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新買的捕蠅草幼苗怎麼養
捕蠅草喜光,可以全天放在日光下。春秋冬三季可以陽光直射,夏季請避光50%。澆水,盡量使軟水,如純凈水跟雨水,捕蠅草喜濕,濕度保持在50%為宜。
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意思是「維納斯的捕蠅陷阱」。其主要特徵就是能夠很迅速的關閉葉片捕食昆蟲,這是種和其遠親豬籠草一樣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屬於維管植物的一種。
盆栽可適用於向陽窗檯和陽台觀賞,也可專做栽植槽培養;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捕蠅草獨特的捕蟲本領與酷酷的外型,使它成為了最受國內寵愛的食蟲植物。
(1)捕蠅草用純水苔養擴展閱讀:
捕蠅草同株授粉的現象比較少,原因是因為當雄蕊的花葯長出花粉的時候,雌蕊的花柱是封閉的狀態。等到雄蕊開始向外側傾倒時,柱頭才會開放變成分叉狀,這時才是處於可能受粉的狀態。這類雄蕊先成熟後雌蕊才長成在植物界中相當常見,主要就是要避免同株受粉的情況。
一般專業術語稱這種花為「雄蕊先熟花」(Protandrous flower)除了花莖外,一般不會有向上生長的較高大的部分,正常的莖短小不易發覺,葉柄和葉子也不會高出花莖。這是食蟲植物的一種特徵。因為除了捕食昆蟲吸收其養分外,為了後代的延續也需要藉助昆蟲協助傳粉,屬於蟲媒花。所以必須將補充葉和花兩個部分有所區分,可以說這是大自然給予它們的天然智慧。
Ⅱ 捕蠅草的養殖方法,喜酸性潮濕的基質、良好的光照
捕蠅草,雖然它的樣子不夠吸引人,但它的捕蠅技術卻迷倒一眾粉絲,因此很多花友也會在家裡種植一盆。那麼您知道捕蠅草的養殖方法嗎?您知道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嗎?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捕蠅草喜歡酸性潮濕的基質和良好的光照。
基質:種植捕蠅草需使用保水性好、酸性甚至是強酸性的基質,PH值在3-5之間。可使用純水苔或者2份泥炭加1份珍珠岩或河沙的混合基質,盆浸法種植可使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或河沙混合。
水份:捕蠅草對鹽份比較敏感,水中礦物質濃度過高會使植株衰落直至死亡,表現為植物停長或者變小,未老化的夾子、葉子邊緣開始壞死。所以必須使用低礦物質濃度的水源。生長季節可保持基質較高濕度,也可使用盆浸法種植,休眠期需乾燥些但不能幹透,防止植株腐爛。
濕度:捕蠅草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bf}以上,一般種植的環境都可以滿足,無須特別加濕。
溫度:生長適宜溫度20-30度,10度以下會休眠(休眠時大多數的葉子會枯萎,只剩下很少的小葉子),可在0-38度下存活。
光照:捕蠅草是喜光植物,可接受全日照,且光照可使植株顏色鮮艷,但夏季為避免高溫,可適當遮蔭。
養份:在生長季節,使用通用復合肥等稀釋五千倍噴施葉面,每月1-2次。施肥寧可薄肥勤施,切勿濃度過高,以免造成肥傷甚至肥死的嚴重後果,沒有經驗請勿隨意施肥。 也可採用餵食的方法,投喂昆蟲或生的肉類,且大小要合適,使夾子能夠完全包住食物,投喂夾子的數量不能超過夾子總數的1/3。
病害:夏季高溫容易爛莖,環境良好的通風、根部降溫、良好的光照、較大的日夜溫差都有助於減少病害的發生。如發現莖部已有部分腐爛,應立即把腐爛部分徹底清除,然後放入殺菌劑浸泡5分鍾,再植入消毒過的潔凈基質。
葉插:把整片葉子從母株上剝下,斜插或平放於水苔等潔凈的基質上,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約2個月左右可長芽。
