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純水的PH值為4.5左右,是怎麼回事
純水如果暴露來在空源氣中的話會吸收空氣里的CO2,因而pH會降低。正常情況應該是pH5.6左右
pH4.5的話有兩種可能(1)純水的電導率很低,導致直接用pH計測pH測不準。你可以加點NaCl或KCl後再測,可以准一些 (2)如果結果就是4.5的話,說明水質有問題
一般的過濾不會直接影響水的pH,除非過濾裝置本身含有酸性雜質。
另外,過濾過程如果接觸大氣的話,水可能會從大氣中吸收溶解一些CO2。純水吸收CO2達到飽和時,水的pH為5.6
⑶ 家用純凈水ph值略小於七,因為溶有什麼的原因
家庭飲用的純凈水,經檢驗其pH略小於7,說明略顯酸性,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了碳酸的緣故,故該純凈水是混合物,故填:酸;二氧化碳;混合物.
⑷ 我是做純凈水,現出現一個問題,PH值偏低,只有4.5,請問有哪些原因會造成PH值偏低
在制抄作純凈水的時候,工藝中不可避免和空氣接觸。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溶於水會形成碳酸,放出氫離子,使水呈弱酸性。一般的,水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飽和時,pH值為5.65左右。而pH值得大小除了和氫離子濃度有關還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二者交相作用,導致了純凈水偏酸的結果。
⑸ 為什麼純水PH測得值常常小於7
1、溫度的影響,如果溫度高於25°,純水中的pH小於7是中性
2、可能水中溶解有CO2的原因,CO2的溶解,導致了酸性強一些,因此小於7
3、可能你的pH計沒有經過校正,或者不準確
⑹ 純凈水的ph值小於5是什麼原因
一般純水的ph值在5到6左右,但溫度升高時水的電離度增大,氫離子濃度變高,ph值測的是氫離子濃度,所以ph值會變小,可能會低於5
⑺ 為什麼加熱純水PH變低
因為加熱促進水的電離而氫氧根和一些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所以氫離子增多所以ph降低
⑻ 為什麼純水機產出水的PH值低於原水
純水機正常TDS值是:5-22
1、首先檢查原水TDS值,一般來說RO膜脫鹽率為96%左右,如果內是新更換的反滲透膜容需要運行20分鍾後,再測量。
2、確認儲水桶內純凈水存放時間是否過長,如新更換了後置活性碳同樣需要進行沖洗,測量純水水質時,請從反滲透膜純水口測量。
3、如果經過計算RO膜的脫鹽率低於90%,測應該考慮是否有內漏的情況。可進行如下處理:拆出RO膜,在RO膜的左邊有兩個防水小膠圈,可在這兩個小膠圈內纏適量生料帶,然後再裝上測量。
4、排除以上原因後可更換反滲透膜。
⑼ 純化水設備為什麼ph總調不上來
為什麼純化水設備出水pH值低?
1、再生系統不嚴,閥門損壞,造成酸再生液泄漏,酸水排放。
2、陰離子樹脂被有機物污染,污染了陰離子樹脂的有機物。腐植酸和黃腐酸是常見的。這些有機酸被高速帶負電荷的陰離子樹脂吸附,不僅大大降低了陰離子樹脂的交換能力,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釋放出有機酸,使出水的PH值降低,電導率提高。
3、陰、陽離子樹脂混合不均勻,會使沉積在下部的陽離子樹脂緩慢釋放剩餘酸再生液,導致使用初期酸水泄漏。因此,樹脂混合也是一項重要的操作。
⑽ 化水的PH值比較難控制,在PH計測量時,PH值的變化還是比較大,有時候甚至從8點多降到5點多,這是什麼情況
不能用普通的PH探頭。必須使用測量純水的專用PH探頭(電極:超純水電極(E331-DZ電極))否則只是浪費時間。測量不要攪拌,避免CO2的融入。
個人建議:(成都方舟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純水pH值的測量要想獲得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特別是用常規的復合電極在實驗室敞放式的測量更是如此。表現情況往往是:響應緩慢,示值漂移,重復性差,准確度低等。
一、產生的原因:
1、由於純水中離子濃度非常低,而參比電極鹽橋溶液選中高濃度3mol/L的Kcl,相互之間的濃度差較大,與它在普通溶液中的情況差別很大。在純水會加大鹽橋溶液的滲透速度,促使鹽橋的損耗,從而加速了K+和CL-的濃度的降低。引起液接界電位的變化和不穩定,而Ag/AgCl參比電極本身的電位取決於CL-的濃度。CL-濃度發生了變化,其參比電極自身電位也會隨之變化。於是就使得示值漂移。特別是不能補充內參比液的復合電極更會如此。
2、 由於玻璃電阻的內阻很高,內阻越高玻璃膜就越厚,其不對稱電位就會加大,電極的惰性也隨之加大,電動勢的產生就越於緩慢。同時,由於純水是一種無緩沖作用的液體,與標准緩沖溶液的性質完全不同,在標准緩沖溶液中表現良好的電極一下子移至無緩沖性的純水中,電極電位的建立時間無疑就會變得遲緩。
3、純水很容易受到污染,在燒杯中敞開測量,很容易受到CO2吸收的影響,PH值會不停地往下降,有關國際標准規定測量必須在一個特殊的裝置中密閉中進行。但在一般實驗室中難於實行。
4、 PH值反映的是H+的活度,(H+)而不是H+的濃度[H+],其關系為(H+)=f×[H+]。F為H+的活度系數。它是由溶液中所有離子的總濃度決定而不只決定於被測離子的濃度。在理論純水中活度系數f等於1,但只要有其它離子存在,活度系數就要改變,PH值也就會改變。即PH值受溶液中總的離子濃度的影響,總離子濃度變化,PH值就要改變。 由於復合電極液接界很靠近PH敏感玻璃球泡,從液接界滲漏出的鹽橋溶液首先聚集在敏感球泡周圍,改變了其附近的總離子濃度,由上述原因可知,使用測量值只是敏感球泡附近的被改變了PH值,不能反映其真實的PH值。雖然採用攪拌或搖動燒杯的方法可以改變這種情況,但實踐證明,攪拌速度不同,測試的值也會不一樣,同時攪拌或搖動又會加速CO2的溶解,所以也不可取。
5、為了保證復合電極的pH零電位,鹽橋必須採用高濃度的Kcl,同時為了防止Ag/AgCl鍍層被高濃度的Kcl溶解,在鹽橋中又必須添加粉末狀的AgCl,使鹽橋溶液被AgCl飽和。但是根據上述第1條所述,由於鹽橋溶液中Kcl濃度的降低,又使原本溶解在其中的AgCl過飽和而沉澱,從而堵塞液接界。
二、克服和改善方法:
