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化学试蒸馏试验注意

化学试蒸馏试验注意

发布时间:2021-01-22 21:07:03

1. 在做有机化学实验时,蒸馏操作与回流操作都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6) 控制好加热温度。如果采用加热浴,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的越多,蒸馏速度越快。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热浴的温度不能比蒸馏物质的沸点高出30℃。整个蒸馏过程要随时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过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7) 蒸馏高沸点物质时,由于易被冷凝,往往蒸气未到达蒸馏烧瓶的侧管处即已经被冷凝而滴回蒸馏瓶中。因此,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8) 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即在什么温度时)收集馏分。
(9) 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沸点在40-150℃的液体可采用150℃以上的液体,或沸点虽在150℃以下,对热不稳常压的简单蒸馏。对于沸点在定、易热分解的液体,可以采用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

2. 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关于蒸馏实验操作的一些问题

1: 在做实验的时候,从做实验本人的角度来看,是以温度计的温度来控内制蒸馏所须的温容度。一旦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偏高点或偏低的一点的话,做实验的人仍会按他所看到的温度来控制,那么他所控制的温度范围就不是正常情况下制取蒸馏水的范围了,导致蒸馏出来的水不纯了。2:冷凝管中的水不可以从上端流到下端,因为导管中的水要充入到冷凝管中冷却蒸馏出来的水的,只有从下到上才能充满整个冷凝管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如果从上到下的话水就会直接从下端流出来达不到冷却效果。3:打开冷凝水再加热,可以保证蒸馏出来的水蒸气一进入冷凝管就被冷却。如果顺序颠倒的话,则会导致冷凝管内的小管(水蒸气通过的管道)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高温水蒸气,这时再打开冷凝水的话就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险。

3. 高中化学中蒸馏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中蒸馏应注意事项:

1、 控制好加热温度。

2、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3、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收集馏分。

4、 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

5、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6、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7、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8、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9、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3)化学试蒸馏试验注意扩展阅读

蒸馏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

一、特点

1.通过蒸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吸收和萃取还需要如其它组分。

2.蒸馏分离应用较广泛,历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相或液相。

二、分类

1.按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 、精馏、特殊精馏。

2.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加压、减压。

3.按混合物中组分:双组分蒸馏、多组分蒸馏。

4.按操作方式分:间歇蒸馏、连续蒸馏。

三、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

4. 初三化学 水的蒸馏实验的原理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内沿。三靠:漏斗颈下端容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三层一侧;盛待过滤的烧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
具体过程在这里:人教网的 !!!!满具体!!我也在学,不过是初二。
http://www.pep.com.cn/czhx/jshzhx/jnshc/dzkb/200412/t20041220_152970.htm

5. 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1、可直接加热
(1)试管
主要用途: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收集少量气体和气体的验纯。
③盛放少量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距试管口1/3处。
②试管的规格有大有小。不加热时,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
③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不能用试管加热熔融NaOH等强碱性物质。
(2)蒸发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
②干燥固体物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
②可直接加热,受热后不能骤冷。
③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
(3)坩埚
主要用途: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③加热后可放在干燥器中或石棉网上冷却。
④应根据加热物质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材料的坩埚。
2、垫石棉网可加热
(1)烧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③用于过滤、渗析、喷泉等实验,用于气密性检验、尾气吸收装置、水浴加热等。
④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
②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
③盛液体加热时,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2/3,一般以烧杯容积的1/2为宜。
④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2)烧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
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③圆底烧瓶还可用于喷泉实验。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
②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
③不加热时,若用平底烧瓶作反应容器,无需用铁架台固定。
(3)锥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应器。
②代替试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
③在蒸馏实验中,用作液体接受器,接受馏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
②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3、不能加热
(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
主要用途:①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
②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
②将瓶口与毛玻璃片涂抹一层薄凡士林,以利气密。
③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
主要用途:①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
②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一般不能加热。
②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
③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
②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③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二、计量仪器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②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规格的,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
②量筒无零刻度。
③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计量器
(1)托盘天平
主要用途: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其精确度可达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称量前调“0”点:游码移零,调节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两盘垫纸,左物右码。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③称量后: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2)温度计
主要用途:用于测量液体或蒸气的温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应根据测量温度的高低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
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悬在液体中,不能触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
③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液泡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④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
三、干燥仪器
1、干燥管
主要用途:内装固体干燥剂,用于气体的干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质吸收水汽或CO2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球体和细管处一般要垫小棉花球或玻璃绒,以防止细孔被堵塞
②气体从口径大的一端进入,从口径小的一端流出
③用干燥管之前,务必检查一下干燥管是否是通的。
四、其他常用化学仪器
1、酒精灯
主要用途: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热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3/4,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4。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④需要获得更高的温度,可使用酒精喷灯。
2、洗气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瓶内加入的液体试剂量以容积的1/3为宜,不得超过 。
3、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
②用于过滤装置中。
③用于防倒吸装置中。

