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中的自來水水質是軟還是硬.怎樣將水變軟,用燒開的水涼下來後是不是軟水,
家中的自來水是硬水,當地的水質情況硬度值不一樣,硬水軟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煮沸。
水的硬度成分,如果是由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鎂引起的,屬暫時性硬水(煮沸暫時性硬水,分解的碳酸氫鈉,生成的不溶性碳酸鹽而沉澱,水由硬水變成軟水),如果是由含有鈣、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屬於永久性硬水,經煮沸後不能去除。
水的總硬度0-30PPM稱為軟水,總硬度60PPM以上稱為硬水,高品質的飲用水不超過25PPM,高品質的軟水總硬度在10PPM以下。在天然水中,遠離城市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屬於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水庫水,多屬於暫時性硬水,部分地下水屬於高硬度水。
(1)上海的自來水需要軟化擴展閱讀
硬水的特點:
1、和肥皂反應時產生不溶性的沉澱,降低洗滌效果。(利用這點也可以區分硬水和軟水)。
2、工業上,鈣鹽鎂鹽的沉澱會造成鍋垢,妨礙熱傳導,嚴重時還會導致鍋爐爆炸。由於硬水問題,工業上每年因設備、管線的維修和更換要耗資數千萬元。
3、硬水的飲用還會對人體健康與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沒有經常飲硬水的人偶爾飲硬水,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即所謂的「水土不服」;用硬水烹調魚肉、蔬菜,會因不易煮熟而破壞或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用硬水泡茶會改變茶的色香味而降低其飲用價值;用硬水做豆腐不僅會使產量降低、而且影響豆腐的營養成分。
2. 上海這邊有必要安裝軟水機嗎
你是家用么?
家用其實單純的軟化水沒多大用處的。
要裝就裝一個多級過濾,再加反滲透,可以直接飲用的。
一般價格1~2千元
3. 家裡有洗浴用水有必要裝軟化水處理
家用水一般都是自來水,而自來水的硬度是沒有經過軟化的,所以家用的自來水需要軟化處理。
4. 自來水是新鮮水還是軟化水
二者都不是,其屬於硬水處理後的標准飲用水。
5. 自來水水質比較硬,有什麼軟化的辦法嗎
所謂水質硬是由於水中含有過多的鈣鎂離子(錳鐵離子也有此作用)。它們在鍋爐中會結垢,降低熱效力,甚至導致鍋爐爆炸。用於洗身,會使人感到不舒服。用於洗衣物,會使衣物硬化變色。人飲入過多,在消化過程中,會中和食物中酸性物質,形成晶體,既消耗波菜、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又會滲入膽管或在腎和尿路中沉澱,久而久之,產生膽、膽總管、腎或尿管結石。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燒水壺和熱水瓶都需要經常清洗。如果發現已經有水垢顯現,就用白醋或除垢劑倒入瓶中,放置半天後再進行清洗。自來水水質不好,在原先會經常出現,不過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技術發達,水質問題已經可以通過,後期技術手段進行提升,因為在自來水出廠前,都是需要經過嚴格的消毒和檢測,這樣才使大家用自來水放心,自來水進入到每家每戶,所以大家在用自來水,還是相對比較安全放心的。
6. 我們喝的水是否有必要進行軟化處理
從健康角度來說,飲用水不需要軟化,只需要凈化。軟水是針對硬版度的。
喝軟水要比喝權硬水易得心血管疾病,硬度越高,心臟病發作率越少。
應盡可能飲用硬度大約為170mg/L的水,600mg/L以下硬度的水對人體有益無害。而且,軟化水所採用的方法會增加水中鈉,在硬度高的地區,為了防止結垢,建議安裝磁化裝置。
7. 上海的自來水水質硬不硬
上海水質偏軟。
水質硬容易長水垢。
8. 自來水怎麼變成軟水
水質變軟的辦法包括:煮沸、使用軟化劑、安裝軟水器、選擇有軟化功能的飲水機、進行沉澱等。
1、煮沸。將自來水煮沸既是判定自來水軟硬,又是軟化自來水的家庭常用方法。如果自來水硬度較硬,建議做飯用水、飲用水、嬰兒洗漱用水等少量用水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的軟化水。
2、使用軟化劑。使用專用的軟化劑可以軟化自來水,而純鹼就可作為一種簡單的家庭用軟化劑;我們可以在洗衣物的時候,可以適量放點純鹼,這樣我們洗出來的衣物會更干凈、更柔軟。
3、安裝軟水器。在水龍頭上安裝小型軟化器,即鈉離子交換器。這種設備裡面放有樹脂,能夠將流經它的水中的鈣、鎂離子吸附住,轉化成鈉離子以後再釋放出來。
4、選擇有軟化功能的飲水機。如果想將自來水作為生活中的日常飲用水,那就必須選擇購買一台有軟化功能飲水機。
5、沉澱法。用石灰、純鹼等軟水劑處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澱析出,過濾後即得軟水,其中的錳、鐵等離子也可除去。
9. 上海的自來水可以燒開直接喝嗎
目前一般來說,自來水雖然經過水廠多層過濾,但還是有很多細微雜質,金屬離子,特別是含鈣粒子。即使自來水燒開後細菌殘留物還會存留在水中,飲用的時候同樣會進入到人的身體。而這些細菌殘留源臘物將成為人枯裂罩體發燒的根源。所以說,你最好飲用使用凈水器凈化後的自來水,燒開水就好,鈣沒鬧質比較少,對身體有益。
10.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用標準的硬水。
「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10)上海的自來水需要軟化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