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馏塔底汽提蒸汽的温度对分馏操作有何影响
首先说明一点,分馏塔底蒸汽一般不称作汽提蒸汽,而为塔底搅伴蒸汽,因为分馏塔是底部进料为精馏塔操作,而不是提馏操作,故不能叫汽提蒸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塔底结焦,如果过大会影响分馏塔的气相负荷;只有柴油汽提塔才为汽提蒸汽,起降低油气分压,增加气化率,提高柴油中轻组分的拔出率.
『贰』 简述三个精馏塔主要温度,压力控制点和控制指标
要对精馏塔实施有效的自动控制,必须首先了解精馏塔的控制目标。精馏塔的控制目标一般从质量指标、产品产量和能量消耗三方面考虑。任何精馏塔的操作情况同时受约束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考虑精馏塔控制方案时一定要把这些因 素考虑进去。 1.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即产品纯度)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一般应使塔顶或塔底产品之一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另一个产品也应该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或者塔项和塔底的产品均保证一定的纯度要求。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它的价值就将远远低于合格产品。但决不是说质量越高越好。由于质量超过规定,产品的价值并不因此而增加;而产品产量却可能下降,同时操作成本主要是能量消耗会增加很多。因此,总的价值反倒下降了。由此可见,除了要考虑使产品符合规格外,还应同 时考虑产品的产量和能量消耗。 2.产品产量指标 在达到一定质量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得到尽可能高的产量,从而使产品的 回收率提高。这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显然是有利的。 产品的回收率定义为产品量与进料中该产品组分的量之比。即: Ri=P/Fzi (8) 生产效益除了产品纯度与产品回收率之间的关系,还必须考虑能量消耗因素。由精馏原理可知,用精馏搭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是要消耗一定能量的;要使分 离的产品质量越高,产品产量越多,所需的能量也就越大。 3.能耗要求和经济性指标 精馏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再沸器的加热量和冷凝器的冷却量消耗;此 外,塔和附属设备及管线也要散失部分能量。
在一定的纯度要求下,增加塔内的上升蒸汽是有利于提高产品回收率的;同时也意味着再沸器的能量消耗要增大。且任何事物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单位进料量的能耗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再继续增加塔内的上升蒸汽,则产品回收率就增长不多了。应当指出精馏塔的操作情况,必须从整个经济效益来衡量。在精馏操作中,质量指标、产品回收率和能量消耗均是要控制的目标。其中质量是必要条件,在质量指标一定的条件下应在控制过程中使产品的产量尽可能提高一些,同 时能量消耗尽可能低一些。 4.约束条件 为保证正常操作,需规定某些参数的极限值,并作为约束条件。塔内气体的流速过低时,对于某些筛板精馏塔会产生漏液现象,从而影响操作降低塔板效率;而流速过高易产生液泛,将完全破坏塔的操作。由于塔板上液层增高,气相通过液层的阻力增大,因而可用测量差压的方法检测塔的液泛现象。当压差过高时,则通过差压控制系统减小气体流速。每个精馏塔都存在着一个最大操作压力限制,超过这个压力,塔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为精馏过程提供能量的再沸器和冷凝器,也都存在一定限制。再沸器的加热,受塔压和再沸器中液相介质最大汽化率的影响;同时再沸器两侧间的温差不能超过其临界温差,否则会导致给热系数下降,传热量降低。对冷凝器冷却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冷却介质的温度。而在介质条件不变时,又与塔的操作压力有关;同时馏出产品组份的变化也将影响到冷凝器的冷却能力限制。在确定精馏塔的控制方案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的约束条件,以 使精馏塔工作于正常操作区内。
『叁』 侧线采出的精馏塔改变采出量对塔釜液位,塔顶温度,塔釜温度,上升气相量等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得看侧线采出控制的是塔釜液位还是控制馏出槽?
是蒸汽控制塔釜液位还是控制釜温版的?
一般权而言,现行中比较理想的精馏操作是,侧线采出控制馏出槽,而带侧线采出的精馏塔蒸汽是控制液位.
当这种情况下时,侧线采出增大时,
对塔釜液位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它是蒸汽控制液位的.
