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溶解質粒DNA的時候,本來是想用1×TE buffer的,但是不小心加成10×的了
用於溶解DNA的TE緩沖液,大都是pH8.0之類的偏鹼性。理由有:
1,DNA在鹼性條件下容易溶解。
2,EDTA的存在可以抑制DNA酶的活性,防止DNA被意外污染的DNA酶分解。
㈡ 誰能介紹一下溶解質粒的TE溶液,
T代表Tirs(10mM),E代表EDTA(1mM).Tirs起著調節PH值和提供緩沖力的作用(實驗應該是與HCl一起,PH調到8.0),讓質粒(也包括核酸)有一個適合的PH值條件.而EDTA起著敖合金屬離子的作用,讓酶(如DNA酶)失去作用.從而更好的保護質粒不被降解.並且EDTA濃度為1mM,對下游的酶切,PCR等沒有影響.
㈢ 質粒在使用前需要用無核酶水稀釋嗎
只要是純水就可以了,在無金屬離子輔助下,DNA酶一般不起作用。
要沒RNA酶,可能是為了之後的實驗考慮吧。。。
㈣ 大提質粒為什麼質粒很難溶解在te中
大提質粒為什麼質粒很難溶解在te中
手提的話,加入TE溶解的應該不是質粒,而是殘余的變性蛋白質.問題不會出在TE,TE是水溶液,核酸是非常容易溶解的物質.順便,小量質粒提取的話,純度很好的質粒沉澱是肉眼不可見的,如果是明顯的白色物質,就根本不是質粒而是蛋白質殘余.你要確定你提取的有沒有問題,你應該做兩個實驗,1是用分光光度計測A260/A280的比值,你這種情況蛋白質污染應該很多,這個值應該遠小於1.8.2是做瓊脂糖凝膠電泳.
㈤ 質粒和PCR已純化為什麼要用雙蒸水溶解而不用能用TE
誰說的啊 我們就用TE溶的啊,克隆,酵母雙雜交,轉基因,瞬時表達等等都完全沒有問題啊
㈥ 質粒或者膠回收試劑盒最後一步洗脫時用的是試劑盒自帶的TE buffer還是去離子水
用Buffer吧,質粒在一定離子強度和pH值的條件下溶解度要大於去離子水。
㈦ 用TE稀釋質粒與用超純水稀釋有什麼不一樣的
和ddH2O相比,TE溶液有利於保證核酸物質的穩定性,便於長時間的保存。個人經驗:TE配置不合格的話會影響下游的一些操作,一般都是直接用ddH2O。
㈧ 我的質粒是融在TE里,然後-20度保存的,我拿出使用時,是放在冰上溶解,還是室溫把它溶解就行。
一般的質粒還是比較穩定的,室溫等冰化開後即可,如果著急也可以37度化開。一般不要在高溫下放置太久,化開之後重新放回冰上待用。
㈨ 用TE稀釋質粒與用超純水稀釋有什麼不一樣的
正如樓上所說,來TE溶液有利於源保證核酸物質的穩定性,但我猜測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我做補充如下:1)T(tris)是弱鹼性,不容易導致核酸水解(DNA在酸性下更易自行水解);2)E(EDTA)可螯合DNA 水解酶的輔酶鎂離子,抑制DNase活性,阻止DNA被酶解。但由於TE(主要是E)對一些 精密實驗 比如酶切 甚至PCR 有負面影響(也作為酶的抑制劑),多使用很稀的TE 如0.1X 的TE作為buffer。
我們實驗室做法:若很短時間就用掉的DNA溶液 就用純水溶解直接做實驗, 此時DNA沒時間降解;若是長時間要保存的 就用10倍稀釋的TE保存成濃的DNA溶液,用前稀釋一下降低EDTA的影響。 供參考,祝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