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铜器的修复保养
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由于金属类文物的修复保护技术基本相同,青铜器修复保护技术在金属类文物中比较全面,而且青铜器占金属文物中的比例最高,所以本文以青铜器的修复保护为主全面系统的介绍青铜器修复保护技术,大家可从中借鉴其它文物的修复保护方法。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青铜时代,这是一个以青铜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为特征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
焊接
对一件出土不完整的青铜器文物首先要焊接把青铜器拼接成一个完成的器物,焊接是传统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修复破碎青铜器和复原器形的主要手段。需要根据青铜性质、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即“大焊”和“小焊”。首先用矬子把焊口锉平,然后焊接是用电烙铁将锡融化注入要修复青铜器上。
补配
补配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补配就是残缺的青铜器不完整了,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部位,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补配要根据青铜器的纹饰先拓下来,然后通过纹饰制作补配的器形,然
后拼出一件完成的青铜器文物。
整形
埋藏于地下的青铜器由于墓穴崩塌、地层变化等原因造成挤压变形,出现裂缝等。出土后的青铜器往往需要整形。青铜器整形的方法有锤打法、模压法、锯解法、加热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选择方法的依据是器物的变形程度和铜器的质地。
文物腐蚀机理
要修复和保护好青铜器,必须对青铜器腐蚀的机理进行探讨,以利于采取正确的、有效的保护措施。青铜器锈蚀机理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的有所发展,各种理论和观点不断踊现,但如今看法较为一致的是:器物埋藏地下时接触到氯化物,因为氯离子半径小,容易穿透水膜而与铜作用形成氯化亚铜:Cu十Cl=→CuCl十e 氯化亚铜又与水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盐酸:2CuCl十H20→Cu20十2HCl 氧化亚铜遇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时可生成碱式碳酸铜; Cu20十―02十H20十C02→CuC03·Cu(OH)2 氧化亚铜遇水、氧,加上盐酸又可转化为碱式氯化铜:2Cu20十2H20十02十2HCl→CuCl2·3Cu(0H)2。因此,青铜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腐蚀产物,是一种由内向外为CuCl、Cu20,再向外是CuC03·3Cu(OH)2或CuCl2·3Cu(OH)2,或两者都有的层叠状结构,这一结果已被x射线衍射法的分析所证实。由于氧化亚铜层的转化产物一碱式氯化铜是疏松膨胀的,呈粉状,通常称为粉状锈,氧和水仍可进入其中,使氯化亚铜层转化为碱式氯化铜∶ 4CuCl十02十4H20→CuCl2·3Cu(0H)2十2HCl 这就造成了内部生成粉状锈的条件;生成的盐酸遇到共析组织,又使铜转化为氯化亚铜:4Cu十4HCl十02→4CuCl十2H20 形成的氯化亚铜又与浸入内部的氧气和水作用生成碱式氯化铜。这样周而复始,使青铜器的腐蚀产物不断扩展、深入,直到器物溃烂、穿孔,这就被称为“青铜病”。青铜器锈蚀机理有的资料认为还与青铜中锡;铅密切相关。这种硫化物是在嫌氧细菌的作用下,由微生物还原硫酸盐产生的硫化氢而转变得采的。有关生物与青铜器锈蚀关系的理论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去锈与保护
