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純化水電導率標準是多少
2010版《中國葯典》純化水質量標准中對電導率的規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葯廠的純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間,溫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數據,溫度高的時候一般都會是1.2左右。
在介質中該量與電場強度E之積等於傳導電流密度J。對於各向同性介質,電導率是標量;對於各向異性介質,電導率是張量。生態學中,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從保護人群身體健康和保證人類生活質量出發,對飲用水中與人群健康的各種因素(物理、化學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規定,以及為實現量值所作的有關行為規范的規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以一定形式發布的法定衛生標准。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兩方面信息。一個是溶液的電導G,另一個是溶液的電導池常數Q。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
根據關系式K=Q×G可以得到電導率的數值。這一測量原理在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Q= L/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面積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 cm2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 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Q=1 cm-1。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 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 μS/ cm。
(1)純水的電導率和溫度有關擴展閱讀: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現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為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該標准為強制性標准,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頒布。標准名稱、編號: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規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中國地面水分五大類:
Ⅰ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回遊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各類水用途規定:
Ⅰ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後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Ⅱ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Ⅲ類水質: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Ⅳ類水質:適用於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
㈡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是多少,PH是多少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一般在0.054至10.2范圍內;對於PH,葯典純化水有明確的要求為4.5-7.0。
理論上講,絕對純凈的水中只有兩種離子,他們是水分解產生的H+和OH-。電導率是的0.055μS/cm 對應不含任何雜質的水樣在25℃下的電導率。
超純水的電導率由於很小,所以比較難以顯示。水的導電性能,與水的電阻值大小有關,電阻值大,導電性能差,電阻值小,導電性能就良好。
因此往往用電阻率(MΩ.cm)來表示其純凈度。電阻率為電導率的倒數,這樣就得到純水的電導率。
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常溫下PH在7左右,PH主要反映的是水中氫離子浮游的情況,在水中不含有酸鹼鹽等可溶物質的時候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比例為1:1,在這種情況下pH理論值是7,在其他溫度下會有不同。
純化水H2O 18.02本品為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劑。
純化水宜採用循環管路輸送。管路設計應簡潔,應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應採用不銹鋼管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管材。閥門宜採用無死角的衛生級閥門,輸送純化水應標明流向。
GMP認證制葯用純化水設備要求
1、結構設計應簡單、可靠、拆裝簡便。
2、為便於拆裝、更換、清洗零件,執行機構的設計盡量採用的標准化、通用化、系統化零部件。
3、設備內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無死角,容易清洗、滅菌。零件表面應做鍍鉻等表面處理,以耐腐蝕,防止生銹。設備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剝落。
