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備純化水時過OR膜後加氫氧化鈉是為什麼請詳細說下 謝謝
二氧化碳能微量溶於水,以兩個狀態存在,一個是二氧化碳+水分子形成碳酸(這是個動態回平衡狀態),一個是答以二氧化碳氣體狀態溶於水
而RO膜不能去除氣體,因此氣體形式溶於水的二氧化碳就到了RO膜後,到了RO後,因為水中碳酸量下降,部分氣體二氧化碳又轉化成碳酸,這時候水的電導率就會升高,PH會降得很低
而在水中加上氫氧化鈉,氫氧根離子就會與碳酸反應,最後得到碳酸氫鈉和水分子,這個過程中,氣體二氧化碳不斷轉化成碳酸,又不斷反應,等於變相把水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掉了
這樣的產水中沒有二氧化碳,也不會產生碳酸,因此PH值比較正常,電導也不會升高
2. 簡述採用離子交換法制備純化水的過程
離子交換法制備純化水的過程分下列幾種:
1、純化水的製取的最早方法就是離子交換,他起源於60年代左右,一般採取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離子交換樹脂(陰樹脂和陽樹脂2:1),這種方法需要浪費大量的酸和鹼再生樹脂現在被淘汰了。
2、電滲析(ED)+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離子交換樹脂(陰樹脂和陽樹脂2:1),這是80年代製造純化水的方法,原理就是通過電滲析預脫鹽來減少樹脂轉型再生的酸鹼使用量。
3、反滲透(RO)+混合離子交換樹脂(陰樹脂和陽樹脂2:1),這是90年代流行的製造純化水的方法,反滲透與電滲析相比脫鹽率更高,操作更簡便。
總結:離子交換法來制備純化水應該是老工藝了,他的優點就是出水水質好,投資較少。缺點就是由污染,運行費用高。由於樹脂本身就是有機物化學合成,他的破碎率較難控制或者一般廠家難以設計高標準的工藝,在新版GMP對TOC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慢慢被雙級反滲透工藝所淘汰。
3. 純化水系統水的PH怎麼控制,有哪些因素影響水的PH
一般純化水系統配備有PH值在線檢測,如果市政自來水時純化水系統(反滲透工藝),一般因為反滲透膜不能脫除二氧化碳,出水成弱酸性,如果產水達不到純化水要求,一般通過加鹼調節PH值!供參考
4. 純凈水加鹼有什麼作用
一般情況下純凈水生產出來後,由於去掉了大部分離子,所以純凈水PH呈酸性,而酸性的水跟人體內的弱鹼性環境簡單的說有沖突,所以加鹼使純凈水呈弱鹼性,適合人體內環境。
5. 純化水制備過程中加入亞硫酸氫鈉的原因是什麼……
針對余氯,純水系統一用活性炭吸附,二就是用還原性的亞氫來還原余氯,對膜有保護性
6. 純化水制備過程中加入碳酸氫鈉,硫酸氫鈉的作用
還原劑,與氧化劑反應,減少對膜組件的負擔。
7. 二級反滲透純化水生產中所加的氫氧化鈉怎麼配
二級反滲透復純化水制生產中所加的氫氧化鈉的量:將氫氧化鈉計量泵調到50%,觀察電導率變化,若電導率由高至低後再升高,則加氫氧化鈉量多了,應減少加氫氧化鈉量。若電導率由高一直往低,沒有再升高,則加氫氧化鈉量少了,應增加加氫氧化鈉量。氫氧化鈉加葯量的多少,還應控制二級淡水PH在6.5--8.0之間。
反滲透純水機是一種集微濾、吸附、超濾、反滲透、紫外殺菌、超純化等技術於一體,將自來水直接轉化為超純水的裝置。反滲透純水機組核心元件反滲透(RO)膜 。 反滲透純水機制出的純凈水相對於桶裝水更新鮮、更衛生、更安全。
8. 純化水一級反滲透後為什麼要加鹼
調節PH值,可以降低出水的電導率
9. 制備純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1.蒸餾法,按蒸餾器皿可分為玻璃、石英蒸餾器,金屬材質的有銅、不銹鋼和白金蒸餾器等.按蒸餾次數可分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餾法.此外,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雜質,還需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預先加入一些高錳酸鉀可除去...
10. 純化水電導率加鹼後不下降怎麼辦
純化水加鹼?。。。那樣電導率是不是要增加了又?反滲透過濾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