青铜器大多数曾经地下埋藏,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作为腐蚀介质土壤的毛细管及孔隙被空气、水和电解液充满。青铜器埋于地下,在空气、水、电解液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各种不同色彩的腐蚀覆盖层,有黑色的氧化铜(CuO)、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靛蓝色的硫酸铜(CuS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O)、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SO4+3Ca(OH)2)、白色的氯化亚铜矿(CuCl)、白色的氧化锡(SnO2)等不同色彩。绝大多数属腐蚀产物,不仅没有破坏古代艺术作品,反而更增添了青铜器艺术效果。古色的腐蚀层,成为青铜器庄严古朴、年代久远的象征,锈层一般并未改变青铜器物的形态,而且铜锈的性质也较稳定,不致使器物破坏。所以这类腐蚀层应保留。但鉴于大多数出土青铜器基本上都是有土及锈包着,如要露出底色、花纹、图案、铭文,就必须除锈。但除锈又不能损伤铜器本胎,并要保留好的锈色。与基本除锈不同的是“粉状锈”的去除,青铜器锈蚀机理主要为氯离子的存在对青铜器的锈蚀影响最大,是产生“粉状锈”使青铜器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要保护好青铜器,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氯离子,怎样将氯离子从器物里层移出来加以除去,或者是把氯离子封闭、稳定在器物的内部,使之与氧气和水分隔绝,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去除多余铜锈及“粉状锈”方法很多,采用何种方法除要视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总的有一条原则,必须保持器物的原貌,特别不能伤害器物的铭文、花纹和古斑。
除锈方法
主要处理方法有三类:即机械法、化学法和电化还原法。三类方法上相互配合使用。
一、机械方法:分为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手工操作:多用于已暴露在青铜器表面上的粉状锈。可以用各种工具,如不锈钢针、锤子雕刻刀、凿子、錾子、不锈钢手术刀、多功能刻字笔、洁牙机等,直接在器物上操作,细心地将粉状锈剔除。在粉状锈去除后,往往会发现一层很薄的铜,这并不 青铜器的铜体,而是氯化铜水解过程中产生的铜。它的下面常掩盖着许多灰白色的氯化亚铜,因此,用钢针刺穿薄层铜质后,发现确系氯化物可将其去除,直至见到铜体为止。机械方法包括:挖剔、削切、刮磨、锯解、扫刷、吹扫、打磨等。机械操作有:喷砂机:可用于清除金属表面上的锈蚀和腐蚀产生,它的去锈原理是利用气压喷射金属微粒,锈会被迅速去除。该方法一是快速,二方便,三去锈面积可大可小,这一点比激光器去锈、超声波去锈有更大优势,四有些洞隙深处的锈也能去除。激光去锈:采用激光对青铜器孔洞状深部病灶中氯化物的去除具有准确、易行的特点。主要利用激励出的巨大光能,瞬时作用在表面锈层上,使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利用激光束同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光热、光化、光压等光学效应。由于锈层结构疏松,对该能量的吸收能力强,因而将锈蚀层迅速烧熔,汽化与本体分离,他能够快速、高效、无污染地清除掉青铜器表面的绿色有害粉状锈,从而达到延长青铜器寿命、有效保护文物的目的。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积有害锈的去除。超声波去锈法:超声波清洗器,是采用超声波微机械振荡波,无论在固相、还是气相介质中均可以波的方式传播。其机理:借空泡作用,而发生高频冲击及振动液体,在超声波的一个周期中的某个时间受到负压,液体在液固界面被引开使那里成为真空,产生空化气泡,在另一时期,又因承受正压而空泡形成至破裂过程,以高频反复进行,对被清洗物品上的污垢进行周期性的强力冲击,而使之脱离物品,而污垢物品表面的空化气泡的剧烈振荡作用,更促使污垢自物品剥离,故超声波能达到极好的清洗效果。也可加入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通过超声波加速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长时间的浸泡处理效果。另外,还可以用超声波洁牙机、刻字笔等。
二、化学法用化学试剂配制除锈液,除锈液配方较多。
1、 用5%-10%柠檬酸、5%-10%氢氧化铵、碱性酒石酸钾钠,可直接将青铜器置于除锈液中浸泡,也可以用脱脂棉蘸除锈液,再敷于生锈的部位。
