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加鹽軟化水的製作方法
全自動軟水器是一種運行和再生操作過程全自動控制的離子交換器,利用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鈣鎂離子,降低原水硬度,以達到軟化硬水的目的 從而避免碳酸鹽在管道、容器、鍋爐產生結垢現象。大大節省投資成本的同時又能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各種蒸汽鍋爐、熱水鍋爐、熱交換器、蒸汽冷凝器、空調、直燃機等設備及系統的循環補給水中。此外還用作生活水處理,食品、電鍍、醫葯、化工、印染、紡織、電子等工業水處理以及作為脫鹽系統的前置處理。
原理:全自動軟水器就是將軟水器運行及再生的每一個步驟實現自動控制,並採用時間,流量或感應等方式來啟動再生。通常一個全自動軟水器的循環過程由以下幾個具體步驟組成。1、運行原水在一定的壓力,流量下,流經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容器(軟化器)。樹脂中所含的可交換離子Na+,與水中的陽離子(Ca2+,Mg2+,Fe2+,…等)進行離子交換,使容器出水的Ca2+,Mg2+含量達到我們的要求。2、反洗 樹脂失效後,在進行再生之前先用水自下而上的進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反洗,使運行中壓緊的樹脂層松動,有利於樹脂顆粒與再生液充分接觸,二是清除運行時在樹脂表層積累的懸浮物及樹脂表面的懸浮物,同時一些碎樹脂顆粒也可以隨著反洗水排出。這樣,交換器的水流阻力不會越來越大。3、再生 再生液在一定濃度,流量下流經失效的樹脂層,將樹脂還原再生,使其恢復原有的交換能力。4、置換 在再生液進完後,交換器膨脹空間及樹脂層中還有尚未參與再生交換的鹽液,為了充分利用這部分鹽液,採用小於或相當於再生液流速的清水進行清洗,目的是不使清水與再生液產生混合。5、正洗 目的是清除樹脂層中殘留的再生廢液,通常以正常運行流速清洗至出水合格為止。6、鹽箱補水 向鹽箱注入溶解再生所需鹽耗量的水。通常1加侖水可溶解3磅
了解更詳細信息請登錄我公司網站:http://hantanghongji.com
Ⅱ 工業上是如何軟化水的
沒見過用蒸餾來軟化水的是用蒸餾來做蒸餾水
軟化水最常見的方法是離子交換器回也是答軟化器是根據陽離子樹脂將水裡的鈣和鎂置換到起表面同時將鈉離子釋放到水裡面然後在用飽和鹽水來還原再生樹脂
(軟化水是將水裡的鈣鎂離子去處)
Ⅲ 鍋爐系統常用的軟化水處理有哪些方法
鍋爐系統軟化水處理通常採用工業級軟化水樹脂進行處理。
型號有哪些?
C100:漂萊特C100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凝膠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良好的動力學性能,優異的物理和化學穩定性,顆粒均勻,耐溫性好,一般用於食品飲料行業、水處理軟化等領域。
A500:漂萊特A500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大孔型強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良好的抗有機污染性,高效再生,極高的操作容量,機械強度好,耐熱性能高,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一般用於工業軟化水、超純水的制備、化工行業等領域。
C150:漂萊特C150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大孔型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和熱沖擊,再生效果好,耐溫性好,工作溫度達到了120℃,清洗方便等特點,一般用於工業軟化水處理,特別是鍋爐水軟化。
工業級樹脂應用:
礦石、鍍鋅電解液、酸洗池,工業廢水中提取和回收金屬的工藝,稀有金屬分離,鹽水脫鈣,酸性酒和紙漿水處理,廢水處理,等方面應用。
Ⅳ 軟化水設備有什麼工藝流程
工業作為我國的產業支柱,必須應用最好的設備,為了能夠讓我國的工業在生產中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做為起著輔助作用的工業全自動鍋爐軟化水設備也應該發揮最佳作用。鍋爐軟化水處理工藝先進運作平穩,不用專設制鹽系統操作簡便。
標准及規范
任何一台設備在製造過程中都要遵循標准和規范,做為生產中輔助作用的工業全自動鍋爐水軟化設備也是如此。出水水質達到《國家鍋爐用水硬度指標》和建築給水設計規范GBJ15-88,還要達到工業鍋爐用水軟化、軟水處理工藝除鹽設計規范GBJ109-87。
鍋爐軟化水設備運行過程
水的硬度根據地區的不同也有所不同,為了能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水質。就需要用到工業鍋爐軟化水設備,原水在壓力0.2-0.6Mpa進入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容器實現硬水的軟化,而後通過反洗的好壞直接影響再生效果。再生吸鹽將樹脂還原再生,經過慢速清洗和快速清洗,必須保持鹽箱中鹽平面始終高於水平面。
鍋爐水軟化設備特點
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規模的設備,工業全自動鍋爐水軟化設備就是能自動化運行。設備安裝、操作和維護方便,運行穩定、環保、自動化程度高。鍋爐軟化水處理工藝完善,科學化管理程度高,有自動調整補償剩餘水量的特定功能。
