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的三相點與正常冰點有何不同
第一,三相點是嚴格的單組分體系,水呈氣、液、固三相共存時體系對應的溫度為0.01℃,壓力為0.610kPa。而冰點是在水中溶有空氣和外壓為101.325kPa時測得的數據;
第二,由於水中溶有空氣,形成了稀溶液,所以冰點較三相點下降了0.00242℃;
第三,三相點時體系的蒸氣壓低於冰點時的外壓,由於壓力的不同,冰點又下降了0.00747℃,故冰點時的溫度約為0℃。
Ⅱ 水的三相點與臨界點怎麼理解
水的三相點是水的固、液、汽三相平衡共存時的溫度,而臨界點則是水從一種相態變為另一種相態時的溫度。比如水0℃就結冰,則0℃就是水從液態變為固態的臨界點,其它形態類似。而三相點只有一個溫度,就是0.01℃,臨界點就有好幾種溫度。
水三相點是水的固、液、汽三相平衡共存時的溫度(其值為273.16K (0.01℃)。它是在一個密封的裝有高純度水(水的同位素成分相當於海水)的玻璃容器—— 水三相點瓶內復現的。
水三相點瓶是各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基標准鉑電阻溫度計、標准水銀溫度計零位的固定點裝置。因此,水三相點的正確復現、准確測量是1990年國際溫標(ITs一90)實施的關鍵。
1927年國際度量衡委員會選定水的冰點為熱力學溫標的基準點,定為273.15K。但是水的冰點是在1大氣壓下被空氣飽和的水的液—固平衡的溫度。它受外界大氣壓或進行測量的地理位置影響,並且與水被空氣飽和的狀況有關。因此科學界對它的重視性和精度提出過懷疑。當時物理化學界企圖並已開始測定水的三相點,即水在其飽和蒸氣壓力下氣—液—固三相成平衡的溫度,以代替冰點作為熱力學溫標的基準點。1934年黃子卿再度赴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隨熱力學名家比泰(J.A.Beattie)做熱力學溫標的實驗研究,重新測定水的三相點。
因為當時水的冰點被認為是熱力學溫標的定點,所以測定水的三相點就需要測量水的三相點室與冰室溫度之差。為此需要得到精確的水的冰室的固液平衡溫度。黃子卿仔細計算大氣壓力及水液面高度產生的附加壓力對冰室平衡溫度的影響;測量水樣的電導,折算為鹽濃度,按稀溶液的依數性,估算雜質造成的水的凝固點的降低;在嚴格固定條件下,以空氣飽和水樣。這樣,達到冰室溫度的精度為0.5×10-4℃。黃子卿嚴格處理水的三相點室。精選三相點室材料並嚴格清洗;水樣嚴格純化去CO2;測量三相點室水樣的電導估算雜質對平衡溫度的影響;並且對水面高度產生的附加壓力的影響加以校正。他採用當時能達到的精確測溫手段,並對體系採取嚴格的隔熱防輻射措施。由此黃子卿得到水的三相點為0.00980±0.00005℃。這一結果被美國華盛頓哲學會主席斯蒂姆遜(H·F·Stimson)推崇為水的三相點的可靠數據之一,成為1948年國際實用溫標(IPTS-1948)選擇基準點——水的三相點的參照數據之一。
Ⅲ 水的冰點是華氏多少度
冰點溫度定為32華氏度。
1714年德國人法勒海特(Fahrenheit)以水銀為測溫介質,製成玻璃水銀溫專度計,選取氯化銨和冰水屬的混合物的溫度為溫度計的零度,人體溫度為溫度計的100度。
把水銀溫度計從0度到l00度按水銀的體積膨脹距離分成100份,每一份為1華氏度,記作「1℉」。按照華氏溫標,則水的冰點為32℉,沸點為212℉。
冰點指的是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 Pa)下的凝固點,也就是0 ℃(273 K)。在不同的大氣壓下,冰點不同。如果想估計在某個壓強下的冰點,可以從水的相圖上找到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並不等於水的三相點——兩者相差 0.01 K。
是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純水的冰點(0 ℃)與溶液凝固點之差,K 是水的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其值為1.86 K·Kg/mol),b 是溶解物的質量摩爾濃度。
Ⅳ 水的冰點、凝固點、三相點有什麼區別—各位路過的大大幫幫忙啊~~~~`