2、倍半碳酸钠法:倍半碳酸钠亦称碱浴浸泡法,所用化学剂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制成碳酸氢三钠溶液,将含氯化物的青铜器浸入1%或5%的倍半碳酸钠(Na2C03·NaHC03·2H20)溶液中浸泡,浸泡时最好加热,使液温白天保持在40℃左右。晚上自行冷却。溶液中,至该浸液中无氯离子出现为止。然后再将器物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将锈蚀的青铜器放入溶液开始每周换一次,几周后可半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换,浸泡至少要三个月,直至氯离子浓度达4PPm以下为止,这是一种沿用很久的方法,缺点是极其费时。这种方法,通过浸泡腐蚀产物与倍半碳酸纳发生作用,而使氯离子进入溶液中,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当需要保留铭文、花纹和古斑时,用本法比较合适,所以直至今日还被广泛采用。但是从除去氯离子的效率来看,它不是特别好,这是因为青铜器表面腐蚀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由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过程。只有多次更换浸泡液,才能使氯离子继续扩散出来。为了提高除锈的效果,需要延长浸泡的时间。如果倍半碳酸钠的浓度采用5%。不但释放出的氯离子多,而且速度也快,但是对铜的消耗也相应增加,故不宜采用过浓的倍半碳酸钠溶液。
3、苯并三氮唑(BTA)法:BTA法系国内外用来保护铜及铜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用于古青铜器的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苯骈三氮唑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结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中,关于BTA抑制铜腐蚀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即吸附理论和成膜理论。吸附理论认为,BTA吸附于铜器表面后,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并使阳极反应的活化能显著升高,从而降低了铜本身的反应能力。而成膜理论认为,BTA对铜的保护与Cu20膜的存在有关,能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也能在Cu0表面上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这种膜覆盖性能良好;紧贴在金属的外部,把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开,形或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生成膜比较牢固,使金属的溶解或离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护金属的作用。例如BTA与芐胺混合,不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缓蚀能力。BTA与钼酸盐混合使用,其缓蚀效果加倍。
4、过氧化氢法: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将氯离子氧化除去,所用的浓度,视锈蚀情况而定,剩余的过氧化氢稍为加热即可全部分解,对器物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本法与倍半碳酸钠浸泡法比较:处理的时间短,除去氯离子比较彻底。与局部电蚀法、氧化银封闭法比较,过氧化氢法对面积大小不同的粉状锈,对深浅不同的粉状锈都可清除,使用面宽而且处理比较简便。
5、乙睛法:用50%、5%乙腈、5%乙醇加水至10O%。这种溶液中的乙腈与亚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碱式氯化铜,这种溶液效果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本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浸泡时间长了会导致绿色铜锈变黑,而且因乙睛蒸气有中等程度的毒性,浸泡时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或密封措施。
6、氧化银保护法:此法适用于斑点状“粉状锈”局部腐蚀的器物。它是利用氧化银与氯化亚铜接触后,在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下,形成角银膜的办法,封闭氯化亚铜的暴露面,以达到控制青铜器腐蚀的目的。首先用机械方法将产生“粉状锈”的根源一灰白色腊状物的氯化亚铜剔除,直到看见新鲜铜质为止,用丙酮将腐蚀区擦干净,然后用乙醇将氧化银调成糊状填充剔除部分,使未剔净的氯化亚铜与氧化银接触进行反应,形成角银膜而阻止氯离子的作用,使铜器趋于稳定。但此法经填充后的凹坑表面形成棕褐色斑点,还要作随色处理。