新世紀的10多年來科技技術不斷進步,尤其是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方面。水處理設備更是如此,工業全自動鍋爐軟化水設備出水水質能達到各項要求。設備各工序的切換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裝置可靠、高效節省人工成本。
Ⅳ 工業或實驗室怎樣軟化硬水
1、離子交換法: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由於鈉鹽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隨溫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況。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標准方式。
主要優點是:效果穩定準確,工藝成熟。可以將硬度降至0。採用這種方式的軟化水設備一般也叫做「離子交換器」(由於採用的多為鈉離子交換樹脂,所以也多稱為「鈉離子交換器」)、軟水機、軟水器。
2、膜分離法:納濾膜(NF)及反滲透膜(RO)均可以攔截水中的鈣鎂離子,從而從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效果明顯而穩定,處理後的水適用范圍廣;但是對進水壓力有較高要求,設備投資、運行成本都較高。一般較少用於專門的軟化處理。
3、石灰法:向水中加入石灰,主要是用於處理大流量的高硬水,只能將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圍。
4、電磁法:採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電場或磁場來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的速度及沉積時的物理特性來阻止硬水垢的形成。
其特點是:設備投資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但是效果不夠穩定性,沒有統一的衡量標准,而且由於主要功能僅是影響一定范圍內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處理後的水的使用時間、距離都有一定局限。
多用於商業(如中央空調等)循環冷卻水的處理,不能應用於工業生產及鍋爐補給水的處理(同時由於該種設備的機理並未得到真正的理論證實)。
5、加葯法:向水中加入專用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的特性,從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積。現工業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劑很多。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少,適應性廣;但水量較大時運行成本偏高,由於加入了化學物質,所以水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況下不能應用於飲用、食品加工、工業生產等方面。在民用領域中也很少應用。
(5)工業水軟化工藝擴展閱讀:
水在蒸發及降雨過程中吸收溶解大氣中的污染物; 降水落到地面,溶解地面上的污物; 地面水滲入地下或匯入江河的過程中,不斷溶解所接觸到的礦物質,化學物質等。 水在水循環中溶解了所接觸到的鈣(Ca),鎂(Mg)離子,形成了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一般是指水裡鈣鎂離子濃度總和,單位為毫摩爾每升(mmol/L)。通常,如果1L水裡含有10mg CaO或相當於10mg CaO的物質,例如7.1mg MgO,那麼這樣的水的硬度稱為1度。
通常硬度在0-4度稱為很軟水,4-8度稱為軟水,8-16度稱為中硬水,16-30度稱為硬水,30度以上稱為很硬水。
Ⅵ 水的軟化處理方法有哪些
軟化處理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 化學軟化法 就是在水中加入一些葯劑,從而把水中的鈣、鎂離子轉變為難溶的化合物,並使其沉澱析出。如石灰軟化法等。
(2) 離子交換軟化法 利用離子交換劑活件基團中的H+、Na+等陽離子與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以達到軟化的目的。
(3) 熱力軟化法就是將水加熱到100℃或100℃以上,在煮沸過程中,使水中的鈣、鎂的碳酸氫鹽轉變為CaCO3和Mg(OH)2沉澱去除。熱力軟化法只能基本上除去碳酸酸鹽硬度,而不能去除非碳酸型硬度。
此外,還有電滲析軟化法等,但通常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離子交換軟化法和化學軟化法。
Ⅶ 用什麼最簡單的方法能讓工業用水由硬水變軟水
1.
煮沸法(只適用於暫時硬水)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於CaCO3不溶,MgCO3
微溶,所以內碳酸鎂在進一步容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
MgCO3
+H2O
=
Mg(OH)2
↓+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2.
