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水蒸气蒸馏邻二氯苯

水蒸气蒸馏邻二氯苯

发布时间:2022-06-14 18:55:27

A. 亚磷酸生产工艺

摘要 三氯化磷生产亚磷酸的工艺:盐酸中水解,真空蒸馏脱氯化氢,结晶,离心分离即可得到产品。

B. 永固紫用什么去除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0

C. 间二氯苯的制备

1.间苯二胺与硫酸;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反应,制成重氮盐,再经氯化而成。
2.间氯苯胺经重氮化;氯化而成。
3.间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
制备方法详细介绍:
以氯苯为原料进一步氯化,得到对二氯苯、邻二氯苯还有间二氯苯。一般分离的方法采用混合二氯苯进行连续蒸馏,塔顶馏出对位和间位二氯苯,冷冻结晶析出对二氯苯,母液再进行精馏而得到间二氯苯,塔釜是粗邻二氯苯,再在闪蒸塔进行闪蒸馏出邻二氯苯。时下混合二氯苯采用吸附分离的方法,采用分子筛为吸附剂,以气相混合二氯苯进入吸附塔,可选择性吸附对二氯苯,吸余液为间位和邻位二氯苯,经精馏分别得到间二氯苯和邻二氯苯。吸附温度180~200℃,吸附压力为常压。 间苯二胺重氮法:间苯二胺在亚硝酸钠和硫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重氮化温度在0~5℃,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2.间氯苯胺法:采用间氯苯胺为原料,在亚硝酸钠和盐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重氮液在氯化亚铜存在下水解生成间二氯苯。 以上几种制备方法中,最适用于工业化并成本较低的方法是混二氯苯的吸附分离法。国内已有生产装置进行生产。

D. 顶空气相色谱法

方法提要

选用 DB -624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挥发性卤代烃,自动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及工业废水中二氯甲烷、1,1 -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1,1 -二氯乙烷、三氯甲烷、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1,1,2 -三氯乙烷、四氯乙烯、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1,1,2,2-四氯乙烷、对二氯苯、邻二氯苯、1,2,4-三氯苯等 18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当取样量为10.0mL 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 (RSD,n = 8) 、基体加标回收率分别在 0.0016~ 0.56μg / L、1.95%~4.87% 和 85.0%~125% 之间。

仪器

气相色谱仪 配 ECD 检测器。

顶空进样器 Headspace Samplers-TurboMatrix。

色谱柱类型 DB624,60m × 0.32mm i.d,1.80μm 膜厚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或相类似的毛细管柱。

50μL、100μL、250μL、1000μL 等气密性微量注射器。

20mL 顶空进样瓶。

试剂

空白试剂水 蒸馏水经高纯氮气流煮沸 30min 后 GC-ECD 检测不含或含量低于方法检出限。

氯化钠 650℃烘 3h 后使用。

甲醇 农残级。

标准溶液 二氯甲烷、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1,1,1-三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 -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1,1,2-三氯乙烷等,分别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标样研究所。在 -26℃下避光保存。

二级标准储备液 用气密性微量注射器准确移取适量的标准溶液,甲醇定容,以此作为二级储备液。保存于冰箱内,三天内有效。

载气 高纯氮气,纯度 99.999%。

样品采集与保存

参见 82.9.1。

操作步骤

1) 试样预处理。准确量取 10.00mL 空白试剂水 (或样品) 置于已盛有 3.5g 氯化钠的 20mL 顶空瓶中,加适量卤代烃标准 (试样不加) ,迅速封盖,摇匀,按选定工作条件进行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

2)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汽化室温度 200℃ ,不分流进样。柱前压 12 × 6869.76Pa。检测器温度 (ECD) 300℃。柱流量 1.53mL/min; 总流量 4.5mL/min; 尾吹 30mL/min。色谱炉升温程序: 初温 35℃,保持 1min,以 6℃ /min 升至 120℃,再以 10℃ /min 升至245℃ ,保持 8min。

3) 顶空分析条件。顶空平衡温度 70℃ ; 取样针温度 80℃ ; 传输线温度 110℃ ; 样品加热时间 20min; 进样时间 0.15min。

4) 校准曲线。根据检测器灵敏度及线性要求,准确量取 10.00mL 空白试剂水置于已盛有 3.5g 氯化钠的 20mL 顶空瓶中,加入适量的卤代烃标准,迅速封盖,摇匀。推荐校准曲线的最低浓度为 3 倍检出限,最高浓度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校准曲线为五点。通过浓度与对应响应值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