7、去离子水法:对于一般青铜器的清洗可采用40℃一60℃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反复多次漂洗腐蚀的青铜器,可以洗去氯离子而不会改变青铜器的绿锈。
8、柠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5%柠檬酸、1%硫脲的水溶液(PH=O.95)清除局部有害锈,然后用l%NaHco3水溶液中和残留试剂。本法对大件青铜文物,特别是需要揭示表面铭文和花纹图案时,可显出很好的效果。
9、碱性连二亚硫酸钠法:将器物用5%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24小时,再运用碱性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去除硫酸根。在运用碱性连二硫酸钠溶液去除氯化物时,应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于13以下。用此法处理后,还要在蒸馏水中清洗48小时,以除去残留的腐蚀性溶液。连二亚硫酸钠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恶臭气味,处理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 怎么样除去青铜器上面的锈迹而又不破坏青铜器
一般青铜器的清洗简单一点的我们也是拿蒸馏水,就是青铜器一定要用蒸馏水清洗,不能用自来水,清洗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中性皂,用蒸馏水清洗青铜器的表面,对有些东西根本掉不下来的,有些钙质的东西掉不下来的,就可以用浓一点的酸来"咬"它,可以用十分之一的硝酸搁在棉花上,用镊子来敷到你要去的锈的部位,让它去掉,如果再去不掉,你就可以采用机械的办法,机械的办法就是用刻刀来刻,还可以用竹签来挑,实在不行还有一种电动的刻字笔拿它来打,那个可以换头,可以换各种各样的头,可以把钙质类的和比较厚的那种锈去掉。 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青铜器上的土锈和锈斑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拥有相关经验和技巧的专家才能完成,一般的收藏者不可轻易去尝试。此外青铜器在除锈方面也有一些讲究,总的来说,青铜器正是因为有了斑斑锈迹才显得古香古色,年代久远。因此青铜器除锈不应除得特别干净,应当适当保留锈色。有纹饰、铭纹的青铜器,纹饰、铭纹上的锈一定要处理干净,没有纹饰、铭纹的青铜器只要去掉沾附在器物上的土锈就可以,形体较薄的铜锈一般没有去掉。另外收藏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青铜器的表面经常附着一些粉装锈,这种锈被称为"有害锈"或"青铜病",它能像瘟疫一样传染、蔓延,使器物溃烂穿孔,甚至完全解体。因此青铜器在入藏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和去除有害锈
3. 青铜器用什么洗比较好
):一般青铜器的清洗简单一点的我们也是拿蒸馏水,就是青铜器一定要用蒸馏水清洗,不能用自来水,清洗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中性皂,用蒸馏水清洗青铜器的表面,对有些东西根本掉不下来的,有些钙质的东西掉不下来的,就可以用浓一点的酸来"咬"它,可以用十分之一的硝酸搁在棉花上,用镊子来敷到你要去的锈的部位,让它去掉,如果再去不掉,你就可以采用机械的办法,机械的办法就是用刻刀来刻,还可以用竹签来挑,实在不行还有一种电动的刻字笔拿它来打,那个可以换头,可以换各种各样的头,可以把钙质类的和比较厚的那种锈去掉。 解说:应该提醒收藏者的是,采用机械方法去除青铜器上的土锈和锈斑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拥有相关经验和技巧的专家才能完成,一般的收藏者不可轻易去尝试。此外青铜器在除锈方面也有一些讲究,总的来说,青铜器正是因为有了斑斑锈迹才显得古香古色,年代久远。因此青铜器除锈不应除得特别干净,应当适当保留锈色。有纹饰、铭纹的青铜器,纹饰、铭纹上的锈一定要处理干净,没有纹饰、铭纹的青铜器只要去掉沾附在器物上的土锈就可以,形体较薄的铜锈一般没有去掉。另外收藏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青铜器的表面经常附着一些粉装锈,这种锈被称为"有害锈"或"青铜病",它能像瘟疫一样传染、蔓延,使器物溃烂穿孔,甚至完全解体。因此青铜器在入藏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和去除有害锈。
