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超純水的味道

超純水的味道

發布時間:2022-09-11 21:28:51

1. 水弄個水利知識競賽。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水的性質
水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在自然界,純水是非常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汽。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少量離解為氫和氧,但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會離解為氫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較明顯的毛細現象和吸附現象。純水有極微弱的導電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電解質而有導電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劑,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可溶於水。
在-213.16℃,水分子會表現出現厭水性。

水的來源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里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循環。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形成明顯的干濕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對地理的影響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鹹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裏海是最大的鹹水湖。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當中
海洋佔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現的。水是所有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水佔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種類
不同的學科對水有著一些不同的稱呼:
根據水質的不同,可以分為:
軟水: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
硬水:硬度高於8度的水為硬水。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飲用水根據氯化鈉的含量,可以分為:
淡水。
鹹水
此外還有:生物水:在各種生命體系中存在的不同狀態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貯存於土壤內的水
地下水:貯存於地下的水
超純水:純度極高的水,多用於集成電路工業
結晶水:又稱水合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D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萬分之二,通過電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黃金還昂貴。重水可以用來做原子反應堆的減速劑和載熱劑。
超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T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極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億分之一。超重水的製取成本比重水還要高上萬倍。
氘化水的化學分子式為HDO,每個分子中含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用途不大。

與水相關的化學反應
水的電離與溶液pH值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它能微弱地電離: H2O+H2O↔H3O++OH- 通常H3O+簡寫為H+
水的離子積 Kw=[H+][OH-]
25度時,Kw=1×10-14
pH=-log10([H+])
pH<7,溶液為酸性,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鹼性。

能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或鹼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含氧酸或鹼。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水在電流的作用下能夠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鹼金屬和水接觸會發生燃燒。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無機物和有機物能夠與水進行水解反應:
有機物的水解:有機物分子中的某種原子或原子團被水分子的氫原子或羥基(-OH)代換,例如乙酸甲酯的水解:
無機物的水解:通常是鹽的水解,例如弱酸鹽乙酸鈉與水中的H+結合成弱酸,使溶液呈鹼性:
此外,水本身也可以作為催化劑。

