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將糊精分散均勻

純化水將糊精分散均勻

發布時間:2022-11-02 17:47:13

1. 對於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劑,在制備時應採取什麼措施

易氧化葯物的處方和工藝對於化學穩定性較差的葯物進行處方設計時,可選擇下列方法增加其穩定性:(1)改變葯物的結構可將葯物製成難溶性鹽或難溶性脂類衍生物,水溶性越低,穩定性越好;製成復合物;利用化學方法制備前提葯物。(2)製成固體制劑凡在水溶液中不穩定的葯物,一般製成固體制劑。(3)採用粉末直接壓片或包衣工藝一些對濕熱不穩定的葯物,可以採用粉末直接壓片或干法制粒。包衣是解決片劑穩定性的常規方法之一。(4)製成微囊、微球或包合物將葯物之稱微囊、微球或環糊精包合物後可增加葯物的穩定性。

2. 從一個撤駁案例談現有技術的啟示

當說明書中記載的區別技術特徵及該區別技術特徵帶來的「技術效果」在實審階段被審查員認為是「顯而易見」的,怎麼辦?

作為一名專利代理人,創造性的三步法簡直就是耳熟能詳的每日必修課!而在提起三步法時,想必每個代理人腦海里立即浮現出的是《審查指南》中描述的「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是否顯而易見,通常可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2)確定發明的區別技術特徵和發明實際要解決的技術問題……(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在實踐中感受最深的是,在三步法的第三步「判斷是否顯而易見」的過程中,經常需要考慮的是發明是否取得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如果有這樣的效果,在創造性爭辯過程中也會容易不少。然而在審查過程中,審查員通過檢索往往會找到技術領域相同、技術方案看似相同、技術效果看似接近的對比文件。這時候,審查員也往往會認為本申請和對比文件的區別技術特徵及該區別技術特徵所帶來的「技術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怎麼辦?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案例:

本申請

本申請涉及一種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包括膠囊殼和容納於該膠囊殼內的奧美拉唑微丸,其中所述微丸由內向外的結構依次為丸芯、鹼層、隔離層、腸溶層、外層,還限定了各層的具體組成成分、用量和制備方法,所述丸芯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奧美拉唑、糊精、羧甲基澱粉鈉、磷酸二氫鈉過篩得混合粉,以由聚維酮、水、磷酸二氫鈉組成的粘合劑溶液在拋丸機中將丸芯混合粉造粒,從而制備丸芯。

**對比文件1 **

對比文件1公開了一種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並具體披露了以下技術信息:

(1)母丸制備:稱取原、輔料奧美拉唑7.0kg、澱粉18.86kg、糊精7.14kg、蔗糖12.28kg、碳酸鈉3.08kg、羧甲基纖維素鈉945kg,分別過80目篩;用純化水8.4kg將2.8kg蔗糖溶解,加224g碳酸鈉,攪拌均勻配成溶液;將奧美拉唑、澱粉、糊精、羧甲基纖維素鈉、剩餘的蔗糖和碳酸鈉在混合機中混合;將乾粉置LBZ-1000離心機流化包衣造粒機離心工作腔內,將溶液通過噴槍均勻噴向乾粉,製成微丸,取18-24目之間的微丸作為合格母丸;將母丸在40-50℃進行熱風乾燥,乾燥時間為3小時;收得合格母丸約45kg。

(2)隔離層包衣:稱取羥丙甲纖維素3.6kg、滑石粉0.72kg、PEG-6000 0.54kg、純化水32.4kg配製成隔離層包衣液,將製得的45kg微丸在LBL-200型流化床制粒包衣機中進行隔離層包衣,控制包衣物料溫度35-45℃;包衣過程約2.5小時,包衣後的微丸過16目篩。

(3)腸溶層包衣:稱取Kollicoat MAE 30DP 42.0kg、檸檬酸三乙酯1.26kg、二氧化鈦1.4kg、滑石粉4.4kg和純化水42kg,配製成腸溶層包衣液,繼續將完成隔離層包衣的小丸完成腸溶層包衣,控制包衣物料溫度35-40℃。包衣過程約9小時,包衣後的微丸過16目篩。

(4)微丸充填:檢驗微丸中奧美拉唑含量,按照20mg/粒計算微丸充填重量;用NJP-1200-A型硬膠囊充填機將微丸充入2號硬膠囊,並對充填好的膠囊進行拋光。

對比文件1還公開了三個膠囊樣品的釋放度和耐酸力效果,1個月時釋放度分別為91.2%、90.5%、91.5%,耐酸力分別為94.5%、94.8%、95.0%,6個月時釋放度分別為88.8%、88.2%、88.9%,耐酸力分別為94.2%、94.6%、94.9%。

審查員認為本申請的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的區別在於:(1)權利要求1中還包括外層,而對比文件1的最外層即腸溶層,同時微丸處方從內向外各層的質量比也不同;(2)各層中的原料及用量略有不同,所述的制備方法有所不同。

關於上述區別,審查員認為在對比文件1公開的母丸中將碳酸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蔗糖溶液混合後包衣,一部分留於丸芯的技術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容易想到調整所謂「鹼層」中的原料及用量,容易將碳酸鈉用常見的磷酸鈉鹽(如磷酸二氫鈉)替換,其他基於所謂的丸芯與鹼層進行簡單的變型,以及對於隔離層、腸溶層包衣中的輔料及其用量的選擇,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對比文件1的教導,容易通過普通技術知識實現的,在確定配比的情形下,按照常規步驟和有限的試驗即可得到權利要求1要求保護的制備方法,效果也是可以預見的。經過兩次OA答復之後實審審查員駁回了本申請。