綜上所述,純水PH值測試比較困難,主要是由於電極的結構性能和此次引起電極液接界電位的不穩定以及純水的無緩沖性能和空氣中CO2等因素的原因。
為此,可採用以下方法來克服和改善。
1、 用一支適合作純水的PH電極應是首先考慮的。
2、 使用分離電板,即單獨的PH玻璃電極和參比電極測量時,使參比電極盡可能遠離玻璃電極,以改善上面第4條中所分析的現象。
3、 加大被測純水的取樣量,並可能減小和空氣的接觸面,同時不要攪拌和搖動,以減少CO2的吸收。
4、 在被測水樣中加入中性鹽(如Kcl)作為離子強度調節劑,改變溶液中的離子總強度,增加導電性,使測量快速穩定。此方法國家標准GB/T6P04.3—93中規定:「測量水樣時為了減少液接電位的影響和快速達到穩定,每50ml水樣中加入一滴中性0.1moL/LKCL溶液。」
雖然此方法改變了水樣中的離子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PH值得變化,但經實驗證明此變化在數值上只改變了0.01PH左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採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注意所加的Kcl溶液不應含任何鹼性或酸性的雜質。因此,Kcl試劑要採用高純度的,所配溶液的水質也要高純度的中性水質。
純化水(參考中國葯典2005版)
漢語拼音: Chunhuashui
英文名: Purified Water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清液體;無臭,無味。
檢查: 酸鹼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不得顯紅色;另取10ml,加 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滴,不得顯藍色。
氯化物、硫酸鹽與鈣鹽 取本品,分置三支試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與硝酸銀試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鋇試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銨試液2ml,均不得發生渾濁。
硝酸鹽 取本品5ml置試管中,於冰浴中冷卻,加10%氯化鉀溶液0.4ml與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搖勻,緩緩滴加硫酸5ml,搖勻,將試管子50℃水浴中放置15分鍾,溶液產生的藍色與標准硝酸鹽溶液〔取硝酸鉀 0.163g,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搖勻,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釋成100ml,搖勻,即得(每1ml相當於1pg NO3)0.3ml,加無硝酸鹽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0.000 006%)。
亞硝酸鹽 取本品10ml,置納氏管中,加對氨基苯磺醯胺的稀鹽酸溶液(1→100)lml與鹽酸菜乙H肢溶液(0.l+100)1ml,產生的粉紅色,與標准亞硝酸鹽溶液〔取亞硝酸鈉0.750g(按乾燥品計算),加水溶解,稀釋至100ml,搖勻,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100ml,搖勻,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50ml,搖勻,即得(每1ml相當於1μg NO2)]0.2ml,加無亞硝酸鹽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0.000 002%)。
氨 取本品50ml,加鹼性碘化汞鉀試液2ml,放置15分鍾;如顯色,與氯化銨溶液(取氯化銨31.5mg,加無氨水適量使溶解並稀釋成1000ml)1.5ml,加元氨水48ml與鹼性碘化汞鉀試液2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 03%)。
二氧化碳 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氫氧化鈣試液25ml,密塞振搖,放置,小時內不得發生渾濁。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後,加高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鍾,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不揮發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並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重金屬 取本品50ml,加水18.5ml,蒸發至20ml,放冷,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適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醯胺試液2ml,搖勻,放置2分鍾,與標准鉛溶液1.5ml加水18.5ml用同一方法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 (0.000 03%)。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採用薄膜過濾法處理後,依法檢查(附錄Ⅺ J),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
貯藏: 密閉保存。
中西葯分類: 西葯(包括化學葯品、生化葯品、抗生素、放射性葯品、葯用輔料))
化學成分: 本品為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劑。
分子式與分子量: H2O 18.02
葯理作用: 溶劑、稀釋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