分株:捕蠅草會經常長側芽,當長到足夠大時,從母株上分離,單獨栽培。(有時花莖上也會長芽,也可當成分株一樣栽培。)
播種:捕蠅草的種子採收後應盡快播種,時間越久發芽率會降低,保存時間不超過12個月。播種時可直接撒於潔凈的基質表面(可使用混合泥炭或純水苔),表面不蓋土或覆蓋1-3毫米高的細泥炭或細粒赤玉土以幫助固定根系,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溫度保持在15-30度,一個月左右發芽,種3-5年才能長到成株。
Ⅲ 捕蠅草的飼養方法
栽培介質
捕蠅草偏好保水性佳、酸性的栽培介質。可以直接使用泥碳土或水苔來栽培,也就是完全只用單一種栽培介質即可。不過,水苔的價格較高,而且使用年限較短,但其較其他栽培介質干凈,故水苔比較適合作為葉插或小苗的栽培介質。大株的捕蠅草比較適合使用成本較低的泥碳土。有些泥碳土的質地較為細致,因此完全只用泥碳土時可能會造成排水不良,容易積水。我們可以在泥碳土中加入少量的珍珠石或是顆粒土,亦可將泥碳土和沙以一比一的方式溷合使用。事實上,在原產地的捕蠅草是生長在含沙的土地上,使用沙和泥碳土溷合而成的栽培介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由於捕蠅草喜歡偏酸性的栽培介質,因此在沙子的選擇上以石英沙、硅沙或河沙為主;不可使用含有鈣質的沙,例如珊瑚沙或貝殼沙。
澆水 捕蠅草喜歡潮濕的環境,因此可以用浸水法來栽培,但其浸泡深度宜淺水位,以避免過份潮濕。從春季到秋季可以讓栽培介質維持在潮濕狀態,但在冬季時宜使栽培介質較為乾燥,需將捕蠅草自水盤移出。
光照 捕蠅草需要大量的光照。栽培捕蠅草時,盡可能放在陽光之下,或至少放在明亮的地方。若栽培地點光照不夠,則必須考慮使用人工照明。
光照不足的捕蠅草除了該紅的地方不紅之外,植株整體會變得更綠,這是因為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捕蠅草必須製造更多的葉綠素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植株會變得較綠。若光照過於強烈,則會使捕蠅草曬傷。
濕度 在一般的栽培情況下,捕蠅草並不需要很潮濕的空氣濕度,在通風良好但不致於是強風吹襲的地方就能正常生長。由於捕蠅草的栽培介質已經很潮濕,由栽培介質表面蒸發的水蒸氣所提供的濕度已經足夠。可以將捕蠅草放在敞開的水族箱或塑膠槽中,便可維持捕蠅草周圍的空氣濕度。
不要將捕蠅草栽培在密閉空間中,否則超高的空氣濕度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使得捕蠅草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絕對不要將捕蠅草放在密閉容器中並於陽光下曝曬,否則陽光及濕度將會帶來嚴重的溫室效應,使植物熱死。
餵食與施肥 用一個容器裝一些腥味重的東西,像是廚房切剩的魚肉,如此就可以招來許多的蒼蠅。
給捕蠅草餵食時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能餵食過量。當餵食過量時,便發生捕蟲夾提早損壞的現象,這時的捕蟲夾會從邊緣開始黑掉。適量的餵食做法是,同一株捕蠅草只能有一兩個夾子捕到昆蟲,而且昆蟲的大小必須小到可以讓捕蟲夾完全包住昆蟲。如果昆蟲太大以致於昆蟲的一部分露出捕蟲夾外,便會造成捕蟲夾的損壞。
由於捕蠅草主要由葉子來吸收養分,故肥料也應由葉子來吸收。適用於葉面吸收的肥料稱作「追肥」,這一類的肥料大多是化學肥料,必須溶在水裡後再噴灑到植株上,而肥料便會滲透進入植
施肥的時機必須是在捕蠅草的生長季,約一到二星期施用一次。冬季時捕蠅草停止生長,若繼續施用肥料會造成肥傷,另外,因為栽培環境不好造成捕蠅草生長停滯時也不能施肥,必須改善栽培條件後,待捕蠅草開始生長後才能施肥。
休眠