申請人將此案轉入了我公司,筆者對此駁回決定提出了復審請求。復審請求中,筆者認為:本申請中的丸芯和對比文件1中的母丸在制備過程中都是將鹼性鈉鹽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與奧美拉唑等混合製得乾粉,一部分與水等配成溶液,通過噴槍噴於乾粉上。對比文件1的母丸實際上相當於本申請的丸芯,並不包括本申請的鹼層。對比文件1也沒有給出「將碳酸鈉分成兩部分使用」、「鹼層的設置」可以解決「其在口服後2小時內不被釋放和破壞,而在2小時能被充分及時釋放」的啟示,現有技術對此更沒有給出任何教導。並進一步結合本申請的試驗結果說明了本申請的權利要求1通過鹼層的增加,解決了其在口服後2小時內不被釋放和破壞、而在2小時後能被充分及時釋放、穩定性更好的問題。

復審過程中,合議組接受了筆者的意見。首先,合議組認為,本申請的技術方案相對於對比文件1而言,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現有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口服後釋放不充分即使、穩定性差的問題。而根據對比文件1的記載,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處方中使用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和乙醇所帶來的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風險,從而提出了更換腸溶包衣材料以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方案。由此可見,對比文件1與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同。

其次,合議組認為對比文件1沒有公開本申請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在丸芯之外的鹼層結構,也沒有公開或暗示增加鹼層結構能夠解決釋放和穩定性問題,對於其他區別特徵,對比文件1也沒有給出教導。因此,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沒有對微丸增加鹼層結構的動機,也不能顯而易見地得到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並且根據本申請說明書記載的對比試驗,可以看出,本申請增加鹼層結構的技術方案在釋放度即溶出度、耐酸力方面都達到了提高的效果。因此,本申請相對於對比文件1具備創造性。

最後結果

本申請獲得專利權。

對以上案例進行小結

上述案例在實審階段,所記載的區別技術特徵及該區別技術特徵所帶來的技術效果「不幸」地被審查員認為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又是什麼使得這個案例最後得以授權呢?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案件的復審過程中,合議組最重視的還是在現有技術中是否存在啟示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區別特徵應用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以解決其存在的技術問題。在案例中,合議組認為對比文件1並不存在解決奧美拉唑口服後釋放不充分、穩定性不好的問題。

以上案例也對專利撰寫和審查意見答復的工作給出了一點小小的啟示:

在申請撰寫時,最重要的是找准申請相對於現有技術的創新點所在,以此為基礎列出合適的技術效果,不能因為害怕可能被對比文件提及就減少應有的技術效果。在撰寫時最好檢索一下相關現有技術會很有幫助哦,了解現有技術從而才能夠更有針對性的突出本發明的技術優勢所在,畢竟有一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在答復審查意見時,要認真分析審查意見,找准審查員所評價的「區別技術特徵」和「技術效果」之間的關系。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審查員可能也無法時時保持站在本領域科學發展的前沿,因此,很多審查員的審查意見都不一定準確,比如對區別技術特徵的認定不夠准確等,所作出的審查意見也並非定論,他們只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猜測)並希望申請人對自己的發明進行澄清和解釋,從而辨明自己的審查意見是否正確。

專利代理人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盡量地和申請人溝通,充分了解本申請的技術優勢,並充分地將其展示給審查員,合理地分析現有技術是否存在獲得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啟示」。

專利代理人也要正視審查員的一些「事後諸葛亮」的意見,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審查員是看到本發明之後再做出判斷的,不容易完全站在沒有創造力的「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角度客觀地進行判斷。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要充分的進行解釋,使審查員意識到本發明的創造性所在。

此外,針對審查員的一些「屬於公知常識/慣用技術手段」以及一些「通過有限次實驗可以獲得」的審查意見,也可以考慮提供一些公知常識類以及一些補充實驗數據的證據,以證明現有技術無法「啟示」本領域技術人員獲得本申請。

當然,在實審階段,必要時專利代理人也需要對權利要求進行適當地修改,此時要注意 禁止反悔原則,即專利權人如果在專利審批(包括專利申請的審查過程或者專利授權後的無效、異議、再審程序)過程中,為了滿足法定授權要求而對權利要求的范圍進行了限縮(如限制性的修改或解釋),則在主張專利權時,不得將通過該限縮而放棄的內容納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為申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

3. 寫出下列維生素C片、魚肝油乳劑處方中各成份的作用,並寫出制備工藝

1阿拉伯膠、西黃芪膠、糖精鈉,加少量水(約200-300ml)置乳缽研磨成糊狀,加入杏仁油,並逐漸加入魚肝油,邊加邊研磨,至均勻乳狀,再逐漸加水約300ml研磨均勻,加入尼泊金乙酯(乙醇溶解),轉移至1000ml量筒,加剩餘水至足量,攪拌均勻既得。2維生素C、 硬脂酸鎂、酒石酸混合均勻,為組分1;糊精、乳糖、預膠化澱粉混合均勻,為組分2。組分2等量遞加混合入組分1中,混勻後直接乾粉壓片。