对顶温基本上也没有影响(稍有下降,不明显)
对釜温也基本上没影响
对中温会下降
对上升气象量,对提留段来说没影响.对精馏段来说减小了上升气象量(所以中温会下降).因为侧线采出一般都在加料口的下一层塔板下.
『肆』 减压蒸馏塔真空,釜温和气相温度都正常,为什么塔顶温度涨不上去求助!
塔顶温度不上升,检查塔顶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塔顶冷凝器降温水量是否开的过大,或者阀门关闭不严,塔内真空度是否正常,检查变送器是否存在问题,再提高一点塔釜温度试一下。
『伍』 蒸馏塔的操作原理
当液态物质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大到与大气压或所给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即达到沸点。所谓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分馏:如果将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物进行蒸馏,在沸腾温度下,其气相与液相达成平衡,出来的蒸气中含有较多量易挥发物质的组分,将此蒸气冷凝成液体,其组成与气相组成等同(即含有较多的易挥发组分),而残 留物中却含有较多量的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蒸馏。 如果将蒸气凝成的液体重新蒸馏,即又进行一次气液平衡,再度产生的蒸气中,所含的易挥发物质组分又有增高,同样,将此蒸气再经冷凝而得到的液体中,易挥发物质的组成当然更高,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连串的有系统的重复蒸馏,最后能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 应用这样反复多次的简单蒸馏,虽然可以得到接近纯组分的两种液体,但是这样做既浪费时间,且在重复多次蒸馏操作中的损失又很大,设备复杂,所以,通常是利用分馏柱进行多次气化和冷凝,这就是分馏。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凝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其结果,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果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这样*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这样只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全彻底分开。工业上的精馏塔就相当于分馏柱。
『陆』 精馏塔温度,液位等怎么看,怎么去调节我是初学操作精馏的工作,以前未接触过,现在上班又不懂,想知识
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回流比;塔顶温度、压力;进料温度,组分组成;塔底再沸器回流温度,组分组成;整体塔的塔板数;中间循环回流及抽出物料等等,但最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 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精馏塔的总物料衡算可知,对于一定的原料液流量F和组成xF,只要确定了分离程度xD和xW,馏出液流量D和釜残液流量W也就被确定了。 采出率D/F: D/F=(xF-xW)/(xD-xW) 不能任意增减,否则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操作波动,使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 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 当回流比增大时,精馏产品质量提高; 当回流比减小时,xD减小而xW增大,使分离效果变差。 回流比增加,使塔内上升蒸汽量及下降液体量均增加,若塔内汽液负荷超过允许值,则可能引起塔板效率下降,此时应减小原料液流量。 调节回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几种。 (1)减少塔顶采出量以增大回流比。 (2)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可增加塔顶冷剂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3)有回流液中间贮槽的强制回流,可暂时加大回流量,以提高回流比,但不得将回流贮槽抽空。 必须注意,在馏出液采出率D/F规定的条件下,籍增加回流比R以提高xD的的方法并非总是有效。 加大操作回流比意味着加大蒸发量与冷凝量,这些数值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的限制。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当进料状况(xF和q)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R。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如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必然引起馏出液和釜残液组成的变化。 进料情况对精馏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进料状况有五种,不同的进料状况,都显著地直接影响提馏段的回流量和塔内的汽液平衡。 精馏塔较为理想的进料状况是泡点进料,它较为经济和最为常用。 