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鈴薯原生質體如何制備、分離純化
馬鈴薯原生質體制備和擬南芥、煙草、蠶豆、小麥原生質體制備方向相似。本人對這幾個材料都用過,但我感覺馬鈴薯、蠶豆和小麥的原生質體還是比較容易制備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材料生長時期的正確選擇。最好組織較嫩、具有適度的葉綠體。馬鈴薯種子在營養土中種植10天左右,用嫩的莖葉就可以做原生質體。或者在MS培養基上種植的幼苗也可以用。多做幾次就掌握了,關鍵是自己的經驗。祝你好運。
1. B5培養基上萌發擬南芥種子,待根長至1-3厘米時即可移栽到土裡,溫室培養,光照12h/12h,150μE。
2. 准備好一個90mm培養皿,稱1.82克D-甘露醇於20ml雙蒸水中。培養皿的蓋子用來切葉片。
3. 取4周後未抽台前的葉片,約90片。切成1mm寬的長條,置於甘露醇溶液中。可以一邊切一邊從植株上取。
4. 配酶解液,100ml三角瓶,15ml酶解體系。
5. 將步驟3中細條撈出,置於酶解液中。黑暗,23℃,40-50rpm酶解3小時。
6. 酶解液過100-200目的篩子,將過濾後的綠色混合物置於15ml離心管(直徑約1cm)中,均分為兩管。4℃,60 g,15min,brake 設為4-5。
7. 棄上清,沉澱用冰冷的W5溶液輕柔洗滌,每管4ml。4℃,100 g,1min,brake 設為4-5。
8. 棄上清,沉澱用冰冷的W5溶液輕柔洗滌,每管4ml。冰上放置30min。
9. 23℃,100 g,1min,brake 設為4-5。棄上清,每管沉澱用0.5ml MaMg重懸。(本步驟及以下操作均在23℃。)
10. 取約10-20ug 質粒於1.5ml EP管中,加100ul 步驟9中的原生質體。用200ul 槍頭(剪去前端)輕柔混勻。
11. 加入110ul PEG/Ca 溶液,輕柔混勻。放置20-30min。
12. 加入0.44ml W5 溶液,來回顛倒混勻。23℃,100 g,1min,brake 設為4-5。
13. 棄上清,加100ul W5,混勻。加900ul W5,混勻。
14. 上述混合液體置於六孔板內,23℃,弱光,孵育6-18小時。
15. 熒光觀察,觀察之前100g,常溫,離心2分鍾,終體積控制在50ul左右。
Solution Recipes
Enzyme solution
1ml 15%cellulase R10 (RS is too strong)
1ml 4.5%macerozyme R10 (Yakult Honsha, Tokyo, Japan)
1.09 g mannitol
1ml 0.3M KCl
1ml 0.3M MES, pH 5.7
Heat the enzyme solution at 55oC for 10 min (to inactivate proteases and enhance enzymesolubility) and cool it to room temperature before adding
1ml 0.15M CaCl2
1ml 0.75mM β-mercaptoethanol
1ml 1.5% BSA
PEG solution (40%, v/v)
1 g PEG4000 (Fluka, #81240) **Very Important!!
0.75 ml H2O
0.625 ml 0.8 M mannitol
0.25 ml 1M CaCl2
W 5
1000 ml
154 mM NaCl 9.0 g
125 mM CaCl2 18.4 g
5 mM KCl 0.37 g
5 mM glucose 0.9 g
0.03% MES 0.3 g
pH to 5.8 with KOH
autoclave 20 minutes in 125 bottles
MaMg solution
100 ml
15 mM MgCl2 1.5 ml 1M MgCl2
0.1% MES 0.1 g
0.4 M mannitol 7.3 g
pH to 5.6 with KOH
autoclave 20 minutes in 125 ml bottles
References
1. Sheen, J. 2002, A transient expression assay using Arabidopsis mesophyll protoplasts. http://genetics.mgh.harvard.e/sheenweb/
② 紅麴黴可以用pda培養嗎
紅麴黴的營養要求不高,在PDA瓊脂平板上是可以生長的。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簡稱為PDA培養基,是一種運用十分廣泛的培養基,並採用去皮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為原料,去皮的馬鈴薯除食用外,還可適用於黴菌和酵母菌等真菌類生物的培養,以及用於食品中酵母菌含量的計數。
中海生物技術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屬於固體半合成培養基,主要成分為馬鈴薯的營養提取物,馬鈴薯中富含大量的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有助於各種黴菌的生長;葡萄糖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是生物生長的主要供能物質;瓊脂在此培養基中主要作為凝固劑。
【產品特點】
中海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經脫水處理後製成脫水乾粉培養基,使培養基便於長期保存及運輸;培養基使用方便,只需加入適量的純化水或注射用水,經高溫滅菌後即可使用,解決了繁瑣的操作步驟和耗時長的問題;並且該培養基在不同批次之間差別較小,提高了PDA培養基的質量以及酵母菌的檢出率;馬鈴薯葡萄糖瓊脂所含成分中營養物質高,提高了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從而促進菌體的生長發育。
③ 食用菌母種
食用菌母種:子實體中分得的菌種稱為母種。
可以找專門做食用菌的實驗室幫你做。一般用PDA培養基或者水瓊脂培養基就可以。
儀器設備有:75%和95%的酒精,次氯酸鈉,超凈工作台,平皿,試管,濾紙,解剖刀,鑷子,乾熱或濕熱滅菌設備。
方法:
1 制備培養基:稱馬鈴薯200g,瓊脂20g,蔗糖或葡萄糖20g,瓊脂20g,取馬鈴薯削皮洗凈,切成拇指大的小塊,加入1000ml水煮至馬鈴薯塊一觸即爛,用四層紗布過濾,將濾液繼續加熱放入瓊脂並攪拌直至瓊脂完全溶解,加入蔗糖,裝置容器內(一般為三角瓶,如是試管可直接分裝)滅菌。
2 滅菌後,如是試管直接擺斜面,如是平皿在超凈工作台內分裝,待培養基凝固即可用。
3 開始分離母種:將採集到的野生菌,與要用的所有儀器試劑一起放入超凈工作台內,紫外殺菌30mim,採用子實體分離方法,用酒精盯燒過的鑷子和刀取菌種中未接觸到空氣的部分,黃豆粒大小,放入平皿培養基內,封號口放入26度的培養箱內3-5天,如未染菌,則在菌肉周圍會有菌絲長出,此為母種。在超凈工作台內,用接種針將菌絲挑出,放入試管中,繼續純化培養,放入恭喜你,分離成功!!!
滿意不???
④ 關於冰水提純過程
北極的冰塊主要為降雪積累冰化而來。由於北極沒有污染,沒有灰塵。所以裡面的雜質很少,無需提純就可以達到普通純水的要求。
⑤ 如何分離酵母菌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