4. 如何將30克澱粉與90克糊精混合

先將糊精倒入容器中,然後將澱粉混合進去
然後充分的攪拌和融合

5. 影響液體葯劑穩定性的因素如何克服

影響中葯液體葯劑穩定性的因素

中葯液體制劑是按形態分類的一大類制劑,系指中葯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在液體介質中形成的可供內服或外用的液態制劑。目前,中葯液體制劑存在澄明度差、放置過程中析出沉澱、發生顏色變化、出現絮凝、分層、葯效降低、甚至變質等穩定性問題。下面就分別講一下影響中葯溶液劑、中葯混懸劑和中葯乳劑穩定性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1 . 中葯溶液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措施
影響中葯溶液劑穩定性的因素有: 葯物的溶解度低,放置過程中易出現沉澱,空氣中的氧使葯物氧化分解,溶液的 pH不適葯物發生水解,光照使葯物降解、色澤變化等。因此,保持和穩定分子分散狀態,增加葯物的溶解度,改善溶解成分的物理、化學穩定性以及制劑的外觀、性狀,是解決中葯溶液型制劑穩定性的關鍵問題。
1.1 選擇合適的溶劑
溶劑對葯物起溶解和分散作用,其本身質量直接影響制劑的制備和穩定性,因此選擇合適的溶劑增加葯物的溶解度,改善制劑的澄明度,提高穩定性尤為重要。溶劑選擇應依據「相似者相溶」原理,同時溶劑應具有較好溶解性和分散性、化學性質穩定、不影響葯效和含量測定、毒性小等特點;常用的溶劑有很多,下面我就以乙醇為例,乙醇含量達20%時具有防腐作用;大於40%時能延緩許多葯物水解,如脂類、苷類成分的水解;小於50%適於提苦味質,蒽醌苷類;50%-70%時用於提純生物鹼苷類;大於75%可除蛋白質多糖;70%-80%用於消毒;大於90%用於提揮發油、有機酸、樹脂
1.2 調節制劑的pH
中葯制劑中的蒽醌類、醯胺類等有效成分常受H+或OH一作用,發生水解反應,導致葯物的含量降低,影響制劑的穩定性;葯液的鹼性較強時,生物鹼易析出,酸性較強時,部分皂苷可沉澱。
1.3 制備包合物
許多葯物都可以用包合的方法,改善其溶解度,提高穩定性。環糊精廣泛應用於難溶性葯物的增溶,其獨特的籠狀結構可以形成主客分子復合物,非極性葯物分子位於非極性的籠狀結構內部,環糊精外部的多羥基與極性的水分子親和力強,從而增溶。
1.4 改進制劑工藝
中葯液體制劑的制備過程包括提取、分離、濃縮和成型等階段,須經水、醇和熱的處理,各階段都可能發生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學變化,導致制劑中有效成分的降解和損失,影響制劑的穩定性;因此,選擇適宜的制劑工藝和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有助於改善和提高中葯溶液劑的穩定性。超濾法,甲殼索絮凝沉澱法、膜分離技術等。

2 .中葯混懸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改善方法
混懸劑是指難溶性固體葯物以微粒狀態分散在液體分散介質巾形成的非均相液態制劑,葯物微粒一般在0.5—10微米之間。中葯混懸劑存在顆粒不細膩均勻、易沉降、不易再分散,甚至結塊,粘度大,不易於傾倒與塗布等物理不穩定性問題。其影響因素有:微粒荷電與水化、混懸微粒的沉降、微粒的成長與晶型的轉變、絮凝與反絮凝、分散相的濃度與溫度。因此,為改善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主要通過合理應用助懸劑、潤濕劑、絮凝與反絮凝劑這兒種混懸劑的穩定劑來改善其穩定性。
2.1 優選助懸荊
助懸劑(Suspending Agents)的作用是增加混懸劑分散介質粘度,降低葯物微粒沉降的速度,能被葯物微粒表面吸附形成機械性或電性的保護膜,防止微粒問相互聚集或結晶的轉型,或者使混懸劑具有觸變性,從而增加混懸劑的穩定性。助懸劑的應用一般宜通過流變學參數測定,選擇具塑性或假塑性,並兼具觸變性的助懸劑為最理想。
2.2 應用潤濕劑
用疏水性葯物配置混懸液時,必須加入潤濕劑,其作用原理是降低固-液二相界面張力。中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不少具有疏水性,如大黃素、葫蘆素等,葯物不能被潤濕是很難制備成穩定混懸劑的,因此要加入潤濕劑。現常用的潤濕劑有兩類,一類是表面張力小能與水混溶的液體,如乙醇、甘油等,此類潤濕效果不佳;另一類是表面活性劑,有很好的潤濕效果,宜根據給葯途徑不同而選用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
2.3 加入絮凝劑或反絮凝劑
絮凝劑是指使混懸劑Zeta電位降低到一定程度,致部分微粒絮凝的適量電解質;反絮凝劑則是指使混懸劑Zeta電位增加,防止其絮凝的電解質;可見二者均是調整混懸劑Zeta電位的電解質,為了保證混懸劑的穩定性,一般控制zeta電位在20~25mv,使其恰好發生絮凝。制備混懸劑時常加入絮凝劑或反絮凝劑,使混懸劑處於絮凝狀態,增加制劑的穩定性,常用的有枸櫞酸鹽、枸櫞酸氫鹽、酒石酸鹽、酒石酸氫鹽、磷酸鹽等。
3 中葯乳劑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與提高方法
乳劑是一種彼此均勻分散的混合液而非真溶液,其中分散相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均勻地分散在連成一片的連續相(分散介質)中,主要是有水包油(O/W)型乳劑和油包水(W/O)型乳劑二種。乳劑的物理不穩定性表現為分散液滴可自動由小變大、分層絮凝、轉相、破裂及酸敗等。影響乳劑物理穩定性主要因素分別是:乳化劑的乳化能力、分散介質的粘度、以及溫度等因素。
3.1 乳化劑的選擇與用量考察
乳化劑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劑類乳化劑、天然或合成乳化劑、固體粉末乳化劑三大類;選擇適宜的乳化劑足配製穩定乳劑的重要環節,在選擇時應根據葯物的性質、油的類型、電解質是否存在、欲制備的乳劑的類型、乳劑的黏度以及乳化方法等綜合考慮;乳化劑的用量一般為乳劑量的0.5%一10%,用量少不能夠完全包裹小液滴,形成的乳劑必然不穩定;過量乳化劑可以分配在油水兩相或在油水界面形成液晶,有利於乳劑穩定,但用量過多也可能會引起乳化劑小完全溶解等問題。
乳化劑增加乳劑穩定性的主要作用表現在降低表面張力、形成牢固的界面膜、形成電屏障三個方面。例如:莪術油含有揮發性質的組分,在被乳化後,由於其揮發性更易聚集成大的油滴,而導致破乳。因此,在莪術揮發油亞微乳處方中以泊洛沙姆188與蛋黃磷脂組成復合乳化劑,在乳滴油水界面組成復合乳化劑膜,增加磷脂吸附膜的強度,使乳滴相互之間碰撞時更加穩定,減少粒子之間的聚結作用,改善乳劑的穩定性。
3.2 控制乳滴大小
乳劑的穩定性與乳滴的大小有關,乳滴越小乳劑越穩定,穩定性順序為納米乳>微乳>普通乳。微乳制備過程中加入較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液滴表面張力,得到粒徑均勻、乳滴較小,通過微乳增加中葯復方制劑中難溶性揮發油類葯物的溶解度,可提高中葯復方液體制劑的穩定性,形成的微乳,可穩定分散於制劑中。