在冬季時,若氣溫達到10°C以下,捕蠅草會進入休眠。不過,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地區)的冬季通常不夠冷、不夠長,捕蠅草不會完全休眠。若捕蠅草在數年之中都沒有休眠,則很可能會導致死亡。
在進入冬季時,將捕蠅草從栽培介質中挖出,剪掉葉子,只留下根莖,再以潮濕的水苔包裹這些根莖,並用塑膠袋包好,便可以放到冰箱中冷藏(4 C)。約冷藏三個月後,此時差不多已到春季,便可將這些冷藏過的根莖取出,再種回到栽培介質中,數個星期後便會長出芽來。
■ 有性繁殖
捕蠅草可以自花授粉,但通常得進行人工授粉才確實會結果。
若授粉成功,花會在1到2天內凋謝,而子房(雌蕊的基部)會膨大,再過數星期果實就能成熟。捕蠅草的種子呈黑色,水滴狀;一個果實通常含有十幾粒種子。種子的數量和植株本身的健康、大小有關,健壯的植株通常能結多一點種子。有時候授粉的方法正確,但種子還是結不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捕蠅草不夠健壯,或是在開花期間沒有持續給予足夠的光照,此時就算成功授粉,也難以結出種子。
由於開花對植物來說是一項耗費養分的活動,因此若沒有必要,就不要讓捕蠅草開花,特別是你希望種出很大株的捕蠅草時,其抽出的花莖要盡早剪掉,防止捕蠅草將養分消耗在開花上。由於捕蠅草在季節到了就會開花,有些衰弱的植株也會勉強開花,但為了保住植株,還是必須剪掉花莖。
■ 無性繁殖
葉插法 捕蠅草常用的繁殖法是葉插法,也就是將一段葉柄插到土中,便能長出新的植株。在春末到夏初,捕蠅草生長旺盛的季節,將捕蠅草從土中挖出來後,我們就可以見到其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狀的葉柄。將捕蠅草的捕蟲夾連葉柄(像葉片的部分),連同白色的葉柄基部一起剝下,再將這些葉柄放到栽培介質上,維持高濕度並給予明亮的光照,過數個星期後便會冒出新芽了。
為了減少葉柄的折損,使用干凈的栽培介質比較不會讓葉柄腐爛,因此建議使用水苔作為葉插時的栽培介質,等到小苗長出來再考慮移植到別的地方。
分株 捕蠅草經常會長出側芽,只要側芽長得夠大,擁有完整的根,便可將其自母株分離開來,單獨栽培。
花芽 捕蠅草的花芽有時候會變成一棵植株!現在已經知道這種現象是因為溫差而引起的。假如日夜溫差很大,便會誘使捕蠅草的花芽轉變成為新的植株,此時可以將這棵小植株剪下來種到土中,便又是一株新的捕蠅草了。
[編輯本段]其它種植簡要
了解了捕蠅草的一年生長概況,我們就可以開始准備來種捕蠅草了。我們分成幾個方向來介紹:
光照:沼澤生植物,原生環境沒有高大植物遮蔭,喜陽光。家庭栽培時,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夏季應加50%遮蔭或置於室內向陽窗檯上即可。或用40W燈管在距植物30cm的上方進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時間為12小時/天。
水分:盡量使用純凈水、雨水等軟水。以盆浸法(香港、台灣地區稱之為「腰水」法)營造一個類似原生地的小環境,具體做法是:將捕蠅草的盆放置於托盤或玻璃缸內,注水至3cm深,並定期補水。
濕度:大於50%,捕蠅草的原生環境算是沼澤型的草原,濕度相當高,若能以大水盤來做腰水,附近的濕度會高一點,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層水苔,也是有助於空氣濕度的保持。
基質:無添加肥料的泥炭,顆粒狀質料(珍珠岩、沙礫等)為1:1或純水苔,基質應於每年春天更換一次,要注意的是捕蠅草它比較喜歡酸一點的土質。盆栽時,盆底需墊碎瓦片。
溫度:生長溫度15℃-35℃,適宜溫度:21-35℃,冬季如想讓其休眠,則須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據多年的養護經驗,不經過休眠對來年的正常生長並沒有明顯的影響。
