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理論純水的電導率是多少啊
純水的電導率 即使在純水中也存在著H+和OH-兩種離子,經常說,純水是電的不良導體,但是嚴格地說水仍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它存在如下的電離平衡: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數:KW=[H+].[OH-]/H2O=10-14 式中KW稱為水的離子積[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設為1的水分離子濃度只能達到0.99707.實際上是僅0.99707份額的水離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麼離解後的[H+]和[OH-]電導率的總和KH2O用下式求出:KH2O=CM/1000λH2O=(0.99707.10-7/1000).548.42=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離子積為10-14可推算出理論上的高純水的極限電導為0.0547μS*cm-1,電阻為18.3MΩ.cm(25℃).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⑵ 自行設計實驗計算酒精混合溶液酒精含量(僅有天平已知純水的密度)
取一個杯子,稱出其質量,設為a
,在杯子里加入一定量的水,在杯子的壁上做上記號,稱出杯子和水的質量為b,則求出水的質量為b減a,又知滲仔道水的正喊配密度,求出水的體積。將杯子里的水舉指倒出晾乾,然後加入酒精混合溶液,加去的量為做記號的高度,此時稱出溶液和杯子的質量為c,則溶液為c減a,又求出了體積,則密度就知道了,然後下面的你該會了吧
⑶ 某濃度的蔗糖溶液在-0.25℃時結冰,此溶液在25℃時蒸氣壓為多少已知純
難正在悄悄的醞釀,人不知鬼不覺地來臨.十四時二十八分,這個恐怖的時間,一場滅頂之災從天專而降屬,以四川省汶川為震中心的8.0級地震吞噬了人們美好的夢,這場地震摧毀了人們的家園,殃及了多個省市和地區,頓時,電力中斷,交通癱瘓,山體崩塌,河水泛濫,災。
⑷ (1)100℃時純水Kw=1×10-12 mol2L-2在該溫度下,將1mL 0.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為______,若加水稀
(1)1mL0.001mol?L-1的NaOH溶液的(OH-)=c(NaOH)=1×10-3mol/L,所以c(H+)=
10?12 |
1×10?3mol/L |
0.1a?0.01b |
a+b |
a |
b |
n |
V |
0.01mol |
0.10074L |
⑸ 二摩爾鹽酸溶於500毫升純水,求鹽酸的量濃度
已知: 鹽酸 n = 2 mol ,體積 v = 0.5 L
計算: 鹽酸濃度 c = n/v =2 mol /0.5 L= 4mol / L
⑹ 純水的電導率是多少
在25攝氏度時的電導率:
一、工業純水:
1、普通純水:EC=1~10us/cm;
2、高純水:EC=0.1~1.0us/cm;
3、超純水:EC=0.1~0.055;
二、飲用純水:
EC=1~10us/cm(國家標准)。
概念
純水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 種: 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相關指標
在我國桶裝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純凈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由於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而純凈水是利用自來水經過一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因此市場上老百姓飲用最多的還是純凈水,純凈水的質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
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基本標准
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
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
2.制水工藝的水平;
3.檢測技術的現狀。
反滲透機理
1、優先吸附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1993年提出了「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
干閉濕開模型簡述:膜干時收縮,孔閉合,電鏡下膜「緻密無孔」,稱「干閉」;濕態時,膜溶脹,孔被溶劑撐開,生成動態活膜孔,叫「濕開」。合起來稱「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
⑺ 常壓下,已知純水中c(H+)=10^(-10)mol/L,則此時水溫一定高於20C 這句話為什麼錯誤
廢話,20度的時候氫離子的濃度是10^-7,高於20度,氫離子濃度增加。
⑻ 蒸餾水的氧化還原電勢是多少
純凈水和蒸餾水應該是差不多一樣的。怡寶純凈水ORP=348mV(溫度21.3℃);農夫山泉礦泉水ORP=385mV(溫度20.7℃)。
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
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8)已知純水在29815k擴展閱讀:
氧化還原電勢還可以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可以根據標准平衡常數來衡量,氧化還原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可根據有關電對的標准電極電勢求得,因此,用電極電勢可以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氧化還原電勢能測定溶液的pH及物質的某些常數弱酸的pH、解離常數K、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Ksp、配合物的穩定常數Kf等都可以用測定電池電極電勢的方法求得。電極電勢可以表示氧化還原對所對應的氧化型物質或還原型物質得失電子能力(即氧化還原能力)的相對大小。
⑼ 計算PH=4和PH=2時純水中草酸鈣的溶解度
CaC2O4 <==>Ca2+ + C2O42-
C C×δ(C2O42-)
δ(C2O42-)為草酸根的分布系數
δ(C2O42-)= [C2O42-]/ {[H2C2O4]+[HC2O4-]+[C2O42-]}
=Ka1×Ka2 / { [H+]^2 + [H+] ×Ka1+Ka1×Ka2 } ----(1)
已知 Ka1=5.90×10^-2 Ka2=6.40×10^-5 (來自張祖德無機化學)
當 pH=4 [H+]=1.0×10^-4 及Ka1、Ka2代入(1)式得
δ(C2O42-)= 5.90×10^-2×6.40×10^-5 / [(1.0×10^-4)^2 +(1.0×10^-4)×5.90×10^-2 +5.90×10^-2 ×6.40×10^-5]=0.39
則: Ksp=2.0×10^-9=[Ca2+]×[C2O42-]
=C×C× 0.39
C=7.2 × 10^-5 mol/L
------------------------
當 pH=2 [H+]=1.0×10^-2 及Ka1、Ka2代入(1)式得
δ(C2O42-)= 5.90×10^-2×6.40×10^-5 / [(1.0×10^-2)^2 +(1.0×10^-2)×5.90×10^-2 +5.90×10^-2 ×6.40×10^-5]=5.4×10^-3
則: Ksp=2.0×10^-9=[Ca2+]×[C2O42-]
=C×C×5.4×10^-3
C=6.1 × 10^-4 mol/L
⑽ 已知在298.15K時1L純水能溶解1.91x103g的+AgC,求AgCI的Ksp。已知Agcl的摩爾
你拍模襲的已知條件有問題,襲兄不可能溶解這么碼改多的AgCl
自己核對後再計算,給個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