淡水短缺問題與對策
地球上水總儲量約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鹹水資源外,只有2.5%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勢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世界氣象組織於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對於水資源稀少的地區來說,水已經超出生活資源的范圍,而成為戰略資源,由於水資源的稀有性,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為讓全世界都關心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水的利用
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特別是農業需要大量水進行灌溉,人類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邊建立,以解決灌溉、飲用和排污問題。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水在飲用、清潔、洗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興修水利,與水澇害和洪水等自然災害作斗爭。因此形成了一些專門與水有關的研究領域,如水力學,水文科學,水處理等,甚而產生了以水為生的產業水產業。
工業生產和化工生產大量使用這種廉價的原料。但未經處理的廢水的任意排放就會造成水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污水的處理就變得十分必要。 (見水污染和污水處理。)
水和農業的發展
公元前3000年,中國
已知的最古老的灌溉技術是用於水稻種植。農夫構築起四邊有著堤埂、類似於淺淺的池塘的水田,然後從附近的小溪引來水,灌到裡面。這一古老的技術直到現在還在東南亞、東亞和南亞被廣泛採用。
公元前2000年,埃及
埃及的農夫發明了從尼羅河提水的方法。他們採用的工具被叫做桔槔,即利用一根橫桿來方便地從河裡提升水桶。從河裡提上來的水通過水渠灌溉農田。這種桔槔目前依然在埃及、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使用。
公元前700年,亞述
亞述是古代東方的一個國家。它的國王塞納雪利伯在首都尼尼微城四周種滿了果樹、棉花和其他珍稀植物。為了灌溉這些植物,他修建了一條10千米長的運河和一個石制的水槽,用來從附近的山裡引水。
公元500年,墨西哥
在墨西哥前首都特諾奇幕特蘭城的周圍有許多沼澤湖,阿茲特克人在沼澤湖裡建造台田。他們將湖底出來的沃土鋪在台田上,再種上玉米。台田周圍網狀的溝渠確保了農作物的用水,農夫也可以駕著小船在台田間穿行。
公元1870年,美國
美國中部乾涸的大平原的農業用水只能依靠地下水。當分得政府公有地的定居移民來到那裡時,他們利用風車的動力抽取地下水,再挖掘溝渠,將抽取的地下水引入農田進行灌溉。
公元1990年,以色列
水是沙漠地區的生存之本。滴灌是一種在輸水管上打小孔,讓水直接滴注到每株植物根旁土壤的灌溉方法。這種方法能使灌溉用水的損耗量降到最小。
飲用水的處理
1. 第一次過濾:從河流等引入的水流經過濾網濾去魚、樹葉和垃圾等;
2. 吸附:在第一次過濾的水中加入明礬以形成黏性絮狀物,泥土、細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礬花上,然後水流經沉澱盆,濾除礬花;
3. 第二次過濾:水慢慢流過沙或沙礫,濾除了海藻、細菌和一些化學成分;
4. 氯化:在水中加入氯來殺死剩下的有機生物;
5. 通風:迫使空氣進入處理水,趕出由氯產生的氣體,減少令人不適的氣味和味道;
6. 追加處理:可以加入鈉或石灰來軟化硬水。有些社區加入氟化物來防止氯對牙齒產生腐蝕。
(家庭)廢水處理
1. 初步處理:廢水流經處理設備,流速放慢,大的一些固狀物沉澱下來。水經過沉澱槽時,小一些的微粒沉入底部,形成礦泥;
2. 再處理:在滴流過濾系統中,廢水通過沙礫得以過濾,沙礫表面也可鋪一層細菌群落,以分解污水中的廢物;
3. 追加處理:水被排入露天池塘,在那裡,陽光、空氣使它天然凈化。進入大氣後形成純凈水蒸氣。氯一般在處理水的再次排放前加入。

古代世界觀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們開始探討世界各種事物的組成或者分類,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說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潤濕、陰柔性質的事物。

水崇拜
在人類的童年時期,對於水兼有養育與毀滅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產生了又愛又怕的感情,產生了水崇拜。通過賦予水以神的靈性,祈禱水給人類帶來安寧、豐收和幸福。
中國傳統上的龍王就是對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處皆有龍王,龍王廟、堂遍及全國各地。祭龍王祈雨是中國傳統的信仰習俗。

還有口語化
形容人沒有出息,或者是做事不夠好。
例如:你雜這么水的那。(你雜這么差勁那。)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有琴曲和箏曲兩種,兩者同名異曲,風格完全不同。
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傳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據琴家考證,在《天聞閣琴譜》問世以前,所有琴譜中的《流水》都沒有張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與《神奇秘譜》解題所說相符,但張孔山的傳?滓言鑫�哦危�笄偌葉嗑荽似籽葑唷?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同樣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東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韻》、《風擺翠竹》、《夜靜鑾鈴》、《書韻》四個小曲的聯奏,也稱《四段曲》、《四段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則是取自於民間《老六板》板頭曲,節奏清新明快,民間藝人常在初次見面時演奏,以示尊敬結交之意。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間毫無共同之處,都是同名異曲。

典 故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五行之一。五行以腎屬水,故常腎、水並稱。此外還用於指病名或指水腫病的病理機制。