餵食:請不要強迫他們吃過多的東西,它們會自己捕食。最多隻能在2片葉子上投喂節肢類動物(昆蟲、蜘蛛等)。它們的消化液很難消化牛肉、雞肉等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
施肥:食蟲植物的根系極不耐鹽,直接將肥料施入基質中會導致植株的死亡,應葉面噴施低濃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觀葉植物肥料,可按推薦濃度的1/5施用,生長季每2周噴施一次。
如果您買了種子請按以下步驟播種:
1、 准備好播種的花盆:將花盆填滿基質後放在剩有純凈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質吸水至表面濕潤,再用噴瓶將表面噴濕(霧狀噴射)。
2、 播種:小心打開種子包裝,將種子均勻的撒在基質表面,蓋上0.3厘米的培養土。
3、 噴水:用噴瓶將表面噴濕(霧狀噴射),小心噴射,以免種子被沖走。
4、 將播好種子的花盆連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齊放在向陽的窗檯內側,如果是水盆,應加頂端開口塑料罩保濕。注意及時補水,一般10天左右發芽(20度)。
5、 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移植。
Ⅳ 捕蠅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養殖捕蠅草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光照:沼澤生植物,原生環境沒有高大植物遮蔭,喜陽光。家庭栽培時,春、 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應加50%遮蔭或置於室內向陽窗檯上即可。或用40W燈管在距植物750px的上方進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時間為12小時/天。
2.水分:盡量使用純凈水、雨水等軟水。以盆浸法(香港、台灣地區稱之為「腰水」法)營造一個類似原生地的小環境,具體做法是:將捕蠅草的盆放置於托盤或玻璃缸內,注水至75px深,並定期補水。
3.濕度:大於50%,捕蠅草的原生環境算是沼澤型的草原,濕度相對較高,若能以大水盤來做腰水,附近的濕度會高一點,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層水苔,也是有助於空氣濕度的保持。
4.基質:無添加肥料的泥炭,顆粒狀質料(珍珠岩、沙礫等)為1:1或純水苔,基質必須每年春天更換一次,要注意的是捕蠅草它比較喜歡酸一點的土質。盆栽時,盆底需墊碎瓦片。
5.溫度: 生長溫度15℃~35℃,適宜溫度:21~35℃,冬季如想讓其休眠,則須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據多年的養護經驗,不經過休眠對來年的正常生長並沒有明顯的影響。
6.餵食:請不要強迫他們吃過多的東西,它們會自己捕食。最多隻能在2片葉子上投喂節肢類動物(昆蟲、蜘蛛等)。它們的消化液很難消化牛肉、雞肉等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
7.施肥:食蟲植物的根系極不耐鹽,直接將肥料施入基質中會導致植株的死亡,應葉面噴施低濃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觀葉植物肥料,可按推薦濃度的1/5施用,生長季每2周噴施一次。
Ⅳ 捕蠅草的養護技巧