4、制備純化水設備應採用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制備純化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5、注射用水接觸的材料必須是優質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對水質產生污染的 材料。制備注射用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6、純化水儲存周期不宜大於24小時,其儲罐宜採用不銹鋼材料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材料製作。保護其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疏水性除菌濾器。
儲罐內壁應光滑,接管和焊縫不應有死角和沙眼。應採用不會形成滯水污染的顯示液面、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感測器。對儲罐要定期清洗、消毒滅菌,並對清洗、滅菌效果驗證。
㈢ 純水的電導率是多少
在25攝氏度時的電導率:
一、工業純水:
1、普通純水:EC=1~10us/cm;
2、高純水:EC=0.1~1.0us/cm;
3、超純水:EC=0.1~0.055;
二、飲用純水:
EC=1~10us/cm(國家標准)。
概念
純水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 種: 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相關指標
在我國桶裝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純凈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由於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而純凈水是利用自來水經過一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因此市場上老百姓飲用最多的還是純凈水,純凈水的質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
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基本標准
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
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
2.制水工藝的水平;
3.檢測技術的現狀。
反滲透機理
1、優先吸附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1993年提出了「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
干閉濕開模型簡述:膜干時收縮,孔閉合,電鏡下膜「緻密無孔」,稱「干閉」;濕態時,膜溶脹,孔被溶劑撐開,生成動態活膜孔,叫「濕開」。合起來稱「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
㈣ RO水 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
電導率 電阻率的倒數即稱之為電導率L。在液體中常以電阻的倒數——電導來衡量其導電能力的大小。電導L的計算式如下式所示: L=l/R=S/l 電導的單位用姆歐又稱西門子。用S表示,由於S單位太大。常採用毫西門子,微西門子單位1S=103mS=106μS。 溫度對電導的影響 溶液的電阻是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即溶液的濃度一定時,它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幅度約為2%℃-1。另外同一類的電解質,當濃度不同時,它的溫度系數也不一樣。在低濃度時,電導率的溫度之間的關系用下式表示: L1=L0[1+α(t-t0)+β(t-t0)2]由於第二項β(t-t0)2之值較小,可忽略不計。在低溫時的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可用以下近似值L1=L0[1+α(t-t0)]表示,因此實際測量時必須加入溫度補償。 電導的溫度系數 對於大多數離子,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大約為+1.4%℃-1~3%℃-1對於H+和OH-離子,電導率溫度系數分別為1.5%℃-1和 1.8%℃-1,這個數值相對於電導率測量的准確度要求,一般為1%或優於1%,是不容忽視的。 純水的電導率 即使在純水中也存在著H+和OH-兩種離子,經常說,純水是電的不良導體,但是嚴格地說水仍是一種很弱的電解質,它存在如下的電離平衡: H2O←→H++OH或2H2O←→H3+O+OH- 其平衡常數: KW=[H+].[OH-]/H2O=10-14 式中KW稱為水的離子積 [H+]2=[OH-]2=10-14 ∴[H+]2=[OH-]2=10-7 lH2O,0=λOH-,0=349.82+198.6 =548.42S/cm.mol2 已知水的密度d25℃/H2O=0.9970781cm3 故原有假設為1的水分離子濃度只能達到0.99707。實際上是僅0.99707份額的水離解成0.99707.10-7的[H+]和[OH-],那麼離解後的[H+]和[OH-]電導率的總和KH2O用下式求出: KH2O=CM/1000λH2O =(0.99707.10-7/1000).548.42 =0.05468μS.cm-1≈0.054μS.cm-1 ∴ρH2O=1/KH2O=1/0.05468×10-9 =18.29(MΩ.cm)≈18.3(MΩ.cm) 由水的離子積為10-14可推算出理論上的高純水的極限電導為0.0547μS.cm-1,電阻為18.3MΩ.cm(25℃)。 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㈤ 純凈水高溫下放久了電導率會高嗎