氫和氧的化合物。化學分子式為H2O 。在自然界 ,純水是罕見的,水通常是多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純水是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的。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 、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轉化的條件是溫度和壓力。標准大氣壓時,水的冰點為0℃、沸點為100℃。當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 ,氣態水便不能轉化為液態水 。液態水的比熱容為 4.18 焦耳/(克·攝氏度),冰的比熱容約為 2.09焦耳/(克·攝氏度)。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00℃情況下,水的汽化熱為 2253.02 焦耳/克 ,在常溫常壓下為 2441.12 焦耳/克,水汽凝結成液態水時放出相同的熱量。在0℃和1個標准大氣壓時,冰的融解熱為333.146焦耳/克 ,當水凝成冰時放出相同的熱量。水從固態直接轉變為氣態時所吸收的熱量稱升華熱,升華熱等於汽化熱與融解熱之和。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焦耳/( 秒·厘米·攝氏度 ),冰的熱導率為0.023焦耳/(秒·厘米·攝氏度),當雪的密度為0.1千克/升時 ,雪的熱導率為0.00029焦耳/(秒·厘米·攝氏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 ,為1千克/升,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一反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千克/升 ,冰在0℃時,密度為0.9167千克/升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當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小部分離解為氫和氧。凡是能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或鹼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含氧酸或鹼。純水有極微弱的導電能力。水的酸鹼性用pH值表示,天然水的pH值為6.8~8.5。水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 ,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毛管現象和吸附現象。
水能調節氣候。大氣中的水汽能攔阻地球輻射量的 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水使地球產生生命,它是一切有機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全球動植物和40 億人體內含有約11200億噸水 。人類社會依賴水而生存發展。古代,人類對水取利避害,適應水而生存;近代,人類對水興利除害,興建工程,開發水利,控制水害;現代,隨著社會和生產的發展,地球上可資利用的水日趨短缺,水體受到污染,嚴重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人類逐漸認識到水是一種重要資源和環境因素,從而在更高的水平上開始對水開展了新的興利避害活動。
世界氣象組織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50年, 世界2/3以上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而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必須平衡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淡水供應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水資源的儲存 、輸送和管理的大規模工程建設。


①病名,即水腫。以水腫主要表現為水液代謝障礙,故名。出《素問·平人氣象論》:「頸脈動,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腫如卧蠶起之狀,曰水。」又:「足脛腫曰水。」
②指水腫病的病理機制。《素問·陰陽別論》:「三陰結,謂之水。」王冰註:「三陰結,謂脾肺之脈俱寒結也,脾肺寒結,則氣化為水。」
③五行之一。《素問·臟氣法時論》:「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行以腎屬水,故常腎、水並稱。

------------------------------------------------------------------
水是論壇上沒有太大價值的帖子的總稱,每一篇這樣的帖子都被稱為「水帖」,發水帖的行為稱為「灌水」,某些跟帖多而且都是水帖的帖子稱為「水樓」,經常占著位置不說話叫「潛水」。有的論壇喜歡高發帖量,鼓勵灌水,然而學術論壇一般是禁止灌水的。
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化學性污染

污染雜質為化學物品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化學性污染根據具體污染雜質可分為6類:

(1)無機污染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污染物質有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酸鹼污染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妨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築物,影響漁業。

(2)無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是重金屬等有潛在長期影響的物質,主要有汞、鎘、鉛、砷等元素。

(3)有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有機有毒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農葯、多環芳烴、芳香烴等。它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有機物質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故稱之為需氧污染物質。

(5)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是生活與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和磷。

(6)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海洋採油和油輪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1)懸浮物質污染: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2)熱污染: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

(3)放射性污染: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可以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來存在於人畜腸道中的病原細菌,如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等都可以通過人畜糞便的污染而進入水體,隨水流動而傳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發現。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也可通過水進行傳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水體的污染也是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一大課題。

2. 水明明有味道,為什麼有人卻說水是無味的呢

水,無色無味無形,但是水卻是一種非常好的溶劑,有很多物質溶解其中,而它們會改變水的性質,使水具有一些味道,顏色、密度、折射率等物理學參數都會發生變化。

就水這種物種而言,僅僅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所以純水就是H2O的集合體,這才是水的本體,由於水的電離特性很低,水中僅有少量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而舌頭感知味覺是靠味蕾細胞的細胞膜電活動,需要靠水中的離子激發。純水中的離子很少,難以激發舌頭味蕾,因此給我們的感覺基本是沒有味道的。