3.3 篩選分散相濃度和乳化溫度
一般穩定的乳狀液分散相的濃度為50%左右,25%以下時均易發生不穩定現象,當乳劑中分散相的濃度達到74%以上時,容易轉相或破裂;乳劑適宜的乳化溫度為50一70℃。

4其他因素對液體制劑穩定性的影響
中葯液體制劑多以水為溶媒,易為微生物所污染,產生沉澱、變色和腐敗,影響制劑的穩定性;同時在葯品貯存過程中,光、溫度、濕度、微生物等環境因素對制劑的穩定性也有影響;因此在液體制劑中加入防腐劑,以及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對保證制劑穩定性和確保葯品質量有重要作用。
4.1 微生物因素
中葯液體制劑受現有生產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醫院制劑室)以及中葯原料本身潔凈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含有糖類、蛋白質等物質時,微生物更易在其中滋生與繁殖。液體制劑制備過程中用水應用飲用水、純化水。液體制劑常用的防腐劑為苯甲酸類及尼泊金酯類,苯甲酸或苯甲酸鈉,用量不超過0.3%,尼泊金類0.02%一0.05%,在制劑制備中一般應用苯甲酸鈉和尼泊金乙酯混合防腐。某些揮發油在糖漿中除有矯味作用外,也有一定的防腐性能0.01%的桂皮醛能抑制真菌生長,0.1%可抑制發酵,桔子油和八角茴香油單獨使用(0.3%)都能抑制真菌生長和發酵;在40%的稀糖漿中僅用桔子油0.04%,八角茴香油0.01%和乙醇5%的混合液可以達到抑制真菌生長、發酵的要求。
4.2 包裝材料(容器)
包裝材料與液體制劑的穩定性關系密切,葯品通常貯存於室溫環境中,主要受熱、光和空氣(氧)的影響,易使葯物發生氧化、降解。包裝材料通常使用的有塑料、玻璃和金屬。葯品的包裝設計既要考慮外界環境因素對穩定性的影響,又要注意包裝材料和葯物制劑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穩定性變化;在一般情況下,對光敏感的葯物用遮光材料,易氧化的葯物,除注意選擇包裝材料外,還應選用小包裝,甚至單劑量熔封於充CO2或N2氣體的容器中,控制其葯品的質量。
塑料包裝材料中通常含有增塑劑、催化劑、引發劑,如上成份與葯品長期接觸可能會有遷移,尤其是對於液體制劑。目前三類液體葯品不宜用塑料容器:以油劑為溶媒的葯品;乙醇為溶媒的葯品;丙二醇為溶媒的葯品。另外,配製液體制劑時不宜用鋁製品,如果使用鋁製品,由於葯物和配製條件不同,鋁會不同程度的釋入到制劑中,食用後會引起慢性鋁中毒,導致及加重中樞神經、骨骼和血液系統的疾病。用鈉鈣玻璃輸液瓶做內包裝效果較好。

5.結語
液體葯劑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一類劑型,具有吸收快,作用較迅速;給葯途徑廣泛,服用方便,易於分劑量,尤其適用於嬰幼兒和老年患者等優點,但復方中葯合劑、糖漿劑、多數口服液、甚至酊劑等存在澄明度差、色澤改變、沉澱、甚至結塊、絮凝以及分層、含量下降等穩定性問題,嚴重影響制劑質馘和用葯安全。因此中葯液體制劑劑型設計時,應根據所含組分理化性質,用葯劑量,進行明確開發,製成穩定的溶液劑、混懸劑、以及乳劑等,以達到確保中葯液體制劑質量,推動中葯液體制劑的現代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實現其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6. 澱粉為什麼煮過後就不會沉澱