或其它會分解為電解質的化學雜質;電導系數是水在 25°C 溫度的電導率,必須設版定一個權共同的參考溫度、含離子成分。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增高而降低: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水樣本的電導率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2)摻雜程度,第二階張量.水溶液的電導率高低相依於其內含溶質鹽的濃度:固態半導體的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很大的變化。(3)各向異性。水越純凈。增加摻雜程度會造成高電導率、含雜質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標。在一段溫度值域內。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增高而增高,時常可以表達為,必需用 3 X 3 矩陣來表達(使用數學術語,通常是對稱的)。為了要比較物質在不同溫度狀況的電導率!(1)溫度,電導率對上溫度線圖的斜率。水的電導率時常以電導系數來紀錄,電導率越低(電阻率越高):有些物質會有異向性 (anisotropic) 的電導率純凈水的電導率與存放時間有一定的關系。電導率與溫度的相關性
㈥ 純水在10度20度50度時電導率的大小
一、純水在同樣溫度條件下,電導率值都不一樣的。
1、純水分為:工業純水和飲用純水
2、工業純水:在25攝氏度溫度下純水電導率范圍分別為:普通純水:EC=1~10us/cm;高純水:EC=0.1~1.0us/cm; 超純水:EC=0.1~0.055;
3、飲用純水:EC=1~10 us/cm(國家標准)
二、一般認為一級水的電阻率為18兆歐厘米,准確地說純水的理論電阻率為18.3MΩ.cm(25℃時,溫度升高時電阻率下降)。
1、如果是用離子交換樹脂和反滲透膜製成的純水,電導率一般在20μs/c㎡以下;
2、如果是用來喝的純水,電導率一般在100~200μs/c㎡之間(也有低於100的);
3、如果是自來水,電導率大多在300~500μs/c㎡之間,少數地區自來水電導率在800μs/c㎡左右。
(6)純水的電導率和溫度有關擴展閱讀: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
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㈦ 有哪些因素影響水的電導率
影響因素:
1、溫度
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
為了要比較物質在不同溫度狀況的電導率,必須設定一個共同的參考溫度。電導率與溫度的相關性,時常可以表達為,電導率對上溫度線圖的斜率。
2、摻雜程度
固態半導體的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很大的變化。增加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增高。水溶液的電導率高低相依於其內含溶質鹽的濃度,或其它會分解為電解質的化學雜質。
水樣本的電導率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含離子成分、含雜質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標。水越純凈,電導率越低(電阻率越高)。水的電導率時常以電導系數來紀錄;電導系數是水在 25°C 溫度的電導率。
3、各向異性
有些物質會有各向異性(anisotropy) 的電導率,必需用 3 X 3 矩陣來表達(使用數學術語,第二階張量,通常是對稱的)。
(7)純水的電導率和溫度有關擴展閱讀:
物體導電的能力:
一般來說金屬、半導體、電解質溶液或熔融態電解質和一些非金屬都可以導電。非電解質物體導電的能力是由其原子外層自由電子數以及其晶體結構決定的,如金屬含有大量的自由電子,就容易導電,而大多數非金屬由於自由電子數很少,故不容易導電。
石墨導電,金剛石不導電,這是由於它們的晶體結構不同造成的。電解質導電是因為離子化合物溶解或熔融時產生陰陽離子從而具有了導電性。
㈧ 天然水的溫度變化如何影響水的電導率
溫度越高,水的電離度越大,水中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越大
㈨ 不同溫度和電導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
天然水的電導率與水中離子總量,離子的種類有關,也與溫度與壓力有關,但壓力的影響比較小,只要不在深水中做現場測量,壓力的影響可以不考慮。
(1)與水的溫度變化有關。因為水溫升高,水的黏度降低,離子的遷移速度加快,因此測得電導率偏高,反之就偏低,因而要進行校正,以水溫20℃時為參比。
(2)與離子種類有關。同樣濃度電解質,它們的電導率也不一樣。通常是強酸的電導率最大,強鹼和它與強酸生成的鹽類次之,而弱酸和弱鹼的電導率最小。因此,通過對水的電導的測定,對水質的概況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3)與離子總量有關。除非特殊情況,電導率的值就是直接反應了水中八大離子的濃度,四種陽離子,四種陰離子,它們也就是水中離子總量。
(9)純水的電導率和溫度有關擴展閱讀
測定電導率的意義:純凈的水是不能導電的,也基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純凈的水,水之所以可以導電是因為其中含有某些鹽等電解質,電解質又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電離與平衡常數、濃度、電離度均有關系。
同樣的,對於強電解質,根據科爾勞施總結的經驗式可看出溶液電導率也與濃度相關。所以,通過測量電導率的大小,可以間接計算出溶液中所含電解質的濃度,了解水中電解質的含量。通過電導率的大小能夠初步確定水質狀況,進而對採取不同的水處理方案。
㈩ 純水的導電性隨著溫度升高會有什麼變化
純水的導電性隨著溫度升高,電導會變大。
純水的水離子會少量電離,形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二者的濃度在標准狀況下都是十的負七次方。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電離會升高,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變大,導電能力增強,電阻變小,電導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