水是很好的溶劑,大量物質溶解在水中,生物體產生的有機物很多也可以溶解在水中,這些物質成分可以在水中自由地碰撞,最終產生了核酸和蛋白,它們以人類還不知道的原因最終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地球生命最重要的生命物質,因此目前所有的生命都離不開水,生命活動的執行必須有水的參與,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地球生命起源於海洋。

3. 蒸餾水能喝嗎

蒸餾抄水沒營養,但他們生產的原因是因為有市場需要,每天喝這種水可以。對身體沒有不利。但是要注意,喝多了不好。這種水可以部分用來補充水分而不是全部。這種水生產成本高,所以價格高,長期喝也沒有問題。如果醫生建議你喝這種水,一定是血液中礦物質太多。

(3)超純水的味道擴展閱讀:蒸餾水是水,但最好不要經常喝 最好是不喝,蒸餾水其實就是那種比如家裡蒸饅頭,好了以後鍋蓋上面的水,也就是蒸發後經聚在一起的蒸汽水珠,所以蒸餾水裡面不含有任何雜質,很多人誤以為這樣的水很好,很健康,其實不是的,喝蒸餾水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得自身的殺菌的功能退化並不好。

4. 什麼是UP水

超純水英文名為Ultrapure water又稱水,是指電阻率達到18 MΩ*cm(25℃)的水,改水幾乎沒有什麼雜質。

高純水是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中的雜質的含量小於0.1mg/L。目前人們製成的高純水的純度已經達到99.%,其中雜質含量低於0.01mg/L。

高純水主要指水的溫度為25℃時,電導率小於0.1us/cm,pH值為6.8-7.0及去除其他雜質和細菌的水。

高純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全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和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高純水的含鹽量在0. 3mg/L以下,電導率小於0. 2μs/cm。

超純水中除了水分子外,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更沒有細菌、病毒、含氯二惡英等有機物,當然也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也就是幾乎去除氧和氫以外所有原子的水。

(4)超純水的味道擴展閱讀

超純水可以在以下領域使用:

(1)電子、電力、電鍍、照明電器、實驗室、食品、造紙、日化、建材、造漆、蓄電池、化驗、生物、制葯、石油、化工、鋼鐵、玻璃等領域。

(2)化工工藝用水、化學葯劑、化妝品等。

(3)單晶硅、半導體晶片切割製造、半導體晶元、半導體封裝 、引線櫃架、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器、導電玻璃、顯像管、線路板、光通信、電腦元件 、電容器潔凈產品及各種元器件等生產工藝。

(4)高壓變電器的清洗等。

5. 長期喝純凈水好嗎

一般來說吧。
長期飲用純凈水會使人缺乏各種微量元素的可能行增加,與過多飲用礦泉水的效果正好相反。
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說:「純凈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海軍醫學研究所提供了臨床反應:「舟山海島戰士飲用雨水半年後普遍感到乏力。」
純凈水有沒有優良的營養價值呢?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大家都知道,純凈水加工時,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水是人體獲取礦物質的重要途徑,在特殊情況條件下還是主要來源。
所以,建議你還是用最普通的辦法——燒自來水喝,雖然麻煩一些,但是經過高溫消毒的自來水,是不含有細菌的,而且還保留了對人體有用的礦物質,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不過有時候家裡客人比較多,燒水肯定來不及也不夠用,純凈水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6. 超純水為什麼是劇毒

純水由於礦物質含量的降低,被喝進身體以後會導致細胞因為滲透壓被脹破!或者是,長期飲用純水會導致身體內礦物質含量降低,讓人長期處在亞健康的水平。

目前我們所喝的桶裝純凈水就是利用RO反滲透技術生產的純水,這種水喝起來和自來水的味道完全不一樣,因為自來水中含有Ca(HCO3)2、Mg(HCO3)2。

鈣鹽和鎂鹽含量的多少是人們區分硬水和軟水的標准,含量越高水越硬,喝起來有種微微的鹹味道,鈣和鎂這兩種化學元素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人體中水的含量占據了身體質量的絕大部分,成年人大約為70%左右,所以把一個人身體內的水分榨乾基本就不剩啥了。