5) 标准曲线的持续校正。至多测定 20 个试样,应用一个或更多的标准样品 (标准系列的中等浓度) ,对校准曲线进行验证,偏差不超过 20%,否则应重新配制校正曲线。

6) 色谱图的考察。

图82.4 卤代烃标准气相色谱图

定性与定量分析

1) 定性分析。根据标准谱图中各组分保留时间确定被测试样检出组分数目及名称,样品目标物保留时间应在标准目标物保留时间的三倍标准偏差之内。对有干扰存在或高含量样品,需用另一根性质不同的色谱柱,或 GC-MS 进行确证。

2) 定量分析。选定适当积分参数,由色谱工作站自动计算出各组分峰面积,逐个检查各峰基线,对不合理基线进行手动基线积分处理。

3) 计算结果。依据试样各待测组分峰面积,并由校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试样仪器测定浓度,再根据仪器分析时取样体积计算出试样浓度。计算公式参见式 (82.13) 。

方法性能指标

当水样取样量为 10.00mL,按三倍信噪比计算方法检出限。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见表83.19。

表82.19 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

续表

E. 樟脑丸有毒吗,会给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樟脑丸有毒,不会给身体造成影响。

樟脑丸对人体有没有危害需要根据樟脑丸的类型来进行判断,樟脑丸一般分为天然樟脑丸和合成樟脑丸,如果樟脑丸是天然的樟脑丸,这种樟脑丸气味比较清香,而且毒性也不是很大,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很好地起到杀虫的功效。

如果樟脑丸属于合成的樟脑丸,这一类樟脑丸,其中会含有少量的有毒物质,如果人体接触可能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合成樟脑丸气味相比天然樟脑丸气味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如果患者不小心吸入体内,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樟脑丸使用注意事项

要选择天然的樟脑丸,一般来说超市售卖的樟脑丸有两种,一种是含有对二氯苯的樟脑丸,大多呈白色,味道刺鼻,会沉于水中,另一种是天然的樟脑丸,是光滑、无色或白色的晶体,气味清香,会浮于水上,天然的樟脑丸是用樟树木片通过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所得的精油制成。

注意即使是使用了无毒的樟脑丸,也需要用卫生纸包裹着储存衣物,最好是包上透气的卫生纸,放在衣柜的上方,不要直接放在衣物内,以防樟脑丸的粉尘直接散落在衣物上,对于太小的宝宝来说,尽量避免用樟脑丸储存衣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樟脑丸

F.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而皂甙元则属于亲脂性强的化合物。多数游离的生物碱是亲脂性化合物,与酸结合成盐后,能够离子化,加强了极性,就变为亲水的注质,这些生物碱可称为半极性化合物。所以,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有机溶剂;而多数游离的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溶剂,一般以在氯仿中溶解度最大。鞣质是多羟基的化台物,为亲水性的物质。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的成分。
总的说来,只要中草药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就会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即所谓“相似相溶”的规律。这是选择适当溶剂自中草药中提取所需要成分的依据之一。
2.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1)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甙类等都能被水溶出。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酸水提取,可使生物碱与酸生成盐类而溶出,碱水提取可使有机酸、黄酮、蒽醌、内酯、香豆素以及酚类成分溶出。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煎煮,加温可以增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有与其他成分产生“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强的成分的溶解度。但多数亲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既使有助溶现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如果应用大量水煎煮,就会增加蒸发浓缩时的困难,且会溶出大量杂质,给进一步分离提纯带来麻烦。中草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质类成分,在减压浓缩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浓缩的困难。通常可在蒸馏器上装置一个汽一液分离防溅球加以克服,工业上则常用薄膜浓缩装置。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酒精)、甲醇(木精)、丙酮等,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对中草药细胞的穿透能力较强。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难溶于水的亲脂性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也较大。还可以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溶解出的水溶性杂质也少。乙醇为有机溶剂,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便宜,来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反复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由于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历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甲醇的性质和乙醇相似,沸点较低(64℃),但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容易提出亲水性杂质。但这类溶剂挥发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较高,且它们透入植物组织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水分,用这类溶剂就很难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药原料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3.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漉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4)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小时小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5)动连续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二)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草药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例如玫瑰油、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等的制备多采用此法。
(三)升华法: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述。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酸等。
升华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中草药炭化后,往往产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精制除去,其次,升华不完全,产率低,有时还伴随有分解现象。