(2)长颈漏斗
①向反应器中注入液体。
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于搅拌、引流,在溶解、稀释、过滤、蒸发、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等实验中应用广泛。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搅拌时避免与器壁接触。

6. 化学实验中基本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点较多,为便于系统复习和认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现总结八点注意事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注意事"先后"顺序

1.组装仪器顺序:先零后整,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2.加热器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5.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

6.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气体性质时,要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试纸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H试纸时,要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干燥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7.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移液管要先用待盛液洗涤2~3次后,再盛装试液。注入滴定管中的液体液面开始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8.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9.焰色反应试验中,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当先蘸取浓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下一次。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溶液应冷却再移入容量瓶。

11.气体在热固体表面时,应先将气体干燥后反应。

12.硫酸沾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二、注意"数据"归类

1.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2.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4.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和1~2mL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8.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

9.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不能含有小数;任何水溶液,H+或OH-的浓度均不能为"0",而是大于"0"。

10.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得要要"0"刻度以下;滴定管读数时装液或放液后,需观察1~2分钟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11.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温度计"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12.托盘天平中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时要调"0",使用后要回"0"。

13.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14.焰色反应完毕,要把铂丝放在盐酸中浸渍2~3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保存在试管中,使它洁净不沾污垢。

15.需恒温但不高于100℃,可用水浴加热。如溶解度的测定、苯与混合酸的反应、酚酞树脂的制备、银镜反应的发生等。

三、注意特征"标志"

1.仪器洗净的标志:以其内壁附有均匀水珠,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一滴液体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将容量立正,并将瓶塞旋转180°年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平视时,液面凹面与视线相齐。

5.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收集满的标志:用湿润的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色。

6.天平平衡的标志: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上)

四、"大小"关系明确

1.试剂保存在某液体中,试剂密度应大于液体密度(如锂可保存在液态石蜡中而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2.称量时先估计出其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去游码时次序相反。

3.使用干燥管干燥气体时(或除杂时),气体的流量应是从大管进从小管出(即大进小出)。
4.溶解气体时,溶解度较小者(SO2、H2S等)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而溶解度较大者(NH3、HCl等)需在导管末端接一倒扣的三角漏斗,让漏斗边缘稍接触液面,以防止倒吸。

5.药匙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多时用大匙,少时用小匙。

6.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时干燥管效果不好,太小时气体不通畅。

7.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液体药品要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

五、"上下"不能混淆

1.收集气体进,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9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是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要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进上端口出(逆流原理)。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上。

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

六、理清"内外"关系

1.酒精灯加热时,利用外焰而不是内焰。

2.用滴定管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插入反应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污染药品;从细口瓶向反应器中倾倒液体时,注入所需量后,将试剂瓶口在容器中靠一下逐渐竖起来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流到瓶的外壁。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的方式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免倒到容量瓶外。

七、"长短"也有讲究

1.洗气时用带双导管的洗气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即长进短出)。

2.用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时(量液装置),气体应从短导管进入,液体则从长管被压出(即短进长出)。

3.用作安全瓶时,两导管与瓶塞相齐。

八、切记多个"不能"

1.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随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2.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性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

3.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互用。

4.烧瓶、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5.药品不能入口或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Na、K、白磷等危险品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计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10.酒精灯的使用不能用灯,不可用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定容摇匀后液体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12.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3.用试管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14.进行焰色反应选用材料本身不能带有颜色,最好选用铂丝或无锈铁丝。

15.浓硫酸与其液体(水、稀硫酸、乙醇、苯等)混合时,不能将其他液体倒入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其它溶液中,以免出现液体飞溅等危险。

7. 化学实验中基本实验操作需要注意什么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点较多,为便于系统复习和认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现总结八点注意事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注意事"先后"顺序

1.组装仪器顺序:先零后整,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2.加热器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5.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

6.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气体性质时,要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试纸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H试纸时,要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干燥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7.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移液管要先用待盛液洗涤2~3次后,再盛装试液.注入滴定管中的液体液面开始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8.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9.焰色反应试验中,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当先蘸取浓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下一次.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溶液应冷却再移入容量瓶.