由於人體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每時每刻都要和外界交換物質來獲取能量,這中間都有水的參與,例如你每呼吸一次,皮膚水分的蒸發、排泄都會造成大量水分的流失,導致人體體液電解質濃度過高。

據估計,人每天會通過以上的途徑流失大約1.5升左右的水,所以我們每天必須補充大量的水來保證正常的代謝活動。

7. 關於實驗室用水標准

實驗室用水的標准
實驗中的用水,由於實驗目的不同對水質各有一定的要求,如儀器的洗滌、溶液的配製,以及大量的化學反應和分析及生物組織培養,對水質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天然水中常常溶有鈉、鈣、鎂的碳酸鹽、硫酸鹽、沙土、氯化物、某些氣體以及有機物等雜質和一些微生物,這樣的水不符合實驗要求。因此需要把水提純,純水常用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電滲析法等方法獲得。用蒸餾方製得的純水叫做蒸餾水;用離子交換法等製得的純水叫去離子水。
(一)蒸餾法制備純水 蒸餾法製取純水的原理是把水加熱至沸,殺死微生物,並使水化成蒸汽,水中的不揮性物質,如大多數無機鹽類不隨水蒸發,而達到水與雜質分離的效果,然後把水蒸汽冷凝並收集起來。水中溶有的氣體雜質可隨水一起蒸發而逸出。將最初收集的冷凝水棄去,就可得到比較純的水,這種水叫蒸餾水。欲想得到更純凈的水可在蒸餾水中加入少量高錳酸鉀溶液再蒸餾一次,可以又除去殘留水中的有機物雜質,但不宜作痕量分析用水。經過再次蒸餾的水稱為重蒸餾水。對於要求較高的實驗還可進行第三次蒸餾,有時用亞沸蒸餾法。
(二)離子交換法制備純水 用離子交換法制備的純水通常稱作「去離子水」或「無離子水」。由於離子交換法製取純水具有出水純度高。操作簡單。已為實驗室廣泛採用:有條件的實驗室均應設立離子交換設備。

8. 請問一桶純凈水一般喝多長時間最宜

桶上面會寫著保質期30天,但是一般開桶後差不在一個星期之內最好飲用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超純水、蒸餾水、太空水等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專家認為,長期飲用純凈水,對老人和兒童的健康將會帶來無法挽回的負面效應。
喝純凈水長大的青年則可能會感到渾身乏力,或提前患上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 因此專家告誡:謹防陷入純凈水飲用的誤區。
吉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高醫生介紹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純凈水主要通過蒸餾和逆滲透技術來加以凈化。
這些技術原來是應用在工業上的,在祛除水中有害雜質的同時,也將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一起摒除。如鎂、鋅、鐵、碘等礦物質和無機鹽。&nb

9. 水真的是無味的嗎為什麼說純水是劇毒

水是無色無味的

這幾乎是我們認知的常識

但實際上的答案

可能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




水是什麼味道的?


在我們的舌頭上有大約1萬個味蕾,這些味蕾可以感應五種不同的味道,其中就包括有 酸、甜、苦、咸、鮮


而為了能品嘗到某種食物的味道,食物中的一些帶著味道的小分子就必須溶進唾液中,就比如說糖,或者鹽這些物質。



溶進唾液中的糖分子或者鹽離子附著在味覺的受體上後,我們就能相對應地品嘗到甜或者鹹的味道了。


水不能刺激味蕾上的味覺受體,它嘗起來不像任何有味道的東西,所以它被說成是沒有味道的。但實際上,這種理解並不準確。


我們的唾液中,本身是含有一些鹽分的,而每一個人的唾液中的鹽分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所以每一個人都特別的能適應自己的嘴裡的唾液。



當我們喝水的時候,即使沒有特定的味蕾來感應水分子,但 我們也可以品嘗到水的味道,因為水改變了我們舌頭上的鹽的濃度。


所以,有時候我們喝不同的瓶裝水,感覺會有著不同的味道,因為每一個人唾液中的化學成分上的不同都使得每一個人在喝同一種水時,喝出的味道不同。




我們喝的水是怎麼來的?