水的凝固點.冰點和三相點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水的凝固點是指定壓力下水的固相和液相平衡共存時的溫度。在101325Pa壓力下純冰和被空氣飽和了的水成平衡的溫度叫水的冰點或零點。即攝氏溫標的起點0°C。此時純水的飽和蒸氣壓應略低於611Pa。水的冰點只有一個。水的三相點是純水的氣.液.固三相平衡共存時特定溫(0.01°C或273.16K)和壓力(611Pa)決定的相點。水的冰點比三相點低0.01K。
Ⅳ 水的三相圖中的三相點與水的冰點是否重合為什麼
不重合,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並不等於水的三相點,兩者相差 0.01 K。
原因:
水的三相點是水的固、液、汽三相平衡共存時的溫度,其值為273.16K ,也就是0.01℃。它是在一個密封的裝有高純度水(水的同位素成分相當於海水)的玻璃容器—水三相點瓶內復現的。
冰點指的是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 Pa)下的凝固點,也就是0 ℃(273.15 K),在不同的大氣壓下,冰點不同。如果想估計在某個壓強下的冰點,可以從水的相圖上找到答案。冰點的高低還和水的純凈度有關。純凈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是 0 ℃,但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
(5)純水的冰點和三相電的區別擴展閱讀:
關於水的相圖:
對一種物質的初步理解見於該物質的 p-T 相圖。水三相圖的氣液固三相共存的點對應固定的氣壓和溫度(T),這個溫度 Tc=273.16 K 是絕對溫標的唯一參考點。
氣液兩相的分界線終結於處於(218 atm.,647 K)的臨界點,在此處右上角一定 p-T 范圍內的水處於超臨界狀態,具有極大的且靈敏地依賴於 p-T 的溶解度。
水的液固兩相界限的斜率 dp/dT<0,這一點異於大部分其它物質,一般物質的液相和固相可能只有一種或者不多的幾種不同結構,水的結構卻是出乎意料地復雜。
Ⅵ 純凈水的冰點是多少
工業級別的純凈水在不攪動的情況下,冰點為-40度。在標准大氣壓下,冰點的高低還和水的純凈度有關。純凈水在標准大氣壓下的冰點是 0 ℃,但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冰點會降低。
例如,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的冰點。海水冰點與海水鹽度有密切的關系。當鹽度達到 24.695 的時候,海水的冰點只有 -1.332 ℃。
無雜質的水的冰點是零度。液體就會有可能達到很低的溫度而仍然保持液態。這也是為什麼在知主的問題里有一個條件是「在不攪動的情況下」。
在正常的自然環境中,水幾乎一直保持者流動(流動的溪水,有暗流的湖泊),所以水分子的相對位置變化多樣變化多樣,隨即產生「種子晶體結構」的可能性非常高,也就意味著水總是在正常的冰點結冰。而在實驗室的條件下,靜置的純凈水裡水分子的移動非常小,如果不加以攪動。
有極大的可能沒有任何區域的水分子群形成「種子結構」,這也就讓水被降溫到-40度成為可能。在實驗室里曾經有過最低為224.8K(攝氏-48.3度)的液態純水。只是這樣低溫的液態水,僅僅是把攪棒放到水裡的過程都會使整杯水瞬間凝結。
(6)純水的冰點和三相電的區別擴展閱讀:
純凈水與純水的主要區別是:
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
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冰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凈水
Ⅶ 物化中單組分系統三相點與冰點的區別是什麼請簡述下。
冰點和三相點復是不同的制概念。
在101325Pa壓力下純冰和被空氣飽和了的水成平衡的溫度叫水的冰點或零點,即攝氏溫標的起點0°C。此時純水的飽和蒸氣壓應略低於611Pa。水的冰點只有一個。
水的三相點是純水的氣.液.固三相平衡共存時特定溫(0.01°C或273.16K)和壓力(611Pa)決定的相點。
水的冰點比三相點低0.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