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的永久,硬度是指水中的含量多少
水的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濃度。
永久性硬水:含氯化鈣、硫酸鎂等,不能通過煮沸降低硬度的硬水。
暫時性硬水:含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等,可以通過煮沸降低硬度的硬水。
2. 生活用水(自來水)的硬度是多少
中國各地的自來復水硬度都不制一樣,說不出一個確定值。
但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總硬度(以CaCO3計)限值為450mg/L。
3. 水的硬度是多少
水的硬度的高低與人體的關系極大。高硬度的水中的鈣、鎂離子能與硫酸根結合,使水產生苦澀味,還會使人的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暫時的腹脹、排氣多、腹瀉等現象。
我國北方不少地方飲用硬度較高的地下水,所以久居南方的人初到北方,開始一段時間會出現所謂「水土不服」的現象,時間長了,胃腸漸漸適應後,這種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那麼硬水是否好毫無益處呢?情況恰恰相反,美、英等國家的一些科學家根據調查發現,人類的某些血管病,像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死亡率,與飲水的硬度成反比關系,水的硬度低,死亡率反而高。
這是為什麼呢?實驗證明,缺鎂可引起大白鼠的心肌壞死和心血管內膜鈣鹽沉積,攝入較多量的鎂可預防膽固醇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生活在山區的人通常比較健康長壽,除其它各種因素外,和他們長期飲用礦物質含量比較高的山泉水肖重要關系。當然,生活用水的硬度也並非越高越好,硬度太硬的水除了水味不好、對人體健康不利之外,還會使肥皂大大降低去污能力,會使水壺內生成水垢,而增加的消耗等。
硬度高的水對人畢竟是弊多利少,因此世界各國制定的飲用水質量標准中,都對硬度作了明確規定。我國目前對飲用水的硬度規定為「不超過25度」。
總硬度(CaCo3硬度)總硬度可以說是水質中鈣和鎂離子濃度所代表的特性,是水族養殖用水的一項重要指標,每種水族生物都只能在一定范圍總硬度的水域中生存。因此在決定水源是否適合於飼養用水時,總硬度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水的總硬度,在每一個地方的變化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海水比淡水硬,表面水比地下水軟。不過就相似的水域來說,水的硬度和自然的地質有關。尤其是處於石灰岩的地質環境中的水域,它的總硬度常常比其他地區要高。引起硬度的離子除了鈣和鎂之外,象鍶、錳、鐵、鋁等陽離子也是肇因之一,只不過它們的含量與鈣、鎂相較極少,因而常常忽略不計。硬度常以CaCo3(分子量=100)的當量來表示,並以水質中含1ppmCaCo3為1度。計算硬度時,通常引起硬度的離子可用下列公式計算:硬度(ppmCaCo3)=M2+(ppm)×100/M2+的當量(公式中的M2+代表任一的二價金屬離子)例如,若水質中含有10ppm的鎂離子(Mg2+),以及15ppm的鈣離子(Ca2+),則它的總硬度值計算如下:總硬度=鎂硬度+鈣硬度鎂硬度=10ppm×100/24.4=41.0ppm 鈣硬度=15ppm×100/40.0=37.5ppm 總硬度=41.0ppm+37.5ppm=78.5ppm(計算公式中的24.4為鎂的當量重,40.0為鈣的當量重) ■ 德國硬度表示法(gH)是以氧化鈣的當量來表示溶於定量水質中所有可溶性鈣和鎂離子的方法。1度gH相當於每100ml水中含有磷化鈣的當量為1毫克(10ppm)。1度gH也相當於CaCo3硬度17.8ppm。 ■ kH硬度 kH硬度是碳酸氫根(HCO3-)濃度的度標,因為碳酸氫根是水質中最主要的緩沖物質,它可以中和水質中任何增加或減少的游離CO2,以及亦能抑制氫離子的波動,以維持恆定的pH值,因此kH的控制被視為水質管理不可缺的手續。如果KH過低,表示水中天然的緩沖系統已經失去平衡,水質將趨酸性化,很容易受到中酸性物質的影響,使pH值急遽降低。反之如果kH過高,水質將趨鹼性化,很容易受到中鹼性物質的影響,使pH值急遽升高。這些現象勢必對水族生物生長產生不良反應。 kH硬度完全針對水質中的陰離子(HCO3-)含量的表示法,這種表示法是以100ml水中含有1毫克的HCO3-稱為1度(相當於10ppm濃度),並標記為1度kH。它與CaCo3硬度完全針對水質中的陽離子(Mg2+、Ca2+)含量表示法完全不同。至於kH硬度要多少才適當?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它得含量必須與水中的CO2的含量相配好才能決定,而且兩者濃度的平衡關系又深受pH值的影響,使得kH硬度、CO2濃度與pH值三者之間形成三角互動關系。換句話說,在不同的CO2濃度以及pH值之下,將會有一個最適的對應kH值。只有kH值被控制在越接近這個最適kH值之下,才能表現出最佳緩沖作用的能力。不過就一般而言,淡水的kH硬度通常介於5-10度之間,海水則介於5-12度之間。
4. 國家飲用水硬度標準是好多啊 單位是ppm
根據國家衛計委文件(衛監督發〔2007〕248號)《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生活飲用水的硬度(以CaCO3計,mg/L)不超過 450mg/L,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最佳飲用水的硬度是170mg/L。