一般植物澱粉是由造粉體發育來的,成熟的造粉體形成澱粉粒,其內部是澱粉分子,外部由生物膜和部分蛋白質(顆粒結合型澱粉合成酶)包裹,這種復合體是不溶於水的。
但是澱粉粒在一定溫度以上的熱水(小麥,水稻澱粉一般在70-80度)會開始吸水膨脹,也就是糊化,為什麼高海拔地區煮不熟飯就是因為沸水達不到這個溫度。在達到最大吸水值後,澱粉粒會徹底破裂釋放出澱粉分子,澱粉分子本身可以在熱水中以膠體形式「溶解」,也就不沉澱了。

7. 為什麼板藍根里有的加的是澱粉有的加的是糊精那

加澱粉加糊精其實差不多,因為糊精就是澱粉的水解產物。可溶性澱粉和可溶性糊精都是製作水溶性顆粒常用的輔料,是一種賦形劑。
關於板藍根顆粒劑的手工製作(非工廠化大生產),一般是葯物提取物純化之後,得到板藍根醇提取液,加入適量糊精(或者澱粉或者糊精和澱粉混合物,結果一樣),就能得到一塊「軟材」,就像家裡自己做麵包揉面那樣。然後,把這塊「面團」擠壓過篩就得到顆粒了,就這么簡單,這是實驗室里的手工做法。
當然,糊精加太多的話面團太干過篩之後得到的是葯粉而不是顆粒,那就加點乙醇;要是糊精加太少面團太黏不過篩,那就繼續加糊精。

8. 環糊精篩選物質時,具體怎樣操作

麥芽糊精的成分與作用:

麥芽糊精 (也稱為麥特靈)是由澱粉經低度水解、凈化、噴霧乾燥製成,不含游離澱粉的澱粉衍生物。英文簡稱為MD. 具有粘性大、增稠性強、溶解性好、速溶性佳、載體性好、發酵小、吸潮性低、無異味、甜度低,人體易於消化吸收、低熱、低脂肪等特點,是食品工業中最理想的基礎原料之一,並在造紙工業、日用化工、精細化工、醫葯工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外觀:白色或微帶淺黃色陰影的無定形粉末,無肉眼可見雜質。氣味:具有麥芽糊精的特殊氣味,無異味。滋味:不甜或微甜,無嗅,無異味。

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糖果類在糖果製造中加入適量的麥芽糊精,可防止糖果"返砂""烊化"增強糖果的彈性和韌性、改善風味、改善口感、預防潮解、降低消除粘牙現象,減少牙病,延長糖果的貨架存放期。
嬰兒食品類用於奶粉等嬰兒食品中,可減少營養的損失、改善口感,能滿足兒童的實際需要,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冰凍食品類可增強冰淇淋的粘性,使產品膨鬆、細膩,提高乳化效果;在冰棒、冰果製作中加入麥芽糊精,可抗結晶、提高凍結溫度、加強風味、改善口感。
固體飲料、調味料、香精類作為速溶麥片、奶粉、雞精等食品的粘合劑和填充劑,可提高產品的溶解性能,改善口感和風味,防止產品潮解。
餅干、西點類以麥芽糊精代替砂糖,在糕餅、脆餅等低水份(10%以下)的產品中應用,可控制面團的粘度、形成較佳的口感,避免干化、脆化。在松軟餅干、蛋糕等水分含量10%以上的產品中應用,可增加面團粘度,幫助成形、控制甜度、避免反糖。同時,使產品達到良好的色澤,保水性良好。
液體飲料類液體飲料以麥芽糊精作為製作原料,可增加產品的稠度,穩定產品的結構,改善口感和風味。
麥芽糊精在造紙工業中的應用麥芽糊精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及較強的粘合能力,在國外已將其應用於造紙行業中,作為表面的施膠劑和塗布(紙)塗料的粘合劑,國內有的造紙廠將其應用於銅版紙的生產,用於表面旋膠時,不但吸附在紙面纖維上,同時也向紙內滲透,提高纖維間的粘合力,改善外觀及物理性能。用它代替先前的乾酪素或聚乙烯醇,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和能耗。

日用化工及精細化工行業中的應用

在粉狀化妝品中作為遮蓋劑和吸附劑,對增強皮膚的光澤和彈性,保護皮膚有較好的功效。
在牙膏生產上可代替部分CMC,作為增稠劑和穩定劑可改善牙膏的結構。
在各種化工溶劑生產上作為填充劑,可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延長使用保存期。
醫葯行業中的應用

可作為葯用糖的增稠劑和穩定劑。
可作為片劑或沖劑的賦形劑和填充劑

環糊精的成分與作用:
環糊精是環糊精轉葡萄糖基酶(CGTase)作用於澱粉的產物,是由六個以上葡萄糖以α—1,4—糖苷鍵連結的環狀寡聚糖,其中最常見、研究最多的是α-環糊精(α-cyclodextrin)、β-環糊精(β-cyclodextrin)、γ-環糊精(γ-cyclodextrin),分別由六個、七個和八個葡萄糖分子構成,是相對大和相對柔性的分子。經X射線衍射和核磁共振研究,證明環糊精分子成錐柱狀或圓錐狀花環,有許多可旋轉的鍵和羥基,內有一個空腔,表觀外型類似於接導管的橡膠塞(圖1)。空腔內部排列著配糖氧橋原子,氧原子的非鍵電子對指向中心,使空腔內部具有很高的電子密度,表現出部分路易斯鹼的性質。分子構型為葡萄糖的C-1椅式構型,在它的圓筒內部有-CH-葡萄糖苷結合的O原子,故呈疏水性。葡萄糖的2位和3位的-OH基在圓筒的一端開口處,6位的-OH基在圓筒的另一端開口處,所以圓筒的二端開口處都呈親水性,這樣,環糊精的筒形體的內部上層、中層、下層由不同的基團組成.
環糊精的性質有點類似澱粉,可以貯存多年不變質。在強鹼性溶液中也可穩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則部分水解成葡萄糖和非環麥芽糖。由於環糊精沒有還原性末端,總的來說,其反應活性是比較低的,只有少數的酶能是它明顯水解。環糊精在室溫下的的溶解度從1.8-25.6克不等,水溶液具有旋光性。環糊精的穩定性一般,200攝氏度左右時分解。一般性質見下表

