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环境监测测定空气中的氰化物需要将采样后的吸收液蒸馏吗
答:
【1】是应该进抄行采样后的吸收液蒸馏;
【2】由于要蒸馏,所以可以增加采样体积,即采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样;
【3】如果需要大体积的蒸馏条件,可以将采样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体积的 “空白稀释液”,再蒸馏。
B. 急 急 急 氰化物 显什么颜色
不显色的话一般都是氯胺T出了问题,可能是氯胺T失效了
还有就是你蒸馏过没的??无论是样品还是质控样都需要蒸馏
正常情况下应该显紫蓝色
C. 土壤被炼金废渣(氰化物)污染后,是否还能够植树造林(杉树)在福建山区。
不能,先做土地恢复
D. 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总氰化物排放浓度,是不是以游离氰计算啊有没有标准文件啊
根据来GB7486-87的规定:总氰化物是指在磷酸和源EDTA存在下PH小于2的介质中,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不包括钴氰络合物。
因此,总氰化物不仅仅包括游离氰,也包括络合氰。
E. 水质中氰化物的测定,样品的测定,加入0.2ml试银灵后,颜色是橙红色,再用硝酸银滴定,颜色无明显改变
那是样品中氰化物含量已低于检出限,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法适用于含量较高,微量氰化物测定要采用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F. 硝酸银法测定氰化物时对蒸馏液滴加过量的硝酸银 溶液为何不变成橙红色 (PH值在十一以上 试样有余氯)
氰化银好像是淡黄色。pH那么高会有Ag2O沉淀,但是高浓度的氰化物会配版位成[Ag(CN)2]-,所以没有沉权淀。当Ag+过量以后,配合物会慢慢地电离,与过量的Ag+结合成AgCN沉淀。这个反应并不是相当迅速。
G. 氰化物制作方法
反复蒸馏即可。
可采用低压蒸馏低温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约70%的过氧化氢据说国内某知名大学有研究生尝试制备60%以上的过氧化氢,蒸馏时不慎蒸干,直接炸穿两面墙,且据说无法找到实验者和在一旁监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渗滤氰化法的工艺过程:
1.装入矿砂及碱:要求布料均匀,粒度一致,疏松一致。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装法。干法适于水分在20%以下的矿砂,可用人工或机械装矿。湿法是将矿浆用水稀释后,用砂泵扬送或沿槽自流入槽内。
2.渗滤浸出:装料完毕后即可把氰化液送入槽中。氰化液在槽中的流向有两种:一种是上进下出。即氰化液从槽顶注入,并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过矿砂层;一种是下进上出,好氰化液靠压力作用自下而上通过矿砂层。浸出完成后用水洗涤氰化尾矿。
3.尾矿排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通过槽底工作门排出氰化尾矿;湿法是用高压水冲刷氰化尾矿,让尾矿浆沿预先安排好的尾矿管(槽)流出。
可采用低压蒸馏低温冷凝最多可以得到约70%的过氧化氢据说国内某知名大学有研究生尝试制备60%以上的过氧化氢,蒸馏时不慎蒸干,直接炸穿两面墙,且据说无法找到实验者和在一旁监督的人的任何部分。
H. 总氰化物质控要蒸馏吗
总氰化物质控要蒸馏的。
由于要蒸馏,所以可以增加采样体积,即采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样;如果需要大体积的蒸馏条件,可以将采样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体积的 “空白稀释液”,再蒸馏。
中毒原理
其毒性跟CN离子对重金属离子的超强络合能力有关。CN 主要跟细胞色素P450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从而使其失去在呼吸链中起到的传递电子能力,进而使中毒者死亡。氰化物中毒一般都很迅速。
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方法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同时使那些尚有意识的病人吸入亚硝酸异戊酯进行血管扩张来克服缺氧。常见的氰化物中毒原因是误食含氰果仁儿,比如苦杏仁儿、白果等。中毒后会发出一种独特的苦杏仁味。
I. 分析氰化物蒸馏吋甲基橙颜色退去一是为什么怎么办分析氰化物蒸馏时甲基橙红色退去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J. 氰化物溶解的金如何简单的提炼,浪费一点也没事,简单快速就可以
摘要 @丽平 摘要以氰化法提金的原理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矿石中金的堆浸,收集有关采金实践经验,论述了氰化法提金中金溶解的原理,杂质对金溶解的影响,氰化物溶液的稳定性以及氰化物污水的处理等若干问题。以99.9%的金做原料,经王水溶解用乙醚做萃取剂,草酸做还原剂,可获得99.999%的纯金。经提纯的金进行杂质检验,完全达到了高纯试剂要求的技术指标。目的是为了配合当前单位、个体采金的需要,以提高其工作效果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