石灰——純鹼法
(工業用)
在這種方法中,暫時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HCO3-都被轉化成CO32-。而鎂的永久硬度在石灰的作用下會轉化為等物質的量的鈣的硬度,最後被去除。反應過程中,鎂都是以氫氧化鎂的形式沉澱,而鈣都是以碳酸鈣的形式沉澱。
Ca2+(aq)
--石灰-蘇打法-->
CaCO3(s)
Mg2+(aq)--石灰-蘇打法-->
Mg(OH)2(s)
3.
離子交換法
這種方法中用到的離子交換劑,有無機和有機兩種。無機離子交換劑,如沸石等;有機離子交換劑包括:碳質離子交換劑——磺化酶,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等。而且一般的離子交換劑在失效後還可以再生。
Ⅷ 工業上是如何軟化水的
分類: 教育/科學 >> 科學技術 >> 工程技術科學
問題描述:
我們學的課裡面說工業上是用蒸餾的方法軟化水的,可是我覺得這樣太耗費能源了。那麼工業上最常見的方法是什麼呢?有沒有用蒸餾來軟化水的?
解析:
工業上用到水的地方很多,根據用水水質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達到應有的標准。而工業上通用的軟化水方法是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水處理是指採用離子交換劑,使交換劑中和水溶液中可交換離子產生符合等物質的量規則的可逆 *** 換,導致水質改善而交換劑的結構並不發生實質性(化學的)變化的水處理方式。在這種水處理方式中,只有陽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陽離子交換水處理;只有陰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陰離子交換水處理;既有陽離子又有陰離子參與交換反應的,稱陽、陰離子交換水處理。由於原水的水質千差萬別,而對出水水質的要求又多種多樣,所以有許多種類型的離子交換及某組合的水處理方法,採用這些水處理方法而使原水軟化、除鹼和除鹽。離子交換劑中參與交換反應的離子是鈉離子Na+時,此方法稱為鈉(Na)型離子交換法,此交換劑稱為鈉(Na)型陽離子交換劑,相類似的,有氫(H)型離子交換法及氫(H)型陽離子交換劑等。
鈉型離子交換法是工業鍋爐給水最通用的一種水處理方法。當原水經過鈉型離子交換劑時,水中的Ca2+、Mg2+等陽離子與交換劑中的Na+進行交換,降低了水的硬度,使水質得到軟化,故這種方法又稱為鈉離子交換軟化法。
(1)交換過程
碳酸鹽硬度(暫硬)軟化過程:
Ca(HCO3)2 + 2NaR——CaR2 + 2NaHCO3
Mg(HCO3)2 + 2NaR——MgR2 + 2NaHCO3
非碳酸鹽硬度(永硬)軟化過程:
CaSO4 + 2NaR——CaR2 + Na2SO4
CaCl2 + 2NaR——CaR2 + 2NaCl
MgSO4 + 2NaR——MgR2 + Na2SO4
MgCl2 + 2NaR——MgR2 + 2NaCl
也可以用綜合上述反應式的離子式表示:
Ca2+ + 2NaR——CaR2 + 2Na+
Mg2+ + 2NaR——MgR2 + 2Na+
(2)再生過程
在鈉離子交換過程中,當軟水出現了硬度,且殘留硬度超過水質標准規定時,則認為鈉離子交換劑已經失效。為了恢復其交換能力,就需要對交換劑進行再生(或還原)。再生過程是使含有大量鈉離子的氯化鈉(NaCl)溶液通過失效的交換劑層恢復其交換能力的過程。此時,鈉離子又被離子交換劑所吸著,而交換劑中的鈣、鎂離子被置換到溶液中去。鈉型離子交換劑的再生過程可用如下反應式表示:
CaR2 + 2NaCl——2NaR + CaCl2
MgR2 + 2NaCl——2NaR + MgCl2
生產中多採用食鹽(NaCl)溶液作為再生劑。因為食鹽比較容易得到,而且再生過程中所形成的產物(CaCl2、MgCl2)是可溶性鹽類,很容易隨再生液排出去。再生用食鹽,大都採用工業用鹽,其中雜質含量不宜過多,食鹽溶液需澄清過濾後使用。通常認為,10%食鹽溶液的硬度不應超過40mmol/L,懸浮物不應大於2%。離子交換劑再生時,一般要用經過澄清的8~10%的鹽溶液。總的再生接觸時間隨離子交換樹脂交聯度的不同而變化,對於一般交聯度7%左右的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劑和樹脂總的接觸時間最低應保證45min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