对特定的精馏塔,若xF减小,则将使xD和xW均减小,欲保持xD不变,则应增大回流比。 4.塔釜温度的影响 釜温是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提高塔釜温度时,则使塔内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减少,同时,并使上升蒸汽的速度增大,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 如果由塔顶得到产品,则塔釜排出难挥发物中,易挥发组分减少,损失减少; 如果塔釜排出物为产品,则可提高产品质量,但塔顶排出的易挥发组分中夹带的难挥发组分增多,从而增大损失。 在提高温度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又要考虑到工艺损失。一般情况下,操作习惯于用温度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损失。 当釜温变化时,通常是用改变蒸发釜的加热蒸汽量,将釜温调节至正常。 当釜温低于规定值时,应加大蒸汽用量,以提高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重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提高,釜温提高。 当釜温高于规定值时,应减少蒸汽用量,以减少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轻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降低,釜温降低。 此外还有与液位串级调节的方法等。 5.操作压力的影响 塔的压力是精馏塔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在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提高操作压力,可以相应地提高塔的生产能力,操作稳定。但在塔釜难挥发产品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加。如果从塔顶得到产品,则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易挥发组分的浓度。 影响塔压变化的因素:塔顶温度,塔釜温度、进料组成、进料流量、回流量、冷剂量、冷剂压力等的变化以及仪表故障、设备和管道的冻堵等 对于常压塔的压力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塔顶压力在稳定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无需安装压力控制系统,应当在精馏设备(冷凝器或回流罐)上设置一个通大气的管道,以保证塔内压力接近于大气压。 (2)对塔顶压力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或被分离的物料不能和空气接触时,若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时,塔压多是靠冷剂量的大小来调节。 (3)用调节塔釜加热蒸汽量的方法来调节塔釜的气相压力。 在生产中,当塔压变化时,控制塔压的调节机构就会自动动作,使塔压恢复正常。 当塔压发生变化时,首先要判断引起变化的原因,而不要简单地只从调节上使塔压恢复正常,要从根本上消除变化的原因,才能不破坏塔的正常操作。
『柒』 精馏塔塔顶温度,压力都超标,可以有几种方法将系统调节稳定
根据要分馏物资的密度和蒸发压力,肯定分馏压力。依照分流原料中分流组分的百分比决定分馏回流管径的大小。所以,从塔顶到塔底压力的选择取决于分馏物资的工艺流程的设定。
『捌』 在精馏塔任意一块理论版上,其液相的泡点温度,和气相的露点温度,哪一个更高,还是一样高。要有解释。
相同。因为该点饱和蒸汽相同
『玖』 比较精馏塔冷凝方式(全凝器冷凝和分凝器),它们有何特点和适用场合
精馏塔顶出来的气相,一般需要用其它冷媒冷疑(如循环水、冷冻水或冷物料),具体是采用全凝器冷凝或分凝器冷凝以及选用何种冷媒,要看被冷凝的气相温度高低及气相组分的沸点高低。
当被冷凝的气相温度较高及组分较单一且常温下为液态时,一般采用全凝器冷凝,用循环水做冷媒。
当被冷凝的气相温度较高但组分较多且常温下有某组分为气态或易气化时,一般采用分凝器冷凝,先用循环水做冷媒将气相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冷凝下来,未冷凝气体再用低温冷冻水做冷媒冷凝,即所谓分凝器冷凝。
当然,也可以就用低温冷冻水进行全凝器冷疑。但因冷冻水比循环水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算。
实际生产中,为了节能,当被冷凝的气相温度较高时,也可先与其它低温物料换热,这样气相被部分冷凝,再用循环水冷凝,也是一种分凝方法,可减少循环水用量。低温物料被预热,也可减少蒸汽耗量。
(9)蒸馏塔气相温度扩展阅读:
掌握好物料平衡、气液相平衡和热量平衡是精馏操作的关键所在,三个平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操作中通常是以控制物料平衡为主,相应调节热量平衡,最终达到气液相平衡。
(1)要保持塔底液面稳定平衡,必需稳定:
①进料量和进料温度;
②塔顶、侧线及塔底抽出量;
③塔顶压力。
(2)要保持稳定的塔顶温度,必需稳定:
①进料量和进料温度;
②顶回流、循环回流各中段回流量及温度;
③塔顶压力;
④汽提蒸汽量;
⑤原料及回流不带水。
只要密切注意塔顶温度、塔底液面,分析波动原因,及时加以调节,就能掌握塔的三个平衡,保证塔的正常操作。
『拾』 减压蒸馏塔真空度,釜温和气相温度都正常,顶温为什么涨不上去
如果这些环节都正常,那就要
考虑其中的反应混合物的沸点
因素吧,混合物的沸点低应该
决定顶温吧,你仔细分析思考
清楚,或者说顶温是个客观的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