我們喝的水都來自於大自然的水汽循環過程形成的,而這些水在流經地表和地殼時,會與無機礦物接觸,使得水中溶解了微量的包括鈣,鋅、鎂、錳,銅、鐵、磷,氟和鈉的化合物,甚至是攜帶了一些細菌和寄生蟲。



雖然這些化學元素對人體來說都是有利的,但也不能攝入得太多,量過大和過少都會導致人體 健康 出現問題。


例如長期的飲用高氟水,就會導致慢性的氟中毒,黃斑牙或氟斑牙。


不過我們現在所飲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了集中的凈化、消毒處理以後才供到千家萬戶的,保證了礦物質含量和雜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所以可以直接燒開飲用。




有「毒」的純凈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人會選擇去除了水中各種雜質和礦物質的純凈水。但水是越純越好嗎?


這里要科普一下超純水,它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純凈水可大不相同。


超純水是完全去除水中的任何雜質並去除絕大部分導電物質的水,通俗一點說超純水中除了水分子外基本沒有什麼物質了。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它是有「劇毒」的。



解釋這一點,就要說一下滲透壓。 滲透壓通俗來講就是水會自動從低濃度的一側向高濃度的一側轉移,這一機理在人體中作用非常普遍,人體細胞水分的平衡靠的就是滲透壓。


由於超純水中沒有任何其他的溶質,當超純水進入人體之後就會使細胞外的滲透壓遠低於細胞內的滲透壓,水就會不斷進入細胞最終使細胞漲破。



如果喝下大量超純水就會導致身體的多器官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當然超純水本來就不是讓我們來喝的,它在電子電力、生物制葯、石油、化工、鋼鐵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


10. 大神幫忙 車跑起來,加大油門時能聞到像氨水味道,臭臭的,把窗打開味道更大,但是把頭伸出去聞還沒有味

如果確實是車內的氣味,最有可能是車用尿素分解的以後產生了氨氣

車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車達到國四排放標準的必備產品。車用尿素是指尿素濃度為32.5%且溶劑為超純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為尿素晶體和超純水。重型卡車、客車等柴油車要達到國四排放標准,在尾氣處理上就要選用適合的SCR系統,而這項系統必須利用尿素溶液對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進行處理。因此,車用尿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車及客車達到國四排放標準的必備產品

閱讀全文

與超純水的味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洗浴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974
凈化器煙囪多少錢 瀏覽:119
清洗玻璃閩什麼除垢劑 瀏覽:159
廢水鹼性多少達標 瀏覽:350
中興污水的特徵是什麼 瀏覽:978
澡堂泡池水過濾 瀏覽:234
超濾膜換內蕊 瀏覽:268
飲水機口被貓舔怎麼辦 瀏覽:386
ro膜晾乾下次用 瀏覽:52
螺桿機濾芯哪裡有 瀏覽:330
ro膜通量100 瀏覽:604
拆膜反滲透工具怎麼使用 瀏覽:610
如何清除杯子內壁水垢 瀏覽:842
除垢劑對孕婦有害嗎 瀏覽:476
nespresso怎麼退出除垢模式 瀏覽:416
南寧市江南污水廠三期 瀏覽:859
濱特爾納濾進水器 瀏覽:952
污水處理廠生產匯報 瀏覽:333
家庭自製柿子酒蒸餾方法如下 瀏覽:313
染整工業廢水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