G. 氯苯生产方法

生产方法:由苯氯化而得,其工艺分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

1.苯液相氯化法苯与氯气在氯化铁催化下连续氯化得氯化液,经水洗,碱洗,中和,食盐干燥,进入初馏塔脱苯,脱焦油。粗氯代苯进入精馏塔,塔顶馏出一氯苯成品,塔釜物料再经过一个精馏塔分离出一氯苯。反应放出的氯化氢用水吸收,副产盐酸,多氯苯回收得对二氯苯和邻二氯苯。

2.苯气相氧氯化法苯蒸气;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 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温度300℃,单程转化率10%-15%,氯化氢转化率98%,生成物含多氯苯6%。

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生产军用炸药所需的苦味酸。1940年到1960年间,大量用于生产滴滴涕(DDT)杀虫剂。1960年后,DDT逐渐被高效低残毒的其他农药所取代,氯苯的需求量日趋下降。主要用做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生产多种其他苯系中间体,如硝基氯苯等。

H. 二溴苯的制造方法

二溴苯可以采用直接溴化法或采用对应的溴苯胺进行重氮化、置换反应制造。
(1) 苯直接溴化法:以苯为原料与溴进行取代反应,以路易斯酸为催化剂,以含羟基化物为溶剂,例如乙醇、醋酸等。可生成多种溴的取代化合物,调整物料配比和反应条件,使反应有利于目的产物,得到的混合溴化物进行脱溴、分离得到目的产物,其余副产品可进行循环,已增加目的产物产率。
(2)以氨取代基对应的溴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置换可制得,例如制取邻二溴苯,可采用邻溴苯胺为原料,进行重氮化生成邻溴溴化重氮苯,后者进行溴置换,得到邻二溴苯,反应方程式如下:

重氮化反应在约10℃低温及过量的亚硝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得到的重氮化物注入沸腾的溴化亚铜的氢溴酸溶液中,反应后通入水蒸气,直到没有油状液体蒸出。分出馏出物下部油层,经浓硫酸洗、水洗、5%NaOH水溶液洗,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行蒸馏,截取223~225℃的馏分即为邻二溴苯产品。
【产业链】
【参考质量指标】企业质量指标如下:项目 邻二溴苯 间二溴苯 对二溴苯
外观 无色至但还色油状液体白色结晶
含量% ≥99 ≥98 HGB3468-62标准
游离酸(以HBr计)% 0.02
灼烧残渣% ≤0.01 ≤0.01 ≤0.05
溴化物%(以Br2计) ≤0.01
熔点范围℃ 87~98

I. 氯化苯有哪几种生产方法

氯化苯由苯氯化而得,其生产方法分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

1.苯液相氯化法苯与氯气在氯化铁催化下连续氯化得氯化液,经水洗,碱洗,中和,食盐干燥,进入初馏塔脱苯,脱焦油。粗氯代苯进入精馏塔,塔顶馏出一氯苯成品,塔釜物料再经过一个精馏塔分离出一氯苯。反应放出的氯化氢用水吸收,副产盐酸,多氯苯回收得对二氯苯和邻二氯苯。

2.苯气相氧氯化法苯蒸气;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 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温度300℃,单程转化率10%-15%,氯化氢转化率98%,生成物含多氯苯6%。

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用于生产军用炸药所需的苦味酸。1940年到1960年间,大量用于生产滴滴涕(DDT)杀虫剂。1960年后,DDT逐渐被高效低残毒的其他农药所取代,氯苯的需求量日趋下降。主要用做乙基纤维素和许多树脂的溶剂,生产多种其他苯系中间体,如硝基氯苯等。

J. 用什么溶解2.4 二氯苯酚是用蒸馏水吗还是其他

这东西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阅读全文

与水蒸气蒸馏邻二氯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车空滤芯掉了怎么办 浏览:829
染色污水处理硫酸 浏览:585
超滤反洗加药的目的 浏览:885
鱼竿碳纤维的好还是环氧树脂的好 浏览:72
净水机快接头pom是什么材料 浏览:436
封闭的污水池怎么降低水温 浏览:415
污水管道合槽施工 浏览:132
什么产生氰化物废水 浏览:605
净水盒哪个牌子好 浏览:66
edi系统在企业中如何实现的 浏览:488
沁园净水器的复合滤芯是什么滤芯 浏览:680
上海思源水处理 浏览:523
不要排放废水用英文怎么讲 浏览:147
网络污水渠 浏览:593
饮水机有啤酒味怎么办 浏览:825
石油后的污水 浏览:15
雪佛兰汽滤芯卡子怎么拆 浏览:673
XRV15T怎么换空气滤芯 浏览:404
污水系统操作说明书怎么写 浏览:829
崇州市污水排放怎么样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