按照水的硬度的高低,可分為軟水和硬水。一般硬度在200mg/L以下的稱為軟水,200mg/L以上的就稱為硬水。
(4)純水中總硬度的含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過燙的水不能喝:許多用戶有喝燙水的習慣,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更喜歡喝燙嘴的湯湯水水。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很容易損傷口腔和食道黏膜,引起細菌感染或導致胃功能紊亂。
2、切忌一次喝過多的水:飲水要有一定的規律,不可一下喝進許多水。因為一次飲入大量的水,會使血容量迅速增高,給心臟帶來沉重負擔,同時腎臟在短時間若來不及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就會出現惡心、嘔吐、驚厥、抽搐甚至昏迷的現象。
3、避免喝久沸的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很長時間的水,還有在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類水中含有大量的不揮發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亞硝酸鹽含量也很高。長期飲用會影響人的胃腸功能,可出現暫時腹瀉、腹脹。其中的亞硝酸鹽有毒,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5. 水質硬度達多少才算高正常是多少
1硬度單位表示10萬份水中含1份CaO(即每升水中含10mgCaO),1°=10ppmCaO。
在硬度方面,國家標准為450毫克/升,
6. 自來水的正常硬度是多少
我國採用德國標准,即每度表示1L水中含有,其中0~4º為很軟的水,4~8º為軟水,8~16º為中等硬水,16~30º為硬水。一般的自來水硬度為8º左右。
7. 水質全硬度
現在國標的符號都是 以碳酸鈣計的 毫克/升 mg/l
當然表示硬度的常用的還有 mmol/l 德國度等等
8. 桶裝純凈水硬度是多少
桶裝純凈水硬度,來按標准生產的是源0。水硬度是指水中二價及多價金屬離子含量的總和。這些離子包括 Ca 、Mg2+、Fe2+、Mn2+、Fe3+、Al3+等。飲用水水質標准規定硬度小於50mg/L(以CaCO3計)。有些桶裝純凈水是用深井水灌裝的,其硬度大於100mg/L(以CaCO3計)。
9. 飲用水的最佳硬度范圍是多少
我國的《生活用水衛生標准》規定,飲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450mg/L,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最佳飲用水硬度是170mg/L。
水根據自身的硬度首先分為軟水和硬水兩種。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鹽類物質的含量,也就是鈣鹽與鎂鹽的含量,硬度單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鈣含量1毫克/升(mg/L)。
低於142的水稱為軟水,高於285ppm的水稱為硬水,介於142~285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
(9)純水中總硬度的含量擴展閱讀:
硬水通常對於健康並不造成直接危害,但硬水中由於含有比較多的鈣鹽,因此,我們用來燒水的壺,特別容易出現水垢,水垢的沉澱主要是碳酸鹽類,還有鎂鹽類。
這樣的鹽類,進到腸道裡面如果部分被分解,還會成為部分人的常量元素;如果不能溶解和分解的話,會隨糞便排解出去,不會對身體有特別的影響。
飲用水誤區一:水越純越好
由於人體體液是微鹼性,而純凈水呈弱酸性,如果長期攝入的飲用水是微酸性的水,體內環境將遭到破壞。大量飲用純凈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用水誤區,純凈水會帶走人體內有用的微量元素,從而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容易產生疾病。
飲用水誤區二:喝水僅為解渴
干凈、安全、健康的飲用水是最廉價最有效的保健品。由於一切細胞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只有讓細胞也喝足水,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飲用水在體內能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稀釋,這樣才能便於人體吸收。
飲用水誤區三:片面強調水中礦物質
許多人把礦泉水作為日常生活的飲用水。當水中礦物含量超標時,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當飲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飲用水誤區四:飲料=飲用水
水和飲料在功能上並不能等同。由於飲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質,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飲用後不易使人產生飢餓感。因此,不但起不到給身體「補水」的作用,還會降低食慾,影響消化和吸收。
參考鏈接:網路--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