捕蠅草是原產於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觀賞價值頗高。那捕蠅草的養護技巧如何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講講捕蠅草的栽培養護技巧吧。
1、基質: 種植捕蠅草需使用保水性好、酸性甚至是強酸性的基質,PH值在3~5之間。可使用純水苔或者2份泥炭加1份珍珠岩或粗沙的.混合基質,盆浸法種植可使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或粗沙混合。種植時應把白色的鱗莖部分全部埋入基質中,如葉片向下彎曲不好操作,可在莖部包裹水苔方便植入或將葉片上扶後植入。基質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一般一兩年換一次,初春生長前換盆最佳,換盆時應把枯葉清理干凈,如有分株應分開種植以利於生長。捕蠅草鱗莖匍匐生長,一段時間後植株會發生位移,以利於獲得更多養份,換盆時應重新種在盆中央或在生長點方向留出更多距離。
2、水份 :捕蠅草對鹽份比較敏感,水中礦物質濃度過高會使植株衰落直至死亡,表現為植物停長或者變小,未老化的夾子、葉子邊緣、頂芽開始枯萎。所以必須使用礦物質含量低的水。捕蠅草喜濕不耐干,生長季節需保持基質較高濕度但不能積水,除日常澆水之外也可使用低水位盆浸法種植,基質絕對不能幹透,干透後植株萎縮,會造成嚴重損傷甚至死亡。休眠期基質需保持潮而不濕的狀態,過濕植株容易腐爛。
3、濕度: 捕蠅草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以上,一般種植的環境都可以滿足,無需特別加濕,只要盆土潮濕即可。但新種的捕蠅草一定要保持高濕度以免脫水萎縮,等根部長好植株開始正常生長後再逐步降低空氣濕度。
4、溫度: 生長適宜溫度20~30度,可在-7~38度下存活。夏季高溫(最高溫度超過35度)容易爛莖,環境良好的通風、根部降溫、良好的光照、較大的日夜溫差都有助於減少病害的發生。冬季氣溫在10度以下時會休眠,休眠時大部分葉片會枯萎,只剩下中心很小的休眠葉,如溫度進一步降低到0度左右,這時葉片、根可能會全部枯萎,只剩下地下的鱗莖過冬。休眠鱗莖比較抗凍,短時間可抵禦~7度的低溫。
5、光照 :捕蠅草是喜光植物,可接受全日照,適宜的光照能使植株強壯,夾子更大,顏色鮮艷。但夏季為避免高溫,可適當遮陰,可用50%左右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陰或放在中午前後曬不到太陽的明亮處。光照不足會使植株弱小,生長緩慢,葉片暗綠薄嫩,夾子小,原本正常情況夾子或葉柄是紅色的變為綠色(此種情況不宜立即提供強光照,以免因不適應強光造成曬傷,應逐步加強光照)。
6、養份: 在生長季節,可使用通用復合肥等稀釋五千倍噴施葉面,每月1~2次。施肥寧可薄肥勤施,切勿濃度過高,以免造成肥傷甚至肥死的嚴重後果,沒有經驗請勿隨意施肥。也可採用餵食的方法,投喂昆蟲或新鮮瘦肉,且大小要合適,以夾子的1/3大小為宜,使夾子能夠完全包住食物,投喂夾子的數量不能超過夾子總數的1/3。但即使不施肥,也不餵食,捕蠅草也不會“餓死”,基質當中也有必要的養份,植物也必須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生長,餵食也不能取代光合作用,仍需保持良好的光照。
7、病蟲害: 夏季悶熱潮濕,容易發生葉斑病、莖腐病,可噴灑廣譜殺菌劑防治。環境良好的通風、根部降溫、良好的光照、較大的日夜溫差都有助於減少病害的發生。如發現莖部已有部分腐爛,應立即把腐爛部分徹底清除,然後放入殺菌劑浸泡5分鍾,再植入消毒過的潔凈基質。
Ⅵ 捕蠅草用水苔養出來好 還是用泥炭土養出來好
萌植苑食蟲植物 自己有養400方的食蟲植物 200多個品種的食蟲草
10多年來 萌植苑食蟲植物 一直內痴迷於食容蟲植物的種植
所以還是可以幫助到你的
最好就用進口的水苔種捕蠅草吧