4. 刚出的青铜器怎么清理
古青铜抄器它的绿锈和红绣是千百年泥袭土、血沁的结果,是真古董的特征之一,如果是真古董,就不应该去除铜绣,而应该用特殊的真空容器将其保护,免得氧化。现代铜器除绣可去五金店购买擦铜油,对铜器进行专门的擦拭保养。
5. 青铜器除锈保养直接用油浸泡涂抹可以吗为什么不
1、保管的来房间必须保持干燥,没有自尘埃和空气污染,相对湿度最好能在50%以下。
2、器物入库以前必须清除一切沾染污物,最好是经过化学保护过的。不能用浓厚油脂、油类涂在青铜器上,接触青铜器时必须带纯棉手套,绝对不能用有汗的手接触,也不能用油污的纸或盒来包装。
3、清除铜器上的灰尘要用柔毛布、软毛刷、软毛掸子等。
4、如须用水洗必须用蒸馏水,也可将蒸馏水加温,可用中性皂。不能用氢氧化铵、酸类及白粉、纱布等。如有大的清洗可由专业人员清洗。
5、已清刷干净的青铜器可用原始的方法是涂一层化学保护剂或加热后涂一层石蜡。现代的方法是涂一层有机硅密封,可防止有害气体及潮湿影响。
6、为防止器物受到机械性损坏,不要将它们互相重叠放置。每一件青铜器最好放在一个锦盒中。
7、经常观察青铜器变化,一旦发现青铜病症状发生,就应及时处理。方法可用倍半碳酸钠(5%碳酸钠+碳酸氢钠)清洗,直到不含氯离子为止。
8、用0.1%碳酸银检验是否能除净,如出现AgCe证明除净。铜不能与锌放在一起,保管和展览时切记不能放在一个展柜里。
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谢谢采纳
6. 青铜器鉴定的青铜器保养
夏季雨水较多,青铜器如果裸漏在空气下,容易被空气中水分子所腐蚀,从而变色,保留青铜器原有的物质成分变得十分重要。一般的青铜器外表层都会有覆盖物。如何去除这些覆盖层呢? 先用蒸馏水将锈蚀的青铜器冲洗干净,主要针对表面的泥土、油污以及一些有机粘连物。要注意的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器物,往往会附带有其特殊用途导致的一些有机物粘连,最常见的莫过于铜镜上面经常见到的“布纹”,其实就是铜镜使用过程中往往是用布包裹起来的,布虽然腐蚀殆尽,但由于它的存在,使得锈蚀过程中留下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一般是应该予以保留才对,对于附带有彩绘的更需要特殊对待。 2.对粉状锈蚀区域采用Ag2O局部封护处理,操作是先用机械方法将产生粉状锈的病源——灰白色蜡状物的氯化亚铜剔除,直到看见金属铜为止。用丙酮将腐蚀区域擦洗干净,然后将氧化银用分析纯的乙醇调成糊状物填充于剔除了氯化亚铜的部位,使未剔除干净的氯化亚铜与氧化银接触并反应,形成角银膜从而阻止氯离子的腐蚀作用,使铜趋于稳定;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如果这件青铜器最精美的部分,诸如纹饰、铭文所处区域不幸出现了粉状锈,绝对不能直接剔除,需加以变通。
3.用3%苯骈三氮唑(BTA)的乙醇溶液于60℃恒温槽中进行减压渗透处理,使BTA充分渗入青铜器的锈蚀层内。4.最后用含有BTA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乙醇溶液做表面封护。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商代青铜器样品,在相对湿度100%室温条件下,放置4年未发现粉状锈的再产生,又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50℃条件下试验200小时以上仍未发现任何锈蚀物的生成。由于这个方法对于多数人而言比较麻烦,故而不推荐私人在家使用,建议需要做保护处理最好还是借助专业的保护单位。而日常存放青铜器的时候,务必注意要防潮,特别要提醒一句,千万不要用自来水擦拭,因为自来水中加有次氯酸钙,次氯酸钙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氯离子,一旦把氯离子带到青铜器上,后患无穷。铜制品应该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可接触的物品除了酸性物质之外,还有盐水等一类的杂质,铜受高温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变乌,这些都需要注意。
7. 青铜器除锈保养直接用油浸泡涂抹可以吗
青铜器除锈保养不可以直接用油浸泡涂抹;
保管的房间必须保持干燥,没内有尘埃和空气污容染,相对湿度最好能在50%以下;
器物入库以前必须清除一切沾染污物,最好是经过化学保护过的。不能用浓厚油脂、油类涂在青铜器上,接触青铜器时必须带纯棉手套,绝对不能用有汗的手接触,也不能用油污的纸或盒来包装;
清除铜器上的灰尘要用柔毛布、软毛刷、软毛掸子等;
如须用水洗必须用蒸馏水,也可将蒸馏水加温,可用中性皂。不能用氢氧化铵、酸类及白粉、纱布等。如有大的清洗可由专业人员清洗;
