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自來水是硬水。水的硬度由其中的鈣和鎂含量決定。常用的硬度指標是每升水中含有相當於多少毫克氧化鈣的鈣和鎂。比如自來水的國家標準是總硬度不超過450毫克,如果全部來自鈣,大致相當於一升中含有180毫克鈣。
人體對礦物質的需求,主要還是指望各種食物。但水的硬度,或者說其中的各種礦物質,對水的味道以及使用性能會有影響。水是否「好喝」,取決於其中的礦物質以及其他「雜質」。
硬度比較高的水,一燒開就出現大量白色沉澱,雖不影響健康,但很影響外觀和口感。簡而言之,只要其他指標合格,水是硬是軟對健康並沒有什麼影響。
(1)南寧的水是軟水還是硬水擴展閱讀:
鈣和鎂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很多人的飲食中都達不到推薦攝入量。也就是說,把水中的鈣鎂考慮進去,其實有助於滿足人體需求。攝入鈣太多的確會帶來健康風險,腎結石是其中之一。但這個「太多」並不容易達到——通常的建議是,每天不超過2500毫克鈣,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對於奶製品消費並不算普遍的中國人來說,每天達到1000毫克的「鈣推薦攝入量」都有困難。在這個基礎上,哪怕是每天喝兩升達到「最高允許硬度」的水,額外攝入的鈣也不超過360毫克,距離「鈣超標」還有相當距離。
㈡ 自來水 是軟水還是硬水
通常是硬水,尤其在北方地區自來水硬度高
水的硬度
總硬度(CaCo3硬度)
總硬度可以說是水質中鈣和鎂離子濃度所代表的特性,是水族養殖用水的一項重要指標,每種水族生物都只能在一定范圍總硬度的水域中生存。因此在決定水源是否適合於飼養用水時,總硬度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水的總硬度,在每一個地方的變化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海水比淡水硬,表面水比地下水軟。不過就相似的水域來說,水的硬度和自然的地質有關。尤其是處於石灰岩的地質環境中的水域,它的總硬度常常比其他地區要高。
引起硬度的離子除了鈣和鎂之外,象鍶、錳、鐵、鋁等陽離子也是肇因之一,只不過它們的含量與鈣、鎂相較極少,因而常常忽略不計。
硬度常以CaCo3(分子量=100)的當量來表示,並以水質中含1ppmCaCo3為1度。計算硬度時,通常引起硬度的離子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硬度(ppmCaCo3)=M2+(ppm)×100/M2+的當量(公式中的M2+代表任一的二價金屬離子)
例如,若水質中含有10ppm的鎂離子(Mg2+),以及15ppm的鈣離子(Ca2+),則它的總硬度值計算如下:
總硬度=鎂硬度+鈣硬度
鎂硬度=10ppm×100/24.4=41.0ppm
鈣硬度=15ppm×100/40.0=37.5ppm
總硬度=41.0ppm+37.5ppm=78.5ppm(計算公式中的24.4為鎂的當量重,40.0為鈣的當量重)
■ 德國硬度表示法(gH)
是以氧化鈣的當量來表示溶於定量水質中所有可溶性鈣和鎂離子的方法。1度gH相當於每100ml水中含有磷化鈣的當量為1毫克(10ppm)。1度gH也相當於CaCo3硬度17.8ppm。
■ kH硬度
kH硬度是碳酸氫根(HCO3-)濃度的度標,因為碳酸氫根是水質中最主要的緩沖物質,它可以中和水質中任何增加或減少的游離CO2,以及亦能抑制氫離子的波動,以維持恆定的pH值,因此kH的控制被視為水質管理不可缺的手續。
如果KH過低,表示水中天然的緩沖系統已經失去平衡,水質將趨酸性化,很容易受到中酸性物質的影響,使pH值急遽降低。反之如果kH過高,水質將趨鹼性化,很容易受到中鹼性物質的影響,使pH值急遽升高。這些現象勢必對水族生物生長產生不良反應。
kH硬度完全針對水質中的陰離子(HCO3-)含量的表示法,這種表示法是以100ml水中含有1毫克的HCO3-稱為1度(相當於10ppm濃度),並標記為1度kH。它與CaCo3硬度完全針對水質中的陽離子(Mg2+、Ca2+)含量表示法完全不同。
至於kH硬度要多少才適當?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因為它得含量必須與水中的CO2的含量相配好才能決定,而且兩者濃度的平衡關系又深受pH值的影響,使得kH硬度、CO2濃度與pH值三者之間形成三角互動關系。換句話說,在不同的CO2濃度以及pH值之下,將會有一個最適的對應kH值。只有kH值被控制在越接近這個最適kH值之下,才能表現出最佳緩沖作用的能力。不過就一般而言,淡水的kH硬度通常介於5-10度之間,海水則介於5-12度之間。
㈢ 南方地區的自來水屬於軟水嗎
軟水抄指的是不含或含較少襲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雨水、雪水、江水、河水、淡水湖水等都是天然的軟水。而地下水溶解有較多岩層中的鈣質是硬水。
南方大部分地區的自來水,取水點是河流湖泊,屬於軟水。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南方等也有取地下水作為生活供水的地區(如:山區、海島等)。
㈣ 南方軟水多還是硬水多
在俺生活的地區絕對是硬水多,哪裡有軟水?