11.气体在热固体表面时,应先将气体干燥后反应.

12.硫酸沾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二、注意"数据"归类

1.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2.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4.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和1~2mL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8.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

9.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不能含有小数;任何水溶液,H+或OH-的浓度均不能为"0",而是大于"0".

10.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得要要"0"刻度以下;滴定管读数时装液或放液后,需观察1~2分钟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11.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温度计"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12.托盘天平中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时要调"0",使用后要回"0".

13.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14.焰色反应完毕,要把铂丝放在盐酸中浸渍2~3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保存在试管中,使它洁净不沾污垢.

15.需恒温但不高于100℃,可用水浴加热.如溶解度的测定、苯与混合酸的反应、酚酞树脂的制备、银镜反应的发生等.

三、注意特征"标志"

1.仪器洗净的标志:以其内壁附有均匀水珠,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一滴液体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将容量立正,并将瓶塞旋转180°年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平视时,液面凹面与视线相齐.

5.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收集满的标志:用湿润的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色.

6.天平平衡的标志: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上)

四、"大小"关系明确

1.试剂保存在某液体中,试剂密度应大于液体密度(如锂可保存在液态石蜡中而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2.称量时先估计出其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去游码时次序相反.

3.使用干燥管干燥气体时(或除杂时),气体的流量应是从大管进从小管出(即大进小出).
4.溶解气体时,溶解度较小者(SO2、H2S等)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而溶解度较大者(NH3、HCl等)需在导管末端接一倒扣的三角漏斗,让漏斗边缘稍接触液面,以防止倒吸.

5.药匙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多时用大匙,少时用小匙.

6.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时干燥管效果不好,太小时气体不通畅.

7.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液体药品要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

五、"上下"不能混淆

1.收集气体进,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9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分液操作是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要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

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进上端口出(逆流原理).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上.

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时,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

六、理清"内外"关系

1.酒精灯加热时,利用外焰而不是内焰.

2.用滴定管加液体时,滴管不能插入反应器中,以免接触器壁而污染药品;从细口瓶向反应器中倾倒液体时,注入所需量后,将试剂瓶口在容器中靠一下逐渐竖起来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流到瓶的外壁.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的方式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以免倒到容量瓶外.

七、"长短"也有讲究

1.洗气时用带双导管的洗气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出(即长进短出).

2.用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时(量液装置),气体应从短导管进入,液体则从长管被压出(即短进长出).

3.用作安全瓶时,两导管与瓶塞相齐.

八、切记多个"不能"

1.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随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2.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性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

3.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互用.

4.烧瓶、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5.药品不能入口或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Na、K、白磷等危险品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计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10.酒精灯的使用不能用灯,不可用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定容摇匀后液体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12.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3.用试管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14.进行焰色反应选用材料本身不能带有颜色,最好选用铂丝或无锈铁丝.

15.浓硫酸与其液体(水、稀硫酸、乙醇、苯等)混合时,不能将其他液体倒入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其它溶液中,以免出现液体飞溅等危险.
望采纳,谢谢

8. 化学试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急急急!!!

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1.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下表列出了50Hz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反应情况。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2)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3)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4)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进行检查。

2.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2)防爆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3)防火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

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4)防灼伤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3.汞的安全使用和汞的纯化 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多为高汞盐(如HgCl2入口所致,0.1g~0.3g即可致死。吸入汞蒸气会引起慢性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贫血、骨骼和关节疼、精神衰弱等。汞蒸气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1mg?m-3,而20度时汞的饱和蒸气压为0.0012mmHg,超过安全浓度100倍。所以使用汞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汞操作规定。 (1)安全用汞操作规定 1)不要让汞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盛汞的容器应在汞面上加盖一层水。 2)装汞的仪器下面一律放置浅瓷盘,防止汞滴散落到桌面上和地面上。 3)一切转移汞的操作,也应在浅瓷盘内进行(盘内装水)。 4)实验前要检查装汞的仪器是否放置稳固。橡皮管或塑料管连接处要缚牢。 5)储汞的容器要用厚壁玻璃器皿或瓷器。