水苔分國產和進口的哦 進口的智利水苔種捕蠅草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希望有幫助到愛好食蟲植物的你啦
Ⅶ 買了一株捕蠅草聽說要用水苔當介質。想請問捕蠅草種下去是只種在水苔上;還是種在土裡,水苔當鋪面
是單純用水苔(泥炭蘚)作為基質,不加土。因為捕蠅草本身生活在沼澤地里,喜歡版潮濕但排水良好的酸權性環境,而水苔就能提供這種環境。
不過水苔比較貴,而且栽培腐爛也較快。因此也可以用泥炭土和顆粒(珍珠岩、沙粒等)按1:1的比例混合,作為基質。
Ⅷ 捕蠅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充足的光照能使捕蠅草長的更加強壯。每天需要至少 4 個小時的太陽直射光。如果光照時間不足,輕則內夾子會長得小,葉柄細長,重則可能會導致植物的死亡。如果冬日實在缺少陽光,可以使用補光燈。
盡量使用純凈水、雨水等軟水。以盆浸法(也有稱為 「 腰水 」 法 的)營造一個類似原生地的小環境。
濕度要大,因為捕蠅草的原生環境是沼澤型的草原,所以若在家養殖也需要為其營造出類似這樣的環境。
捕蠅草種植 01450*300
具體做法可用大水盤來做腰水,這樣會提高植物周圍的濕度,或者也可以在其表土上加層水苔,也是有助於保持空氣濕度的做法。
捕蠅草喜歡酸性的環境。所以基質最好保持在 ph3.5-5 的酸性。
無添加肥料的泥炭與珍珠岩(2 : 1 )或純水苔都是很好的基質選擇,基質最好每年春天更換一次。
生長溫度 15℃ ~ 35℃ , 最適宜溫度: 21 ~ 35℃ , 如果想讓它休眠,可以把溫度控制在5℃ 左右( 0 ~ 8℃ )。
捕蠅草的生長能量來自於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和極少量的無機鹽。而吃的昆蟲就好像施肥一樣。可以令它們長的快一些,但是真的不要過多,太頻繁。而像雞肉、牛肉這種人類喜歡的食物,對於它們來說是很難消化的。
直接將肥料施入基質中會導致植株的死亡,因為食蟲植物的根系極不耐鹽。所以如果要施肥應選用濃度低的液態肥噴在葉面。
Ⅸ 單純用水苔養捕蠅草 捕蠅草會不會缺乏營養
你是新來玩吧?呵呵。。。。用純水苔養自是最好的(我的也是這么養的),因為
1、純天然產品,材料干凈,無病菌,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保水及排水性能好;
3、具有極佳的通氣性能;
4、內含豐富的有機質及氮、磷、鉀、鈣、鎂、硫、鐵等多種營養元素,基本能夠滿足食蟲植物對營養的需求;
5、不易腐敗,可長久使用,換盆亦不必全部更新材料;
6、可單獨或和其它基質混合使用,栽培容易。
另外捕蠅草在土中爛的剩下主莖了一般是光照不夠,食蟲植物是全日照的,如果水太多,光照不夠,水份很難蒸發出去,就從心子里爛了
Ⅹ 捕蠅草怎麼養
溫州氣候溫和,而且降雨量還可以,是比較適合捕蠅草生長的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捕蠅草夏天能接受到大量的日照,到了冬天是不能接受長時間降雪天氣的,也就是說不太耐寒。
捕蠅草是偏好在水份充足以及酸性環境等為介質的地方。
捕蠅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自種子萌發後,經過4~5年達到成熟階段,便可開花結果了。若能有良好的照顧,則捕蠅草至少能活20~30年。草的葉子壽命在秋季約有數個月(2~3個月),在夏季卻只有數星期;老葉將會逐漸變黃,失去捕蟲能力,最後轉黑而死亡,但是新的葉子還是會繼續從中心處長出來;整個夏季,捕蠅草會不斷地長出新葉,直到秋季,長出另一種長得較慢的葉子;此時夏季長出的葉子大至也都枯萎了,捕蠅草已准備好要過冬。在冬季時,有些很小的捕蟲器仍會留著,但已失去捕蟲能力,幾乎不會運用;當氣候過於嚴寒,地面上的葉片都會枯萎。
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