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升水加熱到100度,水是氣態還是液態,沸騰時為什麼還有水,不應一下子變成氣體嗎
首先純水的沸點是在100攝氏度(還要考慮到大氣壓等),如果這些因素排除就算水沸騰了,揮發的是水蒸氣不會變成氣體,(在煮水過程中出現的氣泡是一些水溶性的氣體受熱揮發並不是水揮發成氣體),沸騰的水為什麼沒有一下變為水蒸氣是因為表面的水變為水蒸氣帶走了一部分的熱量使得下部的水並沒有100攝氏度。
氣體如:氮氣,氨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的氣體,水蒸氣並不算氣體
2. 100度純水中h離子濃度為10的負6次方水成呈什麼性
100度時實驗測得1L水中有1x10負6次方水發生了電離。因1mol水同時能電離出1mol氫離子和1moL氫氣根離子。故…
3. 通常情況下水被加熱到100攝氏度時會發生什麼現象這種現象的明顯特點是水迅速
會發生沸騰現象,明顯特點是水會迅速蒸發。
初中物理三年級的物理還是要好好學的,加油!
4. 純水加熱呈什麼性
因為判斷溶液的中性是根據液體中氫離子等於氫氧跟離子,不是根據離子的濃度的大小啊!
5. 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時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呈中性.為什麼PH變小為什麼PH變小,水還呈中性呢
我們常用的pH都是針對常溫下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的,在不同的溫度下顯中性的溶液pH是不一樣的.而判斷任意溫度下的溶液是否為中性的標准就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是否相等,由於水在任何溫度下二者的濃度都相等,所以水在任意溫度下顯中性
6. 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水的離子積變大 ph變小 水不是呈中性的嗎
一樓完全是抄胡說八道, 在復制答案的時候看看對不對, 不懂就不要誤導別人.
你看看水的電離方程式H2O=H[+]+OH[-], 在沒有加其他的東西的情況下, 氫離子和氫氧根怎麼會不相等, 不相等水不就帶電了.
說pH值是要指定溫度的, 因為通常情況下是在常溫下測定的, 所以默認是常溫. 在不同溫度下中性的所對應的pH是不同的. 只有常溫下中性才是7. 但是中性的定義並不是pH=7, 而是氫離子濃度等於氫氧根濃度. 在水燒開時, 其pH小於7, 但是此時氫氧根與氫離子濃度仍然相等, 所以水是呈中性的. 注意, 說pH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溫度, 如果題目沒有提到溫度, 那就是默認的常溫, 這時中性是7, 如果特意提到了加熱等高溫的情況, 那中性就不是7了, 在不同溫度下比較pH值是沒有神馬意義的.
7. 將純水加熱至高溫,水的離子積,PH,酸鹼性怎麼變化
水的離子積:在一定溫度下,水中[H ]和[OH-]的乘積(Kw)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水的回離子積。水的離子積又叫水的自答電離常數。在常溫下,[H +]和[OH-]的乘積等於1×10^-14。由於水離解時要吸收大量的熱,所以溫度升高,水的離解度和Kw也相應地增大。
不同溫度時水的離子積
pH:溶液的pH值是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因為溫度升高,氫離子濃度相應升高,所以pH會降低。
酸鹼度:水再怎麼電離,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總是相等的,所以升高溫度,水也是呈中性的。
8. 純水加熱後顯什麼性 PH怎麼變化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h2o+h2o≒h3o+
+
oh-,簡寫為h2o≒h+
+
oh-,是一個吸熱過程。加熱促進電離,h+濃度增加,ph就小了
9. 水加熱為什麼會顯酸性
不是水加熱顯酸性,是水加熱促進了水的電離
凡是學過水的離子積的都知道,說pH=7是中性只是25°C時
當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時,更多地電離出氫離子,只是氫離子濃度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