已清刷干净的青铜器可用原始的方法是涂一层化学保护剂或加热后涂一层石蜡。现代的方法是涂一层有机硅密封,可防止有害气体及潮湿影响;
为防止器物受到机械性损坏,不要将它们互相重叠放置。每一件青铜器最好放在一个锦盒中;
经常观察青铜器变化,一旦发现青铜病症状发生,就应及时处理。方法可用倍半碳酸钠(5%碳酸钠+碳酸氢钠)清洗,直到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0.1%碳酸银检验是否能除净,如出现AgCe证明除净。铜不能与锌放在一起,保管和展览时切记不能放在一个展柜里。
8. 老的青铜器清理用的蒸溜水是电瓶上的蒸溜水吗
不可以的
电瓶里面时电解质
不是纯净水
有毒
9. 青铜器的铜锈能不能清洗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铜锈一般又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由于受水浸土埋及大气的侵蚀,青铜表面逐渐产生变化,它们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这种是俗称的“无害锈”。有害的青铜锈,像绿色粉末,危害性很大,俗称为“青铜病”,即有害锈。有害锈发展起来会使器物损失逐步严重,并不断扩散,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隔离存放。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有些锈层很牢固,不易剔除,可用油泥挫成长条,把锈的四周围住,用滴管滴入溶液,使铜锈软化分解,再用刀剔挖干净,并用水冲洗。要注意有时器物没有必要采取全面的去锈方法,而只需作些局部处理就可以了。
对于带有害锈的青铜器,将其与除锈液接触,使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青铜器有害锈控制住,使之不再发生变化。
当有害锈尚未蔓延开来,仅有些小斑点时,可用氧化银封闭处理。氧化银在封闭潮湿的情况下,遇有氯化物会形成氯化银的棕褐色薄膜,把含有氯化亚铜充分接触。
为了更有效的保护受到腐蚀的青铜器,先将受到腐蚀的青铜器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对‘青铜病’锈蚀区以氧化银法先封闭处理后,再以苯骈三氮唑封护其表面。这种以苯骈三氮唑为主体的综合保护法,是迄今为止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其次是青铜器电化学去锈或电解还原去锈法,都是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此法较适于青铜器有害锈的局部处理,尤其是对有铭文或纹饰的部位效果更佳。
10. 铜器的保养方法
在说“铜器如何清洗及铜器如何保养”之前,我们先来说下铜器要清洗的原因:
主要是除掉藏品上的污垢,如土斑、锈斑、油垢、汗渍等,因为这些东西不但损害器物,还可能对收藏者身体不好。
我们先来说下“铜器如何清洗及铜器如何保养”中的铜器如何清洗:
【水洗】
清洗铜器须用蒸馏水清洗铜器必须用蒸馏水,铜器身上存在油脂,可将蒸馏水适当加温,用清洗剂如肥皂水、洗洁精等将器物浸泡一段时间再清洗。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清洗剂处理的器物,要用蒸馏水多次漂洗,以免清洁剂本身的酸、碱等成分影响器物。有些铜器上的附着物较为坚硬,不易一次洗掉,切忌在清洗时用金属或硬物强行除去。可用竹、木做成的修器一点点地剥落。对有孔的或镂空的铜器,其藏污垢的缝隙部位,要用软布浸湿后轻轻擦出,经过水洗后的器物要放在阴凉干燥处,待其水分蒸发吹干后,再保存。
【除尘】
笨重铜器可利用吸尘器清除铜器上的灰尘要用软布、软毛刷、软毛掸子等。对体积较大、笨重且不规则的铜器,可采用吸尘器等机械进行除尘;对有镂空结构或缝隙的铜器,在吸尘的同时也可以使用高压气泵,将吸尘器不易吸除的尘土吹落。
【药洗】
碳酸钠洗去青铜病要经常观察青铜器的变化,一旦发现青铜病症发生,要及时处理,可以使用倍半碳酸钠(5%碳酸钠+碳酸氢钠)清洗;遇到一些锈腐严重的铜器,以及混有其他杂物的铜器,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清洗。
【涂层】
涂层有机硅比涂石蜡好干净的铜器,传统保存方法是涂上一层石蜡,但这样容易堆积灰尘,就不美观了。对此,可在铜器上涂一层有机硅将其密封,这样能更有效地防止有害气体、灰尘。
总的来说,存放和陈列古玩的房间要保持干净,保持空气清洁;同时注意远离厕所、污水坑、锅炉房、煤厂等易产生污染与灰尘的地方;最后室内最好用暖气设备取暖,暖气片要远离铜器收藏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