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备氯化铋为什么是将氯化铋固体溶于少量浓盐酸,再加水稀释,而不是直接加入稀盐酸
三氯化铋是非常容易水解的,若直接加入稀盐酸还是会水解,只有先加入浓盐酸抑制其水解然后慢慢稀释才行。这是关于铋盐的一个考点也是重点。相似的,三氯化锑也得先用浓盐酸溶解。
CuCl2会水解 CuCl2+2H2O<==>Cu(OH)2+2HCl 加热后HCl会挥发
本身是可逆的反应,若通入干燥氯化氢,根据可逆原理,反应向左移动,就预防了水解。
B. 怎样配置氯化铋溶液
将固体BiCl3溶解在较浓盐酸中,以抑制Bi3+水解,防止发生BiCl3 + h2o == BiOCl↓ + 2HCl,而使溶液浑浊
C. bicl3加水后是什么现象
加水生成沉淀(Ba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钡,强碱,溶解度低),加HCl沉淀溶解(酸碱中和)。
BiCl3 + H2O = BiOCl + 2HCl 氯氧化铋
配置BiCl3溶液时水解产物BiOCl生成而溶液呈浑浊。
比如:
3HCl+BiCl3=H3BiCl6
BiCl3 + H2O = BiOCl↓ + 2 HCl
三氯化铋是非常容易水解的,直接加入稀盐酸还是会水解
必须加入浓盐酸抑制其水解
(3)固体BiCl3加蒸馏水扩展阅读:
Ba(OH)·8HO分子量315.47,为无色单斜晶体,相对密度2.18,溶点78℃,沸点:780℃,加热失水变成无水氢氧化钡。两者都有毒。
大部分碱都不溶于水,氢氧化钡就是溶于水的碱之一,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铷、氢氧化铯、氢氧化钡、氢氧化锶、氢氧化钙(微溶,视为溶于水)、氨水(溶质为氨气)氢氧化钡固体放在空气中极容易潮解,然后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和水。20°C时在100g水中溶解度为3.89g。
D. BiCl3溶于水吗
溶于水,但是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盐酸和BiOCl白色沉淀,因此一般配制BiCl3溶液是将BiCl3先溶解在浓盐酸(或1:1盐酸)中,然后稀释。
E. 少量FeCl3(s)+蒸馏水溶解,分盛3支试管,1支+HCl(2 molL-1几滴,摇匀, 1支小
摘要 ???
F. 如何制备 sb bi sn pb的氢氧化物
掌握锡Sn、铅Pb、锑Sb、铋Bi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氯化物的水解性和硫化物的溶解性及其变化规律。
结论:Bi(OH)3为碱性氢氧化物,其他氢氧化物都为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SbCl3、BiCl3、SnCl2固体在水溶液中都易水解,生成相应的白色沉淀;但SnCl2的水解不可逆,配制该溶液时应先溶解在少量的浓HCl中然后再加水稀释。PbCl2是沉淀。
G. 关于Bi元素的问题
BiOCl叫氯氧化铋或者碱式氯化铋
铋不是两性的,锑和砷是,BiCl3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为可溶性的Bi(OH)2Cl
BiCl3溶于浓NaCl溶液:BiCl3+2H2O=Bi(OH)2Cl+2HCl
BiCl3溶于浓NaOH溶液:BiCl3+2NaOH=Bi(OH)2Cl+2NaCl
H. 为什么BiCl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是“BiCl3 + H2O = BiOCl + 2HCl”,而不是
BiCl3 的水解很强烈,生成HCl和BiOCl沉淀
BiCl3 + H2O === BiOCl ↓ + 2HCl
因为反应是在潮湿空气中进行,所以生成HCl气体
Bi3+ Cl- + H2O = BiOCl + 2H+
将氯化铋溶解在浓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浓NaCl溶液中,Cl-抑制BiCl3的溶解,使Bi3+的浓度减少,水解也就减少。
(8)固体BiCl3加蒸馏水扩展阅读:
将三氧化二铋3g溶于300mL的稀盐酸(相对密度1.05)中,加热使之沸腾。如果往其中加入2.5L的沸水,生成无色的沉淀。再次加热使已生成的一氯氧化铋溶解,然后将此溶液冷却,即可析出一氯氧化铋的无色结晶。吸滤分离结晶,开始用含盐酸的水洗涤,然后用水洗净,在130℃下干燥。除上法外,使三氯化铋的盐酸水溶液水解,也可制得一氯氧化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