項目
α-環糊精
β-環糊精
γ-環糊精

葡萄糖單體數
6
7
8

分子量
973
1135
1297

空間內徑,nm
0.5-0.6
07-0.8
0.9-1.0

空洞深度,nm
0.7-0.8
0.7-0.8
0.7-0.8

晶形(從水中得到)
針狀
稜柱狀
稜柱狀

溶解度(25°C),g/100ml
14.5
1.85
23.2

[α]25D
+150.5
+162.5
+177.4

碘顯色

黃褐
紫褐

20世紀70年代後,環糊精化學的研究進入了鼎盛時期,並最終確認存在大於8個吡喃葡萄糖環的環糊精才。1971年,首個開展環糊精在可能應用領域——葯品、食品、化妝品、分析化學領域的研究的生物化學實驗室成立。從此,環糊精進入工業應用時期。為了滿足工業應用的需要,相應地開展環糊精包合技術等方面的研究。

環糊精的疏水空腔特殊結構呈現出的第一個性質,就是在水溶液它具有容納其他形狀和大小適合的疏水性物質的分子、離子或基團而嵌入洞中,形成包合物的特性。環糊精在包合物中作為「主體」,在其圓筒內將其他物質的分子作為「客體」包合起來,故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分子囊」,也有稱為「超微囊」。 包合主要是一種物理過程,目前普遍認為環糊精與客體之間主要存在以下幾種作用力: ①環糊精與客體之間的范德華引力(偶極力、色散力、誘導力); ②客體分子與環糊精羥基基團之間的氫鍵作用力; ③客體與環糊精之間的庫侖力; ④環糊精與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疏水力。 ⑤主客體形成包合物時釋放的高能水和張力能; ⑥被客體取代釋放出的水分子部分地補償了由於環糊精分子與客體結合而引起的熵失。這種包合物與尿素和硫脲分子與分子間晶格空洞形成的包合物不同,因環糊精形成的包合物是在單分子空洞內,而不是在晶格中,所以它在水中溶解時,包合物的形式仍然穩定,並不分裂。 正是這一特性,使得環糊精的工業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在醫葯工業上,環糊精多數作為葯物載體使用,將葯物分子全部或部分包裹於其中,類似微型膠囊。整個葯物分子(如苯佐卡因)或其活性中心部分(如阿托品)包合於環糊精空洞內,則顯示水解減速作用;相反,若是化合物僅部分包合,而留下活性中心部分在外(如阿司匹林),則表現為水解加速,起到緩釋或靶向作用。主要應用實例有:(1)增加葯物的溶解度 (2)增加葯物的穩定性 (3)降低葯物的刺激性、毒性、副作用、掩蓋苦味等 (4)揮發性液體、固體、油狀液體的粉末化 (5)提高葯物的生物利用度 。國外醫葯工業在心腦血管葯物,抗結核葯物,高血壓葯物,腸胃病葯物等方面的應用已很普遍,將這些葯物不好的特性包裹起來,變成沒有刺激,沒有苦味,降低了毒副作用,甚至可以將中葯做成完全白色透明的制劑。目前環糊精在國內醫葯行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環糊精的應用(包合)技術還掌握在少數比較前沿的科研人員手裡,形成大的生產力也即將開始。可以預言,中國醫葯工業的革命將從環糊精的使用工藝開始,因為這是提高中國醫葯工業整體水平的一個關鍵技術。