用烧杯暂时盛汞,不可多装以防破裂。 6)若有汞掉落在桌上或地面上,先用吸汞管尽可能将汞珠收集起来,然后用硫磺盖在汞溅落的地方,并摩擦使之生成HgS。也可用KMnO4溶液使其氧化。 7)擦过汞或汞齐的滤纸或布必须放在有水的瓷缸内。 8)盛汞器皿和有汞的仪器应远离热源,严禁把有汞仪器放进烘箱。 9)使用汞的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纯化汞应有专用的实验室。 10)手上若有伤口,切勿接触汞。 (2)汞的纯化 汞中的两类杂质:一类是外部沾污,如盐类或悬浮脏物。可用多次水洗及用滤纸刺一小孔过滤除去。另一类是汞与其它金属形成的合金,例如极谱实验中,金属离子在汞阴极上还原成金属并与汞形成合金。这种杂质可选用下面几种方法纯化: 1)易氧化的金属(如Na,Zn等)可用硝酸溶液氧化除去。酸洗装置如图Ⅰ-5所示。把汞倒入装有毛细管或包有多层绸布的漏斗,汞分散成细小汞滴洒落在10%HNO3中,自上而下与溶液充分接触,金属被氧化成离子溶于溶液中,而纯化的汞聚集在底部。一次酸洗如不够纯净,可酸洗数次。 2)蒸馏 汞中溶有重金属(如Cu、Pb等),可用蒸汞器蒸馏提纯。蒸馏应在严密的通风橱内进行 3)电解提纯 汞在稀H2SO4溶液中阳极电解可有效地除去轻金属,装置如图I-6所示。电解电压5V~6V,电流0.2A左右,此时轻金属溶解在溶液中,当轻金属快溶解完时,汞才开始溶解,此时溶液变混浊,汞面有白色HgSO4析出。这时降低电流继续电解片刻即可结束。将电解液分离掉,汞在洗汞器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 4.高压钢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气体钢瓶的颜色标记 (2)气体钢瓶的使用 1)在钢瓶上装上配套的减压阀。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2)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 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 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 (3)注意事项 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可燃性气瓶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2)搬运钢瓶要小心轻放,钢瓶帽要旋上。 3)使用时应装减压阀和压力表。可燃性气瓶(如H2、C2H2)气门螺丝为反丝;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如N2、O2)为正丝。各种压力表一般不可混用。 4)不要让油或易燃有机物沾染气瓶上(特别是气瓶出口和压力表上)。 5)开启总阀门时,不要将头或身体正对总阀门,防止万一阀门或压力表冲出伤人。 6)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7)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 8)氢气瓶应放在远离实验室的专用小屋内,用紫铜管引入实验室,并安装防止回火的装置。 5.X射线的防护 X射线被人体组织吸收后,对人体键康是有害的。一般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用的软X射线(波长较长、穿透能力较低)比医院透视用的硬X射线(波长较短、穿透能力较强)对人体组织伤害更大。轻的造成局部组织灼伤,如果长时期接触,重的可造成白血球下降,毛发脱落,发生严重的射线病。但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上述危害是可以防止的.最基本的一条是防止身体各部(特别是头部)受到X射线照射,尤其是受到X射线的直接照射。因此要注意X光管窗口附近用铅皮(厚度在一毫米以上)挡好,使X射线尽量限制在一个局部小范围内,不让它散射到整个房间,在进行操作(尤其是对光)时,应戴上防护用具(特别是铅玻璃眼镜)。

操作人员站的位置应避免直接照射。操作完,用铅屏把人与X光机隔开;暂时不工作时,应关好窗口,非必要时,人员应尽量离开X光实验室。室内应保持良好通风,以减少由于高电压和X射线电离作用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9. 实验室常压蒸馏操作注意事项

1,需要垫石棉网
2,需要加入沸石
3,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要的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4,冷却水要下进上出 ,逆着气流的方向。

阅读全文

与化学试蒸馏试验注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滤机和RO膜有啥区别 浏览:480
滤芯器漏机油是什么回事怎样修 浏览:740
蒸馏水可以煲开水吗 浏览:793
鱼缸放什么棉花过滤 浏览:953
海水可以用蒸馏吗 浏览:117
饮水机插一天多少电 浏览:427
管子里的水垢该怎么洗 浏览:154
饮水机怎么接加热罐 浏览:596
厨房污水管怎么截断 浏览:738
餐饮废水除油用什么工艺 浏览:91
净化器吸不出水怎么办 浏览:864
酒厂的污水处理池 浏览:160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在哪里 浏览:442
弱酸树脂强酸树脂交换容量 浏览:795
车上用的汽油滤芯是什么 浏览:580
樱花燃气热水器除垢 浏览:56
饮水机喝水有什么坏处 浏览:876
树脂瓦质量好坏到哪里鉴别 浏览:882
RO膜处理废切削液 浏览:116
污水综合利用的建议 浏览: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