aul),其熔化时需克服金属原子间金属键
原子晶体(如SiO2),其熔化时需克服原子间共价键
⑸ 为什么极性分子间存在色散力
所有分子都有色散力。极性分子本身有偶极距,但是也会像非极性分子那样由于电子的概率运版动产生瞬间权偶极,这部分会叠加在固定的偶极上,这部分是色散力。
因为分子间作用力相似,所以容易溶解进入,极性溶剂自身分子间作用力强,溶质分子就难以破坏他们之间的作用力而进入.
非极性分子相互靠拢时,它们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很弱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任何一个分子,都存在着瞬间偶极,这种瞬间偶极也会诱导邻近分子产生瞬间偶极,于是两个分子可以靠瞬间偶极相互吸引在一起。这种瞬间偶极产生的作用力称为色散力。色散力是伦敦于1930年根据近代量子力学方法证明的,由于从量子力学导出的理论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把这种作用称为色散力,又叫做伦敦力。
⑹ H2O与NH3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说出下列各组物抄质之间袭存在的作用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1)HBr和HCl
(2)苯和CCl4
(3)H2O和I2
(4)CO2气体
(5)H2O和NH3
(1)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2)色散力
(3)诱导力、色散力
(4)色散力
(5)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⑺ 色散力的性质
卤素分来子物理性质很容易用分源子间力作定性地说明:F2、Cl2、Br2、I2都是非极性分子。顺序分子量增大,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增多,因此色散力增加,分子变形性增加,分子间力增加。所以卤素分子顺序熔、沸点迅速增高,常温下F2、Cl2是气体,Br2是液体,而I2则是固体。不过,HF、H2O、NH2三种氢化物的分子量与相应同族氢化物比较明显地小,但它们的熔、沸点则反常地高,其原因在于这些分子间存在氢键。
⑻ 下列液态物质中,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是 A.HF B.HCL C.H2S D.CO2
D.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取向力、诱导力由分子的极性产生,专而色散力由瞬时偶属极矩产生,即即使分子是非极性的,由于瞬时偶极的存在,色散力也是会存在的。若不是非极性分子,还可能受到取向力和诱导力的作用。ABC均为极性分子,D为非极性分子。故选D
⑼ 什么叫做色散力怎么比较其大小的
当两个或多个非极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靠近时,就会由于瞬时偶极而发生异极相吸的作用力,此力即为色散力。
⑽ 说出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存在的作用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1)色散力
(2)四种力都有
(3)除了氢键意外的都有
(4)色散力、诱导力
(5)nacl不是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