在化妝品工業上可以使用環糊精的復合物來充擔中介,以改善活性成份的性能。例如,製造商利用抗衰老活性成份來防止皮膚老化,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F等,甚至越來越多的在化妝品中添加從一種植物的葉子中提取出來的茶樹油。對於以上的有效物質,它們盡管特別有效,但是它們對紫外線、熱和大氣的氧化都很敏感,容易受到破壞。因此必須進行有效的保護才能使化妝品延長貨架壽命。但是,這個保護不但不能破壞活性成份,而且不能產生副產品。製造商們根據它們的特性使用一些保護措施。例如,用澱粉、乳糖、甲基纖維素來吸附活性成份,雖然成本很便宜,但保護效果比較差。相類似的,將活性成份塞入脂質體是很昂貴的,脂質體是種細小的介質,對油性皮膚很敏感,而且效果也不好。在環糊精微囊中裝入抗衰老物質,微囊就在皮膚表層溶解以釋放活性成份。這種微囊包合處理工藝已經很成熟,環糊精將單分子包合起來,此工藝大家都知道叫做「復合」。復合體(或單分子包合)抗衰老物質在皮膚表層通過皮膚濕氣釋放出來,此機理叫「控釋」,復合與拆復合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關系。客家風情·客家人 HakkaOnline.comD*l9p+Z#?0HBLu
環糊精在紡織印染工業上同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由於環糊精具有獨特的外部親水、內部疏水的分子結構,環糊精處理到織物上後可以賦予織物某些性能,簡單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_$J2UjwS"V2F.bX:@0 (1)提高合成纖維的吸濕性。環糊精的外層部分是由21個羥基組成,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因此當環糊精處理到合成纖維上後將會提高織物的吸濕性。
zr%Nl2y6P2?-q0 (2)吸收不愉快的氣味,如用環糊精整理後的窗簾,可以吸收屋內的不愉快氣味和有害氣體,如吸收香煙味、廚房中的抽煙味等。 客家風情·客家人 HakkaOnline.comd'y!Mj g,|
(3)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水以及微生物降解汗水所產生的異味;日本市場上出現了使用環糊精整理後的襪子,可以吸收襪子的不愉快氣味[19]。 客家風情·客家人 HakkaOnline.com%cD5T3B,Q N
(4)具有保健作用。如使用β-環糊精包合葯物,這樣葯物就可以從織物上緩慢釋放出來,具有長期的保健功能;再如β-環糊精包合殺菌劑,使織物具有抗菌作用等;在日本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抗皮膚過敏的內衣,它是利用CD包合γ-亞麻酸來達到作用的,γ-亞麻酸可以被皮膚直接吸收,能夠保持皮膚的水分,特別適用於那些皮膚乾燥的人使用[19]。
:?SW,riEp{pe0 (5)包合香料或香精,在特定的環境下緩慢釋放,使織物持久留香。在織物加工過程中,一般可把芳香整理與提高美學效果結合起來,如將香精與塗料印花漿相配。芳香整理也可與服裝的功能相結合,如襪子、內衣等產品可用 抗菌除臭香精,也可用美膚香精。床上用品可用鎮靜安神的香精,工作服上可用提神醒腦香精等。
^R!G d.]0 (6)在防護方面的應用。環糊精包合的光過濾材料增加了光穩定性,可以延長紫外保護作用,阻止皮膚腫瘤的產生。無論是民用還是軍品,都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此外環糊精具有獨特的疏水空腔,可以吸收一些有毒氣體,如氯氣、以及非極性有毒小分子,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活性炭防護服,在軍用防護方面具有很強的應用前景。

環糊精在染色中的應用總結如下:

(1)提高難溶性染料的"溶解度"。如分散黃23染料經β-環糊精包合後其溶解度可由原來的23mg/L增至589mg/L,從而提高了染料在水中的分散性,使染色後的織物不勻性得到改善。
U)\E!O2Bb iO5x0 (2)提高勻染性 。 環糊精與染料之間形成包合物的主要作用力為疏水鍵,當外力大於此作用力時,染料分子將會重新釋放出來。因此使用環糊精-染料包合物進行染色時,降低了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有利於勻染。

(3)提高染料上染量,降低染色廢水中的染料量 。當使用環糊精-染料包合物進行染色時,染料以分子形式吸附到纖維表面,染浴中未固著的染料量減小,因此可以提高染料的上染量,減少染色廢水中的殘留染料量,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
*g1RV9g\3o[Z0 (4)增加染料的穩定性。天然染料穩定性較差,影響了其染色性能。經環糊精包合後,染料分子進入環糊精的空腔中,染料的活性部分被藏在環糊精之中,相對減少了與外界環境 (如光、熱等)的接觸機會,從而提高了染料的穩定性。
_Q4X,FJ%S'~ eT0 (5) 環糊精在染整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微生物代謝是印染廢水最有效、最經濟的凈化方法之一,但是某些印染廢水中存在的大量毒性物質會使微生物組織"麻醉"失活,甚至完全失活。若在廢水中加入環糊精,毒性物質可比較容易地與環糊精形成包合物,被暫時地包合起來。而且環糊精具有一定的親水性能,可有效地避免有機毒性物質的疏水基團對微生物細胞膜的親合與破壞[15]。 客家風情·客家人 HakkaOnline.comB.G(y wD!e$b GZ
目前,工業上是以澱粉為原料,採用微生物發酵的方式生產環糊精的。其主要階段包括:1.菌種的篩選、培養,制備CGTase;2. CGTase的分離、純化、濃縮、粉體化;3. CGTase轉化澱粉;4.環糊精的分離、純化、結晶。而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方法主要有: (1)共沉澱法 (2)超聲波法 (3)研磨法 (4)冷凍乾燥法 (5)噴霧乾燥法。

近些年來,大量的實驗證明環糊精在葯物劑型,分析技術,臨床診斷,生物環保,日用化工等方面有更多潛在性的應用和價值。另外,對映體分離、農業增產及液晶材料方面同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由於環糊精結構、性質的特殊性,特別是母體本身及修飾環糊精表現出的卓越識別能力,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已不可避免地成為構築超分