㈤ 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自來水是抄硬水。
我們平時用的自襲來水是歸屬於水硬度。燒開的水,可臨時變成軟化水。
一般我們常說的"水硬度"與"軟化水",關鍵就是指碳酸氫鈣和碳酸鎂的成分,以「mg碳酸氫鈣/公升 水」或「ppm」來表明,稱之為水硬度。
㈥ 廣西南寧是硬水區還是軟水區想用手工皂洗頭
自來水都是硬水
㈦ 我們生活中常喝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首先要了解長期飲用硬水好,還是軟水好?先得學習一下什麼是硬水,什麼是軟水。
我國飲用水規定的標準是不能超過25度,最適宜的飲用水的硬度為8—18度,屬於輕度或中度硬水。
什麼是軟水、硬水?
我們把水中含有的鈣鎂離子總濃度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衡量,每升水中含有相當於10毫克氧化鈣為1度,即濃度為10PPm。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高於8度的為硬水。
要了解喝硬水好還是軟水好,首先了解一下鈣鎂離子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鈣鎂離子是人體每天必需的營養素,如果水有一定硬度,通過飲水可以補充一定量的鈣鎂離子。如果是長期服用軟水的人,還需通過其它途徑補充。但水的硬度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因為水的硬度和一些疾病有密切關系。在水硬度較高地區,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低,但腎結石發病率卻隨水的硬度升高而升高。我國南方多為軟水,北方地區多為硬水。我國飲用水規定的標準是不能超過25度,最適宜的飲用水的硬度為8—18度,屬於輕度或中度硬水。
水的軟硬與口感也有關系,硬水爽口,多數礦泉水硬度較高,使人感到清爽可口,軟水顯得淡而無味。但用硬水泡茶,沖咖啡,口感將受到影響。有些食品加工用水比較講究,水硬將影響食品加工,易造成蛋白質沉澱、無機鹽沉澱或較難煮熟,而飲料用水又用軟水較好。鍋爐用水一般應使硬水軟化,否則會因水垢太多而發生意外事故。
㈧ 如何鑒別水質是軟水還是硬水
鑒別軟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取適量樣品倒入燒杯中,向燒杯中滴入適量肥皂水攪拌,若有大量泡沫出現,則為軟水;若出現大量浮渣,則為硬水.
㈨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用標準的硬水回。
「硬水」和「軟水」的區答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9)南寧的水是軟水還是硬水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㈩ 水管里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日常來生活中,使用硬水自會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比如說,如果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費肥皂,也洗不幹凈,時間長了,衣服還會變硬,那麼怎麼區分硬水和軟水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 什麼是硬水,什麼是軟水。
硬水,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而軟水不含或者含較少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區分方法:
取兩杯水,然後將肥皂水分別加入到兩杯水中,振盪。然後觀察兩杯水中的泡沫。
產生浮渣較多的是硬水,相反,另一杯則是軟水。