9. 麥蚜糊精是怎麼製作的

麥芽糊精又稱酶法糊精或水溶性糊精,是一種新穎低甜度、低熱量、高營養食品原料,以澱粉或玉米、薯類等澱粉質農產品為原料,經澱粉酶低程度轉化而成的一類介於澱粉與糖之間的純碳水化合物,其葡萄糖值(下稱DE值)低於20,僅含有大量的多糖。
� 麥芽糊精的生產工藝有酸法、酸酶法和酶法三種。其中酸法過濾困難,產品的溶解性差,酸酶法效果較好,但不適宜於直接採用澱粉質原料(如玉米、薯類),採用酶法工藝最為適合。其生產工藝為:澱粉→調漿→第一次液化→高溫滅酶→第二次液化→滅酶脫色→過濾→離子 交換→濃縮→噴霧乾燥→產品。工藝要點如下:
� (1)澱粉調漿、糊化 由於澱粉顆粒的結晶結構對酶作用的抵抗力較強,不能使酶直接作用於澱粉,所以先用熱水將澱粉調成30-32%的澱粉乳,並使其充分吸水膨脹、糊化。同時調節pH值至6.2-6.4,加0.5-1.0%氯化鈣,以提高澱粉酶的耐熱性。
� (2)轉化(液化) 這是生產麥芽糊精的關鍵工序,因為麥芽糊精是澱粉低轉化產品,DE值控制在10-20之間,粘度較高,如果液化控制不好,會給後道工序帶來許多困難,造成得率低,產品質量差。為此,先用α-澱粉酶將澱粉漿液化到DE值2-5,迅速升溫到140℃,使蛋白質類雜質凝結,降溫到88-90℃,再加酶轉化到需要的DE值,這樣的轉化液過濾性質好。
� (3)精製 ①過濾:上述轉化液中的沉澱物,用壓濾機過濾,一般可用硅藻土等作助濾劑,以加快過濾速度。這道工序可除去纖維、蛋白質類物質和脂類物質等雜質,得到澄清的濾液。 ②脫色:濾液用活性炭予以凈化處理,活性炭的用量為濾液干物質的0.5%左右,活性炭在 pH4-6的范圍內不同pH值的脫色能力基本相同,在較低pH值下脫色糖液受熱色澤增加少, 所以脫色操作可調pH值至4.5-5.0。脫色溫度一般採用80℃,保持30分鍾。③離交:為 了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鹽類。
� (4)蒸發(濃縮) 在真空蒸發罐中,可採用標準式蒸發罐,進行初蒸或直接濃縮到76%的濃縮液。
� (5)噴霧乾燥 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是將純化的麥芽糊精初蒸濃縮液經熱交換器加熱到110 ℃,用高壓泵經噴嘴噴入乾燥室中與150-200℃的熱空氣接觸乾燥到水分含量3%以下,得到白色粉末,這種產品易溶於水,透明度高。
� (6)成品包裝 可採用雙層食品塑料袋或夾有防潮層的雙層牛皮紙袋包裝。
� 麥芽糊精的水解過程使澱粉分子由大變小,實際上是麥芽糖、果糖、糊精等的混合體。由於糊精比例大,葡萄糖值相對降低,所以它甜味微弱,增稠性強,發酵性小。因此,麥芽糊精有如下特點:溶解性好、能溶於水,故飲料中可作增稠劑,提高飲料的粘稠感;吸濕性低, 特別是製作粉狀、顆粒狀固體飲料(包括風味湯料)不易吸潮,不易結塊;還原糖弱,可減少食品加工時的褐變;流動性好,貯取方便,易混合均勻;成膜性好和泡沫穩定性強,能賦於 食品一定形態和粘度,並可抑制對砂糖的結晶作用;消化和吸收性強,宜作病人、嬰兒、運動員食品,適於作冠心病、肥胖症、硬化症等患者的低熱療效食品。

10. 水性和油性怎麼混合在一起

加入乳化劑,或者用糊精包裹。

1乳化劑:
乳狀液(emulsion)是由兩種液體所構成的分散體系。通常其中一種液體是水或水溶液;另一種則是與水不相互溶的有機液體,一般統稱為「油」。乳狀液的一個特點是對於指定的「油」和水而言,可以形成「油」分散在水中即水包油乳狀液(Oil in water emuision),用符號油/水(O/W)表示;液可以形成水分散在「油」中即油包水乳狀液(Water in oil emuision),用符號水/油(W/O)表示。這主要與形成乳狀液時所添加的乳化劑有關。 乳狀液無論是在工業上還是日常生活當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有時我們必須設法破壞天然形成的乳狀液;而有時又必須人工制備成乳狀液。因此對乳狀液穩定條件和破壞方法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乳化劑的作用 當直接把水和「油」共同震動時,雖可以使其相互分散,但靜置後很快又會分成兩層,例如苯和水共同震搖時可得到白色的混合液體,靜置不久後又會分層。如果加入少量合成洗滌劑再搖動,就會得到較為穩定的乳白色的液體,苯以很小的液珠分散在水中,形成了乳狀液。為了形成穩定的乳狀液所必須加的第三組分通常稱為乳化劑(emulsifying agent).乳化劑的作用在於使由機械分散得到的液滴不相互聚結。
乳化劑種類很多,可以是蛋白質、樹膠、皂素、磷脂等天然產物,這類乳化劑能形成牢固的吸附摸或增加外相粘度,以阻止乳狀液分層,但它們易水解和被微生物或細菌分解,且表面活性降低;乳化劑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劑,它們可以是陰離子型、陽離子型或非離子型。

2、糊精包裹可以實現水包油。比如AD奶。將油性物質包裹在環糊精內形成小微粒,這樣的小微粒可以均勻分布在水性的溶液中。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將糊精分散均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CL棉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496
有水垢的水泡茶 瀏覽:576
樹脂貼面美牙視頻 瀏覽:769
帶桶金立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856
東莞水處理好做嗎 瀏覽:261
污水處理廠用的是什麼電機 瀏覽:595
金屬耐酒精樹脂 瀏覽:890
昌平抽污水怎麼收費 瀏覽:377
汽車馬力提升器圖片欣賞 瀏覽:624
匯通沃頓反滲透漠 瀏覽:303
電瓶添加少量蒸餾水可以嗎 瀏覽:805
安慶純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244
超濾膜用於污水深度處理 瀏覽:562
潤田桶裝純凈水定南總經銷怎麼樣 瀏覽:444
切割晶圓需要什麼級別純水 瀏覽:327
硫酸鈉廢水怎麼樣去除樹脂 瀏覽:221
物流edi的產生 瀏覽:984
反滲透膜元件被氧化的表現 瀏覽:481
如何選購凈水器的pp棉濾芯 瀏覽:64
水除垢劑成分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